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
#Kevin Ma
抽中《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請於2021年9月9日前傳訊息提供地址姓名電話給本專頁彙整,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謝謝您!
情緒和性,影響男人一生的課題
因為生養了兩個兒子,才讓我慢慢的發現與發覺,原來男性和女性除了生理的不同,心理上的需求與不安,雖然不同,卻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跟家裡三位男性同居一家多年,我發現男生顯得比較好相處,女生卻顯得容易受傷。因為女性的情緒多變又敏感,但男生也不是沒有情緒唷!而是在強調陽剛的氛圍下,讓男生漸漸忽略甚至漠視自己的情緒表達。但這樣好嗎﹖
最近在閱讀《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這本書,帶給我很多的反思和啟發。
情緒和性,是影響男人一生的課題。
雖然書中剖析的是美國青少年文化,但西風東漸多年,加上網路世代隨時可看到各式各樣的影音圖片,我們青少年對性和愛的價值觀真的健康嗎?
書上提到,我們大部分看的電視電影和圖片等,只要跟性有關的大多帶著性別歧視,很習慣的就把女性物化,以至於當男生處在一群男性的世界中時談論起性,自然而然就變成是炫耀、比賽、甚至極盡誇張之能力。因為在他們的口中,性並不是愛的交流或探索,「其實是在講權力,講怎麼透過控制女性的身體來證明自己的男子氣概」。
很多男子氣概帶著「毒性」,不但殘害著男性的心靈健康,更有甚者會造成女性的身心靈受傷。
不成熟的男性,常常會覺得性和愛是可以分開的,但真正身心成熟的男性,卻執行著愛和性是一致的生活型態。
在書中提到的勾搭文化,往往要靠酒助興,或是說痲痹真的自我,只是借酒壯膽,好像就可以不必為自己的選擇和後續的行為負責。但當酒醒了,忘了之前的荒淫,卻忘不了那種無法擺脫的空虛。而和同儕之間的討論與比較,卻又讓本該是私密的行為,反而有了公開的特質,以至於不是性的歡愉卻成為比較的壓力。
當年輕人的肉體關係先於親密關係,並沒有讓他們更享樂。甚至根據西方文理大學社會學副教授莉莎.韋德的說法,學生對自己的性經驗表達了「一種深沉、無法定義的失望」。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沒有愛和尊重和責任為基底的性接觸,充其量是試探、買賣、交易、誘騙、強迫、暴力、凌虐,甚至是性侵,並不是愛的交流而淪為慾的宣洩。
在不對等不尊重的性接觸中,不是只有女性可能受傷害,很多未成年的男性,也變成性的被害者。
在佩吉.奧倫斯坦所著的《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這本書中,作者花了兩年的時間,跟十六到二十二歲的年輕男生進行深入的交談後發現,男孩大多也是在懵懂未知中急著想進行外在的探索,卻其實根本也搞不清楚自己在愛與性中的真實需求,而總是被同儕刺激的情緒,讓他們會為了想發生而發生,或是應該發生而發生。
成長中男性對性的渴望,有時只是愛的缺乏下而形成的對長大的焦慮。那份無法安撫的焦慮,好像一但有性經驗,有性對象,就可以證明自己是大人了!
原來男孩跟女孩一樣,敏感、纖細,需要被關懷與理解。他們只是不會懷孕,好像就不用大人擔心似的,但沒有愛的性對男生來說一樣是空虛,如果他不慎和自己並不喜愛的對象發生性行為而讓對方懷孕,一樣很難置身事外。
這次#高寶書版,提供一本贈書給本粉絲專頁的讀者抽獎,只要完成下列三步驟,就可以參加抽獎唷﹗
1、追蹤本粉絲專頁#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2、在本篇貼文按讚留言:#我想讀《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因為......。
3、分享本篇貼文,分享貼文要記得設定公開唷﹗
#活動即日起開始至2021年9月6日24:00時止
#2021年9月7日會在本貼文處公布得獎名單
#得獎者請於2021年9月9日前傳訊息提供地址姓名電話給本專頁彙整,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
#得獎者書籍會由#高寶書版一併寄出
#以台澎金馬讀者為限
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257?sloc=main
在華人的世界中,性像是一個可以做卻不能說的禁忌。不但父母不敢跟成長中的孩子們討論,就連配偶之間都很難用心交流。這樣的心態不但不健康,甚至會影響到生活的幸福指數。
《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是一本適合大人閱讀的好書,不但讓你了解該用何種方式和孩子聊聊情緒、愛和性,也可以檢視一下自己的心態是否健康與成熟。
讓我們用健康而成熟的心態教養我們的男孩,使他們長成心理成熟健康,懂得在情愛關係中善待自己與他人的男人,這樣他們才能創造身心都健康的幸福生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
網路性別暴力定義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法客電台:臉被偷走的她們——法律還有辦法嗎?
Featuring
蔣宜婷記者|鏡傳媒
朱芳君律師|數位女力聯盟
——
🎭 臉被偷走以後?
你有想過你的臉可能會被偷走嗎?「深偽/Deepfake」技術出現後,即使不具備相關技術的人,也能透過 AI,讓任何人成為色情片主角。
「換臉」不再只限於靜態照片。
技術的發展成為,鏡傳媒前陣子發表新聞專題「臉被偷走以後,無法可管的數位性暴力」,訪問網紅奎丁、球球,以及政治人物黃捷、高嘉瑜等人,從他們的口中敘述,如何面對自己成為 Deepfake 色情影像受害者的事實和感受。
——
什麼是數位性暴力?
行政院根據《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將性數位/網路暴力定義為:「透過網路或數位方式,基於性別之暴力行為。即針對性別而施加他人之暴力或不成比例地影響他人,包括身體、心理或性之傷害、痛苦、施加威脅、壓制和剝奪其他行動自由等。」
具體來說,有 10 種行為:
1⃣️ 網路跟蹤
2⃣️ 惡意或未經同意散布與性/性別有關個人私密資料
3⃣️ 網路性騷擾
4⃣️ 基於性別貶抑或仇恨的言論或行為
5⃣️ 性勒索
6⃣️ 人肉搜索
7⃣️ 基於性別偏見所為的強暴與死亡威脅
8⃣️ 招募引誘
9⃣️ 非法侵入或竊取他人資料
🔟 偽造或冒用身分
但也有人認為,這樣的分類仍然太抽象,無法具體的反映在各種數位性暴力行為上。如今像是直播、Airdrop、AI 技術,以及智慧型裝置的發展,科技使用的門檻越來越低,淪為有心人士的數位性暴力工具。
如果我們的社會沒有意識到嚴重性,性暴力更將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無所不在。
朱芳君律師在節目中提到,數位女力聯盟在過去雖然有接觸到一些「換臉」的受害者,但受害者們擔心遭到報復、甚至加害人將事情鬧大,因此目前仍沒有受害者提告。
數位性別暴力到底有多嚴重?法律該怎麼解決?
——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這集:https://reurl.cc/qgZrDq
鏡傳媒新聞專題 🔍「臉被偷走以後,無法可管的數位性暴力」https://bit.ly/3iGoiiE
——
💡 重要精彩重點
——
🎭 Deepfake 是什麼樣的技術?
🎭 Deepfake 地下經濟如何進行?
🎭 Deepfake 製造的影片對受害人造成什麼傷害?
🎭 法律如何保護 Deepfake 受害者並遏止加害者?
🎭 一般人能採取什麼行動?
——
🎧 立即收聽 https://reurl.cc/qgZrDq
——
鏡週刊 數位女力聯盟widi
#法律白話文運動 #Deepfake #數位女力聯盟 #鏡傳媒
網路性別暴力定義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分鐘閱讀:美國的危機
美國的種族危機
一個月前,在介紹美國經典著作《聯邦黨人文集》,和王建勳教授的通俗闡釋《用野心對抗野心<聯邦黨人文集>講稿》,提到王建勳的一篇長文《美國面臨的八大危機》。上次主要講了憲政危機,現在且談一下這篇文章講到的其他幾項由於平等壓倒自由、民主壓倒共和而衍生的危機。
其一是種族危機。過去一年,「black live matter」,簡稱BLM,中譯為「黑命貴」運動,發展到打砸搶燒的地步。美國真的有種族歧視嗎? 從法律制度上來講,美國現在沒有種族歧視,沒有任何不利於黑人的法律條文。 相反,美國現在是白人和亞裔受到歧視——由於反歧視的極化而成為逆向歧視。 在政府招聘、企業招工時,要給少數族裔特殊照顧。大學招生,要對黑人學生降低分數、預留配額。有研究表明,白人學生考大學的難度是黑人的6倍,亞裔更高。 黑人可以降低分數入學,其實正是反映了對黑人智商的歧視,也是對其他人的不公平。有人會說:這不是歧視,而是糾正他們曾經遭受的不公。 奴隸制當然是罪惡,但是一種新的罪惡並不能消弭此前的罪惡。正義原則講究罰當其罪、誰犯法誰擔責——你不能說「你的祖宗殺人犯法,所以判你坐監」。
規則上沒有歧視,歧視存在於文化與心理中,存在於不同膚色、種族或群體之間,貧富之間,城鄉之間,美醜之間。種族歧視是人性中固有的惡。可以通過教育、輿論抵制它,但絕不是靠喊口號或違反人們的自由意志就可以消除的。過度聚焦在反歧視,只會增加人們心中的歧視,或衍生出逆向歧視,引發損毀自由的災難。
政治正確的危機
《美國面臨的八大危機》中的另一個危機,是「政治正確的危機」。
今天的美國,一個科學家如果膽敢發表「某種族智力偏高或低」的研究成果,一定會被辱駡、失業,哪怕你拿出「嚴謹的科學研究」資料。 膚色、種族、信仰、性別……這些可能涉及歧視的描述,統統不能說。發展到最後,就連矮、胖、老、同性戀……這些事實描述的詞句,都成了徹底的禁忌。 政治正確淹沒了事實正確,對言論自由、規則公正造成了巨大衝擊。 大學裡選拔人才要講政治正確,要有一定的黑人、女性比例等等,體現所謂多樣性。 儘管這種一味追求「多樣性」的理念,一直在破壞自由學風、消滅價值觀的多樣性,絕大多數大學還是把它奉為辦學思路。
美國大學流行攻擊保守派學者。一些左翼人士,肆無忌憚地破壞教學活動和學術交流。 2017年,保守主義學者查理斯‧莫瑞(Charles Murray),受邀請到一所大學發表演講,遭到大批學生的吵鬧抵制,不得不改為視頻演講。演講結束後,學生又暴力阻撓他離開,導致一名保護他的教授受傷入院。
近年來,全美很多地方甚至把華盛頓、林肯、傑佛遜的雕塑摧毀。因為他們是「白人至上主義者」。 政治正確已經到了要否定歷史的地步。
就連一貫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私人財產,也難逃政治正確的侵擾。 納斯達克對三千多家上市公司提出荒唐要求——董事會成員裡必須至少有一位女性、一位少數族裔,或者一位LGBTQ(性少數群體)。這種用配額而不是用才能的準則,表面上是反歧視,實質上卻正正是對強行分配名額的族類的歧視。
移民和社會保障問題
美國現在有至少1100萬非法移民,有人主張讓他們一夜之間拿到綠卡、成為美國公民。這等於認可非法入境,是要放棄法治嗎?
這些非法入境者,可以無條件吃福利嗎?還有就業、治安、教育、醫療……如何解決? 這些都需要納稅人付出巨大代價。
有人說:美國不是一個移民國家嗎?本來就應該歡迎移民啊。
的確早期的移民大多來自歐洲,特別是基督教國家,他們價值觀與美國人高度相似。他們接受美國「大熔爐」的觀念,主動拋棄原先的身份認同,願意被同化吸收。 但是今天很多人對大熔爐持反對態度,認為美國應該是一個大拼盤、價值系統也要多元化。尤其是二戰後湧入美國的亞非拉移民,在語言、文化、價值觀上都和美國人差異巨大。多元主義興起後,他們更是頑固地拒絕融入美國。這導致美國出現了部落化的傾向,各種各樣的群體對國家認同、道德法律都形成嚴重衝擊。自內戰以來,美國從未出現過如此巨大的社會撕裂。
有機構預測,在不遠的將來,歐洲白人的後裔將成為少數。沒有清教徒為主體的民情,美國的憲法、制度就不能有效實施——美國恐怕會變成另一個墨西哥。
社會保障過大是美國另一個危機。 現在聯邦的醫保花費已達1.2萬億美元,佔整個聯邦支出的三分之一。如果加上社保,佔聯邦支出的一半有多。錢從哪裡來?聯邦政府除了借債、印鈔,就是加稅,加稅會導致企業大量倒閉——本來你想幫助弱勢群體,結果是讓他們沒了工作,再無脫貧希望。
貧富和跨性別問題
美國人對「消滅貧富差距」的後果缺乏認識。
反資本主義人士,動不動就會說企業家的財富過多。他們不關心企業家創造了多少財富、解決了多少就業,為消費者帶來了多少商品和服務。他們就盯著富人的財產,覺得掙這麼多錢肯定是不公平的。從前的平等,是權利平等、法律平等,但今天人們卻要實現所謂的經濟平等。 如果政府強拆你的房子,你會說「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那麼,如果讓政府通過稅收剝奪富人的財產,這就合理嗎? 「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如果連富人都保護不了,它還能保護窮人嗎?在那樣的社會,除了手裡有權的人,沒有人能致富,窮人永無出頭之日。
一百多年來,人們嘗試用分配平等去取代「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資本主義,但沒一個成功的。相反,那些相信烏托邦畫餅的國家,無一不是貧窮落後,通往奴役之路。
墮胎和同性婚姻問題,是美國社會撕裂的另一危機。
保守主義者從捍衛美國基督教傳統的角度,反對墮胎和同性婚姻。而民主黨人認為時代不一樣了,應該允許自由墮胎、自主定義性別。 隨著宗教傳統的式微,婚姻在人們心中的神聖地位越來越低。
2月25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平等法案》。這項法案明確禁止在公共和私人場所歧視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人士(LGBTQ)。這項立法將允許男性的變性者參加女子運動隊的比賽,和允許跨性別者使用與其身份相符的設施,即根據本人的性別認知使用廁所。
這讓信仰傳統價值的保守主義者認為對女子運動不公平,對女性使用廁所帶來威脅。
進步主義的氾濫
美國學者域陀‧漢森(Victor Davis Hanson)2月時發表一篇文章《為何進步派如此放縱?》(Why Are Progressives So Illiberal?)開頭說:「在過去12個月的悲慘瘋狂和悲劇中,進步意識形態滲透到我們幾乎所有的主要機構。……就像1930年代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沁入所有的俄羅斯機構一樣。要成為一個矽谷高管、一個華爾街玩家、著名出版社的領導、大學校長、網路或廣播公司的主播、主要的荷理活女星、進入公司董事會的退休將軍、或NBA超級明星,都需要有進步主義的標記或小心抑制所有政治傾向。資料顯示,2020年,98%的大型科技政治捐款流向了民主黨。Twitter、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體的審查顯示致命的單向性。」
說美國是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對抗,是左派和右派的對抗,都不夠準確。這幾十年逐漸上升為主流的進步主義思潮,滲透到所有校園、機構的不是自由派,而是「進步派」。
矽谷的社交媒體大公司肆意刪除和取消保守派的平台,在實際行動上表現出既不相信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關於保障言論自由的條文,也不相信它的精神。在大學校園裡,保守派的演講者會被取消邀請,有時還會受到粗暴對待,而行為粗暴者幾乎不害怕因此受到懲罰。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關於任何人都應該得到法律權利的規定,也被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挑戰,被控「性騷擾」或「性侵犯」的學生通常被剝奪了與原告面對面、盤問證人或提出反證據的權利。他們通常只能在法庭上面對停學或開除尋求輕判。
域陀‧漢森認為,進步主義的氾濫,已經產生損毀公平與自由的危機。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23
網路性別暴力定義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追求真相.深度紀錄.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網路性別暴力定義 在 EP10 數位性別暴力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週二精選ep10-預防數位 性別暴力 科技越來越發達, 網路 也可能成為犯罪工具 什麼是數位 性別暴力 ❓要如何判斷自己遭遇數位 性別暴力 ❓#數位 性別暴力 有10 ... ... <看更多>
網路性別暴力定義 在 數位女力聯盟WIDI - 【你知道甚麼是「#數位性別暴力」嗎?】... 的推薦與評價
行政院性平處於2/3發表數位與網路性別暴力的定義與內涵,參酌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之意旨,將性數位/網路暴力定義為「透過網路或數位方式,基於性別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