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s~
跟風流行語~人生好像在打怪
關關難過,但有裝備訓練,就能不斷升級!
套用人生軌跡不同,遇到的坎也不完全一樣
但我們可以從別人的經驗及故事裡找到解決方法
成為跨越人生每一道坎的養分及力量
📘書名:每道人生的坎,都是一道加分題
👩🏻作者:莎莉夫人(Ms. Sally)
📚出版社:如何
媒體出身的作者認為每次跳槽及轉業都在替自己的履歷鍍金,更淬煉出真金不換的職場及人生智慧。在這本書中,他用三個篇章:「工作」、「愛情與親情」和「人生」寫出我們一生中會遇到的「坎」,一篇篇故事讓你細細咀嚼,也希望激出機智深刻的啟發。
🚩🚩現在只要🚩🚩
👉1-給DJ夏葳粉絲團按讚
👉2-留言寫下你/妳曾經跟哪種怪纏鬥的最辛苦、耗時最久?(如:自己、工作、課業、婚姻、家人、友誼...)
就有機會獲得好書唷!📚
🌱#參考連結
博客來https://bit.ly/S0100197-B
#1003截止
#幸運兒2名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80的網紅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我是探險威狼 今天帶大家去體驗做太魯閣族美食『竹筒飯與香蕉飯』 這兩個傳統美食是太魯閣族人必學的美食 如果不會會被罵不是『真正的人』 所以我們從就會在旁默默的觀察、學習如何做出美味的這兩道菜 想信大家看影片之後就知道怎麼做了 但我還是放上文字敘述,讓大家有食譜可參考 『竹筒飯』製作SOP:...
細細咀嚼 在 李悅 Yue L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食推推
全台唯一一家日本米日式作法飯糰~
我個人非常喜歡吃日本米,這家位在中山區的飯糰店是我近期的最愛!幾乎上工的日子早上都要配一顆,其中最愛菇菇跟梅子,海鹽很簡單也不錯,菇菇飯糰裡的飯糰還有融入高湯,每一口都會細細咀嚼,然後充滿感謝的讚嘆!梅子是讓我很意外的,以前完全不懂日本人為何飯糰要加梅子,好奇ㄧ試~我道歉!驚艷非常!~也太好吃了吧!雖然我很少吃漬物,但這梅子功夫不一般啊~~(想到就流口水🤤)
如果怕澱粉衝血糖,他們的溏心蛋也一定要試試,目前每一個口味我都試過,真的是沒有雷,只有哇哇哇~おいしい的幸福享受啊!愛吃到同事都好奇跟著我一起吃,還偷拍到我準備購買的身影🤣,我真的可以連吃一禮拜都不膩喔!❤️他們有跟ubereat合作,想吃可以自行去下單喔~
#gaba #日式飯糰 #中山美食 #幸福早點
細細咀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秋節快樂~🌕
我 終於出院了!!✌🏻
無論你們的中秋節是在家當爛泥,還是在高速公路上塞到懷疑人生,我通通都羨慕!
畢竟我被困在病房5天,差點梭哈我的中秋連假!
簡單來說,幾乎不頭痛的我,9/12(日)睡前開始頭痛,半夜還被痛醒,沒停過的頭痛持續到9/14(二)時,甚至變成從座位起身、下車時,腦袋劇烈抽痛,並感受到血管的強力脈動。當晚腦科門診做了腦部斷層掃描、頸椎X光通通沒問題。
9/15(三)傍晚消炎藥退了後,繼續頭痛且發燒到37.9°C,馬上叫計程車前往另一間醫院掛急診。
折騰從這開始…
為了防疫,發燒患者得先篩檢,因此篩檢、抽血到報告出來,等了兩個多小時。問診時醫生一聽到「睡到痛醒」馬上決定需要抽取腦脊髓液,這一切都令我措手不及,自己簽了單、換病服、上病床,細細咀嚼「人,生而孤獨」。
抽取完腦脊髓液後,立刻被要求躺平八小時(連下床上洗手間都不行),直到早上九點報告出爐,我得了 #病毒性腦膜炎 ,直接住院。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提醒大家, #真的不要輕忽身體任何細微的不對勁。
上週二起床時,我其實很猶豫要不要掛號,不確定是否嚴重到需要看腦科。但一想到,如果「奧組」就算了,怕的是變白癡、植物人拖累家人。
我還沒來得及簽署 #預立醫療決定書,即「在不可逆的情況下,不接受急救」。
若真要說害怕,其實只怕爸媽難過,住院隔天強哥露姐一早開車北上,即便說了幾百萬遍「我沒事」,露姐依舊堅持要來看我。
帶了燕窩、水果還有..蜜麻花給我😂
我想是因為之前請她買蜜麻花,她就一直記在心裡。連我忘在家裡卻從沒跟她提過的眼鏡,她也一起帶上台北給我。(媽媽難得精明
我想這大概就是黃大米所說的「因為我們這些小孩,是他們此生最重要的創作,最放不下的掛記。」
至於露姐想留在醫院照顧我的部分,現在住院陪病者得花5小時以上篩檢、等報告,就要她別折騰浪費時間勸退了。
實際上是..如果媽媽睡旁邊,每天照三餐監督我有沒有吃飯、跟我講人生大道理,我咋清閒啊!!
住院比上班累,實在太可怕了🤣🤣🤣
⚠️再次拜託大家‼️
⚠️別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
⚠️不單是為了自己‼️
⚠️ #想想身邊愛你的人‼️
細細咀嚼 在 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家好,我是探險威狼
今天帶大家去體驗做太魯閣族美食『竹筒飯與香蕉飯』
這兩個傳統美食是太魯閣族人必學的美食
如果不會會被罵不是『真正的人』
所以我們從就會在旁默默的觀察、學習如何做出美味的這兩道菜
想信大家看影片之後就知道怎麼做了
但我還是放上文字敘述,讓大家有食譜可參考
『竹筒飯』製作SOP:
1. 把圓糯米洗乾淨,泡在水裡一個晚上。讓糯米吸飽水,吃起來才好吃。
2. 把從山上砍來的新鮮桂竹鋸成一節一節的竹筒,洗淨備用。
做竹筒飯的竹子選的是一年生的桂竹,直徑大約3、4公分的竹筒大小剛好。
3. 把泡好的糯米放進竹筒裡約九分滿,並在竹筒裡加一些水,
再用香蕉葉和綿繩把竹筒的開口封起來。
現在為了方便也有人改用耐熱的袋子和橡皮筋封口。
4. 把裝好的竹筒飯整齊的直放進大鍋子裡排好,再在鍋子裡加水到九分滿。
蓋上鍋蓋大約煮一到二小時以後就有好吃的竹筒飯可以吃了。
5. 香噴噴的糯米在竹筒裡面,握住竹筒開口的那頭,
把有竹節的那頭用力往地上敲,剝開 裂成兩半的竹筒就可以享用了。
6. 剝開來的竹筒飯在糯米的外層包著竹子的薄膜,吃起來方便不沾手,
聞起來有清淡的竹香,放進嘴裡細細咀嚼,糯米和竹香混合成香甜的滋味。
竹筒飯攜帶方便,以前的人會帶著上山工作或打獵。
『香蕉飯』製作SOP:
1. 把圓糯米洗乾淨,泡在水裡一個晚上。讓糯米吸飽水,吃起來才好吃。
2. 先把香蕉葉剪成約20公分的方形,用水洗乾淨。
洗的時候要把葉子上的污垢刷乾淨,可要小心不要把葉子刷破囉!
3. 把洗淨的香蕉葉放進滾水裡燙一下,等葉子變色了就可以撈起來沖冷水,放在一旁備用。
4. 把泡好的糯米水分瀝乾,加入剝皮的香蕉和糖,一起揉捏混合均勻。
5. 把混合好的香蕉飯放在燙好的香蕉葉上,鋪成長條狀捲起來,
把香蕉葉兩頭用棉線綁緊。要順著香蕉葉的紋路包,葉子才不會破掉。
6. 把包好的香蕉飯放在蒸籠裡,大約蒸一到二小時就可以吃了。
7. 在吃香蕉飯的時候也有小撇步,先解開一頭的棉繩,把香蕉葉像剝香蕉皮一樣剝開,
就可以享用裡頭香Q可口的香蕉飯。香蕉飯不僅熱熱的吃很可口,
就算放冷了也很好吃喔!
===========================================
Wilang的社群連結: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ang_explor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6%8E%A2%E9%9A%AA%E5%A8%81%E6%9C%97-100459841997534/about?view_public_for=100459841997534
拍攝工具⬇︎
相機:Iphone 11,GoPro 9
麥克風:GoPro 9媒體模組
空拍機:Dji Mini
剪輯工具⬇︎
imovie
=============================================
Music:
1.Peter Spacey - Feel (Royalty-Free Music)
2.Vlad Gluschenko - Flying Leaves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細細咀嚼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喜歡吃燒鵝,跟媽媽一樣,相信是遺傳的。」他邊說邊夾起一塊燒鵝,「看,一夾就知皮脆。除此之外,這店選的鵝比一般細小,所以沒有厚厚的肥膏,吃來肉嫩不臊……」看他細細咀嚼,竟連骨也照吃不誤。「骨也入味嘛,在這兒我吃鵝不吐骨,呵呵。」
人人和平小飯店
地址:北角堡壘街6-8號A地舖
電話:2570 8616
營業時間:11am-10pm
詳情: http://bit.ly/35Wqjx1
足本訪問: https://bit.ly/3aPNcs8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前洲際酒店法菜廚出走 北角賣威靈頓牛柳 力求標準化:唔可以得頭兩件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lEmAIWnqXI0)
【$100廚神挑戰賽】北角星馬菜大廚挑戰 $100煮三道星馬菜 街坊最like香脆入味峇拉煎雞翼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LmMrqYV9j8)
【北角牛雜】堅持炒底料燜牛腩 師傅教落打工要有責任感 40歲大叔收廿幾歲徒弟:希望保持到水準(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_HpP3CZXoBQ)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北角燒味 #任建峰 #黃店 #鵝汁炒飯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細細咀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出張嘴,環島去:吃遍各地現撈海鮮、在地山產、特色美食,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介紹
訪問:郭宏徹 理事長
內容簡介:
《尋味台灣》全新封面版
攤開未知的美食旅行地圖,
走訪在地人氣店家、古早味百年老店,
品嚐現撈活跳海鮮、新派川菜、
道地山東菜、北方麵食、原住民美食,
滿足你最挑剔的味蕾!
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們也在咀嚼一個地方、一位廚師、一道料理;經過無數時光積累、淬鍊的文化內涵及故事,而台灣各地盤根交錯的飲食文化,風格自成一格,而且無可取代,其中除了傳承已久的老手藝,發掘百年老店在堅守傳統之外,也有順應時代潮流的創意口味,為台灣飲食文化注入新生命,讓人們以舌尖,留下感動的記憶。
跟著本書,從正餐到宵夜、從飲料點心到伴手禮,外酥脆、內如麻糬的「黑皮酥皮肉圓」、原為市場魚鋪的「金山陳記」、嘉義耆老都比讚的「金牌川菜」、忠於現撈原味的「小張龜山島」、石門百魚宴的「王朝活魚」、明華路必吃的海鮮熱炒「阿志」、施家班傳承三代的「玄饌宴」。有古早味老店、北方麵食館子、川菜港點、海鮮熱炒、茶飲點心、特色主題餐廳到涮嘴零食,每一間餐廳、每一道料理都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放心出發,來一趟難忘的美食之旅吧!
滿足身為美食旅人的你
【酸湯魚】魚肉軟而又有彈性,湯料酸爽卻又辣勁十足,饕客們一邊辣得噴淚、一邊讚嘆好吃,筷子停不下來。
【雞瓟臭豆腐】聞起來噴香又麻又辣,但嚐起來,辣是引子、麻是推手與臭豆腐的微臭,三股味道你推我拉,卻又圓渾柔和、勁道充沛。
【鯖魚小米吉拿富】吉拿富以小米為內餡包入豬肉,內裹一層假酸漿葉,外裹月桃葉,水煮後淡淡的月桃花香沁入小米飯中,入口滋味令人食指大動。
【香蕉魚捲】口感酥脆的外衣,散發著「千張」的豆香,咬開瞬間,濃郁的香蕉風味與鮮嫩的魚柳,味道豐甜而高雅。
【伊娜谷雙臘香米飯】特製的「四丁」搭配上香糯米,聞起來肉香豐滿、甘鹹下飯;細細咀嚼中,味道層巒疊嶂、鹹辣醲稠,令饕客們回味再三。
看見餐盤中的台灣風景
小南鄭記台南碗粿:「每一天,我都在還原曾祖父來台北打拼時,那碗粿的味道;碗粿的手藝到我第四代,都是一樣,就連最麻煩的磨米漿,還是遵從傳承下來的老方法,從選米、泡米、磨米及調和米漿,然後做成碗粿。」
梅村日本料理:「我們前面這棟大樓,以前是台灣第一家有電梯的大型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前面這條衡陽路,在日本時代叫榮町通,是台灣最繁華的一條路,以前兩邊整排都是布商,好熱鬧啊。」
圓環龍凰號:「八十年來,建成圓環一直是外地人來台北打拼的第二個原鄉,即使圓環已經拆掉,但是我們的味道、我們的裝潢,還是希望讓外地遊子有家鄉的感覺。」
面鮮到:「手工桿出來的皮跟機器味道完全不同,我六十多歲了也是每天揉麵團,小時候拿的擀麵棍不是木棍,是一根牛肋骨!牛胸肉做牛肉麵後剩下來的骨頭。那時學上三年六個月才算是出師,每個動作都紮實,都是學問。」
金山陳記美食鋪:「六十年前的金山,其實只有這一條金包里老街,一大早,爺爺就要搬魚貨來搶位置。大家都把各種貨物往地上堆,這就是金山的菜市場,不像現在還有屋頂有攤位,也沒有現在的大馬路。」
作者簡介: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成立於1992年6月22日,二十五年來致力產業交流以及舉辦參訪學習活動、建構政策與產業對話的平台,同時積極投入台灣美食的國際行銷工作,帶動觀光、促進商機。協會美食交流的足跡在交通部觀光局等政府單位的帶領下行遍全球,更多次前往歐洲、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大陸、馬來西亞等地進行美食外交,提升台灣美食國際能見度,已成為台灣美食餐飲產業最具影響力的民間社團之一。
作者粉絲頁: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
出版社粉絲頁: 帕斯頓出版 Pestle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