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最好的公司、投資最好的公司>
上篇討論投資成長、投資創新。再往下,要從中選出最好的公司去研究、投資
為什麼要研究最好的公司?
因為研究員最寶貴的資源是時間,每天吸收什麼資訊、跟誰混在一起,會嚴重引響我們知識複利的速度
巴菲特說:One of the best things you can do in life is to surround yourself with people who are better than you are
當研究一家好公司,或說得誇張一點,研究一家偉大的公司,你會吸收到怎樣的資訊?會被什麼樣的人圍繞?
首先當我們研究人的時候,會遇到一群頂尖的創業家以及他們周圍頂尖的人物。例如研究波克夏,光是巴菲特自己就已經夠優秀了,但他旁邊還有葛拉漢、費雪、蒙格、Tom Murphy、Bill Gates。然後我們跟員工訪談,會碰到 Ted Weschler、Todd Comb、Greg Abel、Ajit。接著我們跟同樣研究波克夏碰面請益,會遇到 Pabrai、Guy Spier、我老闆。這還只是人的部分,然後我們研究它過去的投資,也會碰到一群厲害的企業,例如 See's Candy、可樂、Apple。我們每天被這些頂尖的人、頂尖的公司滋養,慢慢的知識累積的速度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斜率
在投資上,研究好公司一來可以投資該公司,二來也可以延伸到無數的機會,這間公司的客戶、供應商、轉投資。藉由優秀企業家的眼睛,幫你挑題目
持續研究一家公司九個月好玩嗎?目前實驗下來的結果是越來越好玩,每天都是 Day1。可以慢慢想像巴菲特為什麼可以研究 IBM 50 年
雖然研究好公司,買好公司可能還是會賠錢,而且還花了老半天才研究完一家公司。但沒關係,一生中只要選中一次 Amazon 就夠了。Amazon 上市 24 年,CAGR 38%。這個概念是,如果你有 100 元,把其中五元拿去 allocate 在很不確定的 Amazon,就算未來 24 年你那 95 塊都賠光,24 年下來還是可以拿到超過 20% 的 IRR,這真是挺瘋狂的。
當然這中間有很多可以 argue,憑什麼第一天就買到 Amazon? 沒關係嘛,我有 24 年可以慢慢研究,慢慢買。大不了,我把 Amazon 研究透徹,把這個行業研究透徹,當下一個 Amazon 出現,我應該有比較高的機會選中吧?就像 Charlie Munger 可以選中李祿和 Todd Comb,Buffett 可以選中 Bill Ruane 和 Ted Weschler,邏輯應該類似吧
葛 邏 祿 人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連續五週的內亞/中亞系列終於來到了尾聲,就用這組地圖來為這個系列劃上句點吧!
這組地圖嘗試把「突厥語系」的分佈以及其中幾個重要的語言,用簡單的地圖呈現給大家。內亞/中亞是一塊廣大而且複雜的土地,要系統化的去理解它的歷史文化並不容易;而語言分類框架雖然只是其中一個面向,卻能夠讓我們稍稍理解幾個主要族群/國家之間的關係——誰和誰擁有共同的語言來源、誰和誰語言相近到不用翻譯也能彼此對話等等。
這組圖同時也能讓我們看到:北到北極海、南到伊朗高原、東到中國西北、西到巴爾幹半島,語言和文化在此是一個巨大的連續體。有些族群或許是某個大國裡的「少數民族」,但跨過一條國界,他們卻是另一個國家裡的多數;一條邊界,將一群人導向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
製作這系列主題的這一個月來,內亞/中亞有許多大事正在發生著,相信大家多少都知道,在這裡就不加贅述。短短五集的內容,即使加上了我去《解鎖地球》講的那兩集,雖然把中亞五國都講到了,但涵蓋到的也僅僅只是皮毛而已;更多的歷史、地緣政治、族群衝突、人權議題,仍然等待著我們去了解。
在此特別感謝和我合作的來賓珮岑、豬豬隊友,以及訪問我的解鎖地球尚傑,還有一路支持我們創作的每一位聽眾!期待藉由這一系列節目,讓我們未來聽到「__斯坦」的時候,心裡能浮現更加清晰一點的圖像,也能夠意識到這些地方正在面臨的挑戰,以及值得我們去關注的那些事件。
內亞中亞系列在此告一段落,明天上架的新節目,我們即將再次前往南半球,敬請期待 :)
✏️ 勘誤:第四張圖「葛邏祿語支」右下角的描述有誤,主要突厥語中除了維吾爾語之外,吉爾吉斯語與哈薩克語在中國境內也是使用波斯—阿拉伯書寫系統,伊朗境內的亞塞拜然與亦然。感謝語言收藏家 Péng-Jū Chhòa 指正!
🛠️ 本圖製作的技術細節
- 投影法為「蘭伯特正形圓錐投影」(Lambert conformal conic projection),參數: Standard parallels: 15°N, 65°N; False origin: 60°E, 30°N
- 使用QGIS將維基百科上「Turkic Languages」條目內的分佈圖數化成shapefile,並且根據條目內容稍作調整,僅呈現大概位置,非精確分佈圖
- 用Canva進行排版修圖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中亞 #內亞 #突厥 #語言 #語言學 #語言分類 #突厥語系 #土耳其語 #哈薩克語 #維吾爾 #韃靼 #草原民族 #歐亞大陸 #地圖 #投影法 #麥卡托投影 #地理資訊系統 #GIS
葛 邏 祿 人 在 深度西班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年輕時,硬啃過羅馬帝國衰亡史。
網黑不會假掰,我還真沒看懂。
不是我沒悟性,而是大師,明明精彩的都沒有寫進去!!
例如,只要大家有讀歷史,都知道暴君尼祿。
至於他到底幹了什麼,更認真的路人,或許可以擠出來他似乎燒了羅馬城之類的。
太冤枉他了!他沒燒城,他幹的事情比燒城恐怖多了,但比起其他羅馬皇帝,似乎也沒那麼「糟」,只能說誰叫他要追殺基督教徒,看看後世歷史被掌握在誰手上,就知道被說成暴君,其實是有報復成分的。
莫誤會,這不是替暴君尼祿說話,而是替其他更威的暴君感到不平:
例如他親舅舅,卡利古拉Calígula,第三任皇帝,從小健康小孩,估計在軍營長大,腦袋被打到過,後來慢慢不正常,這位老兄公然與自己的姊妹近親交配,宴會上看到王公大臣家順眼的人妻,也帶回去嘿咻。
而他最心愛的姊妹過世後,就毫無殘念的瘋了,包括尼祿的娘,都被放逐,此人兇殘過度,導致最後死在親近侍衛之手,連他的妻女都沒被放過。
舅舅沒了,該家族推出叔叔克勞蒂歐Claudio來繼任第一公民,第四任皇帝大位。
說叔叔前,先談談尼祿之母,阿葛麗賓娜Agripina。
阿葛麗賓娜年僅13就嫁給參議院元老,對方年長她很多,到阿葛麗賓娜25歲就駕鶴西歸。
不過阿葛麗賓娜也不在乎,她正跟自己親兄弟,卡利古拉公開私通中。
誰知後來卡利古拉徹底瘋了,遷怒放逐了阿葛麗賓娜,小尼祿還只能請姑姑扶養。
卡利古拉舅舅死了,換克勞蒂歐叔父上位,為了權勢,阿葛麗賓娜搞上自己的叔父。
到這裡,肯定很多人要說貴圈真亂了。
傻孩子,若僅僅如此,我才不會半夜不睡覺打字。
首先,叔父有老婆,還有一子一女,老婆野心勃勃想要讓兒子取代老子,叔父一怒之下,把老婆給砍頭了,換跟自己打得火熱的姪女阿葛麗賓娜當王后。(請注意,即使那時候的羅馬,此舉依舊違法)
被迷得團團轉的叔父,懷抱著對妻子的憤恨,放棄自己的親生兒子Británico,反而立尼祿這個「繼子」當繼承人。
為鞏固實力,阿葛麗賓娜還讓尼祿跟自己的繼姐,也就是前任大老婆的女兒Octavia結婚。
沒多久,叔父慢慢發現姪女也不是省油的燈,又開始想將繼承人換成自己親子。
可惜,阿葛麗賓娜速度更快,直接把克勞蒂歐毒死,讓尼祿上位。
於是,尼祿就成了第五代皇帝,但是他很不開心,因為他不喜歡繼姐老婆,可是繼姐老婆人氣超高,不能退貨。
老媽阿葛麗賓娜指手畫腳,意見特別多,連尼祿找個情婦都意見多多,還覺得兒子不聽話,想要推亡夫的親子,也就是尼祿的繼兄上位。
慢著,阿葛麗賓娜,妳為了別讓繼子登基,毒死老公,現在又為了兒子不聽話,要繼子幹掉兒子?!
貴圈邏輯,我不懂阿阿阿阿阿!
生氣的尼祿,最後砍了繼兄。
這時,尼祿還認識了他的人生摯愛:澎湃雅Popea,尼祿愛御姐,前後兩任真愛都比他大幾歲。
尼祿怎麼認識澎湃雅?可能是他同性愛人的妻子,也可能是他塞給自己同性愛人的妻子。
是滴...尼祿是個雙插頭(吧?)
總之,貴圈之亂,我已經要昏了。
然老媽阿葛麗賓娜依舊不同意,於是尼祿氣到決定把媽媽幹掉,但是.......
阿葛麗賓娜是魔鬼終結者!!
尼祿放了三次毒,三次她都活下來。
尼祿決定趁媽媽坐船,讓船沉沒淹死媽媽。
結果...媽媽自己游泳游回岸上!!
暗著全部失敗,導致尼祿只能明著派一堆軍人,把母親殺死。
其他事績不用說,光讀到這裡我就覺得腦袋超載了,原來西班牙腦洞大,都是羅馬留下來的光榮傳統啊啊啊啊啊啊(抱頭)
順便幫尼祿「平反」一下:在他任內,確實火燒羅馬城,他本人那時根本不在羅馬,知曉後趕回去,發放救濟物資,打開宮殿大門供災民安置。
但事後經濟重挫,大家開始怪尼祿時,他生氣地將矛頭指向基督徒,開始追殺基督徒。
說他不殘暴,當然是謊話,此人之可怕,據說他的前教師得知得罪尼祿後,一家子全數服毒自盡,就怕尼祿來。
歷史實在是很有意思的議題,能用西文讀歷史,我才發現好多刺激梗都不見了!金嗯湯,要是全部寫出來,保證大家上羅馬帝國這段,完全都不會打瞌睡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