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人⋯疼惜甘苦人。行善不遺餘力。🥺
阿娥今天特別到蘆洲中山一路關懷吳先生,他離婚育有二女,就讀鷺江國小及幼稚園,吳先生原從車貨運又可養家!八月初罹患肺腺癌四期,住院手術後需要繼續化療,目前無法工作經濟頓時失去收入,每月房租$13,000家中尚有80多歲老母失智需要照顧!吳先生化療後體力頓失,這幾天由妹妹接去蘆洲民族路住處照顧!😫
阿娥得知特別邀請愛心團隊前往關懷⋯蘆洲代天府靈天宮管委會、新北愛心會、台灣環保協會佰元愛心會、仁心慈善會、台北市愛國獅子會、李宏達董事長,一同致贈慰問金6萬元來關懷,以及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社工也一同前往,阿娥有特別請社會局社工協助吳先生的需求也會陸續再關懷。🤗
阿娥非常感謝身邊所有愛心志工團隊!不是很富有,但是這20年來跟阿娥一起做愛心!🥰非常的感恩,阿娥曾經說過做善事不是有錢人在做,而是有心人在做,特別感謝所有愛心的志工!😊
誰能想到一位菜販阿嬤?能夠跟歐巴馬、柯林頓、李連杰、女神卡卡、賈伯斯等,並列於百人堂。菜販陳樹菊阿嬤的故事,之所以能打動人心,就是因為呈現了人性最真誠偉大的情懷,這位不善言辭的阿嬤,不願意曝光以實際的行動,告訴大家只是小人物,也是有能力照亮世界。🤩
行善助人既能幫助別人,同時也讓自己快樂、滿足,這才是真正的富足。感謝阿娥身邊所有的愛心志工!❤️😘愛你們!
#新北市三重蘆洲
#把愛傳出去
#李翁月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你做的檢查、治療都是必要的嗎?:小心!過度的醫療行為,反而嚴重傷害你的健康!」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世界醫院排名第一的美國梅約診所指出:「40%現行醫療措施和藥品是無效的!」 健檢最常見的X光檢查,美國竟列為危險致癌物? 做一次全身斷層掃描,...
肺腺癌 協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耶~1400個台灣製100%MIT優質防護面罩,終於全部送達醫護跟社福手中!🥳🥳🥳
昨天中午我載著十箱500個面罩,在雙北穿梭著(好熱🥵)。終於稍稍體會了一下物流士的辛勞~😅
先去看了 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育成洗車中心,雖然生意量大減,憨兒們仍努力堅守崗位(不論是洗車服務還是其他),因為他們真的非常珍惜自己能獨立完成的工作機會,能照顧自己、不讓年邁家人擔心。
因為忙著趕往下一站,沒辦法洗車😂⋯但我答應他們一定會再找時間來捧場,把我愛車的美容交給他們處理~😁
然後去了 中華民國紅心字會。中午時間、辦公室只有一位同仁在,因為大家都出去送餐送物資給弱勢家庭了!
前幾天跟 含羞草日記 草爺聯絡,知道他們300位居服員,是穿著$20元的小飛俠雨衣、與品質不佳的面罩在做家戶服務,我真的很心疼。昨天他們開心的說:
「這些好的防護配備,我覺得我們可以去拯救世界了!」
我說:快去打敗薩諾斯吧!🤣
第三站我去了萬華 芒草心慈善協會。
從疫情爆發後我一直心心念念著萬華當地的社工及志工朋友。上週跟目前也在當地做服務的作家 林立青聯絡,知道有很多規模不大的NGO、與當地里長一起,在萬華做不同層面的幫忙,也很需要物資,所以我昨天就送了一些過去。
上次遇到立青是他來我節目聊書:#做工的人 #如此人生。當時他說下一本書要寫 #市場人生:
「我是在傳統市場裡長大的孩子,市場裡真的有很多故事可以寫,一樣也是 #甘苦人疼惜甘苦人 。」
面對這次疫情,傳統市場首當其衝,也成為大家口中的破口。但⋯
#市場一直就是台灣人努力生存的小社會縮影
何忍苛責?更不該苛責。我想立青的下一本書,一定會多了很多可紀錄的事情:
#請不要污名化市場
#請不要污名化萬華
我很期待。也謝謝你們守護萬華💗
然後我去了新北市的五股(好忙@@),來到了 安得烈慈善基金會。他們照顧著全台灣五千個弱勢家庭,雖然每年我都會捐款給食物銀行,但這是我第一次親自來到這裡。
我非常敬佩的執行長羅紹和將軍,忙著裝食物防疫箱:他們的食物箱一直以來都是做得最好的!最近當然也加入防疫用品(所以我可能要生更多面罩出來給他們~😂)
我問他最近還好嗎?他說還好還好,就是整天腰酸背痛🤣~因為疫情爆發後,少了志工幫忙、裝箱工作都由員工自己負責,每個人都不停的在工作。
我才赫然想起:
羅將軍其實也不年輕了欸!(雖然看起來很年輕😁跟我一樣✌🏻)
我說辛苦了啊~這波疫情,讓社福資源頓時減少一半以上,很多捐款、物資、愛心便當都往醫護送了,比較難第一時間想到社福⋯
「沒關係,妳有想到我們,我們就很感動了。」
😭😭😭吼~企圖感動人!
(他每次來我節目說故事,都會把我弄哭)
「那妳呢?身體都好嗎?」
羅將軍婉轉的問候我😊,相信他也從媒體上得知我三月中開掉肺腺癌的事,在疫情嚴峻時期也為我的身體狀況擔心著。
「謝謝羅將軍💗我一切都好~能有工作、健康生活著,行有餘力還能為需要的朋友做點事,我真的是很幸運的。」
我真心這麼覺得。
《後記》
這次捐贈的1400份防護面罩,除了600份直接到前線醫護手中,其餘800份都送給社福團體。你我的一點點幫助,對他們所承接的弱勢家庭,都是大大的溫暖。
防疫這場仗還會持續很久⋯時間拖得愈長,我們將會發現:
#在醫院裡需要救治的急症病患
#數字會慢慢下降
#但在社會各個角落需要救助的家庭
#卻可能會愈來愈多
希望大家能持續關注社福團體:
原有的捐款請盡量持續著,有適合的物資也請想到他們。
#送給醫護們的愛心便當
#裏面蘊含著的是感謝與打氣
#而送到弱勢家庭手中的便當
#卻有可能是支撐他們活下去的一餐
尤其是許多弱勢家庭平日是靠孩子學校吃剩的營養午餐、打包帶回給全家人,現在停課了,真的很多家庭連飯都沒得吃⋯⋯🥲
謝謝大家照顧需要幫助的家庭
也請大家多多保重自己🙏🏻🙏🏻🙏🏻
Ps. 還有三個社福團體的防疫物資我沒辦法親自送去,所以用寄的~
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桃園
陳綢兒少家園-南投
#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
-南投
#防疫物資捐贈 #防疫箱 #食物箱
#憨兒 #弱勢家庭 #萬華
💕感謝我的暖心企業夥伴 #揚臻國際、好友林志達先生,以及我的全能製作人林珊宇,協助我完成這次捐贈計畫。
肺腺癌 協會 在 中醫師 李嘉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附上我的原始推薦文
#全球暢銷百萬的芳香療法寶典
05/27上市(就是今天!)
英國IFA協會前主席Valerie Ann Worwood傳授800多種天然精油臨床配方
#上下冊合購優惠75折(博客來5/27-28限定)
【本書簡介】
上冊 https://reurl.cc/rgdrob
下冊 https://reurl.cc/j8M3aL
🪴我的原始推薦文🪴
「香氣即便輕盈,精油卻從來不是無足輕重。」芳香療法,是一種多元化的療癒系統,用對方法能與人和諧共鳴。如同協奏曲,既有樂隊的豐富,又有獨奏聲部的細膩,在結合精油、基礎油、身心靈等達到平衡,而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其中得到滿足。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某種精油在大部分人身上很有效,但在某些人身上作用不是很明顯,甚至產生副作用。一如有些疾病在中醫理論中,可能會呈現固定證型的發展變化,但為了因應個體的變化,我們應該辨別當下身體的狀況,也就是「#辨證論治」的概念,而不只是「#辨病論治」。
書中列舉許多廣泛的精油使用途徑,但除非經過專業芳療師的指導,她同樣不鼓勵民眾自行以口服方式處理不適症狀。精油的用量是根據使用者的體型、年紀、醫療史、整體狀況而定。精油的複雜性並不只反映在化學成分上,其電磁頻率或振動特質也非常多樣化。此外,她認為,精油配方不是隨意排列的,應該以被調和的先後順序來排列。中醫也有類似的說法,處方中「#君臣佐使」的概念與藥氣有關,而 #給予處方者及調劑者的心境也會影響處方的效果。
「#適應原」是個不容易理解的專有名詞,其實它意味著精油與中藥類似,也可能具有 #雙向調節 的作用,重點是用在不同體質而有差異性。例如,檸檬精油能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帶來鎮靜放鬆或滋補精力的效果,不是非常了解體質的人看到這一段話,可能會滿頭霧水。檸檬精油可以疏肝理氣,對於長期處於緊繃狀態的人使用檸檬精油可以達到鎮靜放鬆,但是這些人可能會不習慣放鬆的狀態而產生的疲憊感。檸檬精油屬於單萜烯,能幫助升提陽氣,對於氣機沉降的人反而可以達到滋補精力的效果,但前提是他的營養及能量不至於匱乏,如果體質已經是虧虛的狀態,使用檸檬精油反而會讓人更加疲憊。
閱讀到「#外出旅行精油藥箱」及「體育競賽、舞蹈與日常運動的精油支持」兩個章節時,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我熱愛世界民俗舞蹈,認識許多舞友,也去過許多特別的國家旅遊,在這些地方,醫療院所並不是非常普遍,隨身攜帶的精油也因此幫助了同行的家人及舞友。對於熱愛運動的人來說,叮囑他們不要繼續從事喜愛的運動,只為了讓身體康復,是相當令人難受的,而芳香療法著實可以縮短復健的時程。
#芳香療法與藥物併用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這也可能跟西醫一樣面臨同樣的局面,尤其是許多患者吃中藥怕被西醫知道,他們也可能使用芳香療法而不願意被醫師察覺。多年前,我在門診偶然間發現患者合併芳香療法可能干擾中藥治療時,從無奈到深入研究,累積了許多經驗,愈來愈多患者會主動告知合併芳香療法而跟我互相切磋討論時,我確信這是一個非常良好正向的風氣。
臨床上我經常讓患者口服中藥搭配外用精油,因為我深知芳香療法在某些方面有其局限性,但是在某些方面又能準確地改善症狀。例如筋骨痠痛,如果是嚴重腎虛的證型,不能完全依賴精油恢復。皮膚疾病及情緒療癒方面,#口服中藥搭配外用精油則能達到雙管齊下的功效。
#關於精油與癌症的研究探討,她特別指出,精油雖然在實驗室裡發揮抗癌效用,卻不一定代表在人體癌細胞也能有同樣的抑制效果。但是這並不表示你不能使用芳香療法幫助抗癌的治療。例如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搭配精油調和油滴鼻能緩解放射線帶給鼻咽的不適感。肺腺癌患者因標靶治療產生皮膚毒性時,搭配精油調和油能緩解肌膚不適並改善生活品質。
這套書收錄了免疫提升、情緒救援、兒童、女性保健、男性保健等章節。除了有大師的諄諄教誨之言,還包含了科學研究、養生學等。許多尋求芳香療法的人常有共通問題,只想治療卻不想改變不良習慣,是時候該 #改變生活型態 了,營養及環境會反應在身體上,壓力會藉由荷爾蒙而對皮膚帶來負面的影響,精油則能調節壓力,可以從臉上看到因心情放鬆而帶來的回春光彩。
很榮幸受到大樹林出版社邀請,為英國IFA協會前主席瓦勒莉.安.沃伍德的《全球暢銷百萬的芳香療法寶典》25週年最新版此一鉅作撰寫推薦文。短短幾句話無法詳述這套書,但絕對精彩可期。
肺腺癌 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你做的檢查、治療都是必要的嗎?:小心!過度的醫療行為,反而嚴重傷害你的健康!」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世界醫院排名第一的美國梅約診所指出:「40%現行醫療措施和藥品是無效的!」
健檢最常見的X光檢查,美國竟列為危險致癌物?
做一次全身斷層掃描,竟幾乎等於核爆災民承受的輻射劑量?
咳嗽﹅喉痛﹅發燒﹅流鼻水……看似救命的感冒藥只是「安慰劑」?
乳房攝影檢查,其實無法增加乳癌存活率……那該怎麼預防?
抗生素會把腸道益菌殺光、降脂藥傷肝敗腎風險高……難道等死嗎?
臺灣人平均一年看15次病,是美國的三倍,同時更是世界第一!
然而,盲目的保健與過度的醫療行為,有時非但無助於診斷病情或治療,
甚至還可能讓你賠上一輩子的健康!
本書為作者江守山醫師根據自身醫學知識,深入分析眾多醫學研究後,
精選12項(臺灣)民眾最常做的檢查、用藥、治療等相關醫療行為。
他不僅引用真實臨床案例,詳列過度醫療帶來的的各種危害,
同時提出具體的預防與治療建議,還原醫療應有價值,真正保障大眾健康。
◎看診、吃藥,你得到的是「治病」效果,還是「致病」風險?
•美國和英國醫學中心都指出:現行的醫療措施和藥品,不僅至少四成無效,當中15%甚至還可能有害人體。
•新儀器﹅非侵入性﹅醫師推薦……都不等於最佳醫療選擇。以電腦斷層掃描(CT)為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調查,接受CT檢查引發癌症的身故率,遠大於交通事故死亡率。
◎醫院最常見的不當檢查,做了反而更糟糕?
•「肺」是輻射高敏感器官, 但定期篩檢並沒有比「不做檢查」來得好。
——榮總研究:結果異常者有九成三是假警報,過度診斷率高達七成八。
•女性健檢常見的乳房攝影,竟會提高乳癌發生率?十年來幾乎翻倍成長!
——想確保乳房健康,還不如「臨床觸診+超音波」來得安全準確。
•及早篩檢癌症可增加「五年存活率」?其實只是邏輯迷思。
江醫師指出三種常被忽略的誤差值,教你看穿存活率的真面目!
◎生活最常見的不當用藥與治療,正確解方看這裡:
•感冒無藥可治,除了靠免疫力自癒,你還有三大法寶。
•補牙還在用汞齊?小心慢性汞中毒!可以改用什麼填料?
•緩解更年期症候群,別用賀爾蒙補充療法,小心肌瘤、失智、尿失禁找上門。
特別收錄:45種一般患者不必進行的過度醫療避險清單,業界規範首度公開!
讀完這本書,你會學到:
★一眼看出醫生開給你的藥有沒有抗生素,從此不再藥單全收?
★適度的健檢項目與頻率為何?怎麼免費?若想更周全,多做哪一項就夠?
★想避開卵巢癌、睪丸癌、甲狀腺癌,你得少喝脫脂奶,為什麼?
★預防腦瘤、心肌梗塞,與其動刀,不如降三高,怎麼做?用吃的就辦得到!
作者簡介: 江守山
現職:
江醫師健康舖子執行長、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江醫師健康廚房-廣山居董事長。
經歷: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專長:
透析血管通路問題診斷及治療、透析乾體重之測定及調整、腎血管狹管及合併之腎衰竭、尿毒、維他命與健康食品、癌症預防。
著作:
《安心好孕》、《吃對保健食品2:天然篇》、《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食在安心》、《吃對保健食品!》、《癌症,當然可以預防!》、《別讓房子謀殺你的健康》等暢銷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cWkOOOFhSc/hqdefault.jpg)
肺腺癌 協會 在 肺癌病友找到希望肺長壽病團幸福接力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肺癌 #病友團體#肺長壽社團「一個人走雖然走得快,但是一群人一起走才能走更遠。」 面對抗癌路,許多癌友與家屬都曾面臨相當無助的時刻,除了專業團隊 ... ... <看更多>
肺腺癌 協會 在 【病友故事】醫病互信晚期肺腺癌見曙光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從#化療#標靶治療到參與#臨床試驗,淑芬從53歲那一天確診第四期 肺癌 後,已經與病共存進入第四年,她分享自己能夠健康存活的關鍵是相信專業團隊的治療 ... ... <看更多>
肺腺癌 協會 在 社團法人肺長壽協會用愛創造生命的奇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為響應2022年世界肺癌日,肺長壽協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與肺肺揚揚台大雲林肺癌病友會等三大病友團體, 齊呼籲政府重視肺癌治療需求,癌友寄望創新治療來維繫工作、收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