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夏季奧運,觀眾每每為那些超級人類的各種體能表現感到驚歎。不論是屢次打破世界紀錄的牙買加短跑選手波特(Usain Bolt),獲得23面奧運金牌的美國游泳選手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或是為美國隊奪下奧運女子體操全能金牌的體操選手道格拉斯(Gabby Douglas),他們驚人的體能與優雅、近乎完美的姿勢與動作,總是在全球觀眾的心中留下無法抹滅的印象。
究竟是哪些因素造就奧運選手如此驚人的體能表現?長久以來,無論是專家或是普羅大眾皆認為,基因是決定運動員傑出表現的因素。這些頂尖運動員天生就有異乎常人的體格,讓他們在體能競賽上締造卓越的成績。舉例來說,許多體育評論家把菲爾普斯在四屆奧運的驚人表現,歸功於他伸展開來總長超過兩公尺的雙臂,以及極具彈性的大腳。
然而自1990年以來,運動心理學家開始有了不同的見解,儘管天生的優異體格極為重要,單有這樣的條件並不足以成為偉大的運動員。相反地,卓越的表現似乎與特定的心理素質、長年的嚴格訓練,以及優秀的教練指導等因素有關。了解哪些因素讓運動選手成為體育場上不朽的傳奇,成了許多運動心理學家十分感興趣的研究議題。
美國大峽谷州立大學的田徑教練波茲(Jerry Baltes),常常告訴他的隊員:「我可以讓你跑得更快,但我沒辦法讓你跑得快。」想要成為優秀的體育選手,一些天生條件是不可或缺的。
天賦條件的影響
2014年,美國演化生物學家朗巴杜( Michael Lombardo),研究15名曾獲奧運短跑獎牌的男女運動員、以及20名美國歷史上跑得最快的男性運動選手,發現每位頂尖運動員在接受正式訓練前,已在體育項目上有不凡的傑出表現。同樣地,當他訪談64名在大學層級運動會中,獲得卓越成績的田徑選手,也發現這些運動員在孩童時期,便展現出比同儕優秀許多的運動能力。
這樣的內在體適能(intrinsic fitness)並非唯一與遺傳有關、影響體育成就的重要條件。即使在一群運動選手中,某些幸運兒似乎也比他人具有更佳的可訓練性(trainability),在接受訓練後進步特別迅速。有趣的是,在上述的研究當中,朗巴杜也發現這些優秀短跑選手在接受正式訓練後,進步程度也異於常人。
所謂的可訓練性,與個人的肌肉強度和心肺功能有關。澳洲維多利亞大學的運動學家艾能(Nir Eynon),針對可訓練性進行一連串的研究。他召募數名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受試者,讓他們參與特定體能訓練。
艾能和同事發現,即使所有受試者的訓練量完全相同,他們體能進步的程度卻迥然不同:某些受試者的心肺功能增強了50~80%,有些受試者卻毫無進展。
艾能表示,每個人的可訓練性極為不同,即使兩個人的訓練時間點、運動量和飲食習慣完全一樣,也不會從運動中獲得相同益處;也就是說,即使具有強大的決心與毅力,體能訓練對某些人的幫助仍然有限,這種明顯的個別差異極有可能來自遺傳。
1998年,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遺傳學家布夏爾(Claude Bouchard)和同事,針對99個家庭的基因進行遺傳分析,發現可訓練性與基因密切相關。儘管眾多研究指出遺傳因子對運動能力的可能影響,直至今日,科學家仍未發現確切的運動遺傳機制。
2016年,布夏爾和同事比對了1520名耐力頂尖的運動選手,和2760名對照組的基因序列,試圖找出與運動能力相關的基因,然而結果讓他們大失所望──兩者間並沒有呈現任何顯著差異。這或許意味著運動能力並非由單一基因所控制,而是反過來──運動能力可能與許多基因有關,但單一基因的影響極為微小。
雖然布夏爾的基因比對研究結果不符合預期,近年來其他遺傳學研究,卻為這個謎團帶來一絲曙光。舉例來說,澳洲墨爾本大學的遺傳學家諾斯(Kathryn North)在過去10多年針對ACTN3基因進行研究,ACTN3負責產生讓肌肉快速收縮、展現出爆發力的蛋白質,諾斯發現,帶有這個基因的小鼠具有較高的肌耐力。
獨特的心理素質
艾能接續諾斯團隊的研究結果,也試圖在人類身上找出ACTN3與運動能力的關係。艾能和同事發現,做為對照組的一般人有16%缺乏此基因,然而實驗組的300名頂尖短跑選手皆帶有ACTN3這個基因。艾能表示,ACTN3基因雖然只能解釋1~1.5%的短跑能力差異,但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這個基因或許是成為頂尖短跑選手的必要條件之一。
頂尖運動選手不僅擁有異於常人的傑出體能,更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心理特質。舉例來說,參與國際賽事的運動選手,比常人更容易進入心理學家稱為「神馳」(flow,或譯「心流」)的獨特專注狀態:高度專注於當下所從事的活動,完美的表現也因此自然而然展現。
頂尖運動員也能在巨大的壓力下,展現出過人的專注力和意志力──一種運動學家所說的「讓夢想成真」(making it happen)的能力。
澳洲運動心理學家史旺(Christian Swann)說:「某些時候,運動員不需要體驗所謂神馳狀態,或是發揮讓夢想成真的能力也能贏得比賽。但若要達到個人最佳紀錄的表現,他們必須進入上述其中一種、甚至兩者皆備的心理狀態。」
史旺與同事也發現頂尖運動員所具有的人格特質,包括自信心、競爭能力、樂觀、心理強韌性以及適應完美主義(adaptive perfectionism,一種重視成就、但不會一犯錯便自我否定的完美主義心態)。
頂尖運動員也在某些特定的知覺和認知測驗上,有極佳的表現。2013年,美國認知神經科學家艾維斯(Heloisa Alves)召募了87名頂尖的巴西排球選手,和67名非運動員的對照組進行研究,要求他們完成一連串執行控制功能、記憶以及視覺空間注意力的認知測驗。
艾維斯發現,相較於非運動員,這些排球選手在執行控制功能,和視覺空間注意力測驗中,都展現了較快的反應速率和較優異的認知能力。艾維斯認為,長期體能訓練也鍛練了特定的認知功能;正因如此,頂尖運動員自然而然在某些認知能力上表現優異。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廖文強 Wen-Chiang Li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廖文強2015全新迷你創作專輯《喜劇人生》,現正熱賣中! 詳情請上臉書專頁:http://www.facebook.com/WenChiangLiao/ 1/22巡迴最終場,臺中Legacy,好評售票中:http://tinyurl.com/omyln3r --- 廖文強《喜劇人生》數位下載...
自我否定 人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四年一度的夏季奧運,觀眾每每為那些超級人類的各種體能表現感到驚歎。不論是屢次打破世界紀錄的牙買加短跑選手波特(Usain Bolt),獲得23面奧運金牌的美國游泳選手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或是為美國隊奪下奧運女子體操全能金牌的體操選手道格拉斯(Gabby Douglas),他們驚人的體能與優雅、近乎完美的姿勢與動作,總是在全球觀眾的心中留下無法抹滅的印象。
究竟是哪些因素造就奧運選手如此驚人的體能表現?長久以來,無論是專家或是普羅大眾皆認為,基因是決定運動員傑出表現的因素。這些頂尖運動員天生就有異乎常人的體格,讓他們在體能競賽上締造卓越的成績。舉例來說,許多體育評論家把菲爾普斯在四屆奧運的驚人表現,歸功於他伸展開來總長超過兩公尺的雙臂,以及極具彈性的大腳。
然而自1990年以來,運動心理學家開始有了不同的見解,儘管天生的優異體格極為重要,單有這樣的條件並不足以成為偉大的運動員。相反地,卓越的表現似乎與特定的心理素質、長年的嚴格訓練,以及優秀的教練指導等因素有關。了解哪些因素讓運動選手成為體育場上不朽的傳奇,成了許多運動心理學家十分感興趣的研究議題。
美國大峽谷州立大學的田徑教練波茲(Jerry Baltes),常常告訴他的隊員:「我可以讓你跑得更快,但我沒辦法讓你跑得快。」想要成為優秀的體育選手,一些天生條件是不可或缺的。
天賦條件的影響
2014年,美國演化生物學家朗巴杜( Michael Lombardo),研究15名曾獲奧運短跑獎牌的男女運動員、以及20名美國歷史上跑得最快的男性運動選手,發現每位頂尖運動員在接受正式訓練前,已在體育項目上有不凡的傑出表現。同樣地,當他訪談64名在大學層級運動會中,獲得卓越成績的田徑選手,也發現這些運動員在孩童時期,便展現出比同儕優秀許多的運動能力。
這樣的內在體適能(intrinsic fitness)並非唯一與遺傳有關、影響體育成就的重要條件。即使在一群運動選手中,某些幸運兒似乎也比他人具有更佳的可訓練性(trainability),在接受訓練後進步特別迅速。有趣的是,在上述的研究當中,朗巴杜也發現這些優秀短跑選手在接受正式訓練後,進步程度也異於常人。
所謂的可訓練性,與個人的肌肉強度和心肺功能有關。澳洲維多利亞大學的運動學家艾能(Nir Eynon),針對可訓練性進行一連串的研究。他召募數名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受試者,讓他們參與特定體能訓練。
艾能和同事發現,即使所有受試者的訓練量完全相同,他們體能進步的程度卻迥然不同:某些受試者的心肺功能增強了50~80%,有些受試者卻毫無進展。
艾能表示,每個人的可訓練性極為不同,即使兩個人的訓練時間點、運動量和飲食習慣完全一樣,也不會從運動中獲得相同益處;也就是說,即使具有強大的決心與毅力,體能訓練對某些人的幫助仍然有限,這種明顯的個別差異極有可能來自遺傳。
1998年,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遺傳學家布夏爾(Claude Bouchard)和同事,針對99個家庭的基因進行遺傳分析,發現可訓練性與基因密切相關。儘管眾多研究指出遺傳因子對運動能力的可能影響,直至今日,科學家仍未發現確切的運動遺傳機制。
2016年,布夏爾和同事比對了1520名耐力頂尖的運動選手,和2760名對照組的基因序列,試圖找出與運動能力相關的基因,然而結果讓他們大失所望──兩者間並沒有呈現任何顯著差異。這或許意味著運動能力並非由單一基因所控制,而是反過來──運動能力可能與許多基因有關,但單一基因的影響極為微小。
雖然布夏爾的基因比對研究結果不符合預期,近年來其他遺傳學研究,卻為這個謎團帶來一絲曙光。舉例來說,澳洲墨爾本大學的遺傳學家諾斯(Kathryn North)在過去10多年針對ACTN3基因進行研究,ACTN3負責產生讓肌肉快速收縮、展現出爆發力的蛋白質,諾斯發現,帶有這個基因的小鼠具有較高的肌耐力。
獨特的心理素質
艾能接續諾斯團隊的研究結果,也試圖在人類身上找出ACTN3與運動能力的關係。艾能和同事發現,做為對照組的一般人有16%缺乏此基因,然而實驗組的300名頂尖短跑選手皆帶有ACTN3這個基因。艾能表示,ACTN3基因雖然只能解釋1~1.5%的短跑能力差異,但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這個基因或許是成為頂尖短跑選手的必要條件之一。
頂尖運動選手不僅擁有異於常人的傑出體能,更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心理特質。舉例來說,參與國際賽事的運動選手,比常人更容易進入心理學家稱為「神馳」(flow,或譯「心流」)的獨特專注狀態:高度專注於當下所從事的活動,完美的表現也因此自然而然展現。
頂尖運動員也能在巨大的壓力下,展現出過人的專注力和意志力──一種運動學家所說的「讓夢想成真」(making it happen)的能力。
澳洲運動心理學家史旺(Christian Swann)說:「某些時候,運動員不需要體驗所謂神馳狀態,或是發揮讓夢想成真的能力也能贏得比賽。但若要達到個人最佳紀錄的表現,他們必須進入上述其中一種、甚至兩者皆備的心理狀態。」
史旺與同事也發現頂尖運動員所具有的人格特質,包括自信心、競爭能力、樂觀、心理強韌性以及適應完美主義(adaptive perfectionism,一種重視成就、但不會一犯錯便自我否定的完美主義心態)。
頂尖運動員也在某些特定的知覺和認知測驗上,有極佳的表現。2013年,美國認知神經科學家艾維斯(Heloisa Alves)召募了87名頂尖的巴西排球選手,和67名非運動員的對照組進行研究,要求他們完成一連串執行控制功能、記憶以及視覺空間注意力的認知測驗。
艾維斯發現,相較於非運動員,這些排球選手在執行控制功能,和視覺空間注意力測驗中,都展現了較快的反應速率和較優異的認知能力。艾維斯認為,長期體能訓練也鍛練了特定的認知功能;正因如此,頂尖運動員自然而然在某些認知能力上表現優異。
自我否定 人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表演是在有我和無我之間嗎?」
「對。」
「那我們怎麼知道,感受是自己的還是角色的?」
「只要是感受,都是自己的。」
「會不會到某些時候,我們太擅長做這些事了,表演會變得像在操弄情緒?因為每種情緒都可以被創造,感動可以,悲傷也可以。」
「到了這個階段,我們就會重新地去貼近真實。」
-
上週,我的一位學生,Yoga,在她的日記寫下了我們的對話。對我來說,這又是展開另一次探索的大好時機。
-
我想,別說是表演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時常創造所謂「偽快樂」、「偽幸福」、「偽痛苦」。如果我們從心理學的精神分析研究去觀察就不難察覺。
-
例如,一個人若是擁有道德層次的自虐人格,他就會渴望精神上的傷害、羞辱與被宰制,藉以獲得快感。這樣聽起來好像很瘋癲,像個沒救的精神疾患。
-
但事實上,這項特質遠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常見,這種獲得快樂的欲望通常是無意識的,而且會被合理化為忠誠、愛、自我否定或是對於某樣超越人類的力量(例如神明)的反應。
-
精神分析證明了人的渴望有多麼壓抑,又被合理化的那麼天衣無縫。你說,藉由滿足其渴望所伴隨而來的快樂與感動,會是真的嗎?
-
如果以快樂的潛抑現象下去深討,也可發現兩種不同的層次:
第一,沒那麼徹底但是較常見的潛抑形式。你會有意識的感到快樂,但是沒有連結到非理性的渴望本身,反而是連結到它的合理化表現。
-
例如,一個強迫傾向的守財奴會合理化他的快樂來源是他正在守護他的家人以及後代子孫。一個擁有虐待人格的社運人士會以為他的快樂來源是為道德而戰的義憤,而忽視了他在其中不斷攻擊、詆毀、羞辱反對陣營所帶來的快感。
-
第二,更極端的潛抑形式則是完全沒有意識到任何快樂。例如許多擁有虐待人格的人會嚴肅的否認看到別人受辱可以讓他感到快樂。但是,在精神分析領域對他進行自由聯想或夢的分析,卻顯示其中存有潛意識的快樂。
-
就連痛苦與不幸福的感覺,也可以是潛意識的。一個人也許會認為他沒有達到理想的成就而不幸福,也許他認為自己不幸福是因為他沒順利獲得升遷、沒能和心愛的對象共組家庭、又或許是自己身體上的外在缺陷。
-
但上述理由很可能都是他把自己的不幸給合理化了,真正的原因也許是他的生活欠缺創造性、他的潛能被外在價值觀給抑制、生活空虛、沒能力去愛,等等更貼近人性與人格完整性的原因。
-
甚至,如果這個人因為某種文化力量,例如家庭教育、宗教信仰或是振奮人心的企業文化,他就有機會將這份不幸福的感覺徹底潛抑,認為自己很快樂、應該要很快樂、甚至時常發文提醒自己和社交圈---「我是個快樂且知足的人。」
-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他相信自己是快樂且幸福的,事實上卻處於潛抑的憾恨與懊悔之中。
-
也許,表演之中的痛苦在精神分析層次下的探討也屬於一種「偽痛苦」。日常生活中,人也習慣會預期不幸,並且因而感受到悲傷和痛苦。
-
德國的心理學家弗洛姆在他的研究中,為了將「偽幸福」和真正的幸福區分開來,特別強調了一個概念:
幸福與不幸福不只是一個心態而已。事實上,那是整個生物狀態、整體人格的表現。幸福和身體與精神上的活力、思考與創造力有連帶關係,不幸福則與以上特質的退化有關。
-
因此,身體的反應往往比我們有意識的感覺更加顯著。真正牽連整體人格的幸福程度,與他的心智能力與情緒能力、理性運作的敏銳程度、知覺感受的強度有關。
-
所以,如果快樂、幸福、痛苦只存於在一個人的腦袋,而不是他整體的人格狀態,那就稱之為「偽快樂」、「偽幸福」、「偽痛苦」。
-
「偽快樂」和「偽痛苦」都只是一種經過偽裝、部分潛抑或合理化的「感覺」;它們只是關於感覺的念頭,並非真正的情緒經驗。
-
隨著心智狀態的成熟、理性覺察的養成、或是生活環境與社會文化思潮的演進,一個人或許能在他往後的人生中,逐一辨識哪些是當初經過偽裝的情緒經驗。
-
Yoga你看,人有多複雜。我不是心理醫師,不完全明白精神分析,我只是渺小的演員,在人性蔚藍無垠的大海做著精緻小巧的角色分析。
-
關於場景布幔中的發生的快樂與悲傷,什麼是真、什麼是假,老實說,我越來越拿不定主意了。
自我否定 人格 在 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廖文強2015全新迷你創作專輯《喜劇人生》,現正熱賣中!
詳情請上臉書專頁:http://www.facebook.com/WenChiangLiao/
1/22巡迴最終場,臺中Legacy,好評售票中:http://tinyurl.com/omyln3r
---
廖文強《喜劇人生》數位下載:
KKBOX ▶ https://goo.gl/nly409
myMusic ▶ http://goo.gl/Me26GL
Omusic ▶ http://goo.gl/LyYdpI
iTunes ▶ https://goo.gl/AbEs4d
「有沒有一種可能,放聲大哭會比微笑輕鬆?」
讓音樂與心中的武裝對話,安撫每個不得不堅強的無助靈魂。
沒有人該在名為人生的喜劇之中,總是扮演悲劇英雄的角色。
---[ 關於專輯 ]
若要用最簡單的話來介紹這張專輯的核心概念,就是在寫「故作堅強」,而這件事,我們都再熟悉不過了。
正因為知道許多人覺得人群中的自己不是自己,知道許多人渴望躲在黑暗角落的人格能被接納,知道這些壓抑,知道這些深夜獨處時的自我否定;所以,這張專輯除了獻給每一個故作堅強的你,也獻給從未察覺那些悲傷的你。
《喜劇人生》乍看是我這幾年來的人生縮影,其實是希望透過這些歌曲安撫一樣脆弱、卻仍渴望幸福的靈魂,並更希望讓未曾意識到這個議題的人,也能多關懷身邊的朋友。
雖然號稱迷你專輯,願望卻很大。希望我們終將能真的像外表所表現的那樣快樂與堅強,這是我這張專輯概念所衷心期盼的目標。
---[ 關於MV ]
這是廖文強第一次自導自演這麼大規模的棚拍MV,感謝所有朋友們在極大的時間與預算壓力下全力相挺,再次交出一支令人驚豔的作品。
拍攝過程中,文強數度淚灑攝影棚,原本以為專輯發行後已經聽到麻痺、不會再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卻依然因為場景和MV要呈現的故事而崩潰失聲。
畫面中除了文強自己的獨角戲之外,沒有其他演員露臉入鏡,僅能靠肢體動作和表情來撐起整個影像,不管是尷尬的笑容,或是故作堅強的神情,都在家裡再三練習過後,才確定親自上陣。
拍攝後訪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St_9I93OA
---
喜劇人生
詞曲:廖文強
你以為我總是快樂
我也就這麼相信了
笑容在挫折中成長
堅強得很勵志不是嗎
失戀總笑著說沒事
放任逃避偽裝真實
我以為我總是快樂
你也就這麼相信了
(就讓)我享受著 我的喜劇人生
我愛我哭我笑都只為換你 幾秒的快樂
就算是一個人 把眼睛都哭腫了
我躲我藏我活得荒唐都是 劇本一部分
稱不上什麼犧牲
你的美好結局才成全這角色
沮喪還要故作堅強
偶爾心碎無傷大雅
放心我曾經說過的
只要你幸福就好了
每一個帶來溫暖的人 並非心裡都住著太陽
也總在最黑暗的夜空 等待一道沉默的星光
最後一張字條寫著
真的不用擔心我
我的喜劇人生不會謝幕太久
---
導演:廖文強
製片:吳堅銪
製片助理:游原叡
攝影/燈光:曾崴榆
攝大助:師哥
攝二:廖殷
燈大助:萬又銘
燈二:張荷澤
平面紀錄:張景堯 Zil
彩妝:王姿惠 Renny
服裝:黎鈺華 Nico(Good Day 彩妝 造型)
標準字設計:尤洞豆 Dongdou
器材:妄想機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攝影棚:吉福麗攝影棚
特別感謝:小夏,Spacebar,小襪,五餅,允安,賈彬,坤達,張君寶,Ryan,國禎,李國毅,包子。
---
詞 Lyricist: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曲 Composer: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演唱 Vocal: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製作人 Producer: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編曲 Arrangement:廖文強 Wen-Chiang Liao、張天偉 Tien-Wei Chang、江尚謙 Shang-Chien Chiang、黃耀圻 Zell Huang
鼓 Drums:江尚謙 Shang-Chien Chiang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電貝斯 Bass:黃耀圻 Zell Huang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張天偉 Tien-Wei Chang
鍵盤 Keyboard:張天偉 Tien-Wei Chang
和聲 Chorus: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黃偉峰 Waveform Huang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112F Studio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單為明 Link Shan、錢煒安 Zen Chien
錄音助理 Recording Assistant:蔡周翰 Chou Han Tsay(Lights Up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康小白 Shiro Kou
混音室 Mixing Studio: 小宇宙音樂工作室 Cosmos Room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母帶後期處理混音師 Mastering Engineer:Jeff Lipton
母帶後期處理助理混音師 Assistant Mastering Engineer:Maria Rice
母帶後期處理混音室 Mastering Studio:Peerless Mastering, Boston, MA
OP:Linfair Music Publishing Ltd. 福茂著作權
發現音樂發行
自我否定 人格 在 潘瑋柏官方頻道Will P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潘瑋柏Will Pan
[24個比利] The Story of Billy
2012潘瑋柏 用創作變身,用音樂表演
一張用歌曲結合 演技、舞蹈、視覺的藝術專輯
你知道這個名字 但你真的認識這個人嗎?
你知道他很陽光嗎
你知道他很極端嗎
你知道他很愛折磨自己嗎?
你知道他對音樂有多瘋狂嗎?
你知道他有那麼多面嗎?
緣起:潘瑋柏的毀滅與重生
潘瑋柏2011年獲頒金鐘影帝,經歷過一段精采人生的雲霄飛車;有人批評他,也有人認同他、有人同情他、有人漠不關心。他腦海裡出現無數聲音,有個聲音說:「他們憑甚麼看不起我?」也有一個聲音說:「我應該謙虛接受這些批評」另一個聲音說:「是評審肯定我為什麼我要哭著領這個獎?」有那麼多聲音在他的腦海,好像不同的分身一樣。他被別人無情否定,也開始自我否定,他意識到潛伏在心裡的魔性,讓他想摧毀一切原有的存在,但那種被毀滅的恐懼,讓他躲起來不敢面對任何人,連家人都被封鎖在他的世界之外。
但沒想到他還是重生了,他身體裡光明的一面戰勝了,他選擇樂觀開朗的面對螢光幕,「對!是我不夠好,要不然不會有負面的聲音出來,但我一定會讓自己更好,總有一天站在舞台上,會是全面的掌聲!」。
自我否定 人格 在 專業想- 新的一年,從自我肯定的練習開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自我否定的小孩」 已經不是第一次有這種感覺,常常在校園帶領小團體中請學生挑選人格特質卡,優點缺點各半的擺放在桌上五十張卡牌,有一些人會先選擇負面的詞語來 ... ... <看更多>
自我否定 人格 在 小心!自我否定的5個跡象,代表人格正在被摧毀中!『西琦鼠鼠 的推薦與評價
小心! 自我否定 的5個跡象,代表 人格 正在被摧毀中!『西琦鼠鼠- 先從自己開始EP4 自我肯定篇1 』 ... 1.6K views 1 year ago Podcast s1 自我認識.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