只要事情的進展不如孖仔所喜歡的、期待的、接受的,他們就會大叫大嚷:「 唔 公 平 呀 ! 」
無論我解釋過幾多次,「我明白你不開心,知道你不喜歡這個安排 ⋯ 但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問題。」
最後他們仍然大叫:「總之咁樣就係好唔公平啦!」
關於公平這個課題,孖仔應該要做一份專題研習。
#甚麼是公平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甚麼 是 專題研習」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男孩媽媽的育兒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對倒香港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曾錦強 KK Ts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Loling's Classroom:專題研習是甚麼初中版 的評價
- 關於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迦南教育- 踏上軌道,開創成功:專題研習(一)... | Facebook 的評價
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對倒香港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隨筆][生活]
又中又英的閒聊
公司家長日的空檔,我在電腦用倉頡輸入法改文,來自英國的拍檔同事,盯著熒幕忍不住問,到底我們是如何輸入中文字?「中文字是象形文字,每個字猶如一幅畫。」我說。「打個比喻,每個按鈕就如方塊,然後砌圖般拼出完整的字。」「真神奇!差點忘記,我的朋友一月結婚,趁現在有空把握時間,買衣服。」
小休過後,她興奮的說,衣服已買好了,還立時打開連結,向我展示尚未到手的戰利品。那是一條略暗紅的長裙,蕾絲長衣袖。她說:「剛好可以遮去我的粗手臂。對了,你們出席婚禮有衣著禁忌嗎?例如我們不會穿白色,免得搶去新娘的風頭。」「唔......我們出席也會穿白色。」我說。「不過說穿白色是忌諱的話,原因就是白色在華人社會,會聯想到喪禮。」
「說起中國文化,你們是不是年份都有代表動物?我的年份是羊,但永遠都搞不清楚是山羊還是綿羊(goat/sheep)。」她不說,我反倒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生肖只以「羊」言之,哪知是甚麼羊?「不過沒所謂,」她又逕自說:「反正羊是個好生肖,我們都喜歡。」「我們反而喜歡屬龍,因為龍是中國最尊貴的動物。每到龍年,出生率特別高。對了,你們似乎都對生肖很感興趣。」我說。
「其實你問任何一個英國人,都大抵能告訴你,我們自己的生肖。」真的假的?「因為我們唸書時有門課,專介紹異國文化。關於中國那課,就是講生肖。不過你們的朝代,我實在搞不通。秦?清?(Qin/Qing )去年有學生為了做專題研習,要向我介紹中國歷史。天啊,我完全聽不懂。」她說。
「那是學生解釋得不好,不是你的問題。話說回來,你們歷史學甚麼?」我問她。「甚麼愛德華國王、伊利莎白女皇,還有世界大戰,講得特別多。英國的歷史,就是本來殖民帝國主義,後來衰敗了,管不了殖民地,一個個獨立,更將問題視而不見。例如非洲尼日利亞,不同階級衝突不絕,從前依仗英國擁有特權一羣,今日仍是社會菁英,低下階層不滿,引致社會動盪。可是英國卻拍拍屁股,撒手不管。」她一臉鄙夷,又繼續說:「但很多英國人卻依舊緬懷過去,為昔日強大而驕傲。今日經濟變差,不肯承認英國的確衰落了,反而歸咎於新移民太多,搶去他們飯碗,就連我的親友,都是這樣想。」
「所以英國脫歐投票,他們投了脫歐一票?」我問。「不,他們沒有投票,他們根本不關心政府。英國社會,有鮮明的階級觀念:上流社會、中層階級及低下工人階層。例如我的父母是工人階層,不太理會政治議題。」她說。
「那麼,你為何來港教書?」我好奇問。「你知道嗎?我現在在香港的薪水,是英國的兩倍,而且英國教育工會常常罷課。」原來英國教育部有新改革,受資助的窮學生,如果成績不達標準,就會撒回資助。另一方面,如果學校在公開考試的及格成績未如理想,亦會扣減資源。「就算有新的教育局局長又如何?還不是同一個政府,制度一樣不堪。」她又說。
同事由英國來到香港,生活富足愜意,自覺比身處英國時好得多;反觀我們在本土生活的香港人,卻感覺苟且偷生喘不過氣。到底問題在哪?如果我在他方生活,殘留自己地方不好的回憶,在認識他方一塊選擇空白,或許這樣,生活就可重新開始。
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曾錦強 KK Ts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想做的事情努力
有同事說他很喜歡文字,讀書時做專題研習會主動幫其他人修飾文字,並且樂在其中。我們笑說,他一定很喜歡現在的工作,不但不應該出糧,還應付款給公司。
人們都會為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對於別人交託的事情,除非自己根本都很想做,不然動力一定稍遜。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你會發覺即使是小孩子,也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別人吩咐的更有動力,何況是想法較強的成年人?
除非你是一個很有感染力的上司,為交託別人的事情,編造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讓別人以為那是他們的使命。不然,我們最好還是因才施job,安排他們喜歡的工作,還應給予一定的空間,讓下屬發掘他們想做的事情。Google很有先見之明,他們容許員工用20%的工作時間,做自己喜歡的專案。結果部分專案,成就了大事業,例如Adsense, Gmail和Google News等。
人們都有自由意志。即使是小孩,也渴望自由。如果你讓他們試試自己編排溫習時間,讓他們挑選喜歡的課外活動,相信效果一定更佳。所以一直以來,我對於同事想做甚麼,都抱持開放態度。每當有同事想發展某些業務,或者做甚麼調研,又或者成立甚麼專案,我都盡量開綠燈。能主動提出的都是寶,即使本來成功機會渺茫,但由於動力十足,最後也有機會成功。
這些年來,如果我在管理上有甚麼成績的話,我想主要都是來自給予同事空間,讓他們去發掘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供給資源,使他們成就不凡。
2015年2月26日 am730 自強不息
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迦南教育- 踏上軌道,開創成功:專題研習(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先不談種種專題研習的「問題」,讓我們看看此學習模式為學生帶來甚麼好處。 ... 的標準答案,填在試卷上便可得分,故此「高分」不一定是「高能」,只是死讀書罷了! ... <看更多>
甚麼 是 專題研習 在 Loling's Classroom:專題研習是甚麼初中版 的推薦與評價
專題研習是甚麼 ?透過 專題研習 ,希望大家享受學習自己想認識的事物,從而掌握自學技巧,當中包括:1. 訂定清晰的研習目標和重點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