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 #煲仔飯,#盅頭飯,#碟頭飯,有什麼差別?
豉汁排骨煲仔飯、豉汁排骨盅頭飯、豉汁排骨碟頭飯
味道一樣嗎?
我會從兩個面向去比較,大家以後看menu就更好點餐了。
料理手法~
❤️煲仔飯
正式是在炭火上半煮半 #焗 出來的。米跟水放入砂煲(陶鍋),煮到7分熟,下材料,再煮幾分鐘後,關火焗(悶)熟,激活肉汁與米飯的結合。吃之前再淋上特調醬油。
鍋底的鍋巴脆香,米粒乾身Q彈,肉醃得入味,熟度剛好。
明火炭爐的方式,現點現做,一爐一次只能做一鍋,鍋子視大小可一人至三~四人份。
#炭香味撲鼻 是煲仔飯最大特色。
💛盅頭飯
也叫蒸飯,是米跟水放在燉盅,放在大蒸籠裡面 #蒸 到熟,也是在飯快熟的時候,放入醃好生的材料一起蒸熟。
蒸爐夠大,可一次蒸十幾盅,甚至不同口味的盅頭飯也可一起蒸。
因大量一起蒸,所以是一直加熱或保溫著,材料通常是不怕蒸過頭的豬肉類,如排骨、肉餅。
蒸的水氣較多,蒸飯比煲仔飯濕潤;也因蒸料的味道會滲透進飯裏,#飯很有味道 ,不一定需要再淋醬油。
做法也比較簡單,家裡常做。
💚碟頭飯
料與飯是完全分開煮的的。就是碟子上裝好白飯,肉與菜 #炒 好後,勾芡,再淋在飯上。
除燒臘外,大部分都是用炒菜鍋料理的。例如豉汁排骨,就是把醃過的排骨加入青椒炒熟,加入醬汁,勾芡,澆在白飯上面,台灣一般叫這種做法燴飯。
因為用炒,#有鑊氣 是碟頭飯的特色。
飯與菜,是一種+法,在煮的過程沒有被融合,純靠勾芡汁連接。
料理的手法不同,造成味道及口感就有差。
背景~
❤️煲仔飯
是屬於冬天的。冬天的大排檔在開放的廚房,一排的碳爐,廚師在十幾個砂鍋上開蓋關蓋玩魔術。
看到火,就溫暖。寒冷的冬天吃上熱騰騰的煲仔飯,尤其是加上冬天的臘腸,身體溫暖心更暖。
相對來說,夏天比較沒有吃煲仔飯的勁,當然冷氣開太大時會突然想吃煲仔飯也有可能啦。
💛盅頭飯
在我父母出生的1930年代,抗戰之前,那時香港的社會很多人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所以要吃飯才夠體力。
當時很多平民茶樓,(可以想像成台灣的豆漿店),門口的不鏽鋼車子上,疊著很多蒸爐,(中和的緬甸街還有)工人吃飽有力氣去上班。
不知道哪個店家那麼聰明,想到把點心直接放到白飯上面一起蒸,這樣客人吃一碗就飽了,而且也省事。
點心的餃類不可能放在飯上面,最適合的就是有濃味醬汁的點心,豉汁排骨,豉汁鳳爪,就是最受歡迎的。
還有北菇蒸雞,肉餅,這些材料都是本來做點心的時候能共用的。
對了,看到台灣網路上不少人以為香港人形容「一盅兩件」,是指一盅飯+兩件點心,這可誤會大了!(假消息!)
#一盅是指一盅茶,以前是用茶盅泡的茶,點心的出現是作為茶點佐茶的。飲茶本來就是以茶為主的廣東文化。
💚碟頭飯
碟頭飯沿自燒味飯(燒臘便當)。從前的燒臘店,是只賣料沒有加飯的,大排檔也是賣炒菜,白飯另點。
隨著在1070年代香港經濟開始發展,上班族忙於工作,午餐吃的非常趕,尤其在中環這種辦公大樓林立的地方,所以大排檔變成把燒臘放在白飯上,一人一盤上菜快吃得快,換桌率快,雙贏。
炒菜一樣,炒菜鍋大火炒一炒,加個勾芡淋在飯上面,一盤裡面有肉有菜,每天可以換不同的口味,價格也比單點炒菜+白飯便宜。想想芥蘭牛肉,大火2分鐘就可以炒好,效率對香港人最重要。
鳳爪+豉汁排骨,是常被效在一起的雙拼煲仔飯、盅頭飯,我猜是這兩道的調味料接近,所以放一起沒衝突又能加分吧!
下星期一7/26的港式點心第二團,就有 #豉汁排骨 及 #蠔油鳳爪,直接放在米飯上,就是盅頭飯、煲仔飯,再加個勾芡變碟頭飯也不難!
三種飯類都做一次就能了解分別啦!😁
團購日期:2021/7/26~ 2021/8/1
團購表單:https://groupbuy.somuch.tw/4ezhd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陪沈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自詡為東南亞飲食俱樂部的重要幹部, 想將這個地方推薦給不能出國卻又對東南亞美食懷念無比的各位, 在這條街上你不只可以吃到泰國、越南還能找到雲南、緬甸等讚小吃, 謝謝新住民哥哥姊姊為我們帶來這麼毫無保留的好小吃, 讓我們組員第一次吃到緬甸料理也了解到新的不同文化, 希望大家接下來有會能安排去一趟中...
緬甸街 文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秒到東南亞 緬甸街有哪些必吃美食?
高CP又道地的南洋美食二話不說推薦南勢角站附近的 #華新街,人稱緬甸街或南洋觀光美食街。
-
📝 華新街聚集特別多的緬甸華僑,大多在1960年代與1980年代間落腳台灣,逐漸形塑出一個聚落,長年在此深耕發展。小吃店多以緬甸、雲南料理為主,偶會摻雜著泰式及印度口味,風格多元,由於在地人開的店,口味很接近當地,價格也不會太高,當作小旅行一天吃三四間都不傷荷包,還有濃厚的人情味唷。過去每年盛大舉辦的潑水節活動就在這裡😊
-
✅ 緬甸街交通:https://beri.tw/huaxin-food/
-
幾乎每間店都坐到騎樓,街邊用餐是華新街的文化。在這裡你不會嫌熱、嫌蚊子多,會不自覺入境隨俗跟著不修邊幅及慵懶。午後清一色是老年人喝茶,人桌一杯緬式冷熱飲,面露悠閒放鬆表情。
-
|#緬甸街美食推薦|
緬甸街美食懶人包,教你怎麼吃
👉 https://beri.tw/huaxin-food/
🍴勃固小吃店
🍴沅保奶茶店
🍴李園清真小吃
🍴金鑽亞洲美食
🍴清真雲南小吃
-
🪆 下次想要進攻桃園的忠貞市場。
緬甸街 文化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期間宅在家,想念東南亞的你可以聽這些 Podcast 】#阿峇卡巴東南亞電台
在疫情期間,相信聽 Podcast 是許多人宅在家所能做的事情之一。那在無法出國,去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旅遊的情況下,那不妨收聽東南亞主題的Podcast吧。
除了阿峇卡巴東南亞電台外,《鳴個喇叭!緬甸街》和《1095放心talk》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可以更加了解在台移工與新住民的生活。
#Podcast #東南亞 #緬甸街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東南亞
緬甸街 文化 在 陪沈團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自詡為東南亞飲食俱樂部的重要幹部,
想將這個地方推薦給不能出國卻又對東南亞美食懷念無比的各位,
在這條街上你不只可以吃到泰國、越南還能找到雲南、緬甸等讚小吃,
謝謝新住民哥哥姊姊為我們帶來這麼毫無保留的好小吃,
讓我們組員第一次吃到緬甸料理也了解到新的不同文化,
希望大家接下來有會能安排去一趟中和緬甸街,
很熱鬧很難選擇但應該會很滿足(肚子)。
總之今晚九點五十晚點名!!
喜歡去東南亞旅行或愛吃東南亞美食的站出來~~~~~
跟著我們一起吃!來去南勢角體驗你可能不曾吃過的異美!
✿2021陪沈團新企劃 沈嬤好市 https://reurl.cc/jqrGdZ
✿2021陪沈團新企劃 沈嬤好市 https://reurl.cc/jqrGdZ
✿2021陪沈團新企劃 沈嬤好市 https://reurl.cc/jqrGdZ
本日店家!
沅保奶茶店 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71號
藍天印度烤餅 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33號
金孔雀緬甸小吃店 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63號
雲南口味 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48號
阿薇緬甸小吃店 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27號
旺旺來亞洲咖哩屋 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23號
✿Podcast一百趴沈「友情和親情都禁不起考驗嗎?一生到底要為旅行與創業翻臉多少次?」✿
Apple: https://reurl.cc/GdKYXW
KKBOX: https://reurl.cc/E21vXv
Spotify: https://reurl.cc/Xemb53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Q7e5Eo
攝影設備: @Sony Taiwan A7C
室外收音:【Saramonic】 blink500
室內收音:【RODE】Video Mic Pro plus
✿✿✿ 沈及其友人IG ✿✿✿✿https://campsite.bio/yuus2.0
✿✿✿精彩幕花都在臉書追起來:https://reurl.cc/vDr9l1
Podcast一百趴沈全新集數上架
「友情和親情都禁不起考驗嗎?一生到底要為旅行與創業翻臉多少次?」
https://reurl.cc/GdKYXW
許願更多強心臟的財沈找我們合作。
歡迎財沈有合作需求可寄信至:ssyuss00@gmail.com
本頻道為個人經營,不隸屬於任何MCN旗下。
緬甸街 文化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緬甸街頭上,到處都能見到披着朱紅色袈裟的和尚蹤影,年齡由老到幼都有。佛國緬甸裏,篤信佛教的人口高達88%,信仰無疑成為人民生活、社會文化的基礎。對緬甸男生而言,佛教更深深影響他們的成長:根據緬甸佛教規條,男孩子必須一生最少當一次和尚,是邁向真男人的必經之路。
蒲甘裏,我認識了曾當兩次見習和尚、現已還俗的緬甸人Zaw。我們一同前往當地寺院,深入了解見習和尚的生活。見習和尚們大都11、12歲,正值發育時期,頭髮被剃得光光。年資各有不同,有些待了僅僅數個月,有些則早已待上了三年光陰。想不到他們年紀雖小,卻對念佛經、習大道理努力不懈。Zaw表示,緬甸並沒有明文法規指明須要在寺院修行的時間,長短取決於自己的思想、意志,可以短至三天,長則無限期。以他自己為例,當時七歲的他,第一次當見習和尚時只維持七天。十二歲時,再當了三個月見習和尚,完成後還俗,他笑指:「決定要當第二次見習和尚也是我當時的心願,也有可能將來會當第三次。」原來在緬甸,家長都會為孩子慶祝出家,儀式隆重,更會邀請親朋戚友大排筵席。緬甸人相信自己的兒子當和尚,能為家庭成員及先人招福積福,避免死後入地獄。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緬甸 #和尚 #佛教 #寺院 #還俗 #佛經 #結婚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緬甸街 文化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緬甸街頭上,到處都能見到披着朱紅色袈裟的和尚蹤影,年齡由老到幼都有。佛國緬甸裏,篤信佛教的人口高達88%,信仰無疑成為人民生活、社會文化的基礎。對緬甸男生而言,佛教更深深影響他們的成長:根據緬甸佛教規條,男孩子必須一生最少當一次和尚,是邁向真男人的必經之路。
蒲甘裏,我認識了曾當兩次見習和尚、現已還俗的緬甸人Zaw。我們一同前往當地寺院,深入了解見習和尚的生活。見習和尚們大都11、12歲,正值發育時期,頭髮被剃得光光。年資各有不同,有些待了僅僅數個月,有些則早已待上了三年光陰。想不到他們年紀雖小,卻對念佛經、習大道理努力不懈。Zaw表示,緬甸並沒有明文法規指明須要在寺院修行的時間,長短取決於自己的思想、意志,可以短至三天,長則無限期。以他自己為例,當時七歲的他,第一次當見習和尚時只維持七天。十二歲時,再當了三個月見習和尚,完成後還俗,他笑指:「決定要當第二次見習和尚也是我當時的心願,也有可能將來會當第三次。」原來在緬甸,家長都會為孩子慶祝出家,儀式隆重,更會邀請親朋戚友大排筵席。緬甸人相信自己的兒子當和尚,能為家庭成員及先人招福積福,避免死後入地獄。
果籽 :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5dFeQEJT7s0 )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MAIMBRO-gMQ )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
#果籽 #緬甸 #和尚 #佛教 #寺院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緬甸街 文化 在 Mingalar par 鳴個喇叭緬甸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而在這群海外聲援力量之中,來自臺灣中和華新街的緬甸社群,有一群關心家鄉的緬甸移民在這兩年組成了「台灣聲援緬甸聯盟」,兩年來透過上街遊行、大型集會倡議、物資與捐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