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測試學習是個理論簡單,但實作起來會遇到很多疑問的學習過程。曾經跟Sean Ellis 一起工作的曲卉寫的這本書不但實用,而且還訪問了一大票測試專家。
他們對於測試主題的選擇(大題目還是小題目)、AARRR漏斗的重點,還有測試團隊在組織內的發展也都有不同的見解。
我覺得很值得多看看,所以做了筆記跟大家分享。
這次分3 part,先來一串九個人我印象最深的測試心得,再來九個人的訪談摘要,最後是九個人對於組織與人的看法。enjoy~
..........
《硅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曲卉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不要只做優化,要做有高影響力的事情。不過,得先做優化累積影響力。"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不要把所有數字綁在一起看,用戶分群是有效優化的開始。"
#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限制供給可以透過奇怪的方式,製造FOMO(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 社交地位(social status)等,讓產品流行"
#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低垂果實摘完後,會陷入低潮與瓶頸。全公司(或跨團隊)的創新idea大匯集會讓大家一起幫忙,並且不要浪費對失敗案例的紀錄與策略學習。"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 Sami Khan
"醜陋、原始的廣告更像是朋友在對用戶說話,有更高機率穿透用戶的防衛心"
#Camera360(修圖), 陳思多
"漏斗的無限解構,原本以為是單純解決留存率問題,結果深究了四層(留存率—>推送更新覆蓋率—>推送更新展示率—>下載權限設定)才達到目的。"
#Square(支付), 羅揚 James Luo
"增長與嚕羊毛黨的鬥智鬥勇,對獎勵的設計要有吸引力,又要養成使用習慣,還要善用推薦者的資訊讓新用戶感受到個性化的感覺。"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修圖), 韓知白
"要做增長先要備好基礎設施(行為數據後台,A/B測試框架),才能夠更快速迭代與勤能補拙。"
#專訪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有些問題除了用數據作判斷外,直接問用戶可以達到更直接的效用,而且幫助增長團隊打開視野。"
---九篇專訪的摘要全文---
#9-1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北極星指標是會變動的
-產品(也就是核心地帶)通常是增長的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測試,但很難直接說服公司其他成員直接拿產品動刀。
-增長團隊一開始成立時候,選擇三不管地帶,以證明自己;之後才進展到核心地帶
-核心地帶的創造新價值、改善原有價值,通常是產品團隊負責。傳遞已有價值給更多人則是增長團隊負責。
-增長團隊必須是全職的,不能跟人共用成員,否則優先順序會被影響
-做測試時候,如何在容易衡量但效果慢跟全新設計但不知哪個因素產生作用之間做取捨?優化測驗要一個個做,改變方向測驗則直接直搗黃龍。而改變方向的測試才能反應高影響力。
-當低垂果實摘完後,要做高影響力需要高資源的測試需求,而不是低資源但也只需要低影響力的需求
#9-2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對行動應用來說,留存是所有指標中最重要的,因為客人離開沒有成本,但留存會對你有無限好處。留存指標包含以日、週、月計算。
-增長團隊大約7-8人,包含產品經理、分析師、設計師、程序員,最多的是程序員。產品經理需要對分析、UI/UX設計、程序都略懂,才能跟他們溝通。
-以每週的循環討論測試設計、結果與去留。
-SC的做法不是所有用戶綁在一起看留存率,是用戶分群後看留存率,包含新用戶、流失後重新造訪用戶、重複使用用戶。
-當移動應用要藉由更版推送提升客戶體驗的時候,如何達到最好的整體效果?衡量指標是RRF 覆蓋率(reach), 相關性(Relevance), 頻率(Frequency) 三個都達到高水準則影響力最大。但覆蓋率是這當中最重要的
#9-3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我的前一間公司(Stolen),每個增長流程與工具都做得很好,但就是產品不夠好。當我到Postmaster之後發現他們什麼成長技巧都沒有,但產品很符合市場需求。
-增長最令人喜歡的是,能量化你的影響力,當你實驗做得好,結合了創造力與分析能力得出很好的想法,就像寫程式一樣,你做了某件事就有某個結果。這是令人上癮的。
-增長最令人不喜歡的是,會讓你偏向那些容易衡量並且很快衡量的東西。但有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例如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反而不是容易衡量的。
-K因子(referral 用戶轉介人數)持續大於1是不可能的,尤其當你的產品越做越大,群體越來越多。即使是社交軟體,要讓k因子大於1 也需要一些違反自然規律的設計。
-稀缺性可以透過奇怪的方式,讓產品更加流行。從Stolen 得到的認知是,限制供給,造成稀缺性。心理因素是害怕錯過(FOMO) 社交地位(social status)等
-即使在矽谷,增長團隊也不多見。Google就沒有。但是FB就有一大批增長團隊並且擴散到其他地方。增長就是技術驅動,易於衡量的行銷。增長團隊更像升級版的行銷團隊,有了程序員的支持可以把推薦系統做得更精準,未來增長團隊會和市場團隊在一起而不是產品。
-用少於10%的流量,可以做任何測試。
#9-4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增長沒效就是沒效。增長可以很快做出改變,並且追蹤哪些改變有效哪些無效。
-增長的低垂果實摘完後,會陷入疲乏,就需要大量idea。創新idea 兩種重要想法:每週五的全公司頭腦風暴 & 忠實紀錄失敗的測試並從中學到策略想法。
-增長團隊刷存在感兩種做法:(1) 在例會中說明有趣但違反直覺的實驗,已讓大家有印象(2) 把大象(重大影響力但耗資源)跟螞蟻(容易但效益有限)的實驗混合起來,避免人家覺得你沒貢獻或者只會做小事情
-新產品開始獲取客人的三種方法:(1) 付費搜索廣告,可以找到真的需要產品並且非常有興趣的人 (2) 抄競爭對手的做法,可以找到他們已經開發過的市場(3) 根據產品特殊屬性的增長手法
#9-5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與機器人投資), Sami Khan
-靠創意的廣告狂人時代已經過去,excel 跟計算機才是你的好朋友。
-檢視總預算,跨通路預算調整(放大表現好的),通路內預算調整(用七天平均放大表現好的)
-2C新產品上線的建議是先在FB做小量A/B測試,找出好的再往其他通路擴散。測試前要設好追蹤,沒有追蹤,測試學習的迴路就不會成立。
-比起其他app,遊戲是最不需要擔心用戶獲取的,因為人們下載無成本;比較需要擔心的反而是用戶留存。因此要一小批一小批的獲取用戶後,關閉其他溝通通路,只針對這小群人做各種產品測試與改進,確定30 日留存率到達可用水準後才能繼續獲取用戶。
-臉書上,越醜的廣告表現越好。因為大家對電視已經疲乏,精美的廣告創意讓人想到電視會自動跳過,但粗糙的原始的則像是你朋友分享的。
#9-6 Camera360(Photo Editor), 陳思多
-漏斗的無限解構,以解決留存為例。原本想藉由app更新處理留存率低的問題,但發現更新覆蓋率不夠高,後來又發現問題是更新的展示率(被看到)低,而展示率低的原因又是app一開始下載時候的預設權限。所以回頭更改預設權限設定,在更改後次日留存率實現5%增長。(但如何在用戶已下載後調整權限啊)
-各地區的差異化溝通,以美國市場為例,經過逐一測試不同族群發現40+婦女喜歡此產品,於是將廣告視覺改為該族群會喜歡的可愛孩子展示功能,降低33%的獲客成本
-增長的成功要素是CEO的有意識支持。因為增長會用到很多資源,或是影響很多資源。若是沒有CEO的支持,無法成功。
-增長團隊需要的數據分析師,是對產品有深切了解的數據分析人,而不是純粹解讀數字。
#9-7Square(支付服務), 羅揚 James Luo
-留存主要是產品決定的,但在早期留存(D14-D90)增長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只要透過各種管道(信件、推送、Retargeting 廣告)重新提醒用戶,就會對早期留存產生明顯效用。
-要做全產品用戶推薦的指標的先決條件,是內部有堅實的大數據團隊,足以做獲客通路歸因。
-通路關鍵三大指標(CPA, ROI, LTV)中,最難建模的是LTV。因為涉及對長期留存率與資本折現率的重要假設。
-好的推薦系統會牽涉到三大項目,獎勵、曝光、轉化。其中獎勵的設計是與嚕羊毛黨鬥智鬥勇的活動。獎勵內容要考慮『有吸引力的額度、合適的條件限制、養成使用習慣的限制,累進式獎勵、考慮對稱式獎勵(利己又利人)』
-即使是最忠誠的用戶,也不會時刻記得你的獎勵項目。
-新用戶進來後,可以用推薦人的資訊提醒他們使用獎勵,不僅給新用戶個性化的感覺,也提醒新用戶『我確實獲得了某人的推薦』
#9-8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Photo Editor), 韓知白
-美圖的用戶留存指標設在N張照片保存,一開始是基於通路管理的需要,因為有些通路留存數據會有回饋延遲以及作假的問題。
-探探的市場部與增長部的區別在,市場部負責花錢,增長部不負責花錢。
-增長不是先做KPI管理,而是要有好的基礎設施(行為數據後台,A/B測試框架)才能開始觀測指標與迭代增長。
-快速迭代的價值在於,當你沒有人家的靈感,人家一次增長效果比你好3倍(+60% vs +20%)的時候,只要你迭代速度有三倍,還是可以得到一樣的成功增長效果。
-增長要避免的第一個坑就是局部優化,這裡改一點截圖,那裡改一點文案。其實也許改產品名字與圖標是最有效提升app商店轉化率的途徑。增長經理要能夠跳脫盒子思考(out of box thinking)
-剛開始做測試的人,要忘記喬布斯張小龍等產品的大神,他們是靠直覺也很少看數據:正常人要靠數據與即時反饋,勤能補拙。
#9-9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全景漏斗,關心橫向的產品功能交互關係。當一個產品不只是工具,還有社交,內容等多種功能。可以根據不同功能設計指標,再看看功能
之間的交互拉提作用,決定整個產品後續的發展。而不是只看單一指標。
-量化與質化的兩腳思維,曾經做測試時候只看指標,以為是A與B的相關性,但從未想過中間還有個C。學到後就會在產品中安插小問卷直接問用戶,但要把握3個題目之內的精簡原則,不可以打擾用戶。
-加法與乘法,做增長後了解了加法與乘法的關係。增加一條溝通管道是加法,優化轉化率是乘法。一般來說,乘法的好處更大一些,但這也是基於加法已經帶來足夠的初始流量,否則盤子太小的乘法也沒啥意義。
-做產品像開船,動力與方向最重要。產品小的時候,著重動力,加速度要夠。產品體量大了後,動力已經比較足了,著重方向,往哪兒發展就更重要。
---以下是關於團隊的摘要---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增長團隊必須是全職的,不能跟人共用成員,否則優先順序會被影響"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增長團隊大約7-8人,包含產品經理、分析師、設計師、程序員,最多的是程序員。產品經理需要對分析、UI/UX設計、程序都略懂,才能跟他們溝通。以每週迭代的循環討論測試設計、結果與去留。"
#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增長最令人不喜歡的是,會讓你偏向那些容易衡量並且很快衡量的東西。但有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例如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反而不是容易衡量的。"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增長團隊刷存在感兩種做法:(1) 在例會中說明有趣但違反直覺的實驗,已讓大家有印象(2) 把大事(重大影響力但耗資源)跟小事(容易但效益有限)的實驗混合起來,避免人家覺得你沒貢獻或者只會做小事情"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與機器人投資) , Sami Khan
"靠創意的廣告狂人時代已經過去,excel 跟計算機才是你的好朋友。"
# Camera360(修圖), 陳思多
“增長的成功要素是CEO的有意識支持。因為增長會用到很多資源,或是影響很多資源。若是沒有CEO的支持,無法成功。”
#Square(支付), 羅揚 James Luo
“通路關鍵三大指標(CPA, ROI, LTV)中,最難建模的是LTV。因為涉及對長期留存率與資本折現率的重要假設。”
#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修圖), 韓知白
“快速迭代的價值在於,當你沒有人家的靈感,人家一次增長效果比你好3倍(+60% vs +20%)的時候,只要你迭代速度有三倍,還是可以得到一樣的成功增長效果。”
#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做產品像開船,動力與方向最重要。產品小的時候,著重動力,加速度要夠。產品體量大了後,動力已經比較足了,著重方向,往哪兒發展就更重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司改國是無雙會客室 #1 司法臭了嗎?】 5/25 (四) 網路首播~ 你聽過一個什麼「司改國是會議」嗎? 蛤?已經快要開完了! 但...什麼是司改國是會議啊?是要改些什麼咧? PNN公視新聞網 x 法官改革司法連線 3位超人氣主持人、11位超強卡司、6集超XX節目 30分鐘讓你看熱鬧也看門道 5...
「訪談摘要」的推薦目錄:
- 關於訪談摘要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訪談摘要 在 次郎 JIR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訪談摘要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訪談摘要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訪談摘要 在 [分享] 印度海獵鷹飛官訪談(摘要) - 看板Milit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訪談摘要 在 賴清德副總統錄後訪談心得|@華視三國演議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訪談摘要 在 沃土- Maria百歲訪談摘要: 「在維琴尼亞·薩提爾的活著與離開 ... 的評價
- 關於訪談摘要 在 五等分春場的訪談摘要- 動漫板 的評價
訪談摘要 在 次郎 JIR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進擊的巨人 最終34卷封面
●別冊少年Magazine 諫山創 巨人訪談摘要
※訪談完整版6/9發售
最終卷包括附頁(進擊學校)在內(大概)會加8頁(單行本最多能加這麼多頁)
諫山最初構思的最終回最終頁有5格,分得很細,畫的是三個人走向山坡上的樹,和編輯
討論後把這稿子給改了
越接近最終回的讀者反應諫山都會盡可能地搜來看
雖然漫畫裡阿爾敏的表現好像是在肯定屠殺行為,但這是諫山認為是自己筆力不夠所致。
艾連的手段是最下等、最惡劣的,而阿爾敏並不是在肯定這種手段。從結果上來看,阿爾
敏是這場大屠殺的受益者,雖然阿爾敏無法理解和艾連的這場最終告別,但還是想用〝謝
謝你〞(為我們)做殺戮者”這句話來表明自己也是艾連的共犯,想以此來靠近艾連一點
點
漫畫的最後這一部分對諫山來說是超出能力範圍的困難主題,諫山覺得自己沒能用漫畫完
整地表現這些主題,為此感到很後悔
畫巨人畫了11年半,當完成最終話的原稿時,諫山是真心覺得〝這樣大家一定會很開心〞
的,然而現在想來自己有點大意了
對於那些至今為止一直支持巨人,最後卻因為這個結局而失望的讀者們,諫山感到很抱歉
諫山最喜歡的場景是104話《勝者》裡 顎巨抓進巨的一幕,覺得這個場景已經是自己能畫
的(動作戲)巔峰了。這也是為什麼104話後就沒怎麼再畫巨人的動作場景
諫山最喜歡的故事:
71話《旁觀者》,這一話畫出了超出當時自己實力的故事,雖然故事本身不太像《進擊的
巨人》的風格,但諫山自己很喜歡這種差異感
69話《友人》也是諫山很喜歡的一話。 69和71一樣,都不是在走主線劇情,而是聚焦個
別人物的故事,有種畫單話完結的短篇漫畫的感覺
瑪雷篇的開端第91話的戰斗場景
是諫山畫得最開心的部分,畫的時候集中力、氣力都充實無比
連載結束了,諫山自由了
他想一邊手拿水杯,一邊走在並不時尚的街道上
這就是諫山認為的自由
訪談摘要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書介紹]"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暢銷10年經典「系統理財法」,教你變成有錢人"
這陣子一些個股的飆法, 是不是讓您覺得賺錢很容易呢? 這並不是常態, 所以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很重要. 也請不要認為這樣(買這些飆股)能一夕致富喔.
今天要介紹的一本書, 就是作者藉由分享自己的理財方式, 希望讀者能夠參考自己的方法, 來有系統地打造一個理財計劃.
我年紀不小了, 所以不是這本書的主要目標族群😅, 不過倒挺建議剛入社會, 或是年輕人看看, 說不定會從裡面得到一些啟發. 你不理財, 才不理你. 如果能從年輕時開始擬定適合自己的理財計劃, 並養成習慣, 好好執行, 那財富指日可待!
柏客來網站: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2103?loc=P_0004_053
🌻Fidelity Contrafund的Will Danoff訪談摘要
很扎實, 有內容的一篇訪談. 雖然不少內容都已經在自己的實作上了, 但有從他的談話中應證了以前的一些想法, 於是還是整理了一下筆記(不過也不是完全100%同意他的觀點就是(有寫在下方))
https://makingsenseofusastocks.blogspot.com/2021/01/fidelity-contrafundwill-danoff.html
🌻Microsoft(MSFT)財報結果
節錄CNBC的重點:
1. Azure revenue growth accelerated and came in above analysts’ expectations for the quarter.
2. Sales of new Xbox consoles didn’t hurt the margin of the Windows business as much as analysts had expected.
3. Revenue guidance for the company quarter beat expectations.
CEO的話:「過去1年裡,我們見證了席捲每家公司和每個行業的第2波數位化轉型的曙光。」
(中文文字來源: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127/YQPVSZAXC5HV5GFAWVZACAT5QQ/)
原文: What we are witnessing is the dawn of a second wav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weeping every company and every industry. Digital capability is key to both resilience and growth. It's no longer enough to just adopt technology. Businesses need to build their own technology to compete and grow. Microsoft is powering this shift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comprehensive cloud platform.
官方財報新聞稿連結: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Investor/earnings/FY-2021-Q1/press-release-webcast
🌻沒太follow ARK的新聞, 不過最近連續有三個媒體在報導. 這些基金對我來說, 算是動能投資的操作方式. 若碰到修正, 會拉回很多. 供參.
https://www.cnbc.com/2021/01/22/cramer-worries-about-investors-mimicking-ark-invests-cathie-wood.html
https://www.barrons.com/articles/ark-etfs-might-be-too-popular-for-their-own-good-51611234009
https://www.wsj.com/articles/the-story-behind-the-markets-hottest-funds-thematic-etfs-arkg-vegn-11610722419
🌻關於SPAC
高盛:美股的確已有泡沫現象 SPAC火熱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2981
GS的CEO在財報上也有提到SPAC: Goldman Sachs warned of the risks in SPACs"I do think SPACs is a good use case, versus a traditional IPO, and advantages for sellers and for investors and looking at this ecosystem. But the ecosystem is not without flaws. I think it's still evolving. I think the incentive system is still evolving. One of the things we're watching very, very closely is the incentives of the sponsors, and also the incentives of somebody that selling. And while I think these activity levels continue to be very robust, and that they do continue as we head into 2021 continue to be very, very robust. I do not think this is sustainable in the medium term...things I certainly think is the case is you have something here it's a good capital markets innovation. But like many innovations, there's a point in time as they start, where they have a tendency, maybe to go a little bit too far, and then need to be pulled back or rebalanced in some way. And that's something my guess is we'll see over the course of 2021 or 2022, with SPAC" - Goldman Sachs (GS) CEO David Solomon
Pictures來源: 出版社提供; https://www.cnbc.com/2021/01/26/microsoft-msft-earnings-q2-2021.html
訪談摘要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司改國是無雙會客室 #1 司法臭了嗎?】
5/25 (四) 網路首播~
你聽過一個什麼「司改國是會議」嗎?
蛤?已經快要開完了!
但...什麼是司改國是會議啊?是要改些什麼咧?
PNN公視新聞網 x 法官改革司法連線
3位超人氣主持人、11位超強卡司、6集超XX節目
30分鐘讓你看熱鬧也看門道
5/25(四)晚上9點,網路首播!
第一集:司法臭了嗎?
「總一」賴品妤,「阿苗」苗博雅,「虎尾王」王子榮 (法官)
一起來聊聊:司法臭了嗎?司改國是會議是要改些什麼?改得了嗎?
本集訪談摘要:https://goo.gl/5UBTue
訪談摘要 在 賴清德副總統錄後訪談心得|@華視三國演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賴清德副總統錄後 訪談 心得|@華視三國演議| #賴清德 #矢板明夫 #汪浩|20211213. 61K views · 1 year ago 幕後三國 ...more ... ... <看更多>
訪談摘要 在 沃土- Maria百歲訪談摘要: 「在維琴尼亞·薩提爾的活著與離開 ... 的推薦與評價
Maria百歲訪談摘要: 「在維琴尼亞·薩提爾的活著與離開中學習」 備註:前幾天(台灣時間20211210晚上23:30/加拿大時間20211210早上09:30)Maria老師離世(1920/5/25 ... ... <看更多>
訪談摘要 在 [分享] 印度海獵鷹飛官訪談(摘要) - 看板Milit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原出處:Hush-Kit
原標題:I flew Sea Harriers for the Indian Navy
https://hushkit.net/2023/01/29/i-flew-sea-harriers-for-the-indian-navy/
受訪者:Jaideep Avinash Maolankar(退役准將)
其中有趣處摘要如下:
開場(Up & Away)
1.海獵鷹飛起來很像推力強大的獵人式(Hawker Hunter)
2.因引擎噴流壟罩水平尾翼,速度幾乎不影響配平,但發動機油門則相當影響
(內有一段該特性對空戰動作的影響,程度不足無法譯出)
3.全靠機翼升力飛行時,很有F-104/MiG-21的風格
4.低速時她很樂意飛到任何攻角(原文如此),高速時則相反
5.因為沒有後燃器(造成的燃料消耗),ACM中可以隨意使用Combat power ,
即使在應付全向紅外線飛彈時也是(似乎間接表示印度飛彈的水準?)
也因此別人(異機型時)總是先喊bingo
起降(Takeoff/Landing)
暫略
DACT
1.(作者當時)印度海軍只有海獵鷹,所以DACT基本上是和北邊藍色大隻佬(aka印度空軍)
2.通常從對抗MiG-21的"優越"(反話)性能開始
3.座艙人因設計上相當優秀
4.大多人覺得帶著副油箱更好飛,作者當中隊長時曾試圖探究過原因
(但光是帶著副油箱DACT的嘲諷效果似乎就足夠了?)
5.向量推力(VIFF)不怎麼有用,能量損失外還有失控的感覺
6.其中一次在原版上VS帶干擾器的幻象2000雙機:
(機上雷達不發射電磁波下攔截想圍觀航艦,掩護泥巴快遞的幻象2000)
幻象2000被船上雷達掃到時會發射干擾信號,
而藍狐(Blue Fox)雷達即使在不發射時也能繼續掃描(被動模式?)
此時螢幕上即會出現干擾信號,並可在鎖定後得知角度(HOJ?),
讓肉眼在極遠距離就找到目標並飛過去拿偵照用高畫質像機洗臉幻象2000
(Sea Harrier FRS Mk 51 F-戰鬥 R-偵查 S-打擊)
設備:
1.沒有自動駕駛儀
(原本英國設計的自動駕駛儀只參考單一慣性導航系統,一旦慢慢飄移就相當危險
印度海軍大概因此乾脆不裝)
2.和法國航艦戰鬥群的對抗演習(Varuna系列演習)大幅促進對BVR的理解
(用海獵鷹對抗E-2C+飆風+超級軍旗,大概更種層面都很刺激)
3.升級時除了新雷達(EL-M2032)+Derby飛彈外,
戰術資料鏈被解釋成ACMI傳輸系統夾帶過關(寫計畫的藝術XD )
4.升級後的外側翼下Derby/Magic(魔法)雙連派龍是個錯誤,不如仿效英國人掛在機腹
(太重+阻力太大?)
最糟的部分:
1.不少主要機件埋在發動機下方,大多電子設備在後機身內,線路經過機翼通到駕駛艙
2.一旦要修底下的東西,就要拆機翼+吊引擎,然後所有設定都跑掉了
3.機械燃料控制裝置很難調
視覺偽裝
1.機腹很容易燻黑,在攔截低空飛機時不利
2.曾經試過消光漆,但因為管理(aka...)原因,又改回亮面
對武器的評價(How well-armed was the Sea Harrier?)
1.兩發魔法不夠用,但魔法雙連派龍空戰時阻力太大,降落時在熱帶重得不切實際
(大概是指沒用掉時完全帶回來?)
2.海鷹(Sea Eagle)反艦飛彈在印度海軍總是不可靠
其他部分:
1.海獵鷹升級沒有原廠參與,也沒有原始設計資料
而是直接對比測試升級前/後的飛機,該經驗在作者參與LCA海軍版時派上用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79.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76059120.A.519.html
The absence of reheat meant there was no dramatic penalty by way of heat
signature or fuel consumption at combat power ratings. Hence one could use
Combat power for ACM with abandon, even against all-aspect IR missiles.
沒後燃器意味combat power時沒有明顯惡化的熱訊號和燃料消耗
因此ACM時可以可以隨意的使用combat power,甚至在對抗全向IR彈時
with abandon:an action done without concern or an action done carelessly/flippantly.
https://www.urbandictionary.com/define.php?term=with%20abando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