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賢碎碎念】~ 小朋友爬山趣
因為每次帶小朋友去爬山,都會有人說怎麼那麼厲害?其實有更厲害的人,都帶小孩去走長天數的縱走,平時是看不到的...XD (我弱弱的都排單日的行程)。
今天就來聊聊帶小朋友爬山的契機,還有一些注意的事項吧。
坦白說,會帶小朋友去山上,純粹是自己愛往外跑,閒不下來;所以當老大會抬頭之後,就開始用揹巾往山上走了。
後來發現我真的太會流汗了!小朋友往往要在山上換好幾套衣服,就從朋友那兒接手了一個嬰兒背架,從此小朋友就很乾爽。
爬了一陣子山後,老二出生了,再度回到新生兒初期的忙亂時間;而且老大長大一些之後,暈車超級嚴重的,短短不到半小時的山路,都可以吐到不行,也減少了到山區活動的時間和動機。
這一兩年,老二進幼兒園後,老大暈車的情況也有改善後,才重新開始走一些超過3-4小時的步道。
很幸運地,他們兩個也都不排斥大自然,甚至在去年某次玩過白石山岩稜的拉繩路線後,就一直要求去走要拉繩子的有趣路線。(那時候6歲&4歲)
接下來,就分享帶小朋友爬山要注意的三個重點:
1. 興趣:
有興趣很重要,覺得有趣才會一次接一次想爬 (而且小朋友不是大人,往往說下次不爬了,就是真的下次不來了!才不會跟你玩那套嘴巴說不要,下次報名又衝第一個)。
以我們家的情況來說,他們最愛的就三件事:玩水、動/植物、拉繩子。
所以夏天就排一些有溪流或瀑布的步道,可以下去冰鎮一下;秋冬較冷,就排一些有野溪溫泉或下山就有泡湯點的行程,他們就會很期待。
而在親水的路程中,往往能看到溪魚、溪蝦,甚至有蝌蚪或青蛙,他們就會HIGH翻天。一般的步道上,他們也總能看到一些動物,例如:蚯蚓、人面蜘蛛、松鼠、老鷹。
真的沒動物可看時,路旁要是有些含羞草,也能玩好一陣子;或是拿芒花梗互相打來打去,玩玩枯木上的香菇,在苔蘇地毯上打滾,甚至是把大花咸豐草的種子黏在我身上,都能增加行程中的樂趣。
最後就是拉繩子區,這是他們最新發現的樂趣;基本上到這種區域,兩個的腎上腺就爆發了,集中力和平時完全不同,如果有多種可能路線,還會叫我不要多嘴,他們要自己想路線。
2. 安心:
小朋友到野外去,畢竟是他們不熟悉的環境,一定要給他們有安心的感覺,不然情緒波動一定很大,稍不順心可能就會哭鬧想下山了。
我們家的有安心小被被,有點像史努力卡通裡的那個,帶著它就會很安心,情緒來時,吸一下就能恢復穩定的狀況。現在長大一點,就需要一些點心,讓休息時,能夠更有動力。
現在比較大了,就會在行前,進行行程的說明,把別人的網誌點開來,讓他們了解會遇到的步道是什麼狀況 (石階?泥土路?拉繩?);再把魯地圖打開,看看等高線的變化,還有上面紅點點的路徑。有時也會準備一兩條備選路線,讓他們自己決定今天要走哪條,比較有參與感。
3. 安全:
最後,就是安全性了;小時候剛開始爬山,我都會跟他們說:「我帶你們出來,就一定會平安帶你們下山。」(這好像也可以放在安心那一項)。
相信大家帶小朋友出門,也是希望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到山裡的不確定性更多,所以要事先做好準備。
路線安排上,建議從1小時左右能走完的步道開始,一方面讓小朋友有能力自己走完,建立自信心;一方面是這樣的步道在有狀況時撤退比較方便快速。
再看小朋友適應的情況,慢慢增加需要的時間;要記得,小朋友心肺功能很好,但是肌力肌耐力還沒辦法和大人一樣,所以會出現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 (心肺耐力還夠,但肌力已經用完了...大人如果不常爬山的,常常會反過來,還有力,但已經喘到不行,走不上去了)。所以中間多停個幾次,喝喝水、吃吃點心,他們就可以走很久,不要用大人的步調去走,像是一小時休息個10分鐘之類的。
我們家兩個目前是都能自己走完,但我還是會把背架帶著當成保險,以防他們真的走不動,或是受傷下不了山,可以直接背下去。
另外,小朋友上高山的部分,我們在之前有討論過,這兒就不展開來談了。(記得去複習兒童高山症評估那篇)
https://www.facebook.com/FMOMdoctor/posts/2737843889780000?__tn__=%2CO*F
※ 結語:
其實小朋友能做的活動很多很多,會讓他們接觸爬山這塊,其實私心就是自己想上山,讓我一解登山的癮。
剛好他們也爬出興趣,是個開心的結果;如果他們沒興趣,當然也不用勉強,很多人也是到了成年才對登山有興趣;父母能做的就只有提供各種選項,讓他們多接觸,再自己決定囉。
那天小朋友走到一半突然回頭跟我說:「拔拔,如果我以後練強一點,可以和你一起在山裡用跑的嗎?」
眼淚差點就噴出來了⋯⋯當然可以呀,那我要繼續練,維持體能,才不會之後是你要等我!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種子 幼兒園 報名 在 小人小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晚安,這週的 #小佳老師推薦親子哪裡玩 也停播喔。
小佳老師連續好幾週都追著超棒的展覽走呢~大家應該也都玩得很開心吧!只是這週末下雨呢,還是準備一下室內活動消耗體力吧(加油
-
另外,這邊好消息給有意願受訓師培的人們:
大家還記得上週我們去 #馬幼藝所 的開幕活動嗎?
那天帶著佳豪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透過肢體互動與繪畫了解每個小孩心目中 #長大是什麼樣子。那天老師發現了好多孩子們對長大藍圖的想像呢!有人想當警察、牙醫、消防員甚至是英雄!
-
都說當老師很不簡單,可是孩子的笑容跟專注的眼神,就是讓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的思考怎樣讓孩子可以 #長大是最有自信的樣子。
-
而這次也很開心可以到 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在馬幼藝所跟大家分享我們自己的上課小秘訣~
快來吧~對 #創新幼兒美感教育 有興趣的你,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怎樣可以更懂 #孩子的語言
-
這次透過馬幼藝所招募師培訓練「創新幼兒美感教師培訓」
讓我們分享這些年從孩子身上學習到的寶藏吧!
-
更多的資訊還有報名方法就在下面喔👇🏻
https://www.surveycake.com/s/4woN7
⚠️報名只到 10/25 (日) 為止喔。
-
#聽說是免費培訓呢 #超級好機會啊 #不過不能曠課喔
#如果桃園太遠 #沒關係月底還有一場小人小學台北的
#小人小學種子師培月底也要開放報名囉
種子 幼兒園 報名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捕捉偏鄉孩童燦爛回憶 號召攜手為畢業生圓夢
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將於5日於苗栗縣海寶國小出發,到山區海邊偏鄉學校拍攝畢業紀念冊。一群熱血攝影師奉獻自己的專業,為孩子青春留下人生重要記憶,並呼籲各界攜手圓夢。
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發起人楊文逸今天表示,109學年度上學期的義拍計劃,除畢業紀念冊外,還將針對不同的偏鄉展開資助計劃及遠距直播才藝教學計劃。
楊文逸說,他從2015年起一個人開始義拍3所學校,到目前一群熱血的攝影師奉獻專業,擴善到台灣山區與海濱偏鄉角落,2020年拍攝40所學校,累積協助1600餘名畢業生,留下青春的記憶。
他說,畢業象徵階段性的求學結束,展開下一個里程碑,畢業紀念冊是重要的回憶,但對偏鄉小校的學生而言,多數只是老師以小數位相機或手機拍攝的大合照,更不敢奢望成冊。
楊文逸表示,透過社會資源支持,與攝影師、志工上山下海拍攝,讓孩子的夢想實現,甚至因應時代所需,透過遠距離教學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他說,有些畢業生從小學四年級、五年級就開始企盼,今年義拍計畫雖遇疫情嚴峻的考驗,即使經費籌募缺口很大,但熱血志工們仍不畏艱難,盼望攜手共同完成,也希望外界支持與關注,不讓孩子們失望。
協會說,今年40所學校中,安排上學期義拍涵蓋新竹、苗栗、南投、花蓮地區共18所學校27個部門,5日將在苗栗縣海寶國小暨附設幼兒園啟動,一路拍攝苗栗縣泰安國中小暨附幼、景山國小、泰興國小暨附幼、汶水國小暨附幼,及汶水國小八卦分校、新竹縣石磊國小暨附幼等。
協會表示,拍攝的學校雖增多,但協會發布志工缺額2天內,報名的攝影師就已滿額。楊文逸說,可見台灣社會充滿愛心且願意犧牲奉獻。他深信,受助學生長大後,一定可幫助更多人,傳播善的種子並等待開花結果。(新聞人 黃旭昇 )20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