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30我對孩子成長的一些想法
撇去媽媽需要喘息這件事情不談,我覺得對未來(或者說現在已經看得出趨勢)的教育來說,"社會經驗"會變得比更加珍貴了。
無論是知識還是技能,都有可能透過線上教學和父母的陪伴,達到和學校教育一樣的成果,如果父母有足夠的智慧(和時間心力上的資源),一起學習並投入某事,對親子關係也是好事吧。
但就是團體生活---跟不同背景、不同想法和性格的人相處---的經驗,不是父母用心就可以取代,但那個部分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經驗過"家裡的做法",在外面時可能會時常感到驚訝,覺得"我們家不是這樣的""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
***
就像我小時候第一次去朋友家,看著對方的書櫃問說"這是你全部的書嗎?"因為大概只有三四本跟學校課本而已。
當時的我是家裡的書堆滿書櫃,爸媽也對買書出手大方的孩子,先不說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傲慢,那個年紀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得天獨厚,就單純地,是"我不知道有別的生活方式""我們家裡沒事就會看書,我不知道不是所有家庭都是這樣的。"
所以像那樣跟不同的朋友來往,發現原來大家對待書的看法不同,每個家庭周末選擇的娛樂也不同,對我來說就是"開了眼界"。
這種跟不同的人的接觸,不斷地開展自己的視野,同時也更了解自己的這種過程,就是社會經驗很重要的地方。
即使是成人的我的現在,很多想法和對自己的認識都難免定型,也因為已經有幾十年的社會經驗(就從出門上幼稚園開始算起吧,學校就是一種社會啊),知道自己與其說社交外向,不如說更偏向社恐跟內向型的人,在跟別人見面互動時,有時也會有"發現自己未知的一面"的那種收穫。
對於正在,或者說一直在摸索自己是誰、未來要怎麼走(雖然是無意識的)的孩子來說,這種經驗就是更加重要了。
***
但這種經驗有一種越來越不是理所當然的感覺,在疫情的影響下,家長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裡,以前的孩子理所當然在這個時候都被同儕包圍,接觸不同的孩子並互相認識、也認識自己,現在接觸的人卻可能大幅減少,即使是線上教學發達,那種可以自由退出(下線或關麥關鏡頭)的關係,也跟實際上在同一個物理空間的同儕關係不同。
我不是要說為了社會經驗,爸媽無論再擔心疫情都應該把小孩送出門,我想認識我久一點的人就知道,我不是那種走極端的人,只是想說說我因為疫情這件事情,對我們所處的理所當然的生活,造成得天翻地覆的改變並且帶起了新的潮流,因此對教育、孩子的成長會有什麼改變,的一些想法。
(說真的我也是不想要被誤解,覺得我在批評其他作法或想法,所以一直很少分享自己對教育、教養這類的個人觀點,我相信父母都是在摸索跟思考怎麼對孩子好的,但這個領域因為父母都很焦慮,所以對於別人的不同看法,只是聽到或看見,都可能會產生「是不是在批評指責我做錯了?」的緊張感...)
我只是因為以前專攻的是資訊社會學和文化社會學(不知為何給人我應該是主攻家庭和性別社會學的印象就是了😂)所以很敏感地會注意到,現在這種疫情帶動了新的潮流。
而這讓我覺得,對孩子來說,跟不同的人實際面對面的互動並彼此交流,感受對方的呼吸、身體共同存在一個空間時的那種質量,和"在家不同",也和父母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的人,那種像是開拓視野一樣的相處經驗,未來會更珍貴了。
***
我前陣子很想開google meet也是因為這樣,連我這樣社恐又內省型的性格,都有點覺得,好想跟別人聊聊天,不是嚴肅的議題可能就是日常的瑣事和想法⋯⋯
對於還像海綿一樣在吸收每天的"新的經驗"的孩子,很在意怎麼讓他們擁有足夠豐富的社會互動。
就算不談成長、自我認識、開拓視野這麼嚴肅的事情,我也從送翔妹去上學時,翔看著小朋友在裡面玩的羨慕的眼神,感覺到即使再怎麼內向,七十幾天身邊只有爸媽(多數時間還只有我),還是會想要有別的人陪伴的。
我前幾天在接小孩回家時,遇到久沒見的鄰居太太,也一樣牽兩孩子,四個小孩立刻就在大廳玩了起來(之前孩子們不太熟因為遇到的時間不多),然後我們也是聊個不停,她只是說一句"妳最近怎樣?我覺得疫情真的讓人超緊張的!"我們就話匣子打開關不起來,就在聊媽媽這陣子遇到小孩過敏咳嗽心裡都好抖的事情
沒有任何建設性或許,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們只是頻頻點頭、拼命贊同對方說的話"媽媽真的太緊張了!疫情真的太折磨了!"但是就是在那樣的交換意見和分享贊否的過程,有種悶在心裡的感覺突然地宣洩而出,覺得"啊原來我不孤單啊~"那種心情....
很希望翔能夠回去上學,然後對著朋友說"一直在家真的好無聊!只有妹妹陪我玩...然後妹妹又不懂事"然後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同感(或沒有)的說"我也是!弟弟更煩!""我覺得還好耶...在家很輕鬆",總之就這樣,對同儕說出自己的心情,自由自在見面交談的日子趕快來...
在那之前,只能往好處想,親子關係的深化也不是壞事,繼續加深我們的羈絆。(還不夠深嗎🤣)
(我這陣子給人很少發表長篇的印象吧,被小孩綁著固然是原因,一部分也是我對於不同想法可能會引戰這件事情越來越猶豫了,有些私事,怕親近的人看見,會不滿意我的想法或意見,有些公事,說真的我又不是很喜歡跟別人爭論...所以感覺找不到那個適合自己該發表什麼的平衡點...)
#但還是可以分享😆
抱歉直接在網頁上寫就懶得用引號⋯⋯每次我都以為我只會寫短短的所以不用太認真編輯(我錯)結果現在看起來標點不對就不太好閱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前兩天去我爸媽家吃飯,左邊是我爸,心情好的不得了,一直跟我敬酒,還會哼一兩句台灣隊長,轉到另一邊是我媽,臉臭到可以去跟臭豆腐比臭,我只講了個”蔡”,就跟我翻臉,我其實是要稱讚她今天菜很好吃。我夾在中間,真很為難,這怎麼辨呢?當然就是,後退一步,準備看好戲。我哪那麼笨哪;這種藍綠撕裂的情況,我想大家...
社會學課本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認為的天份,是我被歧視的成長過程——淺談天份背後的偏見論點】
(避免版權問題已去除背圖,小編在此公開致歉。爆姊回應貼上於留言處)
第31屆金曲獎,阿爆(阿仍仍)以《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拿下年度專輯獎,堪稱當屆最大贏家。但在致詞時,她說出了「我們(原住民)可能有一點點藝術與運動的天份」,我們認為這樣的論點非常危險;因為以「原住民族」這樣複雜且多元的政治集體,本就不應該讓「藝術與運動」成為理所當然的「天份」,進而持續複製過去被大量產製的刻板印象。
我們無意指責阿爆(阿仍仍)的說法,她在音樂上的突破備受肯定、在多元文化的台灣社會突出重圍也難能可貴;但所謂藝術與運動的天份,其實是我們諸多族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備受歧視的主要原因。他們與成功的音樂人不一樣,他們並不想要被定型、也不想要僅僅因為身為原住民,就被迫成為某種特異天份的樣板。
因此我們認為,指出藝術與運動的天份不等於原住民,是極其重要的事。即使只是「一點點天份」的說法,都會結合過往社會結構的各種政經弱勢,被放大成為「原住民不是很會唱歌嗎」的刻板印象問句;而回顧金曲獎評論(1),不得不說,這種天份論點,已經形成另一種內化壓迫的情境。
#如果你搜尋天份與原住民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都是音樂藝術與運動
是的,不是只有爆姊服膺於「藝術與運動是原住民的天份」的說法。從李登輝「體認原民的歌喉天分」(2)到來義高中「發揮藝術天分」(3),當然還有最常跟原住民天份掛勾的「棒球選手」(4);不可否認地,原住民族文化內涵有其歌舞藝術與身體層面的成就,但因為原住民族傳統知識長期以來被殖民體制窄化而限制、甚至否定其發展,一般人才以為原住民族文化層面的成就只有唱歌跳舞、神話傳說、或者木雕編織。
這一方面,在潘雅媚(民99)的研究中,也說得很清楚:
「一般人認為原住民學生的數理概念、語文能力差,而在歌唱、體育方面很有天份,但學校和教師若受此刻板印象影響,在各類歌舞、體育競賽時,優先考慮原住民學生,相反的就不鼓勵他們往語文和數理學科發展,甚至在這些科目上對它要求較鬆,致使其學科成就愈差。長期下來,原住民學生學業成績愈來愈差的趨勢,反過來塑造、證實、加強了上述不利刻板印象,形成惡性循環。」(5)
#你以為近十年很先進了嗎
#你先看看原住民的身分證
如果說要解決刻板印象,但原住民族連自己的名字都要漢譯,然後被超譯,那我們真的能夠互相理解嗎?回到教育層面,最近這一兩年才終於納入原民史觀,讓課本裡不再是開山撫番的漢族殖民觀點,藉由納入當代原住民族運動的紀錄,去延伸土地正義與歷史正義的討論;那你能想像過去幾十年來,原住民族是如何被當成「番仔」般的下等人嗎?(6)
以話語權的觀點,我們再來看這個連名字都不能讓原住民族好好使用的國家,長期以來扭曲壓縮原住民族傳統知識,放任(是的,都無法在原基法的基礎上推動反歧視法或平等法就是一種放任)社會上歧視與偏見言論/行為層出不窮,我們是真的在意平等,或者只是藏不住自己的傲嬌心態:當原住民成為台灣之光就大聲歡呼,而原住民族土地與尊嚴就輕輕放下?
忙著讚賞天份的台灣社會,是不是也揭露了自身的虛偽——只喜歡浮泛的溢美之辭,而不願意看到人家的努力與現實處境?這就是號稱多元共好的台灣社會嗎?
恕我們無法苟同。
#請放棄讚揚天份
#讓我們刻意練習
小編們成長的歷程裡,有好多次,都要被學校的老師「安排」去跑步、比賽,跑得差還會被老師白眼,「我以為原住民都很會跑欸」;甚至還有那種被拱上台唱歌的,不管唱得怎樣,最後都會說「因為你是原住民嘛所以會唱是應該的」。而那些不太幸運的,沒有所謂「天份」的原住民族小孩,他們要如何從這種內化壓迫的情境裡逃脫,只能自嘲「我只是一半的原住民啦」或者「我只是皮膚黑啦」,在他們成長的歷程裡,不僅沒有辦法擺脫刻板印象的偏見,還要承擔莫名其妙的「不是很會唱歌跳舞嗎」的污名標籤。
是時候,停止用這種天份標籤個人了。研究顯示,所謂天才,也仍然要經過刻意練習——投注在困難的訓練上,才能真正脫穎而出(7)。而這就是進步與停滯的差別,我們樂意看到台灣社會的進步,因此,麻煩各位,拜託各位,請停止使用「天份」繼續框限原住民族的發展,試著刻意練習,去理解原住民族傳統知識的全貌,文化即生活,生活即傳統。
生活不是只有歌舞跟木雕,我們首先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一個「擁有藝術與運動天份」的模糊群體。
註:
(1)比如知名廣播人王祖壽就把阿爆的「天份」視為一種「天生資源」:
https://reurl.cc/KjlpER
(2)李登輝致詞內容:
https://reurl.cc/Kjlpqm
(3)來義高中原住民藝能班報導:
https://reurl.cc/x0vOXN
(4)棒球維基館條目:
https://reurl.cc/OqrpeA
(5)引用自潘雅媚〈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位國民小學原住民教師之自我敘說研究〉。
(6)深入討論可見〈蕃仔、外勞與阿兜仔:種族主義的社會學〉:
https://reurl.cc/n0vEAe
(7)引用自文章〈傑出音樂家靠天分還是努力?〉:
https://reurl.cc/3L4jW9
#你認為的天份
#是我被歧視的成長過程
#淺談天份背後的偏見論點
社會學課本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底下摘自作者
我覺得會有人搞不懂,理想跟幻想差在哪,實務與不願改變的差異在哪邊,用點實例來解釋。
今天我們要打通一個隧道,有個人指出,國外只花了六個月就打通,用了挖土機跟小山貓等等設備,根據實際數據,使用機械工具一天可以挖掉10噸土方,而用丁字鎬與鐵鏟,一個人一天可以挖掉100公斤土方。所以我們用人海戰術,一百個人就可以一天挖掉10噸,又因為人力成本只要購置機械的1/10,預算只能用這麼多。
各位,請問這位想替國家省錢的高人,他是理想還是幻想?
若有人指出,並不是人多就有用,挖越深就越難大批人力進去不停挖。請問這是提出務實的建議,還是不願意改革只想花錢圖利機械廠商的混球?
然後你指出預算跟時間,純人力根本不是這樣,這位仁兄提了另一個國家的例子,說人家只用了你人力的一半,時間也一半就完成了,預算也沒多多少,可見得你一定是舊時代勢力的反動派。
可是,這個國家用的是潛盾欸...
閉嘴!我們不想聽。
好了,務實、實務,理想跟幻想,到底哪邊不對,請多想想。
吳崢昨天說了一個第三社會,然後今天看到被罵翻...呃,應該是沒到翻的程度,但被念很兇倒是真的。我是覺得不用這樣,有發現不對去修正是好事,應該要鼓勵。
雖然這讓我嚴重懷疑在學校怎麼學的,不過就先算了。生活的常識不見得是錯的,課本學到的知識也不見得是對的,重點是你能不能將之運用到生活上,這才會變成智慧。
第三社會的論點有錯嗎?至少就我的角度來看,我不認為這種分類法比較好,我習慣用農業、工業、後現代社會等等去解釋來自於原生家庭環境的差異,以及都市化後的各種衝突。
但把這個用到政黨支持上面,這就是徹底錯用,好像我們社會中又有各種小社會,這定義上很怪。我是不意外,太陽花後就看到各種意見領袖,試圖把台灣切割成幾個密不透風的群體,方便圈粉來遂行政治意圖,才剛剛倒掉一個,希望另一個快垮,至於其他還沒被炸開的就等因果時刻。
這邊簡單的說明一下,吳崢為何錯認了一些東西,以致於被認為是要替深藍背景脫罪,試圖抹消一些東西等等。這我很習慣了,只要你置身於多重認同中,遲早會發現此點,但小我們一段年紀的,似乎求學過程中,被台灣學界的省籍壟斷,搞到認知錯誤,其最大的問題就是從不研究自己出身的深藍家庭,以避免自身的認同崩潰。結果就是害到這兩代的台灣年輕人,完全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問題不是在世代或是省籍,是階級與符碼的分類。
白話一點就是,每個族群都有其自我認同的符碼,也有替其他族群標定的符碼,各有各信仰的圖騰。而政治人物就是再加強自己的支持群,同時醜化敵對群,以方便固化自己的政治版圖。
這邊稍微舉例,分類很不精確,大致就好,重點是舉例
假設外省族群自我認知的標籤有「A」、「B」、「C」,認知所謂的台灣人標籤為「D」、「E」「F」
而台灣人自我認知的標籤是「P」、「Q」、「R」,認知外省人是「X」、「Y」、「X」
我們通常會發現,外省族群基本上是不知道台灣人自我認知的PQR標籤,而會透過偏見、刻板印象,得到P-、Q-、R-等較有貶抑,或是缺點放大的符號。而理所當然會對自己的標籤加強變成A+、B+、C+。但反過來說,台灣人對外省人的看法呢?一樣是A-、B-、C-,然後自我認知是P+、Q+、R+。
舉個例子,陳水扁貪汙這件事情被操作到很有效,那麼想要偏藍的票的人,就會成天說貪污貪汙貪汙,想盡辦法把你其他的符號都抹掉,管你是不是民進黨,還是你跟民進黨的助理的老婆在巷口問路被拍到,就說你貪汙。
久了,台灣族群之間只有刻板印象,有抹去不掉的各種標籤,但這種標籤是對的嗎?還基本上正確,彼此的認知不會距離事實太過遙遠,但也都被刻意放大,而且試圖單一化、純化,這你在網路最清楚,面對討厭的政治人物,就會直覺在他身上掛上某一個標籤。偏藍的最常講的就是你們泛綠的都貪汙,好像只有貪汙這條可以講,其他通通都是衍伸物,貪汙的同人誌展。
實際上呢?各族群的符碼認知,真的那麼少嗎?哪有,我們外省深藍公務家庭,就我個人有印象,比較清晰的符碼就三、五個,沒那麼強烈的則更多。但拿出去跟非外省族群講,覺得我在工三小的佔了八、九成。這就是明顯的相互不熟的象徵,為何我知道?因為我那個深綠老婆在認識我之前,也覺得外省人就那個樣子,同樣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他們那種從黨外就開始抗爭的民進黨元老家庭,到底核心價值是哪一些。
認識久了,清楚了就不會覺得有甚麼奇怪的,因為各族群一定都有好人跟壞人,同樣有認真工作與打混的人,不會一個族群純化到比毒品還純。
這些標籤是我這個世代清楚,但像是吳崢或是我姪子他們呢?基本上是對符碼欠缺認知,而隨著年紀越低,像我的學生,其社會學上的階級認知,已經接近完全脫離省籍因素,偏向以職業為分類的基礎。這表示透過幾十年的和平演變,以及教育系統刻意的抹平差異,「學校再教育」的製成品,會刻意把族群符碼都消掉,尤其是2000年後加強的平等、反歧視教育,近十年的中學生幾乎沒有這種樣貌了。
你得在小學才會看到這類情況,還沒進入青春期的小學生,受到家庭父母影響較大,尤其是台北某些菁英學校,你還是可以看到那種小學生高喊兩岸統一、兩岸一家親、大家都是中國人,充滿濃濃大中國情懷,父母平常看來很正常,背景調出來「一清二楚是統派」。
可是這種小學生,進了國中之後,我到今天還沒看過哪一個是發自內心認同這套的,全部都是天然獨。不相信的去問問那些國民黨跟新黨的政客小朋友,有幾個在青春期時代,會是天然統的?下一階段就得要到高中或大學,遇到啟蒙老師或是有符碼接近的教授,被整個拐去才會歪到統派去。
回過頭來,我的意思是,所謂的第一第二社會,就我的角度來看就是認同的「主要符碼」,信仰的圖騰與運用語言的標籤,兩者截然不同。但在其他次要的符碼上,則是相似與相同者非常之多,若我們用各種議題去標記族群的光譜,會得到數十種色彩鮮明的樣貌,絕對不會是藍綠對各種議題看法全部都相反。
這也不能用保守派跟進步派去分,絕對錯誤。台灣的進步派跟保守派定義與外國根本上不同,因為光是深藍深綠的保守價值就不大一樣了,更遑論其他的,擅自切割與分類,才會導致現在這批因為時代力量自爆,感到背叛跟痛苦的人,那種情感與難以理解。
不是討厭藍綠才變成第三勢力,更不是厭惡藍綠鬥爭才想投第三勢力,而是民進與國民兩大政黨,長年以來為了固化支持者,政治人物習慣貼標籤,但只敢貼主要的標籤,例如統獨,而對次要的標籤不敢亂講。像是1124公投風暴,為何出現同婚被大海嘯屠殺的結果,裡面還不知道有幾百萬票,是因為挺英挺DPP才投下去的。
這不代表國民兩黨的保守派長的都一樣,這不過說明對大部分族群來說,在婚姻價值上面的符碼認同高度相近而已。把婚姻這個換成其他議題,得票數絕對會不一樣,即便是兩黨的保守派,也不會事事都相同。
這正是年輕世代搞不清楚的理由,長久以來被刻意教育成,藍綠只有統獨不一樣,其他長的都一樣。左派想透過這個方式奪權不是新聞,一百年前就這樣了,重點是不談各種議題的實質內容,以及不同族群與地域差異,所造成的價值不一,硬是去貼上高道德標籤,「認同我的是正義,不認同者皆邪惡」。
始作俑者當然不是太陽花世代,但請問太陽花後,哪些人是這招的極端放大者?
越偏核心價值的標籤,自然會越接近生存權的東西,如國家統獨方向,這種就是最最深入的東西,你根本就不可能再現在的台灣,高談一個「統獨以外的第三選項」。最多避而不談,說一堆模擬兩可的廢話,就是不加以表態,典型範例台北市長柯文哲。蔡英文身為總統,公開講話就是交給台灣人民決定,這說白了就是獨派現在拿票多,所以統一沒得談,這可不是模擬兩可,畢竟總統不是我這個天橋下榕樹說書阿伯。
所以第三勢力這幾年的最大問題不是當不當小綠,這跟韓國瑜那種刻意把統獨抹成親中反中的意思一樣,把一個實體存在的問題,弄成只是態度好不好,被當匪諜真的也是剛好。
第三勢力的問題是,規避統獨這個最終問題,而在這個問題之下,把環保、勞權、同運、平權,這種非國家生存等高層次議題,放到統獨之上。嘴巴說沒有,我們很在乎台灣獨立,實際上就是在統獨之戰上,刻意扯後腿,然後去拐那些年輕小朋友,說兩黨都不在乎環保還是勞工權益等等。
這當然第一個就是失去泛綠中,對於國家生存獨立敏感的大宗支持者,然後連泛藍中對於中華民國存續很在意的,也順便丟掉。在這些人的眼中,統稱不顧大局,把一棵樹的死活當成比台灣存亡更重要的大事。
我知道你們會否認,但就其他人的眼中來看就是這回事。
基進之所以還沒出事,明明裡面也是很多「聲名卓著」的左翼份子,但就是抓著這個大前提,你要說是會看市場風向也好,反正在自己茁壯前,已經有時代這個血腥例子,在獨立跟抗中之前弄亂順序,鐵定就是被泡沫化。
那你說第三勢力沒有空間?
有啊,當然有,這招從2000年李登輝離開國民黨時就有提過了。就是基於台灣本土化為前提,在這之下提出各種議題的路線之爭,國民黨沒有這樣幹,趁著中國崛起之時誑騙台灣人親中是好選擇,結果中國現在炸了,自己也陪葬下去,只能說活該。
第三勢力呢?跳脫藍綠兩黨?賣鬧了啊,大好手牌玩到爛,真的自己要檢討。
當初在立院,不要拿著左派議題去押著DPP優先處理,搞到DPP內部分裂,最後釀成1124大海嘯,後面就不會有這些存亡判斷優先於其他的狀況。作法也很簡單,不要綁議題、不要強調自己的最優先、不要動不動開記者會說DPP都不在乎人民。
這種行為你或許會說是忠誠反對黨,但在還沒跳出統獨之爭,以及對阿扁八年國會杯葛的印象中,第三勢力這種行徑就跟國民黨沒兩樣。
你沒有選擇當不當小綠,因為打一開始藍綠就只是被統獨刻意包裝的議題,這個議題本質就是國家與民族存續,算是信仰之爭。想要迴避,裝做自己很中立,根本就是騙自己。
舉個例子,中國今天說支持台灣同運、支持社運、支持各種環保與勞工議題,還願意拿個幾十億台幣,要幫助台灣左派運動,你們收不收這筆錢?還是會說基於全球勞工大團結我們相信中國的善意?腦筋正常的都知道,中國根本就不支持現代進步左派的任何議題,拿錢來給你根本就是為了滲透,挺你的主張本質就是要裂解台灣。
在這種大前提之下,若你提出了路線比統獨重要的說法,或是硬說統獨都在騙人、兩黨都在壓榨勞工,會不會被當中國滲透的匪諜?
為何我前面一開始講,現代年輕世代搞不清楚這種符碼的差異?你認同的標籤不會只有一個,別人也是,輕易的將人家貼上邪惡與不能與之妥協、溝通、談判的標籤,就是在斷掉自己的政治生路。
去根據現實情況與現場溝通,依照技術可行方案評估,按照成本與預算去衡量,這些不叫做妥協,更不叫做保守派,這叫做「實務」。何時現實主義跟重視實務,會被叫做保守派了?
包括吳崢在內的第三勢力同胞,太陽花後幾年,你們也都三十好幾了,人生精華投入政治運動,沒有參加產業運作真的很可惜,但也該清醒些,這種純化的政治運動,拒絕技術人員的建議,堅持理想不能打折。
最後成就了誰?
自古以來都是說謊的野心家,沒有其他。
社會學課本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前兩天去我爸媽家吃飯,左邊是我爸,心情好的不得了,一直跟我敬酒,還會哼一兩句台灣隊長,轉到另一邊是我媽,臉臭到可以去跟臭豆腐比臭,我只講了個”蔡”,就跟我翻臉,我其實是要稱讚她今天菜很好吃。我夾在中間,真很為難,這怎麼辨呢?當然就是,後退一步,準備看好戲。我哪那麼笨哪;這種藍綠撕裂的情況,我想大家都看很多,你們家有什麼例子,也很歡迎大家留言來告訴我們。
不過其實不是只有台灣,很多民主國家,現在也都撕裂的得很厲害,今天我們要來看看美國的例子。
就像台灣分藍綠一樣,美國也分兩個紅藍兩色。紅色的就是我們川貴人那邊的共和黨,藍色的就是想盡法要把川普弄掉的民主黨。深藍的州,就是已經幾十年都是投給民主黨的候選人,深紅的州就是共和黨躺著選都會中,紫色的就是兩黨選民人數差不多,在總統大選的時候,就會有時投給紅的,有時投給藍的,所以就變成紫色的了。
美國撕裂的情況有多嚴重呢?在十年前,社會學家做過一個民調,有一半以上的共和黨人說,如果子女的另一半是民主黨的,他會很不高興。即使是主張要多元包容的民主黨這邊,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父母態度是類似的。這是六十年前的一千倍,但很多學者都指出,現在的情況絕對比十年前做民調的時候,還要嚴重很多。更糟糕的是,很多專家已經點出,如果看美國的教育制度,接下來還可能更嚴重。
美國是已開發國家中,很少數的沒有統一課綱的國家。在美國的制度,把教育權列入地方政府的權限,也就是美國五十個州都可以自訂學習方針跟標準。以台灣來做例子,就是各個縣市可以各教各的,像是台北市教育局跟新竹市的教育局都可以自訂課綱。
那各州各自為政的課本是怎麼來的呢?是由各科的教課書作者,通常也是該領域的學者,先寫出一個大略適合全國的版本。接下來出版社就會針對各州的法律標準去做調整,當然在調整的過程中通常也不會諮詢原始作者的意見。而這些調整過的教課書在經過各州的教育委員會或是教科書審議小組的評估之後,還得再繼續修改內容,或是被要求要調整用字遣辭。比如說在加州、科羅拉多和紐澤西,法律就規定公立學校課本一定要包含美國LGBT的歷史。但也有其他州是規定,學生的家長可以拒絕讓自己的小孩接受學校性教育的課程。因為這些教育委員會與教科書的審議小組大都是由州政府指派的人員所組成,結果就是這些成員的價值觀,幾乎都與每個州強勢的政黨比較接近。比如說在加州審議小組之中,就幾乎都會是支持民主黨的人,而在德州的當然就是支持共和黨的人佔多數。除了專家學者之外,甚至還包含了神職人員。
紐約時報最近就把深藍的加州跟深紅的德州課綱拿來比一比,結果發現差異很大。在路線上,保守路線的共和黨要課本更強調愛國,基督教教義及對憲法的解釋要多參照創國時,清一色都是白人的國父們的想法,但進步路線的民主黨則認為要強調由下而上的公民力量,強調多元包容,要多講少數族裔的掙扎,強調移民對國家的貢獻。對憲法的解釋也應該與時俱進,不能侷限於國父們的想法。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了解這兩個不同顏色地方的課本差異有多大,我們特別開發了新單元,要請來只會出一張嘴的凱莉和我一起演話劇。
另外我們還找來了正在第一線的台師大教授姜義村,以及知名作家朱宥勳來和我們起聊聊台灣的課綱議題,到底台灣課綱和世代差異有關係嗎?台灣的課綱又是比較偏向保守派還是自由派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