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膝疼痛無法深蹲或跳躍嗎?
試試看「🇪🇸西班牙蹲Spanish Squat 」!
[FB發文限制關係,示範影片在IG:physioaron]
❗️一般人或職業運動員都可能經歷膝蓋前側下緣疼痛,這是髕骨韌帶不正常的負荷,造成髕腱炎,導致上下樓梯或深蹲、跳躍時膝蓋不適,甚至影響動作表現。
針對這種疼痛問題,醫生大多會要你休息或做肌力訓練強化肌力,但偏偏一運動又容易誘發疼痛🤯
——
這類個案大多股四頭肌控制較差,尤其「股內側肌」。因此,治療計畫常結合股四頭肌的離心訓練去強化髕骨韌帶的耐受性。
❓有什麼動作能有效地訓練股四頭肌的離心收縮又不會讓髕骨韌帶壓力過大呢❓
📚有研究去比較
A:自體深蹲大腿平行地面
B:自體深蹲膝蓋彎曲90°
C:軀幹45°西班牙蹲
D:軀幹90°西班牙蹲
結果發現在離心收縮:
90°西班牙蹲>45°西班牙蹲>自體深蹲
SS90: 股內側肌>股外側肌>股直肌
意思就是:
90°西班牙蹲,可誘發股內側肌產生較大的離心收縮,且對髕骨前緣壓力較小,
是個很不錯的動作,可適當加入訓練及復健計畫中!
———
西班牙蹲Spanish Squat🇪🇸
1️⃣ 將槓片置於腳尖前,防止腳滑動
2️⃣ 將彈力帶綁在膝蓋左右的高度,身體重心向後撐緊彈力帶
3️⃣ 下蹲過程盡量保持小腿及軀幹垂直地面
4️⃣ 雙手可前舉平行地面,較容易控制身體直立
5️⃣ 緩慢的執行動作,2-4組,一組5-10次充分感受前大腿發力,動作執行順暢後可加上重量增加負荷
當然,還是可能有其他因素造成膝蓋疼痛的問題,建議尋求治療師或專業人員評估。
影片示範📍IG: physioaron
#物理治療 #運動傷害 #運動訓練 #籃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統計,台灣有8成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超過50歲,且女性多於男性,是非常常見的關節疾病, 許多人擔心關節卡卡、紅腫脹痛、甚至嚴重變形,不但影響行動力和活動力,人生也會變得無趣。 退化性關節炎可以恢復嗎? 蔡凱宙醫師說明,人體有損耗也有再生,若再生的能力下降,損耗增加時,就會走向退化。 因此,...
膝蓋內側韌帶復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遲來的「Mr. A這一家」更新,看看屁貓可以闖什麼禍?
因為下一集快要出來了,帶大家趕緊跟上進度!!
Mr. A 這一家 / 完美小型犬與他們的產地
《到底內側膝蓋骨異位要不要手術呢?》
根據不負責網路小型犬社團最常見問題統計前十名,就是「#我的狗狗有內側膝蓋骨異位,#醫師建議手術治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驗呢?」可以預期看到的網友回應就是「XXX保養品很有效,我家狗狗吃完就飛天了」、「能不開刀就不開刀,開刀很傷身體的!」、「先別管開刀了,你聽過XX氧嗎?https://...(制式連結)」、「有試過雷射跟針灸治療嗎?」。
相信縱使是受過 #五年獸醫學教育 又每年好學不斷地進修的 #合格獸醫師,近距離#觀察過你的狗狗走路,仔細 #觸診骨盆、#髖關節、#膝關節和脛骨,加上 #X光影像 後的綜合評估,也才能謹慎地得出「建議手術」的結論。大多數的獸醫師秉持的都是幾分證據說幾分話,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內側膝蓋骨異位的風險有哪些,先說結論。
🔹內側膝蓋骨異位問題會導致前十字韌帶斷裂的風險增加。
🔹內側膝蓋骨異位和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相關。
🔹沒有表現出急性疼痛不代表沒有疼痛。
🔹早期沒有影像學上的變化不代表沒有二次性關節炎的發生。
────────────────────
已經有人提出,內側膝蓋骨異位(MPL)會增加前十字韌帶(CrCL)的張力跟負載。確實,從研究發現,內側膝蓋骨異位有13-25%的比例,同時有前十字韌帶斷裂問題的這個事實,所以我們可以認知到,內側膝蓋骨異位會伴隨有前十字韌帶不等程度的病理變化。(Gibbons et al. 2006, Campbell et al. 2010).
患有內側膝蓋骨異位(MPL)的狗狗,可能增加前十字韌帶張力跟負載因素有幾個,包括:
🔹由於伸肌功能的機械性缺失。
🔹脛骨不等程度的內旋。
🔹膝蓋骨韌帶穩定性的缺乏。
🔹關節周圍支撐結構萎縮。
這些除了增加了前十字韌帶(CrCL)的張力外,也容易使其於惡化,最終導致前十字韌帶(CrCL)斷裂的風險增加。(Gibbons et al. 2006)。此外,內側膝蓋骨異位(MPL)也與骨關節炎(OA)相關,而骨關節炎(OA)可產生導致前十字韌帶(CrCL)降解的酵素環境,可能因而加速前十字韌帶的退化,噵致斷裂的機率增加。(Roy et al. 1992; Harasen 2002)
那膝蓋骨異位的級數和前十字韌帶斷裂的風險有什麼關聯呢?此篇統計的結果認為,#級數越高,#造成韌帶斷裂的可能性也隨之提高,在 #四級 的狗狗中,#同時有前十字韌帶斷裂的比例逼近一半。
那什麼時候會需要手術的介入呢?這牽涉到比較多的層面,像是 #內側膝蓋骨異位的級數、#臨床症狀的表現、#軟組織強度以及 #狗狗的體型等等,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說,並不建議等到真的顯著影響到狗狗的活動或韌帶斷裂時才進行手術治療,就像我們不會等到孩子生出來之後才知道懷孕是一樣的道理。要知道的是,不論是 #軟骨的磨損 以及 #關節炎的進程,都是 #不可逆的傷害,並且會影響到之後肢體使用的功能性、舒適度以及老年的生活品質。目前初步的結論還是以 #盡早手術為主。
#小王子動物醫院
#小王子貓專科醫院
#小王子長安復健分院
#MPL #內側膝蓋骨異位 #小型犬 #馬爾濟斯 #博美 #貴賓 #吉娃娃 #約克夏 #阿比西尼亞
膝蓋內側韌帶復健 在 一分鐘健身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觀察】分享最近幾個病人的故事
男子一月初意外拉傷十字韌帶,本來已經恢復得差不多,疫情期間蹲在家裡反而症狀變厲害,膝蓋內側總是隱隱作痛。
能跑半馬的阿姨因疫情訓練量減少,最近反而覺得左邊膝蓋卡卡痛痛的。
數個月前硬舉拉傷腰的太太,健身房關閉後反而覺得腰好緊好痠,無法坐超過30分鐘。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本來有舊傷,在運動量減少後疼痛反而加重,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的看法:
1. #活動護關節:過去的醫學觀念,認為身體像機械一樣有使用次數的限制。常常跑步、負重都會磨損關節,造成退化。但如果各位有印象,史考特在過去的影片中不斷強調,人體是活的組織,不會越動越磨損。相反地,研究一致指出適當的運動對關節有保護作用。當然關節還是有使用極限的,但99%的民眾都不用擔心運動過度傷關節,您們比較需要擔心運動不足。
▸ [復健科醫師告訴你:背痛可以運動嗎?] https://youtu.be/LJLmkagmHAM
2. #不動很糟糕:待在家裡久坐的時間變多了,史考特曾介紹過,久坐會造成肩頸肌肉生成「激痛點」而痠痛緊繃。即使調整桌椅符合人體工學原則,對痠痛也僅能「減災」而無法「清零」。人類真的是天生勞碌命,只要停下來不動,各種病痛馬上就會上身。
▸ [上班族為什麼會肩頸痠痛?] https://youtu.be/hfWaxDmR8JU
3. #情緒與疼痛:幾乎所有的病患都表示疫情讓他們的主觀壓力感受升高:收入歸零、社交減少、生活習慣改變、害怕染疫、24小時照顧小孩...都是常見原因。而疼痛科學研究指出,疼痛感受是生物、心理、社會因子交互作用下的產物。傷害程度不變,但增加心理與社會壓力,就能讓患者的疼痛加劇。
講了這些,那有什麼解決辦法呢?
❶. 發揮創意運動:雖然我本來就是在家運動的人,但宅在家還是讓我整天步數大幅減少。為了刻意增加活動,我將重訓用的地墊疊一疊,開始在家做有氧登階。我還發明了一些徒手循環訓練,例如30分鐘的引體向上、伏地挺身、徒手弓箭步,兼顧肌力與有氧。
❷. 常常動:我們最近影片才提到,久坐本身就是一種傷害,而且無法完全以運動抵銷。因此每一小時起來做10秒鐘的全身性活動(如波比跳),不僅能克服久坐的負面影響,也能鬆解緊繃的肌肉。
❸. 練習正念:正念不是正向思考,而是全神灌注地觀察「當下」。常見的技巧例如閉上眼睛靜坐,觀察自己的呼吸、或是仔細聆聽環境中的聲音、注意任何腦中跳出的思緒。我僅是正念的初學者,但有許多研究顯示正念有相當好的減壓效果。我自己使用的冥想app叫做”Waking up” ,如各位有推薦的中文正念資源,也歡迎在留言處交流。
-
↓ 用科學破除迷思|線上課程 58 折優惠倒數中 ↓
http://go.sat.cool/3gm3bh
膝蓋內側韌帶復健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根據統計,台灣有8成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超過50歲,且女性多於男性,是非常常見的關節疾病,
許多人擔心關節卡卡、紅腫脹痛、甚至嚴重變形,不但影響行動力和活動力,人生也會變得無趣。
退化性關節炎可以恢復嗎?
蔡凱宙醫師說明,人體有損耗也有再生,若再生的能力下降,損耗增加時,就會走向退化。
因此,我們要將損耗減少,提升再生能力,就是要提高身體的「自癒力」。
骨科醫師蔡凱宙說明,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分為下列兩種:
外因性:抽菸、喝酒、肥胖、受傷等
內因性:遺傳基因、停經後婦女、年長者
蔡凱宙醫師指出,我們都可以透過調整緩解退化性關節炎,「它不是沒有希望的,它是會好的病」,
但重點是要給細胞一個良好的環境,改變飲食習慣及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蔡凱宙醫師指出,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要從「骨正、筋軟」開始,骨架要弄正、肌力要鍛鍊、韌帶穩定度要重建等等,
此外,我們要把呼吸及血液循環也調整好,才能告別疼痛並使軟骨再生。
膝蓋問題要從腳開始治療
蔡凱宙醫師說明,腳指的是「足踝」,因為此處歪斜的話,膝蓋內側的受力就會增加,「就好像二樓壞掉,地基也要弄好,上面才會好」。
他表示,透過矯正鞋墊、腳部運動等方式,來讓腳部循環變好,藉此也調整膝蓋。
蔡凱宙醫師補充,臨床上也發現病人腳部長黴菌,造成足部水腫得很厲害,此時透過治療腳部的黴菌,膝蓋也跟著好轉。
「所以人體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你不可以只有想要治療膝蓋而不管腳,那這就沒有辦法好。」
膝蓋退化如何預防?
蔡凱宙醫師回應,要從飲食及運動兩方面改善。
飲食:不吃糖
醫師說明,首先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巴,甜食、糖不要吃,就能降低腹部肥胖的機率,膝蓋壓力也會因此減小。
運動:扶桌正踏及推揉膝眼
扶桌正踏
可以幫助膝蓋循環,緩解關節炎,同時鍛鍊肌肉力量。蔡凱宙醫師表示,利用桌子輔助,可讓膝蓋壓力減少,手則要用較大的力氣。
1、手肘微彎扶桌,兩腳合併不要內、外八。
2、踏步時雙腳盡量抬高,大腿與軀幹趨近90度,也就是與地面呈現水平狀態,再放下。一次踏步30至50下,一天最少要能夠踏到300下最佳。
推揉膝眼
膝關節腫痛、活動困難或是腰腿無力時,可以按摩內膝眼穴。蔡凱宙醫師指出,若感覺酸軟,就表示有點阻塞、水腫,愈按摩讓膝蓋放鬆,就愈不容易磨損軟骨。
1、坐在椅上,膝蓋彎曲90度。手握膝蓋,找出膝蓋內側凹陷處的內膝眼穴。
2、將腳伸直、腳跟著地,以拇指按摩內溪眼穴10秒。每回3次,早晚各2回。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1月號《逆轉脂肪肝》,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相關影片】
找回行動力!每天這樣做關節不退化【蔡凱宙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6U4J_1NBQl8
每天3招 遠離膝關節炎【蔡永裕主任/疼痛麥擱來】
https://youtu.be/W6AhqItELKQ
消除發炎、防護軟骨 逆轉關節退化的6道防線【陳怡孜醫師/骨力顧健康】
https://youtu.be/4blduzRvHa0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
https://youtu.be/9CjcYu5yMQk
【相關文章】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842
揪出傷害關節5元兇!醫:正確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應該要...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352
痛風、關節炎反覆發作!少碰這4種讓你痛到不行的食物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018
#蔡凱宙 #退化性關節炎 #骨科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YbKW5N7uQI/hqdefault.jpg)
膝蓋內側韌帶復健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運動傷害篇的第二集:膝關節運動傷害。
膝關節是人體承重最大的關節。電視上常常看到運動員前十字韌帶受傷/髕骨韌帶受傷/半月軟骨受傷/大腿肌肉拉傷等等的新聞,是否總是不知道新聞在公蝦ㄒ…密呢?
這集一次把常見的膝關節傷害都概括進去,讓大家對膝關節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囉!
*參考資料:
1. 台大 江清泉醫師-膝部運動傷害之診斷與治療
https://goo.gl/t8smzN
2. Knee anatomy
https://youtu.be/rRVAjHJxmX8
3. ACL tear(Sports injury)
https://youtu.be/lpIOMuqXWrE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無語良師 - 大體老師的秘密!
► https://youtu.be/WL9EUEwRsmI
流感疫苗該打嗎? 疫苗真相大公開!
► https://youtu.be/o-nuelimMdc
人為什麼會脹氣? 究竟該怎麼有效預防?
► https://youtu.be/DprtG2832Ls
不要再對憂鬱症患者「講幹話」! 淺談憂鬱症!!
► https://youtu.be/-g3WZnFaBoY
2017年最重大發現! 肺臟竟然是「造血器官」!!
► https://youtu.be/swjZfOoZZUE
【追蹤蒼藍鴿】
▶訂閱頻道 https://goo.gl/Xtp7YW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值班碎碎念/三分鐘聊醫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58-wOOZFT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