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媽碎碎唸 】先認識、靠近,才有機會連結!
昨天,孩子們都開學了,我也開學了!
看到操場上有著久違的奔跑追逐、紅咚咚笑臉,雖然帶著口罩,但好感動啊!真想念孩子們晶亮的眼神!
今天沒課,早上忙了一陣,中午隨意把昨晚的竹筍排骨湯加點昨晚的白飯,熬啊熬成竹筍排骨粥,切點蔥花、煎顆蛋,很滿足但太大鍋了,心想「啊!稀飯有剩怎麼辦?」
下午跟牙醫約兩點,出門前,看到家門前的榕樹下蹲著兩個大女孩,15.16歲的青澀年紀吧,全身黑,腳旁兩個黑色胖包包,一邊滑手機一邊展露生人勿近的氣勢⋯本是一片安靜,就在我快接近他們時,其中一個短髮女孩可能覺得他們蹲在那邊很突兀(鄉下地方很少陌生人的),於是防衛性的跟隔壁長髮女孩說起話來~
(女孩們每講一句話前都會有語助詞,我這邊就用 ”乾” 來修飾一下!)
短髮女孩:乾!快走了啦!
長髮女孩:乾!走去哪裡啦?
短髮:乾!我哪知啦!他媽的,都沒帶錢,乾!我快餓死了!
長髮:乾!白癡死了!正中午的,熱得要命!乾,又餓又熱會死掉啦!
短髮:乾!好餓⋯⋯
聽著兩個女孩的對話,想到我廚房裡的那鍋竹筍排骨粥,想說太正經問女孩們應該會反感⋯好吧,提氣⋯「乾!我中午稀飯吃不完,你們可以幫我搞定嗎?吃完把空碗放圍牆上就好!」
短髮女孩滿臉驚訝、不好意思地跟我說:喔~ 好~ 謝謝!
一人一碗稀飯給出去後,我就趕緊發車看牙去,離去前聽到某一女孩說:「乾!她給我們東西吃,還說乾耶!乾!吃完還是回家好了!」
偷偷笑了一下,坐上車先漱漱口,為了接近兩個很餓的陌生黑衣大女孩,不得不說出口的”乾”話啊!
要先認識、靠近,才能有機會連結。
(後記:回來後發現他們碗筷竟然沒還我,哈~算了,他們應該有他們的原因吧!有吃飽就好!)
照片:這篇不知道要Po什麼照片,就Po前陣子某次晚餐吧!
-----------------------------------------------------------
🔶 久違講座,火熱報名中~~小學不再唉唉叫 親職講座 (線上親授版)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6Y3
🔶 火熱報名中~V媽線上讀書會:療癒我們的孩子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7b3
🍎 放學後放電好物,彎板現貨搶購中
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product/000000000227573
防衛性意思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henever you think or believe or you know, you’re a lot of other people. But the moment you feel, you’re nobody but yourself.
認知及想法來自其他人,唯獨感受是自己的。
一個人的認知、觀念、想法及觀點,幾乎都來自於外界,不論是從小受家庭、學校或書本的影響,媒體或新聞的傳播、渲染及引導,亦或是現代網路發達Google knows everything。總之一個人的思想所形成,都帶有外界形式的輸入,最起碼啓發是有的。
然而感覺則完全不同,感覺及感受是很個人的,它並不需要外界的輸入來形成一種感受,而是發動於內在的。當然也很有可能是因為外界的變化,而造成我們有某種感受,但並非某種特定行為就一定造成我們特定感受,個體性的差異是存在的。就如同嬰兒時期,在認知尚未發展的階段,是利用感受、感覺及情緒才探索世界的。很多動物也是,不需要透過認知的交流或言語的溝通,感受及情緒就能真實地傳遞彼此的意思。比如當我們養了自己的狗或貓後,我們自然會從牠的叫聲中領會牠的需要及渴求,甚至還能聽出叫聲中的情緒,而每隻貓或狗的個性及表達方式都不同,但我們卻能精準從叫聲裡的情緒掌握。這就是為什麼感受其實比起語言是更精確、更無法被掩飾的。
因此我們很常遇到一種有趣的現象,當我嘴上說「我沒有生氣」的言語,但感受上卻誠實地傳遞給對方一種「你要是信我說的你就是白痴」的非語言訊息。這類狀況很常發生在人際交流中,如果你細微地去觀察會發現,人與人之間有時候相處並不是完全聽從表面上說出來的話語在做判斷,更多時候是靠感覺。而感覺之所以比起語言更真實,是因為它無從掩飾,它不人工,而是最原始由心念中發動出來的頻波。換句話說,起心動念講的就是最原始那調動心波的原始點,而非以社會化的思維去理解及表達出來的語言。
那麼,有沒有可能一個人的感覺是錯的呢?
比如你說你沒有在生氣,但我感覺到你其實在生氣,會不會你真的沒有在生氣,而是我的感覺錯誤呢?這是一個含蓋幾個可能性的詭辯題。
第一,感覺或感受是很個人的,因此它也很主觀,是不會有所謂的「錯」的。就好像我喜歡吃滿堡,這是我個人喜好問題,並不是對與錯的選項,所以它不會是個問題。當然,我感覺到你在生氣,對我的感受是主觀且真實的,我無法感受到你的怒氣還騙我自己我沒有這種感受。因此,個人感受絕對不會有錯的。但這並不代表事實是如此,我有可能感覺到你在生氣,但事實你是否真的在生氣,則是另一回事。
第二,你說你沒有在生氣,可是我明明感受到你的怒氣,這有一個可能是我感覺到的你的怒氣是真實的,但你本人不見得有意識到自己在生氣(或者有但不承認)。很多時候當一個人啓動防衛機制時,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也就是說我壓根不知道我在防衛 (對於自己心理運作很不熟),我也不知道你感受到其實我壓在底層的怒氣正以防衛的方式在攻擊你,我以為你才是壞人(這種二元分法也是無意識驅動)。
第三,你說你沒有在生氣,事實是你真的沒有在生氣,而我感受到你的怒氣是因為我自己內在的黑洞在作崇。白話文就是我有受害者情結,很容易拉椅子對號入座,你其實沒有在生氣,但因為我假想我做的事會惹你不高興,於是小心翼翼地觀察你的一字一句,一個不小心我就會認為你其實在生氣,而感受到無辜,扮演起受害者。這其實不是因為你的生氣,而是我內在黑洞裡就有對於做錯事的羞愧及愧疚感,因此只要你一點風吹草動我就會覺得受到傷害,於是就以怪你在生氣來讓你揹起加害者的鍋,好讓我這個受害者能夠義正嚴詞地怪罪你。
第四,你跟我兩個人都被自己的黑洞給觸發,於是你防衛性的攻擊,我也防衛性的攻擊,爭個你死我活。結案。
當然人很多種也很多變,情況也許更複雜的都有,這也就是為什麼自我深度探索及覺察是有必要的,因為若是連自己都不了解了,又如何去了解別人呢?
Talking about the drinking, but never the thirst.
就是一種很經典的狀態,以為drinking是個問題,但真正的問題在於thirst。
#深度探索自己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
illustrator: lost7
防衛性意思 在 Koobii鬧大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男女鬧知識 #成功邀約約會技巧💗
聖誕節🎄就快到啦~~鬧粉們還不趕緊學起來~⛄️❄️
【1.#別想太多勇敢開口】
有時候自己最大的敵人正是自己!跟心儀對象聊得水乳交融,但卻遲遲不敢開口提約會見面,總是瞻前顧後的你,其實最大的恐懼不是對方答不答應,更多時候,是害怕自己會錯意,誤認對方對自己有意思而貿然邀約,事後被婉拒會顯得自己太囧。這項憂慮,說穿了其實是庸人自擾,如果不問你永遠也不會有進一步認識的機會,建議不要想太多,想見面不妨就勇敢開口,別把事情想得太遠、太複雜,或許你就能更平常心看待它!😊
【2. #有誠意的直球對決】
擔心邀約太過直接,被拒絕後,就沒有退路跟台階下?過度迂迴且不夠明確的約見面,很可能會讓對方同時懷抱你真實動機,認為你只是隨口問問並不是認真想見面,甚至你只是想玩玩而已。舉凡像是:「要約嗎?」「要出來嗎?」這種沒有特定時間、地點的邀約內容,容易給人你是臨時起意且不是很重視的感受;不妨改以「星期三晚餐你可以見面嗎?」「週末有空吃頓飯嗎?」都會比前者來得有真誠且誠意許多。✏️
【3. #面對面邀約從閒聊開始】
如果你的邀約情景是面對面,那建議請從先從無關緊要的閒聊開始!在生活中遇到新對象,想開口約她見面約會,建議可以先從美食喜好、通勤地緣、飲食嗜好……等話題聊起,從中不僅能稍稍一探對方的飲食偏好,也能從她與你的聊天過程的情緒與肢體語言了解,她對你是否有意思。看她是否在聊天中有「雙手環抱」、「雙腳交叉」、「雙腳腳尖不是朝你」……等有防衛性的肢體,都能看出對方對你可能還處於觀望的狀態,也能藉此評估你的約會邀約是否要再緩緩否與。❤️
【4. #務必做最真實的自己】
這點很可能你會覺得是一句廢話!但事實卻是,許多男性在約會之初,容易被女性的回應速度以及聊天反應帶著走,有任何風吹草動到會影響你的心情與下一步。尤其,對於總是擔心自己第一印象好壞或怕被拒絕的男生,內心因擔心犯錯而處處想討好對方,這類心態便容易反而讓你顯得唯唯諾諾甚至不夠大方,如你也是個性較內向的男性,建議要適時提醒自己不要受對方情緒左右,無須刻意只要做好自己,才是王道啊💗
你還想知道什麼鬧知識呢?
也在底下留言讓鬧編聽~見你的聲音👂
參考資料:MAN’S FASHION
------------------------------------------
📌快來訂閱『Koobii鬧大學』:https://reurl.cc/QdQmN2
#大學生 #兩性 #男女鬧知識 #聖誕不孤單🦌🔔
防衛性意思 在 「防禦性駕駛」教戰守則|開車要防禦,上路保平安! 的推薦與評價
意思 就是,很多時候並不是你遵守交通規則就萬無一失,其他用路人的不小心或輕率舉動也很可能會導致事故發生並牽連到你,在這樣的狀況下,上路不光是只要會 ... ... <看更多>
防衛性意思 在 律師談吉他- 【民主能包容反民主嗎?】... 的推薦與評價
... 為什麼親中立場表達,會遭致質疑不適合選立委呢? 言論自由的界線-防衛性民主這邏輯可以從德國說起。... ... 指,所有人沒有要拋棄權利的意思,只是因為偶然的事 ... <看更多>
防衛性意思 在 [課業] 正當防衛vs.防衛性緊急避難- 看板Examin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上課時老師教的「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難」
我判斷兩者主要區別方式是:
正當防衛->人的現在不法侵害
緊急避難->非"人的""現在""不法""侵害"(只要其中一雙引號不符合就可以判斷)
ex:
非人的:單純動物攻擊。不能主張正當防衛。
非現在:侵害已屬過去。不能主張正當防衛。
非不法
非侵害
的確在書上和考題見到的例子,大致上都容易區分。
但後來又講到防衛性緊急避難,
而老師和書上看到的例子,危難來源都是動物,所以很容易區分。
不過緊急避難定義的危難來源,也包括人,
那麼究竟對某人(危險來源)的侵害行為採取干預反擊的措施,
是屬於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難該如何區分呢?
ex:當甲對乙有不法侵害之行為或緊急危難,第三人丙為解救乙,
出面採取干預和實施反擊甲的行為,避免乙遭受侵害。
丙可主張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難?
請各位前輩幫我解惑。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6.23.115
好像會並存?我看見甲在毆打乙,我連忙以路邊木棍攻擊甲,希望藉此
防衛乙不再被侵害,同時也是想幫乙避難。此時我應主張?
所以你意思是說:如果是防衛性緊急避難,危難來自"人"之行為的時候,限於
"非"屬不法行為所帶來的危難,否則應以正當防衛論。是這樣嗎?@@
對"危險來源"(也就是加害者)所實施之反擊行為。@@
後面說的"正對正"或"正對不正"老師有提到,所以是用客觀事實來
這樣區分嗎?但是我看到乙正被甲毆打的緊急情況,我如何知道他
們之間誰正誰不正,我只能選擇趕快幫乙;所以我事後才會知道我
因幫乙(防衛或避難)的反擊甲之行為是該不該被罰嗎??
※ 編輯: Apatetic 來自: 114.26.23.115 (07/15 22:06)
急避難的主題討論時,都是針對客觀事實(事後)才討論。
那麼我在決定的是否要正當防衛/緊急避難的當下,情況其實大多時候都
是很危急的,那我怎麼有機會再去確認而決定行使防衛或避難呢?
就像這篇我舉的例子,丙看到甲在攻擊乙,當下就要馬上決定出手防衛
或避難了,那如果事後才知甲是因為正當防衛乙之侵害才攻擊他,丙的
道義出手相救豈不是變成冤大頭,而變成甲不能主張正當防衛或緊急避
難?所以這種情況下都算是丙要摸摸鼻子認賠嗎?
像類似例子:半夜某甲為躲避某乙追殺,或為躲避天然災害,而未經許
可躲進我家。正常來說看到陌生人進入家中,只會覺得法益被侵害了,
馬上防衛或避難而選擇拿棍棒趕他吧。根本不可能去瞭解他為何要進來...
不過這個例子也許還顯得不夠急迫,應當先問過他。
但很多時候不是很緊急嗎?我怎麼知道對方是不是也正在正當防衛還是
緊急避難而有什麼正當理由,難道還要先問他嗎....... = =
※ 編輯: Apatetic 來自: 114.26.23.115 (07/16 03:49)
但你知道"防衛性緊急避難"嗎?如果不太確定你可以再找書看看。
轎車快撞到A,你開卡車把轎車撞開。這個簡單的例子也有可能是出於緊
急避難,而且避難是可以替他人避難的。
※ 編輯: Apatetic 來自: 114.26.23.115 (07/16 15:49)
因為你最後說Roxin的說明,跟你舉的例子好像不太相合?
你可否重新以實例說明兩者區別。
簡單說我原本的疑惑就是:
轎車快撞到A,你無論是 "開卡車把轎車撞開" 或 "把A用力推開",
都是為了防衛A受侵害(或是避免危難侵害A)。
我的疑惑就是這兩者似乎這樣主張都說得通。
而原本我以為區別就在於"防衛性緊急避難"的危難來源,不能是人,
所以課本都舉狗咬人為例。而正當防衛都舉人的侵害為例。
但後來看到每本書都寫:"緊急避難"的危難原因不限於人為、自然災害、
動物之動作。
而既然"防衛性緊急避難"屬於"緊急避難"的再區分,
那麼"防衛性緊急避難"理應其危難來源也包括人。
這樣一來我上面的推測(防衛性緊急避難的危難來源不能是人)就不對了。
所以除非這是特別不同於緊急避難之規定,不然我肯定有哪裡搞錯了。
你如果知道我疑惑的地方,也知道相關內容就再回應吧。謝謝。
※ 編輯: Apatetic 來自: 114.26.23.115 (07/16 18:5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