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都不是理所當然
在閱讀「中斷的天命-伊斯蘭的世界觀」這本書時,書中敘述了歐亞大草原上的郵政系統、驛站體系都是波斯人的貢獻。
也談到一千年前的君士坦丁堡空有財富,但在學術貢獻上已經成為平庸知識份子聚居的荒原,具有原創性的思想家聚集在落入阿拉伯人之手的埃及亞歷山卓。此外,阿巴斯王朝的馬默德蘇丹,在巴格達募集了900多位詩人、學者,以及具有翻譯能力的穆斯林學者,彙整希臘文、梵文、中文的經典。透過對這些過程,阿拉伯人先發掘了一千年前的雅典哲學家伯拉圖,進而找到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這些影響人類文明的經典人物。
這些譯者都能獲得豐厚的報酬,自然齊聲讚揚蘇丹英明。年前我婉拒了某個政府機構擔任外部委員,參與年度檢討會的邀請,我的理由是週末要陪家人。但其實真正理由是「我為什麼要花兩天做這件事?」
政府對專家並不尊重,想到的時候「叫一聲,就該來嗎?」;我年長了,不欠政府,能躲就躲!如果我還算是個學者、專家,我比較想活在1000年前的阿拉伯世界!
都驛王朝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8月1日是 #原住民族日
原本當天就想分享我為《#百年香山》第二輯,寫的 #香山開發史,這是一本由竹塹城社區願景協進會發行、紀錄在地長者的生命訪談集。基於種種因素,遲至今天才分享。
踩在有記憶的土地上,踏實做事、帶來改變。這是我對自己從政的期許。
📖
香山開發史
#近山逼海的開展之地🌊
綜觀全台的史前遺址,多數坐落於山海間。開墾,是將荒地開闢為宜人居之所。據聞香山,是新竹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
除了列在教科書中的台東長濱文化、十三行文化,到前陣子因臺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受到注目的南澳漢本遺址,史前遺址幾乎都在山海間的小平原區域。
香山是台灣西部山與海距離最近的地方,在狹長的香山平原上,於西元2000年,發現了史前遺址—「上沙崙文化遺址」 。其位在香山區樹下里浸水街附近的沙丘上,根據考証,遺址主要有2個文化層,下方文化層是屬於四千五百年到三千五百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繩紋紅陶文化;而上層文化層則是出土近代漢人的文物,推測大約是清朝早期的漢人墓葬物品。
上沙崙文化遺址比著名的十三行遺址(一千八百年到八百年前)早了近兩千年。可惜出土文物不多,無法判定當時居住於此的究竟是哪一個族群的祖先。
在鹽水里的耆老訪談中,蔡清火阿伯分享了一句俗諺:「近山逼海,做呷挫屎」。巧妙地點出古早時香山討生活、求溫飽的艱辛。
幾千年前,新竹地區的史前聚落,同樣有人為了滿足基本生存需求,選擇於香山定居。無怪乎,清火阿伯憶及在物資貧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甚至會有市內的人選擇下嫁到香山求個溫飽。
香山是,新竹地區人類文化的開展之處,故事自此揭開序幕。
#原住民與渡海之人
雖荷蘭、西班牙、鄭氏王朝皆曾統治台灣,然統治力皆不曾貫通南北,在十七、十八世紀,香山居民仍是以原住民為主。
新竹市政府網站「新竹沿革」寫道:「『竹塹』是居住在新竹平原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音譯。明永曆15年(1661),命左先鋒楊祖駐屯竹塹;康熙57年(1718),王世傑率族人由同安首先開墾竹塹埔,這是漢人開墾竹塹之開始。」當時的竹塹埔,是以暗街仔(今東前街與平和街一帶區域)為圓心。
因著渡海之人的強勢迫遷,一路北遷的竹塹社,最終在采田福地(今新竹縣竹北市新社村)於康熙36年,歸順清廷成為熟番。
當中的竹塹社,據廖瓊林撰《新社采田公館記略》云:「我祖造基海島,我社始基於香山,繼移於竹塹。及索遷至舊社,始營公室,纔入版圖,厥分七姓,曰錢、衛、廖、三、潘、黎、金、為國新丁。」極有可能始於香山。
荷西時期,曾有西班牙人探險南下竹塹(今新竹),甚至遠及二林社(今彰化二林);直到荷蘭時代,竹塹社才受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管轄,荷蘭戶口表中,有代表該社的「Pocael」名稱的出現,1650年時,計130戶、520人。
永曆15年(1661)四月鄭成功克台後,於六月派遣左先鋒楊祖駐紮竹塹屯墾。 這是漢文名「竹塹」最早的出現。此時的竹塹社居住於香山、鹽水港一帶。永曆30年(1676)鄭軍置通事於竹塹社,永曆三36年(1682)鄭克塽修築台灣北部雞籠等港,徵調原住民搬運糧食,軍令嚴苛,原住民紛紛起而抗之,竹塹社、新港社響應,殺通事、社商。鄭克塽派左協理陳絳督兵征剿。
香山沿海一帶有許多百姓公廟,百姓公是台灣漢人對客死他鄉或無子孫祭拜之孤魂野鬼的統稱,沿海各里耆老們對於百姓公的遺骨為誰莫衷一是,有說兒時聽長輩們說過因為香山靠海,有些船在此上岸,漢人、外國人和原住民打鬥有死傷就地在此埋葬;有說是閩客械鬥、漳泉械鬥;有說在明鄭與清廷開戰時,清兵上岸於此兵戎相見;或說日治初期日兵上岸即遭抵抗,死去的日本兵只能草率掩埋…。後來開墾時挖出遺骨,即送到百姓公廟供奉。
山與海的交界之處,原住民與渡海之人在此相遇,原本尚未有固定名稱,「香山」之名,是漢人大量來此開墾時才出現的,這是後話了。
#淡水廳治在竹塹
新竹地區大規模的漢人開發,一直要到清廷治台時期才開始,「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俗諺道盡當年漢人開墾之艱辛。
雍正年間積極鼓勵開墾,甚至放寬許多條件,像是:雍正2年(1724)准許民番進行租佃,朝廷覆准「福建台灣各番鹿場閒曠地方可以墾種者,令地方官曉諭聽各番租與民人耕種。」因此,漢人取得土地的方法時常是以租佃方式進行,即表面上是番產,實際上土地卻是由漢佃掌控。逐漸吸引漢移民前來拓墾。
香山地區則是在康熙末年,有閩人許、晉、葉三姓人入墾,然遭遇番人抗拒,三姓人被慘殺者達十餘名,致墾務中斷一時。直到雍正年間有泉州府惠安縣人吳忠信及同安縣人吳祖入墾香山。
「香山」這地名也是在這時期出現的,一說為福建惠安陳姓族人遷居到此。其族人目前大多居住在埔前聯里,於大坪頂一帶,漫山遍野無名花草盛開,薰芳馥郁,故名香山。另一說自鹿仔坑秀才林秀春,傳云:香山往昔為竹塹番棲住地,漢人初來稱曰番山,後覺地名不雅,乃改稱「香山」。
香山港的存在讓香山在清代有一定的位置,道光末年至咸豐年間,竹塹港已漸淤淺,而被南邊的香山港所取代。 自大陸來的商船主要停駛於香山港,再以小船轉運舊港,因此兩港常常合稱「香舊」。 其開港年代各文獻說法不一,有一說是道光五年(1825)甚至更早,《新竹文獻會通訊92號》所記載為光緒二年。 船隻往來頻繁、郊商、鄉民買賣雲集,連帶讓香山天后宮也擁有竹塹城內的信徒,一時香火鼎盛。
此時,香山其他地區仍有不少熟番,依據熟番大租繳交數量可推論,在清治時期,香山地區仍有不少原住民存在。
無怪乎,位於香山南端中隘里的陳金昌耆老提及老一輩告訴他,早先這一帶是「番仔庄」,「隘口」是彼此交換物品的集市之意。
#日出日落香山觀海
《新竹縣鄉土史料》中,新竹八景關於「香山觀海」的描述為:台灣鐵道驛站只有香山可觀海。
現在從香山車站往外看,所見的是貫穿香山的省道中華路,很難想像在日本時代,「香山觀海」為八景之一。其實海埔新生不過是國民政府來到台灣這幾十年的事,香山火車站前轉角朝山里的陳漢卿阿伯亦在訪談中提及,過往的中華路是石頭路,路旁滿是竹林、林投樹,於朝山活動中心旁,甚至可以在道路間看到堤防。
由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1898)與Google地圖(2017)的套疊可得,過往的香山火車站離海岸不過一百多公尺。
昭和七年(1932)後因戰爭因素,總督府停止海峽貿易,香山港轉為以漁業活動為主。
大正13年(1924)碑圳公有化政策實施後,將既有何勝圳改建延伸至香山地區,末代圳長何汀甫捐出,由政府擴大整治,原先命為昭和圳,後考慮居民習慣的稱呼,更改為汀甫圳。汀甫圳引頭前溪水,流經十八尖山腳下,過香山地區入海,是竹塹東南隅的重要灌溉水源。可見香山當地水脈無法提供足夠的灌溉水源,只好遠從十幾公里外的頭前溪引水灌溉。從汀甫圳的修築年代研判,香山地區的大規模水田化,可能遲至日治中期才發生。
而汀甫圳未及之區域,則多靠水塘,或是旱田耕作,在香山地區,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擁有大片甘蔗田,五分車鐵道一路從新竹糖廠延伸到香山以及苗栗竹南一帶。也因此,香山在日本時代的都市規劃中,是作為新竹州的糧倉與後花園。
#國民政府在台灣
香山在此時期面臨了三次的行政區劃重大變更。
先是戰後新竹州解體,1946年,國民政府將原日治9轄區整併東、西、南、北、香山等5區,並將新竹縣竹東區、竹東鎮、寶山鄉併入新竹市竹東區和寶山區,新竹市當時為全台九個省轄市中面積第二大市(僅次於屏東市)。
二於1950年,台灣調整行政區劃,省轄新竹市被撤銷降級,和新竹縣合併,成為新竹縣轄的新竹市。香山、竹東、寶山成為新竹縣轄鄉鎮,原省轄東西南北四區整併為新竹縣轄市,設縣政府於今市政府。
直到1982年,新竹縣市分治,新竹市(升一級回來)和新竹縣分離,縣政府遷至竹北。新竹市與香山鄉合併升格為省轄市,香山鄉改為香山區,才成為今天的樣貌。
民國40年初,有鑒於相思樹經濟價值菲薄,大量農民隨當時風潮所趨改種荔枝。民國56年時,曾經一度盛行栽植洋菇,由食品工廠收買製造罐頭外銷,賺取不少外匯。民國50年台灣玻璃奠基設廠,帶動大同磁器、中台興、美爽爽等廠商前來投資。民國63年都市計畫規劃出香山工業區;民國67年朝山都市計畫實施。 許多耆老也在這段時期,因工業區的興起,選擇棄農從工。
1940年代至1966年間,沿海浮復地急速陸化成為海埔新生地。香山本為港泊地,容易變遷,一旦潟湖地形變化或淤淺,港口機能即迅速衰頹,必須另尋泊地取代。歷史上的香山港泊地一直在頂寮、下寮、汫水港、鹽水港、內湖等地擺盪,而最後以潟湖陸化終結。
幸好,潟湖區是優良的漁場,沿岸漁業成為當地居民重要產業活動,挖公呆、養蚵是許多耆老的共通記憶,香山海域養殖牡蠣的時間更是超過百年,卻因「綠牡蠣事件」重創養蚵業,2004年底,根據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老師林曉武的研究報告,新竹香山一帶的牡蠣銅含量高達1000ppm,是世界平均標準的40倍以上。造成當地牡蠣銷售量嚴重下滑。然政府期間並無積極作為,一直到2009年,漁業署才陸續收購銷毀並禁止養殖。
一個百年產業,因工業污染而沉寂,農地也逃不過同樣的命運,2001年到2006年間「鎘米事件」,受汙染面積共約33公頃,主要分布於浸水里和樹下里;肇因為汀甫圳的牛埔溪支線及八輪支線流經香山工業區,水源受到工廠排放水污染。雖然92年9月15日新竹香山區浸水社區部分區域(約3.2公頃)已完成改善並解除列管。 但地方的恐懼仍未消失,在訪問的過程中,仍會聽到地方耳語-刺鼻氣味、圳裡突兀的顏色和油汙…,香山工業區在面臨傳統產業出走後沒落,原有的農、漁業也受到損傷,擁有豐富生態的濕地與丘陵綠意的香山,該如何尋找新的出路?這也是我們在訪談的過程中,最常聽到的耆老擔憂,該如何讓子孫留在香山?
#看不見的城市
時光荏苒,地景更迭。
義大利名作家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的「城市與記憶之三」說過;「當來自記憶的浪潮湧入,城市就像海綿一樣將它吸收,然後脹大。」
透過與耆老的訪談,屬於香山的共同記憶於焉展開、往外延伸,景色、聲音、心情的記憶,相同的事件、相異的感受…,記憶隨著時間被型塑或保有原貌。百年香山,存在於耆老的口中和老照片裡,我們紀錄、串聯、想像。
或許,耆老訪談的意義就在這裡了吧!透過地方人的回憶,見證香山的興衰。
或許,我們都存在於某個看不見的城市,找尋自己的城市。
————
註釋和參考書目都在書中。
照片是回母校盪鞦韆,以前是輪胎泥土地。
都驛王朝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Weak and lovely
有不少西方人,對中國有種莫名的癡迷,學中文,吃中菜,最後住到中國去,捨不得走了。各個年代的中國都有這樣的西方人,蔣介石的民國吸引了無數的美國人,AIG的創辦人,保險公司是先在上海開的,後來才搬回紐約。毛澤東的人民共和國,鎖了國,但還是很讓尼克森和季辛吉著迷,鐵幕後的世界,讓西方人充滿幻想。改革開放後,外國人更是絡驛不絕,一直到江澤民、胡錦濤的時代,都還是如此。北京空氣多糟,是名符其實要命的糟,但西方人還是愛去住,千年古都帝王家,吃看不盡呀。
但這些對中國的熱愛,背後有一個不堪的理由,他們愛中國,是因為中國weak and lovely,弱小而可愛。中國雖大,但百來年的歷史,中國和強大都扯不上邊。要說起來,千年的歷史裡,除了康雍乾和蒙古人的借殼上市外,中國一直都是弱小而可愛的。集大成的就是宋朝了,宋不但弱小,還真的可愛,經濟、文化都達致了帝制中國的巔峰。
但這不是中國的問題。幾乎所有的大國,都是弱小時可愛。現在的印度,二戰後的日本和德國,沒法和人打架,就顯得可親可愛。但這些大國,強大時,就會變成 big and ugly,大而醜,大而壞。2012年後的中國,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不再弱小而可愛,但「強大得惹人生厭」。據說現在北京戰狼百姓到處羞辱西方人,這在2012年以前,是想都沒想過可能的事。大而壞,大而醜,讓別人看到的,就是一個霸凌,一個流氓,人家也許會怕你的拳頭,但誰不在背後罵你紙老虎?
有沒有一個國家是大而可愛 big and lovely?有,美國。
除非美軍殺了他親爹親娘,否則嘴巴罵「美帝」的那些傢伙,多半是言不由衷,因為美國真的是大而可愛。又要大,又要可愛,得有一個特點,就是透明開放。一個武裝自己的流氓,別人看不清你,沒辦法認識你,怎麼能覺得你可愛呢?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由幾百個不同的角度,看到美國的社會,認識美國人的行為,當你想把罪狀戴在美國頭上的時候,你又會想到美國一百個不一樣的例子,你不禁的就會懷疑,「他們真的壞嗎?」
中國歷史上也有一個接近現代美國的例子,就是唐朝。這個胡人建立的中國王朝,強大且開放透明,文化大放異彩,把漢字文化圈向外擴張,長安住滿了「外國人」,但他們不是覺得唐中國,弱小而可愛,反而是真心嚮往長安的強大而可愛。但這個開放的胡人王朝,在武則天的鐵腕消滅李氏宗族,恢復帝制中國的國家機器後,又回到「大而壞」或是「弱小而可愛」的大國周期循環。
現代人比較少叫China town唐人街,但我聽到新加坡人稱華人為「唐人」,心裡還是有點好奇而激動,我們台灣人,先祖多半是「唐山過台灣」,這個「唐」字,意義不小,是一個曾經大而可愛的中國想象,而不是讓人有巨大陰影的國家巨靈帝制中國。
但除了開放透明外,大國要大而可愛,還要有vulnerability,示弱的能耐。這不是講印度那種地大人多但弱小的缺陷,而是真正實力強大的國家,會在很多地方露出的不完美、弱點。像共產黨大外宣那種假象強大,他們是不敢示弱的。紙老虎一露出馬腳,馬上就會被踹死,所以那不是真強大。真像美國這麼強大,幾百萬人染病,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也因為外人常看到美國的混亂和種種問題,美國才會讓人覺得不可怕。而且因為美國社會擁有的巨大能量,在混亂過後,又會馬上浴火重生,所以美國「可愛,但一點都不弱小」。
在我們有生之年,中國很可能永遠達不到大而可愛。神州大地上的帝制幽靈,注定中國不是弱小而可愛,就是大而醜,大而壞,大而令人生厭,想群起攻之。習近平治國八年,我沒看到中國的強大,我看到的是中國的無藥可醫,中國人的民主、自由遙遙無期。
都驛王朝 在 都鐸王朝海洋會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都鐸王朝海洋會館, 壽豐鄉. 9571 likes · 24 talking about this · 6736 were here. 都鐸王朝坐落在美麗的東海岸, 都鐸英倫格城堡猶如進入歐洲享受宮廷式饗宴。 ... <看更多>
都驛王朝 在 都鐸王朝第一季線上看- 美劇 的推薦與評價
都鐸王朝第一季劇情:|已完結|16世紀中葉,英國駐法國大使遭到暗殺,而且死者正是年輕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喬納森?萊斯?梅耶斯Jonathan. ... <看更多>
都驛王朝 在 [心得] 都鐸王朝(The Tudors) - 看板EAserie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下面大概要算是有雷....
不過歷史劇如果有雷大概早就被雷光了XD
自從兩三年前看完<<羅馬的榮耀>>之後
就一直覺得HBO大概做不出比這齣更好的古裝劇了
直到真的看了HBO(應該說是SHOWTIME)出的<<都鐸王朝>>
才發現似乎不能這樣比的
<<都鐸王朝>>在歷史考究的層面上備受批評
然而, 考量到戲劇的娛樂性, 改編成連續劇的同時增刪史實
應該算是可接受的 (何況收視率通常與露幾點&好笑的程度成正比啊!)
一齣歷史劇必須要能兼顧大時代的框架
同時又必須把每一個人物之間的互動堆疊以貫串劇情,
又得不流於說書的平鋪直敘
由此看來若要完全忠於史實, 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撇開當中比較露骨的情節, 我想那只是為了娛樂觀眾的陪襯
目前看到第二季的感想是,
這部劇可以做到這樣真是很不容易
也算是從正史所不會記錄的角度, 去看一個時代轉輪改變之後
可能被遺忘的角落
例如說正史可能提到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但不太可能仔細交代亨利八世之所以這麼做的詳細理由
我們讀歷史的時候, 多半是從一個更大的框架去看的
亨利八世脫離羅馬教廷創立英國國教,
只是宗教改革以及英國邁向現代化議會政治的一環
然而究竟是什麼力量驅使一個君權神授的國王
勇於去擺脫一個甚至是他的父親他的祖父都不敢抗逆的神權政治體系?
Queen Catherine, 從小便被嫁到英國當童養媳的西班牙公主
如何以外交的,政治的手段, 試圖挽救她頻死的婚姻?
不可一世的紅衣主教Wolsey, 如何從一個總攬外交政治經濟宗教的重臣
卻因為一門無法完成的離婚訴訟, 瞬間被貶逐, 被流放到偏遠的York教區,
並且永遠失去了重返宮廷掌權的希望?
一個以馬丁路德為首,
主張以方言誦讀聖經, 廢除繁文縟節,
不必透過教會, 個人就能直接與上帝接觸而得救的秘密宗教
如何在舊天主教廷勢力的迫害下茁壯, 滲透到王國的權力中樞?
一個傳統的, 以拉丁文做為溝通語言的神權政體
在黑暗的中世紀過後,
是如何漸漸地喪失了影響力, 喪失成千上萬的信徒,
隨著封建制度的衰頹與民族國家的興起, 退出了政治的舞台.
為了挽救即將傾倒的神權,
以教廷為首的保守派, 願意付出什麼, 犧牲什麼以保全他們的信仰?
更有甚的, 是這齣劇點出了許多我們讀史的時候
很難想像到的細節
-Catherine of Argon與Ann Boleyn兩個爭奪亨利八世的女人
彼此是否見過面?她們見面時是怎麼互動的?
-Queen Catherine of Argon用什麼態度面對她的婚姻危機?
從小便被遠嫁異國的她, 唯一擁有的就只有婚姻, 她的青春年華都給了都鐸王室
她要如何捍衛那些之所以使她成為她的東西?
-面對亨利八世的追求, 原本心有所屬的Ann,
如何從排斥父親的安排, 到最後勇於接受她的命運並因此被送上了斷頭台?
-Ann Boleyn的父親, 如何勸說她的女兒為了家族的利益放棄愛情
將自己的女兒送入宮廷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16世紀曾經在英國大流行多次的熱汗病, 是否也入侵過倫敦城裡?
致命的瘟疫在城市裡流傳著, 但什麼才是比瘟疫更可怕的東西?
-寫出<烏托邦>一書的Thomas More, 篤信羅馬教廷所代表神權的權威性
由權傾一時的主教Wolsey提拔, 成為年輕國王的好友.
Wolsey勢力垮台之後,
繼任的他, 如何試圖將蔓延的新教勢力斬草除根,
儘管對國王忠心耿耿, 最後卻因與國王的利益相左而人頭落地?
-名為馬基維利的義大利人所寫的書: <君王論>
他的觀念如何影響著一個年輕的英國君王的成長與認同?
進而推動了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 並加速了羅馬教廷的政治勢力在歐洲的瓦解?
這些正史可能不會去細究的, 看似trivial的細節
正是這齣<<都鐸王朝>>所賴以為基礎的,
並以此建構出一個對於歷史的全新詮釋: 現代世界形成之前是什麼樣子?
的確, 可能有些地方考究的不甚仔細
但<<都鐸王朝>>的確描繪了一個16世紀初的時代景象
--卑微的, 受貧病疾苦折磨的平民百姓
--以聖經戒律自守的保守知識階級, 如Thomas More
--干預政治, 聚斂財富而暴富的地區主教
--文藝復興後的音樂, 藝術, 與新的遊樂方式, 還有奢靡淫逸的貴族
--當時重商主義政策下, 所產生的新興中產階級, 正迅速地瓦解舊有的貴族勢力
--一個年輕的, 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國王, 如何成長為一個暴君
一場離婚風暴, 背後所潛藏的種種意識型態上的爭議...
政治的, 外交的, 私利的, 神學的....
篤信羅馬教廷的 Queen Catherine of Aragon..
與 傾向新教改革一派的 Ann Boleyn...
兩個身不由自主的女性, 在愛情與婚姻的漩渦中無法自由
甚至是之後的Jane Seymour...
還有一個為了自身私欲而迷失,
最後卻在舊教與新派中搖擺不定的國王
然而最後, 無論是誰, 都成了時代巨輪的犧牲者.....
--
一點小小的心得...看到沒人討論就來獻醜一下
希望之後第四季推出後能常常看到大家的討論:)
另外就是片頭真的是太驚人啦.....
我個人大概看了40遍以上...不, 大概有50遍吧....orz
去造訪了那位配樂家的網站,
才發現The Tudors的主題曲在2007年的EMMY有得過獎, 眼光相當的不錯啊!!! (竊喜)
附上這位作曲家的網站給大家: https://www.trevormorris.com/home.html
有他除了the Tudors配樂之外的其他作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18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