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全面重啟公劃都市更新地區 預計於8月中起辦理公開展覽及說明會
今(10)下午本府召開「臺北市公劃都市更新地區啟動公開展覽及說明會」記者會,本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劉玉山委員、本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陳春銅名譽理事長以及本市建築師公會代表于淑婷常務理事,本府都發局林洲民局長、都更處方定安處長、都委會劉秀玲執行秘書、捷運局王偉主任秘書、產發局吳欣珮副局長、社會局易君強專門委員、交通局陳榮明副局長、教育局洪哲義副局長、勞動局劉家鴻主任秘書也都一同出席,共同宣布本市公劃都更地區將全面重啟。
本府自2016年啟動公辦都更元年以來,即全方位改善都更行政流程,加速推動都市更新,積極推動都市更新興革及創新作業,包括168專案、公私協力改革都更效能、30+N行動方案、都更條例修法建議等。除大幅縮短審議時程外,並使容積獎勵項目及計算更加明確化,推動至今已有顯著成效。今年度更將過去20年都市更新推動的經驗轉化為4年的沉澱與創新,藉此讓臺北市都市更新推動有全面性可推動的機制,從單點式的『公辦都更』推進至區塊整合的『公劃都更』。也預計經由今年『公劃都更』都市計畫程序的完成之後,讓台北市的『民辦都更』大幅全面啟動,而在今天記者說明會之後,即將於下星期一(8/13)正式都市計畫公開展覽的【公劃都更計畫】其覆蓋面積擴及到台北市12行政區,總計約有627.54公頃的土地,並預計有將近21萬6,000戶的台北市住戶,因為被重新劃入為本次即將頒布的『台北市公劃都更地區』,將獲得有新增的都更建築容積獎勵項目,促使驅動台北市全面民辦都更的契機。
回顧臺北市政府曾經於2000年、2002年公告劃定有281處更新地區,總面積約535.98公頃。而截至今(2018)年7月,已劃定公劃都更地區範圍內事業計畫報核率僅有18.41%,已完工或施工中之比例僅有6.18%。這個曾經發布過的公劃都更計畫,已歷經18年來未再經過通盤檢討作業,且都更的時程獎勵也早已失效。這也就是說,臺北市過去20年雖將臺北市部分環境窳陋、機能不足地區,經由都市計畫程序而公劃為都更地區,但是這計畫仍缺少配套措施,未能達到積極帶動民間推動都更之效。因此,市府為積極提升都更動能,實有必要因應現況情形及未來挑戰重新檢討公劃更新地區,提高都更誘因,並引動民辦都更的全幅啟動。
本次全市性更新地區總檢討係配合各行政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及TOD戰略推動,檢討、整併零散之公劃更新地區,並重行劃定。全面以5項更新目標與類型,包括國際競爭產業機能、捷運TOD再結構、地區公共機能調節、地區整備與住居環境更新、災害應變韌性城市等五項更新目標與更新類型引導下,結合創新容積獎勵機制及公益性服務設施調節,配合更新計畫擬定引導都市發展,並活絡民間更新推動。本次全面重行檢討後所劃設的85處更新地區,依其地區發展特性,針對土地利用計畫構想、公私土地地權分析盤點、指認優先開闢公設及公益回饋項目、細部計畫道路整併構想、地區環境改善軟性策略及防救災空間構想等項目擬定更新計畫。藉以銜接都市計畫,並擬定因地制宜的更新計畫調節地區發展,並歸納6個重點實施方針:1.恢復時程獎勵10%,提高民間都更誘因;2.增訂都市機能獎勵容積評定標準(△F5-7),提高民間都更誘因;3.容積獎勵核算予以行政審查化;4.每年度公告個更新區所需公益設施需求,以供實施者申請公益設施獎勵參考依據;5.鼓勵更新地區申請接受容積移轉優先順序;6.劃定更新地區,不指定更新單元等。
另外,本次公劃更新地區還有一件最重要的就是依據這些公劃地區的範圍,由政府及民間協力擬定更全面性且具引導性的更新地區計畫,例如本府目前已積極推動且已擬定地區更新計畫的大同區蘭州斯文里整宅地區與中正區南機場整宅地區,以及本府刻研擬並即將發布的文山區安康平宅地區更新計畫,就是依據具全面性以及前瞻性的更新地區計畫內容來做實質性的推動,因此也呼籲各學界以及業界專業者一起共同來合作發揮動能,協助研擬更多的更新地區計畫,以帶動北市全面性的都市再生效應。
本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劉玉山委員提到,以往的都市更新推動有以下三點問題,包括行政程序冗長、容積獎勵項目與額度不明確以及關係人權利義務的不透明,對此台北市政府自2016年起推動168專案以及公私協力改革都更效能等多項政策,已大大改善都更推動機制,本次公劃更新地區內容更是將時程獎勵重新給予,並且增訂都市機能獎勵容積評定標準(△F5-7)將容獎額度明確化,預期將能有效幫助都更事業的全面推動。
本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陳春銅名譽理事長以及本市建築師公會代表于淑婷常務理事也提到,本次的重新劃定公劃都更地區,是一份長達將近20年的等待,如今透過新劃定的更新地區,未來將能夠更清楚的掌握都更推動的藍圖,藉由時程獎勵重新給予以及容獎額度明確化,也將更確保都更推動的穩定性,符合業界的期待,希望北市府能盡速的發布實施,北市的全面都市再生推動政策將指日可待。
總歸來說,本次重行檢討全市12行政區,共劃定85處約627.54公頃。未來將同時公告並廢止過去2000年、2002年劃定更新地區範圍,另外,透過都市計畫程序劃定南港產專區52公頃,及保留都市計畫更新地區71.08公頃,合計約752.06公頃,將全面重新起計都市更新時程獎勵10%,並增訂獎勵容積評定標準(△F5-7),市府也統整全市托嬰、托老等社福及產業發展需求,發布全市公益性設施需求項目,提供實施者申請公益設施獎勵參考,並給予相關行政協助,以增益都市更新推動之公益性。本次公劃都更地區,全市約有21.6萬戶劃入都市更新地區範圍內,未來將透過以上6個重點實施方針,加速全市民辦都更之啟動,並期望在6年內提高公劃都更地區範圍內事業計畫報核率達30%以上,預估可引動民間投入金額逾4,200億。期盼由政府率先樹立典範百花齊放,由公辦都更帶動公劃更新地區,誘導民間更新推動,並透過更計畫引導地區發展,帶動台北市都市更新轉型新契機。
本次「劃定臺北市85處為都市更新地區暨擬定都市更新計畫案」預定於8/13(一)起公開展覽1個月,以蒐集各界意見,接續於今年9月提送都委會審議,通過後公告實施。有關更多公劃更新地區公開展覽相關資訊,請洽都市更新處更新企劃科(02-2781-5696),另為使市民進一步瞭解公劃更新地區內容,臺北市政府預訂於下列時間於各行政區舉行說明(時間地點如下),也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踴躍參加。
預計四場公劃都更地區說明會時間地點如下:
1.北區說明會(北投區、士林區、內湖區):8月26日(日) 1400-1630於臺北市立百齡高級中學 活動中心二樓禮堂(臺北市士林區承德路四段177號)舉辦
2. 西區說明會(大同區、中正區、萬華區):8月28日(二) 1900-2130於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附設餐廳1F宴會廳(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一段20號)舉辦
3.東南區說明會(大安區、南港區、文山區):9月1日(六) 1400-1630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中正堂禮堂(臺北市文山區汀洲路4段88號)舉辦
4.市中心區說明會(中山區、松山區、信義區):9月2日(日) 1400-1630於臺北市民生社區中心四樓集會堂(臺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163-1號4樓)舉辦
臺北市士林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與教育部暨26所大學共商獲共識 共同合作協力推動解決學生宿舍需求議題
今(13)下午代表市府主持「研商臺北市公共住宅提供大專院校作學生宿舍使用」會議。臺北市政府為協助各公、私立大學學生住宿需求,經柯市長於今(107)年6月7日指示由林副市長召集跨局處「提供台北市公私立大專院校學生宿舍專案小組」,並展開規劃。
今日市府特邀集中央教育部主管及全市26所大專院校校長,副校長,學務長,總務長等代表共同來研商,包含教育部由梁學政專門委員代表出席,大專院校部分則有臺灣科技大學廖慶榮校長、大同大學何明果校長、臺北科技大學楊重光副校長、東吳大學董保城副校長、臺北醫學大學李飛鵬副校長、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黃瑞吉副校長等26所學校主管代表出席,歡迎大家共同來關心及解決本市大專院校學生住宿需求議題。市府期望與中央、教育部及各大專院密切的合作,逐步透過短中,長,期計畫,以及多元化方案提供學生宿舍,期能讓到臺北市就讀大學青年學子能有住得起、住得安全的住宿環境,能安心學習。
市府專案小組所提出整體計畫構想,依據106年教育部高教司的統計位於本市大專院校合計26所,自有宿舍及租賃宿舍為49,250床,申請學校宿舍人數為64,022人,平均供需比為76.93%,宿舍缺額為14,772床,主要缺額集中於士林、文山區及大安區。如此龐大的需求量在台北市,確實非一日可以解決,也非單獨一個機關(構)可以獨力解決。因此,市府的專案小組本於協助的立場並列訂以短期及中長程計畫,評估以多元方式及管道,規劃提供大專院校學生宿舍興建。專案小組現階段初步估算,短、中長程計畫合計概約可提供大學院校學生宿舍約3,000~4,200床,包含:
(1)、短期措施: 依照本府公宅租用分配原則,保留5%比例提供「在本市就學就業者」承租,媒合在地就學學生入住,另在符合法規且區位適合的前提下,提供一定比例的公宅戶數,作為學生宿舍。短期部分專案小組也優先針對主要缺額士林區及文山區盤點可提供2處學生宿舍基地,包含先以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市府分回36戶專案住宅為試辦基地與大專院校合作辦理,約可提供252床。此外,文山區興隆二區公宅,原本即預定在本(7)月底公開招租,初步也規劃提供B2棟5、6樓兩層樓,共22戶約88個床位作為學生宿舍。南北這兩處公宅提撥合計共有58戶(可提供340床)作為公共住宅提供為大學學生住宿、學生宿舍的短期因應並附帶有實驗性的計畫。
(2)中期措施:將協助中央機關活化閒置國有地,加速都市更新回饋興建學生宿舍;專案小組也盤點兩處基地,包含:
1. 教育部提出於南海路學產用地興建「南海國際學舍」之計畫,該案也是本府主導之公辦都更案,市府將協助加速推動該公辦更新案,期能儘早動工(教育部分回宿舍255戶,市府分回214戶,合計約1,034床)。
2. 士林萬寶紡織公辦都更案係透過都市計畫變更回饋予市府土地,已評估規劃將50%樓地板面積空間,提供作為士林、北投區大專院校學生宿舍使用,約可提供537床,期能與青創產業結合,協助年輕人在臺北就學就業有更好的打拼環境。
(3)長期措施:透過都市計畫通盤檢討、都市計畫變更地回饋方式,取得國:公有可建築土地以供興建學生宿舍。
目前已盤點包含本府正與國防部準備共同合作北投營區案(現況為國防部北投福利站)改建為公宅基地計畫,該案址則亦可規劃提供作為北投區、士林區學生宿舍與社區共融使用(約300戶、900床)。再者,文山區的海巡署營區基地,將擬協調中央採以都市計畫變更且保障國有土地的權值為前提下,在該營區提供部分土地興建公共住宅與學生宿舍使用(約500戶、1500床)。
綜上,市府將以短期及中長程計畫,評估以多元方式及管道,規劃提供大專院校學生宿舍興建。專案小組現階段初步估算,以上措施之總和,約可提供專屬性的大學院校學生宿舍約3,000~43,00床。並期能與中央、教育部以及需要學生宿舍的公、私立大專院校等共同策略合作。
上述的計畫原則下,大家比較關心短期措施部分,未來經營管理模式,市府已主動與內政部營建署洽得政策支持,並獲今日出席的教育部代表表示欣見台北市政府運用公共住宅一定比例提供各大學亟須的學生宿舍,中央與地方政策方向相同,雙方將持續合作。
因此,市府將依【住宅法】第35條規定,採由本府直接委託大學成立之非營利私法人經營管理,並將透過公開評選方式,由學校主動研提「學生住宿需求以及宿舍經營管理計畫書」參與評選,學校並應提出具公益性之創意回饋計畫並與所在社區共融。市府將由評選委員就各校之需求迫切性、創意回饋計畫與社區共融的公益性、適切性等項目,予以評選決定入住院校。希望這項短期的實驗計畫一方面能夠協助大專院校學生住宿的急迫性問題,另一方面亦可希望透過公益回饋方式引進大專院校學術專業資源,營造大學學生入住公宅並與社區共融效應。至於承租資格、租金訂定及年期部分,【住宅法】第4條已有明訂社會住宅應提供一定比例予未設籍於當地之就學、就業有居住需求者,故未來將依各行政區大專院校需求及所需基本規模,予以彈性調控公共住宅分配予大專院校之基地與戶數,租金部分則將以市府評定之市價租金出租予大專院校,按年計收,出租年期因考量公宅資源應輪替給予需求學校,故將比照採台北市公宅一般戶租屋規定租期最長為6年(3+3=6年),學生承租資格則將依內政部營建署之建議採專案核准方式辦理。
後續作業時程規劃部分,考量各大專院校將於9月中旬開學,短期措施為救急計畫也屬於實驗計畫,市府將積極加速推動,預計於今年7月底前公告兩處基地招租計畫,8月中旬完成評選,8月底前士北科專案住宅即可點交予學校,以利9月中旬新學期開學前供學生入住。至於興隆二區公宅基地則最快可於今年11月底前點交予學校,供107年度下學期開學使用。
綜合討論時,各校代表踴躍發言,討論非常熱烈,對於市府願意面對大專院校學生宿舍需求不足問題,主動邀集中央及各校共同開會研議,並積極提出短期措施兩處實驗計畫基地均表示肯定,樂於配合市府計畫後續提出經營管理計畫。同時也表示對於學生宿舍確實有強烈需求,台科大廖慶榮校長也提到學生宿舍不足,也影響學校對於國際優秀學生之吸引力,希望能與政府部門合作思考多元方案。
我也回應各校校長與代表提問,臺北市將各大學視為台北市的重要資產,市府專案小組將與中央教育部專案小組共同合作,盡力盤整相關資源予以協助,包含國際學生宿舍可透過與教育部合作之「南海國際學舍」之基地,市府分回214戶部分就專屬作為國際學人宿舍,可提供與各大專院校申請使用;對於有強烈需求的學校,後續也將召開第二次會議作更深入之討論。會議上並責成市府都市發展局,於下星期擇日將邀請針對短期實驗計畫兩件公宅標的有需求的各大學院校代表至現場參觀,包含都發局已布置好學生宿舍實際樣品屋。
感謝今日中央教育部以及各大專院校代表出席,有關公共住宅提供學校作為學生宿舍的經營管理模式相關細節,歡迎各校可提出進行討論,以做為後續市府相關的執行的參考。市府亦將持續與中央、各大專院校聯繫規劃相關細節,期可透過共同合作方案,共同協助解決學生宿舍問題。
臺北市士林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市府專案小組期望與教育部暨各校合作 提出多元整合學生宿舍方案
今(4)下午代表市府主持「提供臺北市公、私立大專院校學生宿舍專案小組」記者會。
臺北市政府為協助各公、私立大學學生住宿需求,經柯市長於本年6月7日指示由林副市長召集跨局處「提供台北市公私立大專院校學生宿舍專案小組」,並展開規劃,且已指示由都發局邵總工程司率隊先拜會教育部高教司,瞭解中央對於學生宿舍政策方向及整體供需數量,以利配合中央進行後續規劃。同時市府專案小組也預定於下週,將擴大邀集教育部長官以及位於台北市轄區內之26所各大專院校的校長與主管人員等,共同研商後續合作事項。
市府專案小組表示,市府希望能與行政院、教育部以及各大專院校一起合作,期能逐步透過短中長期計畫,以及多元的提供學生宿舍方案,期使在本市就讀大學青年學子及家長們能減輕住房壓力,並獲有住得起、住得安全、住得好的住宿環境。包含:
(1)、短期措施:將新建公宅依照本府公宅租用分配原則,均保留至少有5%提供為「就業與就學」的戶量提供在本市就學就業者承租,未來市府將主動洽商在地的大學院校,鼓勵並提高在地就學的學生媒合入住率。再者,針對規劃且即將興建之公共住宅,在符合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規定且區位適合的前提下,市府將與大專院校策略合作,提供一定比例的公宅戶數,作為學生宿舍並與社區共融。
(2)、中程措施:優先協助教育部中央機關運用閒置國有地加速都市更新回饋興建學生宿舍與國際學人宿舍。
(3)、長期措施:透過全市性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盤點各行政區內可做為大專院校學生宿舍基地,經由都市計畫變更回饋方式取得可建築土地以供興建大專院校學生宿舍等。
根據教育部表示初步估算全國學生宿舍供給需求差額約為6萬床,落點仍以雙北都會區為主。為更進一步掌握整體需求之精確數量,教育部近期將啟動各大專院校及技職學校未來5到10年之學生宿舍供需與學生住宿需求調查,預計於107年度8月底完成調查。並預計於107年底前委託專業研究單位針對需求落點大的據點,進一步盤點周邊潛在可供學生住宿使用之土地及房舍資源,並進行後續用地或房舍取得可行性分析,並透過跨部會協調以及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推動。
市府針對學生宿舍提供之議題,專案小組已初步盤點短期及中長期可提供作為學生宿舍基地,短期部分包含先以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市府分回36戶專案住宅為試辦基地與大專院校合作辦理,約可提供252床。再者,文山區興隆二區公宅,即將在本月底公開招租,依照現行各公宅均保留有5% 提供為在本市「就業與就學」的戶量,本府將主動洽商在地文山區的大學院校,鼓勵並提高在地就學的學生媒合入住率。
另考量區位近便性,「士林萬寶紡織機關用地公辦都更都市計畫案」甫於近期(6/28)經本市都委會審議通過,透過都市計畫變更回饋,市府可取得近0.34公頃之商業區土地,後續將由產業發展局主導開發作為臺北市北區新創產業指標基地,專案小組並已評估規劃將50%樓地板面積空間,提供作為士林、北投區大專院校學生宿舍使用,約可提供537床,期能與青創產業結合,協助年輕人在臺北就學就業有更好的打拼環境。
此外,為增加學生宿舍供給,教育部提出於南海路學產用地興建「南海國際學舍」之計畫,該案也是本府主導之公辦都更案,市府將協助加速推動該公辦更新案,期能儘早動工(教育部分回宿舍255戶,市府分回214戶,合計約1,034床)。未來市府也願意與教育部合作,協助將教育部所屬學產基金用地或閒置國有地等,透過都市計畫變更或都市更新開發分回等方式,充實學生宿舍之提供。
至於長期計畫,市府也將透過全市性都市計畫通盤檢討過程,盤點各行政區內可做為學生宿舍基地,透過都市計畫變更回饋方式取得可建築土地,包含:文山區的海巡署營區基地,協調中央採以都市計畫變更且保障國有土地的權值為前提下,在該營區提供部分土地興建公共住宅與學生宿舍使用。再者,本府正與國防部準備共同合作北投營區案(現況為國防部北投福利站)改建為公宅基地計畫,該案址則亦可規劃提供作為北投區、士林區學生宿舍與社區共融使用(約300戶、900床)。
綜上,市府將以短期及中長程計畫,評估以多元方式及管道,規劃提供大專院校學生宿舍興建。專案小組現階段初步估算,以上措施之總和,約計於5年期間朝向可提供專屬性的大學院校學生宿舍約3,000~4,200床。並期能與中央、教育部以及需要學生宿舍的公、私立大專院校等共同策略合作。
臺北市士林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 【士林區全區都計通檢及華榮市場公辦 ... 的推薦與評價
今日(2016/12/01)上午主持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第70 3次會議,審議通過「士林區主要計畫通盤檢討案」有關天母、社子以及舊士林生活圈變更內容。 ... <看更多>
臺北市士林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 在 臺北市士林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及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案公告公展 ... 的推薦與評價
臺北市士林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 及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案公告公展說明會. 1.9K views · Streamed 3 years ago ...mo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