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Foundries尋求晶圓代工多樣化,與PsiQuantum合作矽光子晶片
晶圓代工產業的目標之一,就是擁有廣泛的製程技術,以獲得更多的客戶。這些廣泛的製程技術包括:邏輯、嵌入式記憶體、射頻、類比、高壓、長壽命週期以及現在的矽光子。
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於2021年5月初宣布與PsiQuantum合作,透過專屬製造工具安裝到GlobalFoundries位於紐約Malta的最先進工廠中,進行矽光子晶片製造,進而可以拼裝出一台一百多萬量子位元的量子電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半導體、IC設計和封測等上游電子類股扮演反彈要角,華亞科 (3474) 宣布與台灣美光半導體簽署框架協議進行股份轉換交易,未來華亞科轉成台灣美光子公司,到時華亞科將下市,華亞科受到這項消息激勵,股價一開盤就強鎖漲停25.3元到收盤,成交7081張,委買張數高達320萬張椅上。南亞科(2408)股價跟...
矽光子台廠 在 Technews 科技新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全球首家!台廠奈微光日前宣佈,採 CMOS 製程的矽光子晶片已進入商用投產階段,預計終端產品會在今年年底前問世。
矽光子台廠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IEK Consulting:CES 2021聚焦於後疫新常態之創新應用
【CTIMES/SmartAuto 編輯部 報導】 2021年01月27日 星期三
工研院「展望2021暨CES重點趨勢研討會」今(27)日登場,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針對後疫時代下,2021年科技產業之總體觀察,並針對CES 2021最新科技發展動向提出解析,期協助臺灣相關產業掌握趨勢脈動,洞見未來新契機。
美國消費型電子展(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堪稱年度科技業風向球,今年因應疫情,CES 2021首度改為線上展覽。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工研院運用數位科技,首度以虛擬展示館參加CES 2021數位展,展出AI人工智慧、機器人、數位醫療等12項創新技術,同時舉辦超過130場的線上一對一合作洽談。
在趨勢剖析面向,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觀測到,「疫情」是CES 2021最大公約數,「數位轉型」是2021年最重要的關鍵趨勢。副所長鍾俊元指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的確對全球產業衝擊極大,已加速產業服務端、生產端的「數位轉型」。從CES觀察,今年的特色聚焦在後疫「新常態」的創新應用,大多數新產品、新技術都環繞著疫情的需求。建議臺灣服務端廠商,應加速運用數位工具,提供客戶零接觸服務體驗;生產端廠商則應充分運用數據加值生產製造,並投資於數位資產來創新價值。
CES 2021展覽特色:防疫、智慧、自動為後疫「新常態」三大需求
觀測本次展會的最大特色,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表示,防疫(Disinfection)、智慧(Intelligence)、自動(Robotics)為後疫「新常態」的三大需求,並主要呈現在「居家」、「個人」、「城市」等三種創新應用領域上,透過運用高性能運算、網絡安全(Cyber security)、物聯網(IoT)等「共通性」科技提供智慧與安全工具或平台實現。「居家」是結合工作與生活的活動總部,照顧到居家防疫需求;「個人」則重視個人化防疫與精準健康;「城市」的創新應用則強調公共衛生與零接觸商機。根據工研院預估,2025年全球將有40%的員工在家工作、有75%的病患將使用數位醫療服務,且網絡安全防護服務將有187億美元市場;預計至2030年,第四、五級自駕車產值將達600億美元,從上述後疫創新應用趨勢與機會,展望2021年,我國產業應提早布局相關產品技術發展。
後疫新生活型態:重塑AI人工智慧感知應用商機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指出,展會中可看到肺炎疫情導致生活型態改變,衍生諸多AI人工智慧感知應用商機。展示重點歸納為三大方向:一、環境潔淨科技:透過空氣水質病毒的汙染偵測、與汙染物質成份濃度之分析判斷,藉此進行廣泛的環境監控。二、非接觸式科技:不論在居家或工作場所,透過科技使接觸感染機率降至最低。三、穿戴/手持/居家用品生理量測科技:包括手錶、耳機、戒指、貼片、手機等,導入各種生理感測元件/演算法,使用者能在減少前往醫院前提下隨時進行健康管理。預期後疫新生活型態將加速各種AI人工智慧感知應用市場的穩健成長,工研院預估2021年全球可望達到703億美元產值水準,相較2020年成長14.5%,展現出強勁市場動能。
創新應用需求驅動:半導體技術將持續推進至試產3奈米技術節點
作為推動數位生活轉型的重要推手,各廠在CES展出最前瞻的半導體技術與產品。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觀測,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有四大趨勢重點:第一、量產技術節點持續推進至7奈米與5奈米,2024年將進入2奈米,持續提升晶片運算效能;第二、客製化多核心遊戲機運算晶片,提供最佳與流暢的遊戲畫面,如Microsoft及Sony均採用AMD客製化的晶片;第三、AI人工智慧晶片持續進化至「認知智能」,經晶片精密解析後,讓顯示畫面更接近人眼所視的體驗;第四、半導體矽光子技術實現低成本光達模組,推動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車輛。在產業前景面向,展望2021年,半導體技術將持續推進至試產3奈米技術節點。國際市調機構Gartner預估全球半導體市場在2021年將年成長11.6%,推升全球半導體市場達到歷史新高的5,020億美元規模。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觀察臺灣半導體產業技術持續推進與承接國際訂單之帶動,預估2021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總產值將成長至3.5兆元新臺幣的歷史新高里程碑。
預見移動新體驗:智慧化與電動化大趨勢
汽車產業仍然2021 CES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CES 2021轉為全數位化展示,車輛領域仍有400家以上廠商參與盛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表示,高解析度影像雷達(Imaging Radar)成為傳統及新創廠商的新戰場,NXP、Continental、Vayyar、Arbe等從晶片到Tier 1系統供應商各推出解決方案。此外,順應電動化及智慧化的轉變,可觀察到Bosch、Aptiv、ZF等Tier 1大廠均啟動重塑新電氣電子架構,宣告未來移動將為軟體所定義。因應COVID-19,消費者對車輛內裝增加了抗菌、消毒、空氣淨化的需求,更進一步將個人車輛轉換為住家與工作場域外的「第三空間」,車輛內部空間轉化為智慧座艙,更大更多的螢幕、即時資訊串流、沉浸式音效,並導入人工智慧強調個人化的體驗,滿足駕駛與每一位乘客的需求。
個人健康新境界:數位健康創新迎商機
另一個觀展亮點是數位健康的蓬勃發展。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表示,COVID-19疫情加速了數位健康的普及,家被重新定義,在健康照護上的重要性更加強化。從醫療到日常生活,盡現未來數位健康趨勢。由疫情帶動數位健康應用的成長,助長遠距醫療、非接觸式應用快速發展。除了防疫科技,可發現5G、AI人工智慧、XR等數位科技發展帶動的數位健康應用陸續在健康照護領域落地。此外,因應生活型態(Lifestyle)而來的各項數位健康應用,也可看出數位健康科技持續擴大範疇。未來數位健康應用於不同場域之間的生理/生活數據的串連與整合度,將是未來的觀察重點。
智慧場域連結體驗:引領影音科技新浪潮
觀測CES 2021,「家」扮演推動新經濟更重要的角色,加速了新媒體影音串流、娛樂、遊戲、遠距辦公、線上學習、健身領域的趨勢發展。主辦單位消費者技術協會(CTA,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預估,2021年北美市場在軟體與影音串流服務支出,將成長11%至1,120億美元,其中影片串流支出成長15%至410億美元,音樂串流支出成長19%至100億美元,遊戲支出成長8%至470億美元。國際大廠Samsung、LG、SONY、Panasonic等知名業者以AI人工智慧融入沉浸體驗影音科技,展示各項無縫連結智慧生活解決方案,包括:一、8K、Mini/Micro LED、可捲螢幕、透明顯示、電競新品、空間音訊、TWS等新興視聽裝置;二、5G智慧場域應用擴大,智慧感知影音互動系統、防疫科技與非接觸式技術等讓創新概念落地,並豐富使用者體驗,引領未來美好生活樣貌與推動全球科技產業向前邁進。
附圖: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鍾俊元(左三)率領研究團隊發表展望2021暨CES重點趨勢。
資料來源:http://www.ctimes.com.tw/DispNews-tw.asp?O=HK51R8Z1SZSSAA00NO
矽光子台廠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半導體、IC設計和封測等上游電子類股扮演反彈要角,華亞科 (3474) 宣布與台灣美光半導體簽署框架協議進行股份轉換交易,未來華亞科轉成台灣美光子公司,到時華亞科將下市,華亞科受到這項消息激勵,股價一開盤就強鎖漲停25.3元到收盤,成交7081張,委買張數高達320萬張椅上。南亞科(2408)股價跟著漲停,連帶南亞(1303)漲幅亦超過2%。直接跳空鎖漲停到終場的還有矽品 (2325) ,由於大陸紫光集團參與矽品私募,可能持股高達24.9%成為最大股東,但日月光 (2311) 又宣布以每股55元全數現金收購矽品股權,激勵矽品以50.1元一價漲停到底,委掛單量超過3萬張,加計盤後成交量總共3萬0553張。觸控晶片廠義隆電 (2458) 受到IC設計龍頭聯發科 (2454) 的買盤帶動,加上近期又將發表新虛擬實境(VR)相關新產品,股價表現亮眼,在買盤追捧下開高走高,收盤大漲超過7%。宏碁(2353)由於第3季業績不如預期,導致股價出現多個交易日下修,還一度上演票面價格保衛戰;但昨天搭著PC類股反攻的順風車,加上有新品上市的好消息傳出,以強漲8.65%收在11.30元,三大法人當中又以外資最挺,買超1,811張。太陽能和生技股(TSE31)也紅光滿面;生技族群短線回檔整理後,多頭指標浩鼎 (4174) 、中裕 (4147) 分別大漲7.54%和5.41%的帶動下,多頭迅速歸隊,推升上市生技指數漲幅大約2%,持續吸金。大江(8436)攻堅漲停,南光(1752)隨著傳統旺季來臨,營運表現亮麗,單月營業額年成長都從1成起跳,預期單季營收將重新挑戰新高,帶動年度營收年增率力拚兩成,EPS可望達2元新高,激勵昨日股價氣勢如虹,拉出45.85元的漲停板價,成交量也放大至5,057張。而大陽能相關的中美晶(5483)、茂迪(6244)、合晶(6182)均帶量大漲,至於弱勢指標,由於蘋果iPhone 6S銷售量遭到下修,銷量有可能陷入有始以來首見的年減危機,受到此利空影響,股王大立光 (3008) 昨天再遭逢賣壓,股價開高走低,終場下跌45元,以2150元作收,創下去年11月20日以來新低,在大立光股價破底下,蘋果概念股也表現不佳走勢疲弱。目標價被外資同步調降的鴻海 (2317) 、可成 (2474) 、F-臻鼎 (4958) ,以及砷化鎵的宏捷科 (8086) 以及全新 (2455) 都同步收低。iPhone主力代工廠鴻海80元整數關卡面臨挑戰,昨天收盤價創下去年元月9號以來的新低價,相較於和碩(4938)還逆勢上漲2%以76.6元作收,彼此的差距已縮小至3.4元,代工股王寶座爭奪戰一觸即發。焦點股F-波力(代號8467的波力環球)昨日以第50家返台掛牌F股上市。由於碳纖維冰上曲棍球桿品牌Bauer提前至第4季回補中高階產品,造就第4季淡季不淡熱度可延續至明年首季,波力預估,明年營運會優於今年,可惜外資不捧場,股價呈現開高走低以下跌8.64%作收。
非電子股也溫和上漲,漲幅大都在1%之下;僅營建(TSE25)、金融(TSE28)、航運類股(TSE26)收黑。華研(8446)近幾個月每月營收都有0.96~0.98億元,頻頻向億元叩關,法人估今年營收有機會突破10億元,創歷史新高。股價昨日也強勢攻頂,大漲11.5元,收在漲停板127元。
每日觀盤重點,歡迎訂閱MoneyDJ TV的粉絲團哦!
https://www.facebook.com/moneydjtv
矽光子台廠 在 Technews 科技新報- 全球首家!台廠奈微光日前宣佈 的推薦與評價
全球首家!台廠奈微光日前宣佈,採CMOS 製程的矽光子晶片已進入商用投產階段,預計終端產品會在今年年底前問世。 ... <看更多>
矽光子台廠 在 [新聞] 台積電全力投入矽光子日月光、旺矽、聯- 看板Stock -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標題:台積電全力投入矽光子 日月光、旺矽、聯亞卡位商機
原文連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7430267
發布時間:2023/09/11 03:17:20
記者署名:蘇嘉維
原文內容:
台積電全力投入矽光子及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日月光(3711)、旺矽、聯亞等大
廠同步摩拳擦掌搶商機。其中,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已透過VIPack先進封裝平台卡位市
場;全球垂直式探針卡與懸臂式探針卡一哥旺矽相關產品更已邁入量產階段,受惠最大;
光通訊元件大廠聯亞也有相當大的利基搶市。
業界人士分析,AI浪潮效應下,雲端、資料中心所需負荷的資料量大幅攀升,為處理海量
般的資料訊息,通訊模組規格將從目前正逐步拉高滲透率的400G,提升至800G傳輸速度,
屆時資料中心中的伺服器光通訊模組都可望大幅採用以矽光子、CPO打造的800G光通訊模
組,帶動相關商機爆發。
矽光子及CPO商機爆發性可期,Meta、輝達、博通等全球科技巨擘都已投入相關研發,除
了晶圓製造的台積電可望搶下大筆訂單之外,為封測、測試介面,以及光通訊等相關領域
帶來的商機也備受期待。
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及旗下矽品都已經投入矽光子、CPO封裝技術研發,其中,日月光已
經透過VIPack先進封裝平台卡位市場,目前雖然訂單量能仍占整體比重相當低,業界仍樂
觀預期2024下半年相關業務量可望開始逐步攀升,2025年接單動能會明顯升溫,逐步成為
日月光投控成長的新動能。
台星科、矽格及訊芯-KY等中小型封測廠也規劃跨入矽光子市場,隨著AI、高速運算崛起
,矽格可望攜手台星科大啖矽光子封裝商機;訊芯-KY目前在矽光、CPO市場正在研發階段
,樣品邁入交付客戶驗證階段,預期2025年接單動能將大增。
另外,測試介面在矽光子、CPO領域亦相當重要。供應鏈指出,旺矽、穎崴已接獲訂單,
其中旺矽在量產出貨階段,雖然量能仍相當低,但後續爆發動能強勁;穎崴以晶圓級CPO
測試系統方案切入市場,客戶端有望在2024年提升拉貨動能。
心得/評論:
矽光子目前好像主要應用在通訊領域
不過矽光子好像還可以應用在穿戴式裝置的傳感器上
例如大家都期待的 非侵入式的血糖偵測
無人機的陀螺儀也會用到
未來的量子計算也會用到
感覺AI浪潮還沒結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64.2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94423254.A.B9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