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間歇性斷食🧨
過年剛過,大家有沒有一胖就開始煩惱,上網一收尋,最常見的減肥方式大概就是間歇性斷食🙃
像我之前提過,間歇性斷食優勢是不用特別計算熱量,只要均衡飲食,人人都可以減脂。(Gill and Panda, 2015).
但我之前也發過一篇,間歇性斷食算是強迫少了一餐,少了約30%的熱量才能達到熱量赤字,如果沒有達熱量赤字,減脂效果仍然是無效的。(Lowe ea al., 2020).
並且除了減重以外,間歇性斷食在過去許多文獻中對於改善代謝性疾病有大大的功效。(de Cabo and Mattson, 2019; Patterson and Sears, 2017).
在看文獻前來小複習,間歇性斷食就是一天有一段時間不吃東西,強迫身體在斷食時消耗脂肪來產生能量。常見186斷食就是一天只吃8小時,16小時不吃。優點是不需要特別計算熱量,簡單控制🤩
那過年後就讓我們來看看這篇間歇性斷食的小龍頭文獻吧👻
作者將58位受試者,隨機分為三組,控制組、186斷食組、204斷食組,進行8周斷食。觀察體重體脂及代謝性疾病相關生化數值。
其結果發現:
👉204/186這兩斷食組都有成功減脂約3%。
👉而且都有顯著減脂效果,其中204減脂效果比186好,肌肉保留量也較高。
👉這兩斷食組都有改善胰島素組抗。
👉但並沒有改善血壓、血脂效果,發炎指標也沒有改善。
👉只有改善脂質氧化壓力指標8-isoprostane。
結論:
間歇性斷食效果沒有那麼全面,但至少在減重減脂、改善胰島素組抗,是有很明顯的功效。
吉米看法🙋♂️
👉臨床顯著差異需要到5%,減重僅3%並不顯著。但實驗進行只有8周,在執行久一點也許就會達顯著差異。
👉血壓與血脂雖然無改善,但在一開始,這些受試者就沒有高血壓及血脂異常問題,如果受試者有高血壓或血脂異常,也許就會有改善效果。
文獻參考:PMID: 32673591.
#過年結束該學習了 #最常見的減肥法 #運動營養博士Jimmy #吉米健身營養 #斷食 #204斷食 #186斷食 #間歇性斷食 #減脂 #減重 #運動營養 #熱量赤字 #胰島素組抗 #TRF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Omitsai Mama's Exercise Lif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黑面蔡媽媽 #15分鐘運動 #女生也能養成六塊肌 ▍運動教學:28天腹肌強化菜單,每天15分鐘讓腹肌們就此分手吧! 自從我也有學生要盯著他做訓練之後, 覺得自己不能再匪類、偷懶了, 上一集的15分鐘棒式運動, 我自己也乖乖的連續做了一周, 隱約感覺一向團結的腹肌們有分手的跡象, 屁股也有得救的...
肌肉保留 在 Eric黃建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夏天到了,又到了熟悉的減脂時刻
當然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整天的飲食內容
#減脂 過程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減去身體的肌肉
保留住而降低體脂是最重要的
那你的蛋白質攝取就是關鍵
男生體重的1.8-2倍
女生體重的1.5倍
#8週飲食概念完整版
https://reurl.cc/5lQ6Gv
#18個腿部訓練動作
https://reurl.cc/qd2xOy
#肌肉放鬆伸展
https://reurl.cc/AqaQ7e
#10分鐘高效燃脂
https://reurl.cc/yZ0pMO
肌肉保留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比起體重下降數字
#妳更應該重視的是脂肪重下降所佔比例
#還有掉了多少不該瘦的肌肉
[個人經歷血淚分享]
最近加入一些瘦身社團,看到很多人常會分享:
「我xx天瘦了xx kg,超快!」
「xx天就可以讓妳速瘦xx kg!!」
老實說,我在門診從來不care體重幾公斤/天,我真正在乎的,是妳掉的每0.1kg,是不是純脂肪,因為 #脂肪的代謝生理學就是一天 0.1-0.3kg。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無論妳多瘋狂的少吃多動,正常速度就是一週0.7-2.1kg,但!是!水份跟肌肉的流失的流失可能一天就超過0.5-1kg!
不用說 #臥床十天不運動,體內的肌肉就會 #少一公斤, #蛋白質吃不夠不足以維持肌肉的正氮平衡也會掉, #生病感冒壓力大熬夜更是狂掉‼️
所以瘦掉肌肉跟水份,基本上是不太需要努力甚至是一不小心就會太多的事,但是肌肉的下降,卻會造成代謝的下降跟一次比一次更胖的溜溜球現象。
⚠️研究發現低熱量飲食造成的肌肉下降至少是下降體重的25%,也就是減了12kg的人,大概至少3kg都是肌肉,但若復胖的話長回來的通常都會是脂肪。
Tammy Wang本人的慘痛經驗,就是在年少輕狂不懂事的時候,用極低熱量加上空腹狂運動,花了11天就減了6kg(54–>48kg),現在回頭看看身體組成分析,有2kg都是肌肉,而且後來成為老年醫學專科,才發現我本來就有肌少症的基因,根本0.1kg的肌肉都該「惜肉如金」,但我卻無知的讓它白白流失掉,而這兩公斤對於肌少症的我來說,要長回來非常非常非常困難⋯⋯當然復胖回54kg的時候,全部都是脂肪,體脂率也比第一次更高。
這也就是為何我的體重管理門診,會把
#肌肉保留 當作最高指導原則‼️
#純脂肪的下降 才是第二
我從來沒去在意學員下降的體重數字跟速度,而被我衛教過的學員們,回診時也變成只會在意「肌肉有沒有流失」「純脂肪減的公斤數」。
教大家最簡單的評估方式,假設60kg減到45kg(-15kg),體脂率從30%到25%,那純脂肪重從60*0.3=18kg到45*0.25=11.5,18-11.5=6.5kg⋯⋯⋯大家發現了嗎?15-6.5=8.5kg
有8.5kg是肌肉加水份!!😨😨😨表示至少有3.5-4kg都是肌肉😭😭😭,除非水腫嚴重,不然肌肉的流失一定比4kg更多~~~
分享給大家幾個門診case,可以發現 #脂肪重下降數字常常比體重下降數字還要多,或是 #體重下降數字大多是純脂肪(80%以上),甚至增肌後體重下降1-2kg,但脂肪率可以下降5-7%,這樣的組成改變,才是 #不易復胖的基礎。
共勉之,希望大家把健康的身體組成跟不復胖當作最終目標,而不是眼前短視近利的減掉多少公斤,一個可以吃一輩子的飲食才是唯一解方,任何一種告訴妳「不吃就沒效」的產品或「不適合吃一輩子的飲食」,都存在非常大的復胖風險。
肌肉保留 在 Omitsai Mama's Exercise Lif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黑面蔡媽媽 #15分鐘運動 #女生也能養成六塊肌
▍運動教學:28天腹肌強化菜單,每天15分鐘讓腹肌們就此分手吧!
自從我也有學生要盯著他做訓練之後,
覺得自己不能再匪類、偷懶了,
上一集的15分鐘棒式運動,
我自己也乖乖的連續做了一周,
隱約感覺一向團結的腹肌們有分手的跡象,
屁股也有得救的感覺🤗
真的是好不容易呀!
其實女生要練成肌肥大,也就是大隻佬沒有這麼容易,
同時加上年齡、基因、荷爾蒙等因素,
要花更多力氣訓練,並且透過飲食盡量將肌肉保留住。
同理女生要把腹部的六塊肌養出來,
也不會像逛街買東西這麼簡單。
經過我將近快2年的居家運動心得,
我找到幾個對於分裂腹肌有幫助的動作,
所以我想進行一個實測企劃,
連續做28天的腹肌分裂運動,看看腹肌們會有什麼變化。
今天的15分鐘運動,
黑面蔡媽媽要帶來6種強化腹肌的動作,
運動開始之前提醒大家,☛組間休息時間不要超過30秒。☚
⋐15分鐘強化腹肌⋑
▔▔▔▔▔▔▔▔▔
❶卷腹:每一組做12到15下,共3組。
❷仰臥抬腿:每組做10到15下重覆3組。
❸直腿卷腹:每組10到15次 一共做3組。
❹V型對抗支撐:每組做30到60秒重覆3組。
❺踩腳踏車:每組左右相加24到30下要做3組。
❻一百次:每組做10次共做3組。
如果你也試著做了,要讓我知道喔! (•ө•)♡
#黑面蔡媽媽 #和妳一起運動的好朋友 #超級媽咪 #SuperMami
#15分鐘運動 #產後運動 #腹部 #六塊肌運動 #核心運動 #訂閱YT頻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1jqFi9JMs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