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發威 #去哪兒 #避暑勝地
即將邁入秋季,炎熱的感覺絲毫沒有退散,要在台北尋找一處避暑勝地,首選就是內雙溪的古圳與古道了!
總裁這次帶我們探索三條古圳(登峰圳、坪頂新圳、坪頂古圳)、兩條步道(坪頂古圳步道、大崎頭步道)、兩條古道(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走訪縱橫交錯的健行路線,可以了解古人開墾引水的工法與智慧!
參加總裁帶路的健行團,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沿途會認識許多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地質特色、歷史背景與生態環境,簡直是一本會移動的百科全書啊!😆為了讓團員們記住當天的解說內容,行前特地發給大家幾頁自己製作的健行筆記,裡頭有近百種常見的植物名稱(水冬瓜、倒地蜈蚣、狗矸菜、野薑花、合果芋、糙莖菝契、雞屎樹、山蘇、紅樓花⋯等)、健行路線、以及途中會經過的景點與地理特色,都幫團員記錄下來,回到家可以複習,實在非常用心!👏
集合出發地是車友們十分熟悉的聖人瀑布附近的溪和宮,再往上走一小段會看到至善路三段370巷(往大崎頭古道、平等里) & 至善路三段371巷的路牌(往鵝尾山),我們往370巷前行,開始這趟沁涼的古圳與古道探索之旅!
「小橋流水人家」是映入眼簾的風景,正如元曲作家馬致遠的作品「天淨沙·秋思」的意境,當旅人行經於此,見到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想起遠方家鄉,暫時洗滌了心靈的疲憊,帶有秋意的惆悵之情!
越過田尾仔橋,便是綠意盎然的坪頂古圳步道,右邊是一般遊客常走的階梯步道,但總裁帶我們走左邊的水管路,由此可以看出從清朝至今,平等里的居民還是仰賴山中的溪水生活,沿著水路往上切,首先來到1909年(日治時期~明治42年)建造的「登峰圳」,全長7公里,鑿山洞約400公尺,雖然已超過100年歷史,卻是這裡最年輕的古圳,往左走一小段路,可以走到隧道口再原路折返,沿著步道繼續拾級而上,會來到第二條古圳「坪頂新圳」,建於1849年(清朝~道光29年),全長4公里,鑿山洞約300公尺,向左走也是可以來到隧道口,向右走則是會來到取水口,簡單來說,坪頂古圳步道串連了三條古圳,從地圖來看就像三橫一豎的「王」字,繼續往上走會來到第三條,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坪頂古圳」,建於1835年(清朝~道光15年),全長3公里,鑿山洞約60公尺,以上三條百年古圳的圳溝都有經過整建,可惜的是,原本以石頭堆砌的圳溝,部分改由水泥砌建,反而讓魚蝦蟹類無法躲藏,而坪頂新圳隧道口附近的圳溝,因為旁邊是陡峭的山坡,特地設立一整排的鐵欄杆,雖然是為了遊客安全,卻破壞原本的自然美感,曾經引發反彈聲浪,還好只有這一小段啊!我們觀察到石頭堆砌的圳溝,才可以看到豐富的魚蝦蟹類,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古人智慧值得學習!
經過三條百年古圳之後,會來到步道的最高點「清風亭」,涼亭旁有三條步道,一邊可通往平等里(平菁街95巷),另一邊是大崎頭步道,以及另一側沒標示的山徑(會看到榕樹上的藍天登山隊指示牌),可通往四條古道(瑪礁古道、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內雙溪古道),總裁這次帶我們走林相茂密的瑪礁古道,這條路線可以通往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可走到擎天崗,屬於魚路古道南支線,是早期先民扛轎迎娶,以及運送硫磺、漁獲、茶葉、藍染⋯等物資的路線),而我們選擇從瑪礁古道下切至內雙溪古道,最後回到坪頂古圳的取水口,沿途綠意盎然,又能聽到潺潺流水聲,是山友的玩水秘境,坪頂古圳取水口這段保留了清朝時期的建築工法,彷彿走入時光隧道!
沿著坪頂古圳再度走回清風亭,即將進入此趟健行的尾聲,回程我們走大崎頭步道,這條路線其中一條小徑可以通往海拔510公尺的鵝尾山,那裡有一個圖根點基石,途中有居民開墾的梯田,這時正好遇到金針花盛開,搭配遠方的大屯山景與藍天,就像一幅愜意的自然風景畫,美不勝收!再走回大崎頭步道,會經過一大片保存相當完整的梯田與幾處民宅,大崎頭的梯田風光可說是台北市數一數二的美,水梯田佈滿了水生植物「滿江紅」,彷彿大地的調色盤🎨,遠觀又像巨人的階梯,十分壯觀!
走完一公里的大崎頭古道,會再回到至善路三段370巷 ,也就是剛開始出發的路徑,這樣環狀一圈走下來,因為沿途有總裁精彩生動的導覽解說,大約花了五小時,非常輕鬆自在的健行路線,又十分消暑!
想參加總裁帶路嗎?去哪兒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xEZqbV
集合時間:9/29(三)上午08:00
集合地點:溪和宮對面的公車站
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或可於士林捷運站搭乘小18公車(坪頂古圳步道口下車)
路線:溪和宮~坪頂古圳親山步道登山口~坪頂古圳~溪和宮
高度爬升:271M
走讀時間:約5-6小時
午餐:自理
人數限制:6人成團(歡迎揪好友一起來走讀,最多12人)
費用:$600(包含領隊解說/300萬旅遊責任險)
PS:健行全程配戴口罩,在空曠處拍照時才將口罩拿下來喔!
#古道
#古圳
#內雙溪
#至善路
#陽明山
#平等里
#清風亭
#登峰圳
#聖人瀑布
#坪頂新圳
#坪頂古圳
#瑪礁古道
#內雙溪古道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80的網紅Cycling Lady小魚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喜歡我的影片請『 幫我把廣告看完』謝謝尼~ 【山系】陽明山東西大縱走🌲|長達12小時的抗戰|總長21km|爬升1463m|殘念坐收 山系:風櫃嘴登山口-清天宮 路程:完成全長約23.8公里的縱走行程 步道型態:雙向進出 高度落差:約800公尺 難易度:中 所在縣市:新北市 申請入山:否 ...
竹篙山高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里山鄒族森林餐桌,你也想體驗嗎?】
阿里山好山好水不多說,但身為一位饕客青年,每年立志減肥,但減肥就是為了吃更多美食,如果有機會推薦大家來吃鄒族的頭目料理,真的會讓你吃過一次就回不去!(不是,是想回到阿里山只為吃。
《鄒風館部落餐廳》的頭目料理到底有什麼厲害?
■ 獵人包:
主要是用小米跟糯米用葉子包裹去蒸熟,裡面還有放絞肉末跟芋頭,吃起來Q彈鬆軟,唇齒間肉末味道四溢。
■ 醬筍燒鯝魚:整個魚肉鮮美到彈牙!
■ 轎篙筍炊飯:利用竹中貴族炊飯,加入如胡蘿蔔、黑木耳、香菇與雪白菇等其他配料,在調味方式則以醬油,吃過就想再來一碗!
■ 烤放山雞與山胡椒香腸:這需要我說嗎?好吃到給我多一個胃。
■ 山泉愛玉豆腐:為什麼?愛玉可以跟豆腐這麼配!
■ 梅香咖啡地瓜:原生種地瓜配上咖啡跟梅香,吃過你會驚艷到不行。
■ 油炸栗子南瓜、炒高麗菜、大夾碗豆、椴木香菇與野菜煎蛋:高山蔬菜就是跟平地不一樣啦!阿里山種的就是跟其他地方有差啦!我超想再吃油炸栗子南瓜,麵衣裹著南瓜下去炸,一到嘴把裡就融化,然後整個口腔都是濃濃個南瓜味。
■ 直立式愛玉飲:到達邦部落最不能錯過的美味就是享用在地品質優良的野生愛玉,口碑更勝平地愛玉
反正你們現在也不能出國,有機會就衝一下達邦部落吧!還沒到阿里山上,大約900公尺高度,從市區過去大約開車一小時,冬天比較容易見到雲海喔!
■餐館資訊
鄒風館部落餐廳 /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20號
營業時間:10:00-20:00(周二公休) 電話 :0938 867 380
推坑文章:https://reurl.cc/4y5jXj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邀請
#阿里山 #達邦部落 #部落美食 #鄒族美食
竹篙山高度 在 This is Mr. B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回覆查詢時說,根據《大嶼山東北部分區計劃大綱圖》,有關用地是規劃作未來旅遊發展之用,只可用作相關商業、休憩、體育及文化等用途,但不可用作房屋用途,同時分區計劃大綱圖和《限制性契約》都有就建築物高度作出限制。
不過,局方表示,考慮到現時全球旅遊業不景氣,政府現階段沒有計劃把有關用地作旅遊相關發展,目前會用作臨時檢疫設施。
政府就有關用地用作對社會有裨益的用途持開放態度,如有需要,政府會與華特迪士尼公司探討放寬《限制性契約》發展限制的可能性。
====================
事情未必無轉機. 長遠嘅事擔心嚟都冇用, 關心一下更切身嘅問題仲好.
政府:對竹篙灣土地用作對社會有裨益用途持開放態度
https://bit.ly/3cyjGpy
竹篙山高度 在 Cycling Lady小魚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請『 幫我把廣告看完』謝謝尼~
【山系】陽明山東西大縱走🌲|長達12小時的抗戰|總長21km|爬升1463m|殘念坐收
山系:風櫃嘴登山口-清天宮
路程:完成全長約23.8公里的縱走行程
步道型態:雙向進出
高度落差:約800公尺
難易度:中
所在縣市:新北市
申請入山:否
本次消耗
所需水:1000ml
所需乾糧:肉乾*3/飯糰*2/餅乾少許
心得分享連結:https://enjoylife315.blogspot.com/2021/03/1221km1463m.html
三角點
1.頂山/768 m/三等三角點/編號:1033
2.石梯嶺/862m/保林基石18號、都字基石3077號
3.竹篙山(水井尾山)/830 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編號:無(基石已遺失)
4.七星山東峰/1108 m/三等三角點/編號:1104
5.七星山主峰/1120 m/一等三角點/編號:無
6.大屯山/1092m/民航局基石
7.大屯山南峰/957m/北市精幹/編號:246
8.大屯山西峰/982m/北市計劃/編號:市488
9.面天山/977m/三等三角點/編號:1100
10.向天山/949/無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
#七星山
#大屯山
#新北市山系
------------------------------------
使用音樂:
------------------------------------
Welcome to my story.
I'm just a woman who loves cycling.
粉絲專業:小魚兒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va001
❣IG: taiwan.eva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eva/
♥️YouTube訂閱:Cycling Lady小魚兒🐟
#愛笑愛動的女子 #小魚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Rbx2xnkeuk/hqdefault.jpg)
竹篙山高度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2:40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海拔1150公尺,面積約2500公頃,屬於台大實驗林場,種植紅檜、銀杏、扁柏等珍貴樹種。三面環山,經年氣候涼爽,如人間仙境般的氤氳竹林,搏得眾人鍾愛,一年四季遊客絡繹不絕。
23:45 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
位於南投鹿谷溪頭風景線,屬於阿里山支脈,海拔高度介於1600~1800公尺之間,夏季平均溫度僅20度,冬天不下雪,舒適的氣候搭配佔地廣闊的杉木林,造就了最豐富的森林浴場。
園區內全年花開不斷,春天可賞山櫻、杜鵑、牡丹花;夏季則有波斯菊、繡球花;秋天滿山楓紅;冬季臘梅飄香,是國內知名的避暑勝地和賞花盛點。
07:03 日月潭
擁有全台唯一的水陸空3D遊程,環潭公路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生活旅遊網站CNNGO選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潭區著名的有拉魯島、文武廟、慈恩塔、拉魯島、玄奘寺、向山、永結橋、同心橋、耶穌堂、梅荷園、九族文化村、蛇窯等景點,環繞潭區的14條步道更是賞景與活動的好去處;週邊特色遊憩區有:鐵道懷舊之旅的集集、車埕;原鄉之旅的地利、雙龍;紅茶陶藝之旅的鹿篙、澀水;自然生態之旅的埔里桃米、頭社活盆地。
28:35 武界部落
是布農族卓社群的原住民社區,也是台灣布農族分布最北的一支。全村約1百餘戶,人口約8百人,多以務農為主,是個民風純樸的美麗部落。坐落在武界山和干卓萬山之間,並有濁水溪與栗栖溪穿流而過,形成山高谷深的峽谷地形,由於清晨都有雲海湧現,而被稱為「雲的故鄉」,加上未經人煙雜沓,保有原始風光及布農族最純真的年代,猶如人間淨土。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行程 #金探號PK #南投景點
--
主持人:王軍凱 呂佳宜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6t9FpnL6Mk/hqdefault.jpg)
竹篙山高度 在 20211121 竹篙山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竹篙 山竹篙山(又稱水井尾山,內寮山),海拔830公尺~碉堡NO.1上面有顆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NO.235 已遺失~原有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也已遺失, ... ... <看更多>
竹篙山高度 在 [遊記] 台北士林-擎天崗、竹篙山(830m) - 看板Hi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士林-擎天崗、竹篙山(830m)
圖文版: https://blog.pixnet.net/post/bubuchen/258383
旅遊日期:2006年8月13日
今天和媽媽、弟弟、瑪姬、妹妹帶著家裡的巴克星與瑪姬的球球到擎天崗走走,
順便登竹篙山。
我們開車經平等里,來到擎天崗停車場。由於天氣很好,心情也跟著好起來了。
到了擎天崗後,我們先到遊客中心參觀,
然後就由旁邊的步道口來到嶺頭喦土地公廟旁,
這座土地公廟是後來新蓋的,舊廟位在新廟後面,舊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
已經有三百年的歷史了。
接著就來到擎天崗環狀步道的路口,環狀步道顧名思義是可以繞一圈的步道,
可以從右邊去左邊回來、或是左邊去右邊回來,甚至是同一邊去同一邊回來。
右邊是往竹篙山,而左邊是往石梯嶺的方向。
我們取右邊前進,竹篙山就在不遠的前方。
這ㄧ段步道為平坦的草原步道,走起來很輕鬆。
約十分鐘後來到一個叉路口,右邊往涓絲瀑布,往前當然是竹篙山囉。
所以當然是往前行,
而步道左邊有一個廢棄牛舍所改建的涼亭(其實是可供人休息遮陽的牛舍)。
從這開始,步道開始緩緩上升,不久可到達一個叉路口並有一個廢棄的軍事碉堡,
叉路左邊是環狀步道,而右邊是往竹篙山。我們在這稍作休息後就往竹篙山前進。
約十分鐘後就可來到竹篙山頂,竹篙山高830公尺,位於擎天崗草原旁,
可以眺望紗帽山、華岡地區,甚至是士林、基隆河或是更遠的觀音山。
山頂有另ㄧ個廢棄的軍事碉堡,由於擎天崗草原是大台北地區最適合空降突擊的地區,
所以在擎天崗附近有好幾個軍事碉堡,不過現在都已經沒有阿兵哥駐守了。
竹篙山山頂除了軍事碉堡外還有一個"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活動"的木樁,
陽明山國家公園裡共有十個山頭有這樣的木樁,竹篙山這兒的木樁是"山"字。
於是趕緊拿出活動手冊來拓印。
這個活動是把十個木樁上的字在分別在手冊上拓印,
十個字拓印完後,可以向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活動完成證書,
不過這個活動已經在去年停止了,而我早在前年就已經有活動手冊,
但因這一年來較少來陽明山附近走動,所以到今天之前我ㄧ個字都沒有拓印到。
雖然已經無法領到證書,還是要把十個字都拓印完成。
拓印完"山"字後,就開始下山,回到第一個碉堡處的叉路口,
我們選擇另ㄧ個方向的環狀步道回去遊客中心。
途中可經過第三個軍事碉堡,約25分鐘後來到另ㄧ個叉路。
往右是石梯嶺、頂山的方向,左邊則是往遊客中心。
往左,約半分鐘後來到金包理大路的城門口,
從這往金山方向看去,可看到魚路古道裡的河南勇路和日人路交錯著往金山延伸過去。
繼續前行,約15分鐘後,可回到遊客中心。
所以今天是走擎天崗環狀步道的右去左回路線,並順登竹篙山。^^
詳細照片請參考: https://www.pixnet.net/thumbnails.php?album=1149201
--
Album: https://bubuchen.pixnet.net
Blog: https://blog.pixnet.net/bubuhch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233.199
※ 編輯: BuBuChen 來自: 61.59.233.59 (10/01 11: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