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媽祖信仰:
台灣民俗文化是大量的台灣居民,長期久遠生活於台灣島嶼,由於人與自然、他人、團體,還有自己的適應、調適的過程中,所形成台灣人或台灣社會群體特有的文化。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信仰與習俗是一個民族或地區住民,因應自然、地理及人文環境,歷經常久的時間適應與調整,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結構與生活行為模式。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不僅是一項單純的宗教活動(神與神之間的聯誼),也是信徒聯誼活動,藉此鞏固交流庄社的情誼,更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承載著無數信徒的苦難,藉由宗教的力量安撫心靈、淨化人心,激發人性的光輝,讓每一個焦慮不安以及無助的心靈得到撫慰。
近代台灣的殖民強權不斷對台灣人民實施同化政策,以馴服台灣人民,宗教可說是強勢殖民文化馴服弱勢文化的利器。400年來的台灣社會面臨殖民者的不斷交替,信仰習俗由古昔單純的祖靈信仰,歷經荷治的基督教文化、清治的多神文化(根據文化部調查,奉祀的神明多達247種)、日治的皇民神道化,再逐漸融合本土文化成為有台灣特色的宗教文化。按平埔族社民在經過了明鄭及大清帝國久年
的文化融合後,也開始接受起漢人的土地公、媽祖、王爺等神明信仰,信仰力量是相當深遠的,它使不同族群快速的融合。
例如彰化北斗鎮東螺媽舊稱「番社媽」、「番仔媽」、甚至還有「番婆媽」的稱呼,這在台灣媽祖信仰文化上是非常獨特的。據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東螺舊社天后聖母廟祠祀功德牌記』中亦有這樣一段之記載:「昔時庒社民丁,…諸番漢民並集」。道光十九年(1839)的一紙地契《清代台灣大租調東書》(第三冊)頁517~518中提及:「同立開墾字人東螺西堡眉裡社番巴難胡,水生大怡得意,雪加成等眾番,有曠埔地一所,坐落土名在茄苳腳莊西勢車路漧…今己成田,同眾番約自道光十九年起,帶納番租二元,抽出一元以為天上聖母,又一元以為福德爺演戲費用」。又道光二十一年(1841)…東螺祖廟內一長生祿位牌文中謂:「東螺西保眉裡社業主巫留大夷,巴難秀,水生大夷,咖蚋巫士,眉順未說等眾合有本社界內水田埔地壹所,座落土名在茄苳腳三抱竹圍溪墘圳厝,今喜捨施落東螺祖廟天后聖母晉福德老番老太祖座前公香永為奉祀香燈緣田」,這是台灣媽祖文化史上的首尊「平埔仔媽」,至今東螺媽前供奉一尊罕見的「番太祖」(如下圖),供品桌上依然可看見信徒拿著檳榔、香煙、米酒、芋頭、油飯、雞冠花、圓仔花…等平埔族公廨敬奉供品,前來祭祀東螺媽的特殊景象。南投埔里鎮籃城里東螺社平埔後裔,依然年年回到他們口中的東螺太祖廟(東螺祖廟天后宫),謁祖進香,追本溯源。
又鎮瀾宮根據正史「淡水廳志」(1871)記載:「乾隆35年(1770)林對丹捐建」,祀於祿位者有,巧化龍、淡眉他灣、郡乃蓋厘、蒲本步等。這些從名字上就可看出他們是平埔族,屬於鎮瀾宮所在的大甲西社的道卡斯族,不願漢化而仍用本名。而「林對丹」這個漢人姓名應是漢化的平埔族。因為,根據乾隆29年(1764)的「台灣府志」,大甲社已集體漢化,接受乾隆賜漢姓、漢名、賜祖,把族譜接到中國血統上去,而且大甲社也改成大甲庄。可見,大甲鎮瀾宮是平埔族蓋的,不是河佬人,香客當然是平埔族。
平埔族蓋媽祖廟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北台首座媽祖廟關渡宮,鳩眾建廟的賴科是當時主管北臺灣「大雞籠社」(基隆及北臺灣沿海地區)原住民的通事,他的職權是代表清政府向原住民收取餉稅及指揮原住民從事勞役,故得以調度原住民從事關渡宮的創建工程。媽祖廟創建後,關渡由番社迅速轉變為漢庄。又新北市貢寮區新社慈仁宮一帶是昔日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三貂社的居地。慈仁宮是平埔族與漢人合建的一間媽祖廟。根據「諸羅縣志」,「康熙51年(1712)建廟,以祀天妃。落成之日,諸番並集」;又如「台中縣寺廟大觀」記載神岡萬興宮謂:「雍正9年12月(1731)大甲西社首魁聯合數社倡亂時,張達京統領社勇(屬巴宰平埔族)敉平有功,受清廷獎賞,於是引進香火歸台至此(巴宰族首領潘敦仔遣十二名社丁遠赴湄洲迎回媽祖神像)」。這段歷史點出大甲社人和巴宰族被清廷分化的悲慘過去,但也都被清廷用媽祖馴化了。
由大甲鎮瀾宮媽祖文化祭的路線來看,從大甲、清水、沙鹿、彰化、西螺、北港或新港(北港朝天宮與鎮瀾宮,雙方執事者爭議是割火或謁祖或遶境進香,因此1988年起鎮瀾宮取消往北港進香改往新港遶境進香)。細究這一條路線早昔就是集體漢化的平埔族原居地而不自知。
據「台灣府志」記載,彰化於康熙34年(1695)以前就集體漢化變成河佬人了;清水、沙鹿、西螺、北港、新港則是乾隆6年(1741)以前也漢化了。可見沿途香客都是漢化平埔族,當初這些繞境、刈火、謁祖進香活動路線乃是庶民間的交誼活動,也是漢化平埔族各社庄間的互訪聯誼。
下圖係東螺天后宮有一尊番太祖立於媽祖神像前。(自由時報記者顏宏駿攝)撰文/陳有川
「適應同化調適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分享] 不同的自我提升方式- 看板CAT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同化調適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同化調適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皮亞傑同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皮亞傑同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1/3) 我們如何透過「基模」與「適應 ... 的評價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同化調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同化調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皮亞傑認知發展優缺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皮亞傑認知發展優缺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的評價
- 關於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臺北市大安托嬰中心 - Facebook 的評價
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同化調適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推薦與評價
皮亞傑(J.Piaget):適應、同化與調適的概念。 @ 閱讀與生活:: 隨意窩...【試題】請說明皮亞傑(J.Piaget)的適應(adaptation)、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 accommodation)的 ... ... <看更多>
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同化調適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推薦與評價
皮亞傑(J.Piaget):適應、同化與調適的概念。 @ 閱讀與生活:: 隨意窩...【試題】請說明皮亞傑(J.Piaget)的適應(adaptation)、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 accommodation)的 ... ... <看更多>
適應同化調適例子 在 [分享] 不同的自我提升方式- 看板CAT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由於板上有許多搭訕文(其實我覺得是與人有良好互動的分享文),所以我想來分享一
下不同的個人自我提升。
看了一下標題"魅力改造、自我提升、追求幸福",其實我覺得都是在講同一件事,那
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好"。我覺得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方式太多了,僅就過來人經驗分享,不
足之處有待其他優秀的板友加以補充及分享個人經驗。
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一直都是一種微妙的關係,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會多少影響
著別人對你的態度以及想法,然後在相處過程中衍生出很多議題。一直都覺得除了本身知
識的涉略外(專業取向),也必須要實地做到內在涵養(道德倫理取向)。
以下提出的個人提升方式,我把它歸類到偏向內在涵養部分:
著名的認知學派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提出"同化"、"調適"與"適應"的概念。
簡單說一下差異:
1.同化係指我們以既有的認知去吸收新經驗的歷程;
2.調適係指原有的認知無法同化新知識時,我們就必須要改變既有的認知結構來符合情境
的需求;
3.適應係指我們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其中包含了同化與調適。
為什麼我要提這個呢?
我覺得這個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很常用在生活當中,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當人與人相處時,常會遇到不同於自己看法的人,當我們想要達到自己目的時,可以使用
過往的經驗解決問題。如果遇到連過往經驗都無法處理時,那要試著去改變自己的認知,
找出一個最不傷人又不傷己的解決方式,然後試著去適度調適自己既有的偏見,才能夠展
現出內在提升的部分。不管別人合理還不合理,都應該不斷地反求諸己,詢問自己真的有
如此嗎?如果沒有,那也請展現出雅量,這也是一種自我提升的表現。唯有不斷地檢視自
己一言一行,鞭策自己,才能夠達到真正的自我提升。(P.S別人的不合理,應當試
著找出讓雙方雙贏的方式,不然至少也要做到不傷他人但利己的行為)
另外,哲學家哈伯瑪斯曾說過:「溝通的目的,並不是在戰勝對方。」我想
從溝通當中也能夠學到自我提升。因為可以從每一次的你來我往中,更進一步了解到對方
的想法,以及跟自己想法上的落差,然後試著找出彼此都能夠接受的平衡點,進而達到一
次成功的溝通經驗,在這溝通歷程中也同樣會運用到同化、調適與適應的概念,最後達到
實質的自我提升(而不是空談)。簡言之,經過溝通以後,可以學習到的是如何傾聽
對方的真正需求、知道對方可以接受意見的表達方式同時也能夠正視到自己可以接
受怎樣不同聲音的表達方式,然後進而去反思是誰的比較合理?那不合理的話該怎
樣處理才能夠達到雙贏?我想常常去思考這些人與人互動或是分享看法時會面臨到的問題,
會有助於釐清既有的認知與偏見,並進而提升自我。
以上僅是個人部分的分享,歡迎不同意見的聲音踴躍發表自己的寶貴意見
--
Change will not come if we wait for some other person or some other time.
We are the ones we've been waiting for. We are the change that we see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0.251.15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TCH/M.1398705853.A.5FC.html
每個人慧根不同,都予以尊重。
你的意思是指"攻擊板友論調"該如何處理嗎?
如果是這樣,我會建議你可以拿出你親身經驗來予以分享不同的情形
畢竟這世界什麼樣的情形都有可能發生,而且又是你自己經歷過的事
或許你又會質疑那如果對方不相信呢?那我可以跟你說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
有些人就是會選擇她自己想看到的答案,那我們也要尊重。只要把自己真實案例說出來
,然後問心無愧就好了。不需要強迫別人一定要接受你的意見,反而要感謝又多了一個
新經驗的累積,以後再遇到這樣的情形時,自然能夠得心應手地處理了。
只是,那種只選擇自己想看到的答案的人,我會覺得他並沒有自覺到"自己把自己的視野給
侷限住了",這樣子是一件蠻可惜的事。我覺得要自我提升,應當要開闊自己的視野,接納
來自於各種不同的聲音,然後去細細的判斷這些聲音的真偽,當作效法及警惕。不管優點
或缺點不都值得讓人學習嗎?優點可以效法,缺點拿來當警惕,我想這並沒有衝突。
希望有正面回答到你的問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