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7的網紅JENN L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觀秀注意事項🖤 1. 強烈建議您配戴耳機觀賞,享受旅程 2. 若網路順暢,請將畫質調至2160p,以利最佳看秀畫質 🖤PLEASE NOTICE🖤 1. Strongly suggest! Enjoy the trip with your earphones. 2. Please watch t...
「異次元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異次元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異次元電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異次元電影 在 Mark語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異次元電影 在 JENN LE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異次元電影 在 耀仔 X 閃耀胖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異次元電影 在 電影趴ca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異次元電影 在 [心得] 顫慄異次元- 看板Horror 的評價
- 關於異次元電影 在 MOD電影199愛好團| 異次元殺陣+奪魂鋸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異次元電影 在 顫慄異次元- Pandorum 的評價
- 關於異次元電影 在 有關電影顫慄異次元的關係... - psy江南style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異次元電影 在 顫慄異次元-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異次元電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日一句 #日文新聞
星野源の新曲「Cube」が、10月22日公開の菅田将暉主演映画「CUBE一度入ったら、最後」の主題歌に決定した。
十月二十二號上映,由菅田將暉主演的電影「CUBE異次元殺陣」主題曲是星野源的新歌「Cube」。
新曲 しんきょく 新歌
主演 しゅえん 主演
映画 えいが 電影
主題歌 しゅだいか 主題曲
最後 さいご 最後、最終
決定する けっていする 決定
異次元電影 在 Mark語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萌萌的臉蛋配上了寫實的身軀,意外的很搭耶!
異次元電影 在 JENN LE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觀秀注意事項🖤
1. 強烈建議您配戴耳機觀賞,享受旅程
2. 若網路順暢,請將畫質調至2160p,以利最佳看秀畫質
🖤PLEASE NOTICE🖤
1. Strongly suggest! Enjoy the trip with your earphones.
2. Please watch the video with 2160p to get the best quality.
—
JENN LEE 22春夏- 家人
「大人不過是長大的小孩」- 華特迪士尼
以實驗性概念延續21秋冬系列耐人尋味的「宇宙恆變」、「活在當下」之理念,以觸動人心的創作帶領觀眾進入充滿『家人之愛』的虛擬世界,探索生命與成長的根源!
一同窺探歷經懷胎十月、初為人母的設計師Jenn在不同身份、心境與情緒轉變下,如何深刻演繹情感的波動與感觸,展示母愛光輝與溫柔無限的蛻變之作!
再次攜手全球最大華語電影獎項─金馬獎特效得主「再現影像」挑戰觀眾的視覺感官,延續JENN LEE 21秋冬的虛擬星球,以第一人稱視角的遊戲感帶領觀眾走進異次元的繽紛叢林,一窺星球上的人們與家人間關於「愛」與「情感」的故事。3D方式呈現2D充滿兒童插畫感的自然世界,再將視覺藝術家JUN YAO ZOIE LIAO設計出的童趣服裝印花3D化,成為虛擬視界裡各種獵奇可愛的生物,鮮豔細緻的畫面營造強烈的視覺效果。
音樂方面與享譽國際獲獎無數的台灣實驗電子音樂創作者Meuko! Meuko!合作,以充滿愛與希望的輕快節奏營造童趣氛圍,特別收錄Marz23狂野嘶吼、白癡公主對女兒阿甜的告白、黃宣神秘低喃以及設計師Jenn與老公Dennis對於愛的詮釋,更能聽見寶寶純真的笑聲,宛如徜徉於恆變宇宙中的呢喃奏樂。
JENN LEE 22 SS- Families
“Adults are only kids grown up”- Walt Disney
This collection is a deeply personal one as it reflects the changes in designer Jenn’s own life as she starts her new life as a mother and what this new journey means to her. This is shown not only through her collection, but also through the bold yet childlike visual motifs through the film.
Award winning production company Renovatio Pictures has returned this season to create a vibrant world filled with color and life as it explores the different forms of love. JENN LEE invited local celebrities, friends and family to take part in this fashion film as it transports the audiences to a world of its own. The unique first person gaming perspective further draws the viewer into this immersive experience as you dive into each unique storyline.
Jenn Lee has worked with talented Taiwanese illustrator JUN YAO ZOIE LIA to create key symbols that reflect the inspiration of this collection. One of the key images that stands out throughout this is the drawing of the umbilical cord, a direct reference to Jenn Lee’s new journey as a mother and a phys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oved ones.These illustrations are animated in the film to help tell the story of the impact that connections and memories have on our lives.
As the global pandemic continues to shape the way we interact with people and we embark on new journeys, Jenn Lee has expressed herself through this collection and hopes to encourage others to not be afraid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appreciate the connections we have around us.
Meuko! Meuko! provides the soundtrack to this film and is mixed with different voices from the characters in the film.
--
🖤JENN LEE Team 🖤
李維錚 Wei Chen Lee
劉芸庭 Yun Ting Liu
林昕穎 Xin Ying Lin
吳霈萱 Pei Xuan Wu
毛紫函 Tzu Han Mao
周采丰 Tsai Feng Chou
盧蘊睿 Yun Rui Lu
楊詠茹 Yung Ju Yang
葉重佑 Chung Yu Yeh
何絜霓 Chieh Ni Ho
葉芮妤 Rui Yu Yeh
任宸漢 Chen Han Jen
李俐穎 Li Ying Lee
—
🖤視覺特效製作🖤
再現影像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Visual Effects By Renovatio Pictures
視覺特效總監 郭憲聰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Tomi Kuo
特效製片 黃棨雋
VFX Producer Peter Huang
CG 數位視覺設計師 吳怡萱
CG Digital Artist Ella Wu
去背遮罩師 陳姵均
Roto Artist Hulk Chen
概念美術設計師 吳怡萱
Concept Design Ella Wu
行政企劃 呂旻穎
Administration Moira Lu
--
🖤Families🖤
黃宣 YELLOW
黃榮勇 Pawan
陳艾美 Amy Chen
阿夜 Marz23
阿娥姐 Monica
白癡公主 87 Princess
阿甜 A Tian
百勒絲 Fairy Pai
雷門 Raven
呀比 Yabi
張維宸 Way Mask
張䕒尹 Mini
李繼堯 Yolanda
王淑緞 Shu Duan Wang
程琪 Kare Chen
樂高 Lego
程舒唯 Edie 艾迪
費俊偉 Dennis Fei
李維錚 Wei Chen Lee
費維 Wei Baby
臭咪 Stinkymimimi
--
🖤Illustration Design and graphic design🖤
廖俊堯 JUN YAO ZOIE LIAO
--
🖤Photographer 🖤
費俊偉 Dennis Fei
--
🖤Sponsors 🖤
文化部
KCC 墾青集團
DENNIS FEI
--
🖤Music 🖤
Meuko! Meuko!
🖤Intro music🖤
庫巧兔 Cloudy Ku - Hermitage Bliss
© all rights reserved
--
JENN LE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fficial.JENNLEE/
JENN LE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ennlee_off...
JENN LEE Website:http://www.jennleestudio.com
PR Contact (Taiwan): ellenliujennlee@gmail.com
PR Contact (UK) :roxannechen@dyelog.co.uk
異次元電影 在 耀仔 X 閃耀胖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片:#戰鬥陀螺 #還原系列 #耀仔 #beybladeburst #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 #魘夢 #DemonSlayer
電影中的下弦之壹「魘夢」來啦!!!
身為十二鬼月下弦的首席戰力
能力也是非常特殊,竟然使用到了指尖陀螺!?
到底和陀螺結合起來會發生什麼事
今天就來見證下弦最後一位和它異次元般的強大吧!!!
還想看什麼動畫還原的話,歡迎在下面留言喔!
#記得分享出去喔~
喜歡的話歡迎訂閱和分享!!
也可以看看我其他精彩的影片~喜歡的話歡迎分享和訂閱~
其他推薦的精彩影片(30000訂閱特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6p4...
速速追蹤我們的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ineFatty/
合作邀約: eddie901117@gmail.com
異次元電影 在 電影趴ca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她說犯罪】 https://open.firstory.me/user/shetellstruecrime
這集錄於2020/11/29,所以提到的事件又更遙遠了,果然歲月如太空梭啊
想邀我們單挑的話,歡迎寄信到 moviepodpodcast@gmail.com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ovie.podcast/
FB https://www.facebook.com/MoviePaCast/
0:00 甚麼是真實犯罪?
2:39 被北韓綁架的美國大學生?
4:00 80年代美國的性奴販賣圈?!
6:22 川普的戀童癖好友被封口暗殺!?!
12:53 死因離奇又屢遭消費的藍可兒
21:26 Lily做真實犯罪題材的目標
26:49 關於《無聲》原創與否的爭議
40:39 《無聲》敘事安排的討論
58:23 岔題談談獨立音樂
1:01:22 再談談台灣電影是否都用政治正確炒話題?
1:03:23 心理驚悚和真實犯罪類電影推薦!
1:17:11 為什麼Lily不太談熱門的案子
異次元電影 在 MOD電影199愛好團| 異次元殺陣+奪魂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異次元 殺陣+奪魂鋸=本片。題材新穎,有一些禪意,雖然結局令人不太滿意,但是算是好看的電影。 ... <看更多>
異次元電影 在 顫慄異次元- Pandorum 的推薦與評價
會讓我想到異形、LIS太空號與撕裂地平線這幾部電影, 不知道會有多少雷同的地方, 但大概看了一下預告知道是走驚悚路線, 還看到一些擬人般的怪物, 似乎 ... ... <看更多>
異次元電影 在 [心得] 顫慄異次元- 看板Horror 的推薦與評價
Blog圖文版會更精彩
https://tw.myblog.yahoo.com/horrormovie-inmylife/article?mid=644
劇情簡介:兩個經歷跨時空銀河旅程的太空人,在密閉的太空艙中醒來,牠們發現整艘太
空船艦上一片漆黑、杳無人煙、僅餘引擊運轉的單調噪音,宛如身處一艘鬼船般令人不寒
而慄!更恐怖的是,他們失去了所有的記憶,忘記了自己的身分與這次任務的目的,而長
途太空飛行帶來的身心後遺症,更讓他們瀕臨崩潰邊緣!
當他們決定用逃生艦離開這艘太空船時,年輕的艙員鮑爾(班佛斯特 飾)在深層巡視太空
船的過程中,赫然發現他們兩人並不是唯一的生還者,他和指揮官佩頓(丹尼斯奎德 飾)
一步步揭開這船艦中深藏的秘辛與悄然進行中的駭人陰謀,而人類的最後生機,就肩負在
他們兩人下一步的行動上…但他們有辦法與這陰森恐怖的鬼船對抗嗎?他們又該如何,才
能阻止地球毀滅浩劫的發生?
乍聽片名還以為是遊戲"絕命異次元"的改編電影,飛行船闖入不知名的太空區域卻遇到了
一群怪獸,之後就是一系列的殺戮,看怪物的造型自然而然又會想到這大概是"深入絕地"
太空版吧,可是電影看到一半小弟我直覺又認為這不會也是一部鳥片吧,看到這裡怪物還
出現了沒幾次,電影的對話一堆看得我不知所云,主要人物又少領便當的人自然也少得可
憐,完全沒看到當初期待的殺戮感,怪物又強得不像話又多的跟螞蟻一樣,搞得主角們要
打游擊戰卻終於因為殺不完而乘坐救生艇逃離現場這種普通戲碼。
小弟我承認看電影前還蠻會替片子冠上自己的刻板印象,不過本片卻完全顛覆了我這種想
法,不看到最後還真的不知道原來電影居然有這麼驚奇的爆點,電影從頭到尾一直在舖梗
,等著最後一刻一次爆發給觀眾,而中間不知所云的橋段在最後也會真相大白,重看第二
遍時更顯得符合邏輯且一點也不突兀,這種雲霄飛車的看片經驗還真是難得。
電影的時空背景設定還算蠻嚴謹完整的,地球人長年以來探索另一個新天地的期望得以實
現,而太空船就是諾亞方舟滿載著各種對於開墾新天地有用的人,有負責掌控太空船的船
員、生物促進成長研究員、開墾的農夫(亞洲人看來就很適合種田嗎?),如果將內容設定得
更為多元化,甚至開發成遊戲應該也會是一部不錯的作品。
本片的腳色的確不多,扣除兩三個一臉想領便當的腳色以外就更少了,主角是一名普通的
船員,可是外表平凡的他老婆卻正得要命還有機會包二奶,武功普普卻可以在怪物的巢穴
神不知鬼不絕地爬來爬去完成反應堆重啟,還算大牌的丹尼斯奎德飾演的中尉則一直躲在
監控室內對主角打嘴炮就好了,幸好蹦出個莫名其妙的謎之船員陪他聊天,研究員女主角
一開始自閉的要命後面卻熱情如火,跟超強的農夫不知道救了普通人主角不知道幾命了,
中間那個痴漢廚師就不太想提了,用處大概是怕觀眾看不懂出來當解說員的小鱉三。
怪物在本片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腳色,強調太空船內的危機存在感與營造緊張氣氛,雖然設
計得頗沒創意的,外型跟"深入絕地"如出一轍,後面的突起物又跟"異形"那麼一點相似,
戰鬥力也同樣的驚人(但跟異形打的話應該也是被秒殺的份,畢竟還是地球人變的),看到
主角三人費了好大一番力氣終於砍死其中一頭,莫名的感動不禁油然而生,但嚴格說起來
怪物也可以算是配菜而已,少了怪物好像本片的中心思想還是存在的,所以怪物與殺戮的
戲份少了一點是可以接受啦,不過沒有我期待已久機槍掃射的大場面內心還是真的挺遺憾
的。
如果地球不會毀滅,誰會願意拋棄既有的一切去尋找新天地,如果地球終會毀滅,除了到
達那遙遠的彼端的那份感動外,卻也得在這脫序的新世界中顧忌邪惡瘋狂的人性,這大概
是本片的中心思想吧。
一夥人由於太空船的長期飛行而必須倚賴生命維持系統所造成失億的情形,這樣的設定雖
然挺機掰卻也是才能造就最後爆點的精華所在,本片完完全全符合不看到最後還真不知道
結局的電影,小弟我又發揮了不爆雷的好精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租DVD來看看。
即刻短評(滿分5)
劇情: 4 >>劇情挺連貫又符合邏輯,看第二遍感覺更深
結局: 4 >>有爆點,沒看到最後就感受不到本片的精隨
血腥: 2.5 >>沒啥見血但有腸子
氣氛: 3 >>怪物是很威但沒啥大場面
推薦: 3.5 >>充滿驚喜的科幻小品可以看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4.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