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為何變成護國神山?是怎麼從小弟一路走到大哥?
嗯,以前我會覺得這就是歷史巨流,人類無法逆轉,現在覺得這就路徑依存,大家順著習慣去做,就變成這樣。然後,如果我們現在順著另一套思路去走,幾十年後又會變成那樣,事後回來看,稱之歷史巨流誰都無法改變。
呃,基本上這叫做事後解釋,找理由大家都會。
我也在幹一樣的事情,所以不是在戳你。
以下很長,都是個人的事後解釋,不是預測也不是系統歸納,純粹天橋邊榕樹下阿伯碎念。
============
咳,我是覺得,台灣的矽盾會成真,跟那些李國鼎啥米碗糕的高瞻遠矚,一點關係都沒有,台灣被選上為電子代工基地,幾十年前在美國國務院開會時決定,我們只是被動接受這個政策結果。
但同樣要成為美國的技術轉移對象,優良的代工基地,從80年代開始,除了東亞以外,西非跟冷戰結束後的東歐,都曾經是候選,怎麼都弄不大起來?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就更別說,完全是依靠成本外部化做起來,用世界標準去看,中國的效率極差。
那台灣矽盾怎麼在今天突然成真?有人指出,台積電的製程精密,良率極高,讓成本壓低,競爭力超強。所以連美國都覺得,找台灣代工比較實際,自己做太誇張。
這我承認是對的。
前幾周,不是因為缺晶片,出現一堆中國超爆幹強,沒兩年就可以超英趕美的理論?這套宣傳為何越來越行不通?在台灣尤其相信的人越來越少?就,進入奈米的世界,我這個做過研究的,立刻就曉得難度跟成本不是線性提高,是指數倍增加,但宣傳還是線性,就我們有碰過的人來說,當然一聽就唬爛。而台灣現在碰過相關理工課程的人會很少嗎?
跟一般人解釋一下,非奈米的傳產要提高產能跟良率,類似提高2倍要1億,4倍要2億,要預估所需資源不會差太多。但奈米技術下,提高2倍要10億,4倍可能要100億。為何?很難跟業外人解釋,要多增加一點精密度,提高一些些良率,所要增加的設備,夭壽靠杯多的。
但我比較想知道,為何台灣才能產出爆肝工程師?在其他國家,相同勞動條件,早就抗議跟工會罷工,弄到要鎮暴部隊出動了,立院光是開勞權相關會議就開不完。
可我們台灣人,鍵盤抗議勞動條件差的人滿坑滿谷,竹科人拼命想選一個可以上台改法案,瞬間薪資跟勞動條件就改善的立委,但要大家罷工抗議來點硬的,沒半個響應。
我也不是沒見過在那邊哀嘆台灣人奴性重的左左,都不跟他一起站出去對抗強權,活該被奴役之類等等...
那怎麼會選出蔡英文?現在應該還是蔣家天下啊。
嘛
這也不是儒家教育造成的,不然韓國比我們更變態,也沒看三星把台GG踩在腳底下。要說是台灣人有受過日本人教育,但現在幾乎所有爆肝工程師主力,都是黨國年代教育訓練出的,日本成分只有老一輩有。
我為何認為是路徑依存?這就跟玩遊戲一樣,有些世界奇觀就是得要各種條件齊備,不是有錢就蓋得起來。科技樹走到這一條路,就會犧牲其他的,而且需要很多輔助系統協助主系統運作。
很多人都不知道,台GG相關的產業,一路峰峰相連到天邊,而為何會這樣?我認為也是一種路徑依存的結果。在發展史上任何一點歪了,都會讓矽盾變成紙糊的脆弱。
首先,我們的教育體制,大體上還是遵守著兩種人會出頭,記性好、耐力好。想要考到頂大,如果不是記性很好,就得要坐得住,可以磨練心性讀書不起來。即便多元教育、素養教育想要改變,但不管怎麼變,至少在這十年,我看不到這兩個基本要素會被剔除。
但記性好、天分高的人少,中等之資但有耐性去磨的人多,所以今天台灣頂大出去,會被台積電等看上的工程師,幾乎都受過多年磨練。也就是說,高強度的工作,需要的心性早就練好,被教育體制篩選過兩輪,進得去的多半都能接受。(頂多嘴巴不要,身體很老實)
雖然階級複製是事實,但台灣跟韓國又有決定性不同,我們的歷史中,高階級的台灣人,經歷日治到國民黨來台後的白色恐怖,土生土長的菁英被洗過幾輪,一出生就是高階級人很少。而這些高階級的又多半是黨國後代,養尊處優下根本沒多大能力。
而教育體制強調依照分數標準,以及各級學校的排序,成為一種另類的階級翻身途徑。即便聯考還是在加強複製,但教育體制內從上到下都是以平等的概念教學,至少在表面上如此,這讓頂大生畢業出去後,優越感並非建築在學歷標籤上。
意思是,不會因為你進了科技業,變成了科技新貴,你就會以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上流人。至少心態上,你還是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工程師,就算上級學歷低你一點,但他的經歷夠還是可以服你。這在韓國更加學歷競爭的社會,就會逆向淘汰中階人,在其他有階級傳統的國家,像是印度會出現管理災難。
說白了,就是台灣科技業雖然匯聚台灣最強的數理菁英,但這些菁英在心態上,平均來說多數人...
一. 不會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其他人都是下流人
二. 同時具有傳統定義上,在中低階級才有的工作韌性
但若只有這樣,還是不會有台積電這種公司出現。
台灣很妙,這種要投入舉國資源的產業,在其他國家往往變成特許,不是法規特許,而是制度上會有特權。像在中國,排廢水都沒在管你去死的,但在台灣即使是台積電,一樣被環保團體跟環保單位,圍毆到標準世界夭壽高。
然後這又遇到扁馬16年開始的中國大磁吸效應,大量台灣產業西進中國,造成本國傳產類的消費力低落。這直接的結果就是,唯一有賺錢優勢,還有機會進去的就科技業,其他傳產若非早就被老人卡位,新人找不到出頭路,就是發展到極致,很難有進一步揮灑空間。
結果,每一年畢業的理工菁英,發現自己只有這條路可以走,其他的就是低薪跟更糟的勞動環境。這促使即便相對世界其他國家,台灣工程師的勞動條件很糟,大家還是買單,只有嘴巴碎念。
如果2000年之後的台灣就業環境,就跟7、80年代電子加工狂飆時一樣,這些理工菁英待兩年都會出去創業,過著所謂財富自由跟快樂人生,誰想要爆肝。
各種路徑都有一個依存,教育上我們走著聯考複製階級的道路,但在民族整體上,國民黨來台造成日治時代的中高階級崩潰,重新洗牌一次,變成幾乎所有人都沒有資本積累,由此訓練出世界難得一見的工作心態,而經濟上又正好遇到中國磁吸,台灣消費力變弱,更不敢輕易離開有競爭力的產業。
那現在,狀況會改變嗎?看來有點難。
突破了一個關口後,現在台灣這些新一代的菁英,可能在歐美國家的產業考量下,變成逆向輸出代工模式,而這些人力素質,至少全世界我看不到有哪個國家,可以跟台灣一樣。成績跟學科可以練,心態養成可要10年為單位。
即使這樣,還是很難複製台灣模式,電子業有太多輔助系統,整廠搬過去,但沒有把整個新竹搬過去,或是把整個台灣搬過去,歐美想要複製本土台積電,成功率也不高。
嘛,所以說,我們能不能預測後面的結果?說真的不行,每一個環節有去了解一下,我都發現他環環相扣,扣到整個台灣身上。畢竟台灣不大,要找到自己公司的活路,往往是一家成功的公司,做的生意都不怎麼單一,橫跨多個領域,透過多年市場競爭留存下來。
這不是替代掉這家公司就好,這家小公司牽出去的蛛網可能是10多條,想在他國複製,等於要扶植好幾家小公司,而不是就這家。
我是不相信中國做得到,就不提欺騙造假是常態,成本外部化過頭,現在任何追上世界標準的改善,都會立刻降低利潤。光是那個心態,我就可以篤定中國人做不到。
為何?
台積電的人自己可以講,你會不會在廠裡,因為小事對上司不爽,就故意整條產線搞到停機?把上億的機器砸爛?這個可是被某些媒體推崇的狼性喔,為何你做不到?
為何你會變成一個,循序漸進、有耐心磨耗、遵守規範的工程師,而不是動不動就要打破現狀,懲罰削自己面子的敵人,亂衝亂闖的戰狼?
不是嘴巴說要做,是你真的做得到嗎?
別說台積電的啦,一般小公司的你,做得到嗎?
這不是奴性喔,不要平行移植歐美觀念,認為這就是奴。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Restya瑞斯提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音樂版權問題重新上傳: 在找音樂的時候都是找沒有版權的..結果過了幾天還是跳出版權問題, 只能說有時候也不能太相信別人的標題 這次為大家帶來的是講述暴雪歷史以及探討暴雪企業文化的影片, 帶你了解暴雪為什麼能成為玩家心目中最棒的遊戲公司 這次影片花了很多心力, 如果喜歡的話幫忙按個訂閱跟贊...
電子遊戲發展史 在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漫畫論壇回顧🔥「漫畫產業」第二回
◾未來數位韓京岳:「臺漫能做的事,什麼都能做,只要你想的話,可以玩的領域非常多!」
在「漫畫大爆炸:從漫畫實務看博物館的多元可能」論壇中,我們盡可能網羅籌備小隊所關心、也想繼續發展的議題之相關領域人士。論壇共有六個精彩場次,每個場次將分成數次陸續分享,敬請期待!
🔥場次簡介:
你對「漫畫產業」的想像是什麼?有哪些從業人員呢?漫畫家、編輯、出版社?在「漫畫產業」這個場次,邀請的講者們在漫畫創作及出版領域都十分活躍且特別,他們扮演的角色,可能是大家熟悉卻未曾注意過的:帶給我們重要童年回憶的租書店老闆、獨立插畫經紀人,以及在漫畫推廣與跨業合作有很多成功案例的出版人。本場次由深耕動漫社會學研究多年的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王佩迪主持,並從臺灣漫畫產業發展史及社會學角度,與每位講者的分享主題對話。
------------------------------------
🔥論壇內容:
◾主持人 #王佩迪 開場
本場次講者韓京岳的背景很有趣,過去是漫畫中盤商,也曾經在同人場上活動並結識韋宗成老師、從而幫他出版《馬皇降臨》,及後來投身臺漫有關的出版工作。但他的公司本來在賣日本成人遊戲,包含美少女遊戲和女性向遊戲!
王佩迪指出,韋宗成老師的案例,是臺灣漫畫出版很重要的一件事;現今臺灣學生對臺漫認識度不高,其作品《冥戰錄》是少數他們知道的作品。雖然我們覺得臺漫好像很興盛、很多作品出現,但若問一般民眾,就會發現還需要推得更廣。本場次就來談漫畫族群如何突破同溫層、讓更多群眾看到。
.
◾講者2:未來數位有限公司負責人 #韓京岳
◾講題:漫畫製作行銷
🔥從漫畫社團起家的出版團隊
現任「未來數位」總編輯的韓京岳表示,雖然公司稱號出版社,其實一直以社團自居。源於1990年創立漫畫社團,當時適逢動漫展覽興起,數量稀少的美少女作者們為了爭取曝光度,連結形成一個類似美少女漫聯的同好與夥伴關係;其中一半的繪師是女性,還有Vofan等現在叫得出名號的創作者。從社團開始一直到開公司,出書、趕作品,轉眼間二、三十年就過去了,韓京岳經營公司的心態,仍覺得和社團類似但稍有成長。
.
🔥漫畫製作的行銷:出版社可以如何幫作者?
漫畫出版社能提供給作者的協助是什麼呢?從提案企劃、編輯提供建議與製作的協助、最後的出版銷售及推廣宣傳,然後才是大家覺得有趣的這些跨領域應用;一部作品從成形到要能成為大家看到的IP,其實要一個漫長、龐大的規劃。
◾提案企劃
韓京岳表示,「未來數位」的特性與同人會場密切相關,找作者談合作的重點是「作者適合什麼」,有人適合在同人市場發揮、也有人適合商業提案,為其找到合適的定位與機會,為該公司提案企劃思考的原點。
觀察臺灣商業漫畫的現況,韓京岳認為有點形成同溫層、好像很熱鬧,且有一種文青感,大家都在做史料;這類作品並非沒市場,仍有可能改編為影視作品而受歡迎,但和日本、美國、香港的漫畫相比還是不太一樣。如何突破同溫層,是韓京岳與「未來數位」正在努力的方向。
另一方面,同人市場的每位作者和社團幾乎都是個別獨立的單位,他們必須謹慎思考市場需求,創造出來的東西會更迎合市場,明明是同人卻更具商業性。韓京岳舉例,十年前同人作者「VIVA」畫的三國作品中的段子「孟獲!孟獲!」,在中國成為代表性的流行語;最近則有 三色坊 以中國沒有的中華情色創作,在網路上形成很大的聲量,雖然是同人社團,但也進行商業合作。在網路數位化時代,以傳播力來論商業和同人的界線是很曖昧的,並沒有哪邊市場比較大。前段時間流行的「絲襪視界」(日本網路動畫),便是同人作品創造出比商業作品還要大的能量、再回流到商業的案例。
韓京岳也提到,最近日本的委託案「多到有點令人髮指的地步」。對日本而言,臺灣有許多高手願意接案,便宜、技術能力強、速度快,對於接案畫不是自己作品的東西也較沒有心理障礙。每個月他都會接到日本出版社洽詢,偶爾也有臺灣的電影公司詢問,現在是案子追著作家、而不是作家追著案子跑的狀態。
◾編輯建議與製作協助
關於編輯建議,在確定好主題大方向後其實也決定了市場,接下來可以幫忙作者做一些調整或資料提供。
製作協助方面,很多作者期待接案或是成為商業作者之後,順理成章有助手可以協助作品完成;實際上臺灣沒有太多助手生存空間,有一定種程度的繪師會自己接案,願意當助手的人其實非常少,培養後也不易留下。因此,「未來數位」成立「漫畫家宿舍」,讓很多漫畫家可以共同使用少數的助手資源,也訓練很多助手可協助臨時趕稿,因應特殊的狀況。
◾出版銷售
玩了幾年社團或當了幾年漫畫家的人,凡有接觸營銷者,家裡一定有空間爆滿的狀況,韓京岳笑說甚至有朋友曾經七、八年都是睡在自己的同人誌上。如果創作和營銷通通自己來,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辛苦,也要思考還有多少心力創作。
出版銷售還包含「電子化」,是很值得觀察的事。七、八年前很多出版社開始想要電子化,但之前臺灣的電子書市場僅佔3%至5%,和日本20%、30%不一樣,提早布局也只是燒錢等時局變化。近年電子書市場開始慢慢成長,當國小學生都在看電子書,就感覺到電子書時代真的來臨;而紙本書塞滿屋時,就知道市場該轉變了,再加上疫情關係,電子書成長得非常快。但紙本書的收藏市場永遠存在,例如《灌籃高手》的精裝版行情水漲船高,還有很多海外華人在蒐集童年回憶,紙本書市場有其特殊定位。
◾推廣行銷
推廣行銷和跨領域應用幾乎結合在一起,以 韋宗成 冥戰錄 主角「默娘」為例,她是西門町街區的看板娘、守護神,做過的事情包含:2017年和2019年西門町燈節(因「邪神事件」而知名)、兄弟象動漫日活動看板、和乖乖合作推出「默娘乖乖」、手遊、桌遊、舞臺劇,還有跟明華園合作歌仔戲等。這些都是經營一段時間後,雖然沒有特別去推廣,但讀者會自己迴游,明華園的合作便是十年前的讀者現在成了該團的編劇,回來找「未來數位」合作。
回想起這些合作案,韓京岳表示每個都很開心愉快、但也很累,幾乎都是在不同領域做該公司沒辦過的事情,像是配合西門町街區的需要辦了動漫展、配合臺北市政府和捷運局做西門地下街活化相關企劃和提案等,不禁讓他覺得:「為何我一個做漫畫的人要做到這種程度?而且我還是出A漫的!真的覺得很莫名其妙(笑)」,但仍是美好的回憶。
.
🔥現在進行式:什麼都可能
韓京岳也和大家分享,檯面上所見只是冰山一角,未成的事情更多,例如:日本的柏青哥廠商主動提出合作計畫,但最終無緣;和日本的動畫公司簽約《冥戰錄》動畫化,但因一些因素而無限延期;電視劇化已和演員簽約但目前進度也暫停等等。
進行中的計畫,則有為西門町守護神默娘做紀念雕像,因是不熟的領域及先前「邪神事件」的壓力,還在努力中。還有默娘Vtuber化、AR化和VR化,都是不同領域、須和參與者密切協商和訓練,也尚在進行。
「臺漫能做的事,什麼都能做,只要你想的話,可以玩的領域非常多,不會只有商業、比賽啦。」韓京岳再以默娘為例,「未來數位」曾於2018年邀請日本漫畫家東北ずん子老師、2019邀請日本「爆音少女」來臺灣環島取材並展開爆音少女臺灣篇連載等,都拓展臺漫發展的可能性。
「臺漫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瓶頸,市場也不僅限於大家看到的那一小塊。」韓京岳鼓勵臺灣的漫畫產業從業者及有志於此的人,他認為只要是娛樂作品,身為創作源頭的「漫畫」這件事是不會衰弱的,事實上委託案正大量增加,而非減少。疫情時代,大家更需要娛樂。
-
※註:柏青哥在日本是常和動漫畫結合的一種娛樂行業,其動畫甚至可以做得比電視動畫更精緻、甚至運用3D技術。(主持人王佩迪補充)
[延伸閱讀]
1. VIVA的作品:https://www.doujin.com.tw/authors/info/vivaispig
2007年VIVA受邀代表臺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可說是創下同人創作者的先例,也敲開漫畫與藝術界線的討論。
2. CCC編輯部,〈永恆美少女媽祖!冥戰錄〉https://www.creative-comic.tw/special_topics/7
3. 「陰間條例X冥戰錄」劇場版(舞臺劇)https://ffrontier.kktix.cc/events/f715cd87
4. 明華園歌仔戲《冥戰錄》https://twopera.com/war/ (作者本人有出演喔!)
------------------------------------
🎉🎉哇,難得從產業第一線了解臺灣漫畫,許多臺漫正在發光發熱,謝謝韓京岳的分享。產業場次還有連載中的「毛豬漫談」專欄的插畫經紀人 #毛豬 的分享喔!
未來數位有限公司(Future-Digi Ltd.)
#漫畫論壇 #臺史博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漫畫學士學程 #感謝文化部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電子遊戲發展史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還記得今年正夏天的書單是藍色系,而逐漸步入深秋的十月書單排開則是暖色系,粉紅、咖啡,連白底都會配橘紅字樣與書腰,看來大家是有默契的。就在分享這個月待讀書籍的時候,又熊熊發覺拍照時疏忽了一本友人的散文集《#我終於捨得讓雪落下》與日前才辦過活動的 Agatha Christie《#尼羅河謀殺案》,其他大多還是近期上市的作品,除了一本贈書回答燒到的松本清張《砂之器》,我們後面慢慢介紹。
先來看最中間的十月選書《#現代愛情》,無論改編影集或原著故事都相當好看,為《紐約時報》熱門專欄的讀者所投稿之真實人生旅程,從 2004 年開始,持續刊登各類型創作人親筆寫下自身關於愛的經歷,映照出人們在感情裡的笑淚與甘苦,此本書籍精選專欄中 42 個揪心掙扎的篇章,展現勇氣的不同形式。那些戀人之愛、親子之愛、夫妻之愛、陪伴之愛、遲暮之愛,關乎血緣的、無關血緣的,關乎命運的、無關命運的,愛慾交織的、柏拉圖式的,無從解釋的、難以量化的,篇篇撐開這些真實經歷的生命容器,這群踏實生活在遠方的人們會讓你相信,「你要好好愛自己,因為有人愛著你」不只是為電影而生的空泛金句,《現代愛情》透過多段人生風景,帶領我們重新看待各種形式的愛之可能,以及萌生更多勇氣從生活中尋找現階段的歸屬,用不著汲汲營營,用不著驅車趕路,最好的事物,真正屬於我們的一切,會在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時間點,不慌不忙,翩然到來。
其次是首度與博客來合作的村上春樹全新散文集《#棄貓: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相信大家都有領取到這裡的專屬折價券,這本輕巧細緻的新書,篇幅雖稱不上多,行文維持一貫的冷靜克制、字斟句酌,細讀之下卻沒由來地觸動心弦,就如天底下多數親子關係的模糊命題橫亙一生,兒子從少年走到中年,父親從黑髮走到白髮,村上春樹留存腦海的日常光景也是苦樂參半,從父子倆意圖棄養一隻貓的童年片刻,投射在爸爸被上一代「拋棄」的成長歷程,憑著有限的文獻資料揣摩父親一路走來遭逢的心境轉折與掙扎壓抑,於記憶和現實的錯落下尋找兩個世代和解可能,而後拉遠思考個體在命運洪流中的輪廓、責任以及位置。(完整文章:https://bit.ly/2FYZstl)
個人本月首選還有 Paulo Coelho 的《#嬉皮記》,這是這位享譽國際的作者年輕歲月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在路上遇見改變未來的人生導師,沒有這段旅程,就沒有日後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那時有個纖瘦、留著山羊鬍及長髮,懷抱作家夢,名叫保羅的年輕人,他為了尋找自由及人生意義而踏上旅程:首先到玻利維亞、秘魯、智利及阿根廷,接著他來到阿姆斯特丹的水壩廣場,在那裡遇見了卡菈,她說服保羅一同前往尼泊爾。他們一起搭乘魔法巴士,在嬉皮小徑上結識了一群有趣的旅伴,每個旅人都有各自的故事,每個人也因這趟旅程而轉變,重新排列人生的優先次序及價值觀。而保羅和卡菈透過探索彼此的關係,做出改變他們人生方向的抉擇。
去年讀過 Evelyn Waugh 的《一掬塵土》後就被這位風格獨特的英國現代主義作家圈粉,另一本代表作《#慾望莊園》也在最近問世,為 BBC 迷你影集《故園風雨後》的原著小說,描述一戰後的英國貴族、天主教、牛津大學校園、異性/同性情愛等議題。男主角查爾斯萊德和賽巴斯提安佛萊在牛津大學相識,出身一般中產階級家庭的查爾斯,個性拘謹卻嚮往隨性自由的生活;賽巴斯提安則出身於傳統英國貴族世家,天性浪漫不畏世俗禮教。兩人的友誼為喜愛藝術的查爾斯打開了一扇通往上流社會的門扉,使他得以造訪布萊茲赫德莊園,進而認識賽巴斯提安的親友,朝夕相處中,查爾斯漸漸發現自己為賽巴斯提安所吸引,兩人之間的關係日漸升溫而變得微妙曖昧,卻讓保守的母親表示不再歡迎查爾斯的來訪,兩人也斷了聯繫。多年後,查爾斯如願成為畫家,結婚育有兩子的他,仍對年少時在布萊茲赫德莊園的記憶有所憧憬,在一趟旅途中遇見了正與丈夫分居的茱莉亞,當年未萌發的激情一點即燃,兩人立即陷入愛河,然而在世俗道德和宗教教條約束下的兩人,又能何去何從?
還有兩本因為觀賞了改編作品,決定趕緊入手的原著小說,《我想結束這一切》與《神棄之地》。相信看完電影的觀眾都對《#我想結束這一切》感到一頭霧水,歡迎一起從原著解惑,在陌生荒涼而充滿壓迫感的場景中,看似甜蜜熱戀的男女主角面對感情的不安、遲疑、倦怠逐漸聚焦放大,使他們不斷重新估量彼此了解的程度、懷疑自己愛與信任的能力、焦慮於內心感受與客觀現實之間的脫節錯位,終至惶恐得無法辨別身邊詭譎的景物與事件,究竟是心魔的象徵還是真實的威脅。這是一部兼具懸疑性與文學性的驚悚小說,也是關於孤獨、疏離感與存在危機的深刻探索與漫長辯證。另一方面,《#神棄之地》電影也相當精彩,Tom Holland、Sebastian Stan、Robert Pattinson 幾位要角的精彩詮釋都是看頭,透過幾個極度扭曲的靈魂,多段沒有救贖的人生,交織成一部節奏緊張又極度暗黑的暴力驚悚之作。述說從二次世界大戰到 1960 年代,一個讓靈魂麻木的暴力小鎮,一群奇特人物無可避免的絕望命運,他們不時向上帝苦苦祈求,然而始終只得到魔鬼的回應。Donald Ray Pollock 井然有序地編織與敘述故事情節,揉合奧利佛史東扭曲強烈的《閃靈殺手》和美國南方宗教哥德式筆調,揭開美國夢的陰影下潰爛化膿的偽善及恐怖人性,如同《舊約聖經》中最血腥的章節充滿暴力,又集結了黑暗、悲慘、罪惡、謀殺與懸疑各種迷人元素。
東山彰良也再度出了新書《#越境》,以自身獨特的成長經驗,融合幽默的文字紀錄,為一本觀察臺灣與日本的絕妙隨筆集,作者親自表示:「無論小說或散文,我之所以持續書寫,或許便是為了傾聽那股聲音。越境的意思,大概便是『跨越境界線』,而這並不僅限於國界,我們週遭充斥著許多的境界線。首次寫小說時,我便跨越了一條境界線。希望這本散文集,能成為你跨越境界線的某種契機。跨越之後,或許是一片什麼都沒有的荒蕪風景,也或許會遇到比現在更糟糕的處境,但不試圖跨越,便什麼也說不準」。另一方面,身為昭和時代最後一位文豪,松本清張《#砂之器》生火之處在於他拓展了推理小說的可能性,以沙子堆砌的容器,象徵著隨時可能崩垮的空虛之物,一個在社會底層的陰影中,鍥而不捨追逐真相的刑警。一個在通往未來的光亮中,乘風破浪抓住夢想的青年。是怎樣的完美犯罪,牽引永遠不該產生交集的兩人,在命運之路的盡頭相遇?揭開重重疑雲之際,人性的卑微可憫與現實的無常悲涼,織就一部難解的宿命樂章。楊照老師更進一步解析,「清張的推理是為了探究犯罪的動機,鋪陳犯罪動機又是為了彰顯社會正義。一個沒有推理習慣,缺乏推理能力的社會,必然招來許多謊言,更多黑霧。我們從清張的筆下,跟著他一起看見世人的形貌,看見我們自己。這是清張的胸懷,也是世世代代都閱讀清張作品的原因所在。」
同時,麥田推出的新版《#科學怪人》為 MIT 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的特別註解版,透別收錄七篇由哲學、歷史、倫理學、性別研究、生物科技等各角度探討《科學怪人》的論文,從人造技術、基因倫理、性別思考等 21 世紀關鍵字出發,與 19 世紀文本跨時空對話,讓讓一般大眾思索科學的發展史以及人類未來的拓展能力,並且反思對於這類能力蘊含的責任。再者還有主題上有些呼應的精準與詩意兼具的醫學書寫之作《#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兼具執業醫師及暢銷作家身分的 Gavin Francis,以東西神話、藝術、文學、歷史及醫學知識為經緯,結合臨床診治的個案實例,透過深富人性關懷的二十四篇專文,探索人類身體的各種改變,闡述「變化」正是你我從生到死、身而為人的本質,進而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思想、行為與情緒,接納再自然不過的身體變化。最後一本翻譯小說《#德文女老師》也令人深感好奇,關於昔日戀人的重逢,沒有溫情敘舊,只有刀鋒上的舞,電子郵件、對白、兩人彼此傾訴的故事、警局筆錄、一段一段手術刀般切割出來的人生與多種敘事手段,奧地利作家 Judith W. Taschler 以舞台劇般的詩意及真實人生的凡庸,回答關於「相愛」和「故事」的謎題。
接下來五部華文作家作品,本本皆是佳作,正在閱讀的是游善鈞《#瞬間正義》,相當適合改編成影視作品的科幻小說,在不遠的未來,為了解決警察用槍意外頻傳、誤傷無辜民眾的問題,並提升辦案能力,透過人工智慧與員警連結,分析出員警最佳用槍時機的「瞬間正義」系統。薛博澤正是首批祕密參與此計畫的員警之一,在一樁超商搶案中,系統讓他射殺了一名少年現行犯,輿論一面倒譴責警方執法過當,逼得警政署不得不將計畫公諸於世。記者會上,科偵中心蕭苡麟博士出面說明系統機制:於警察大腦植入晶片、配槍加裝生物鎖,執勤時,人工智慧即能透過員警們的感官蒐集外界資訊,警員之間還能相互「共感」,進而決定扣下扳機的唯一瞬間。貫徹正義的那一天眼看就要到來,卻接連傳出民眾遭警方誤擊,隨後,這些發生誤擊的同仁一一「被自殺」,參與計畫的成員人人自危,薛博澤和蕭苡麟該如何挺過風波,並釐清重重疑雲?
以及備受期待的馬翊航新書《#山地話/#珊蒂化》,「山地話」是一個「不正確」的詞,也回返帶動記憶的形狀,是關於身分、空間、家族、書寫的重重探問;「珊蒂化」則以陰柔聲音與姿態,反問標籤貼在哪裡?藏著什麼?也與體內種種親愛、殘餘、騷動與失去對話。書中有「是」與「不是」的反串,失能與可能的照明,不那麼整齊的身體與身分。本書以作者歷經家人聚散的成長剖面、離鄉背井的路徑、風景及閱讀軌跡,在家族、學校和小鎮的危機中繞路運轉。甚或從唱片、蝸牛等微小物事,目擊被身分和性別禁錮的劇場。那些上不了舞臺、豔麗或哀傷的原住民、男孩、女人與同志,從馬翊航的文字具象化為真實的面孔,豔光四射地提槍擊發。
吳明益老師本月罕見推薦了兩本作品,陳宗暉的第一本著作《#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從母親因病離去的記憶談起,寫下曾被霸凌的童年經驗、大學時努力克服內向性格的嘗試、軍旅時期的荒謬歲月、在蘭嶼工作時找回生命意義的過程,以及近年來與父親相伴、一起練習面對死亡恐懼的日常時光。此本散文集分為「共病生活」、「帶病旅行」、「後病時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疾病隨行,更有他者相伴。在一篇篇沉潛於病中所產出的文字裡,讀者得以看見一個努力向外界「報平安」的人的身影。「平安報信是快樂的,收到回信是快樂的。如果這些信件可以讓你也覺得健康快樂 ── 衷於悲哀的快樂,衷於傷病的健康。」先無論那是不是一個別字,這段話中的那個「衷」,不是某種故做堅定的「忠」,也非結束於此的「終」,而是一顆與他人分享心內話的由「衷」之心,而那也是散文創作能夠動人的初衷。另一本為陳信傑的《#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台灣第一本以『電玩遊戲』混合『情慾探索』的小說集,作者以其電玩成長背景,開闢了六條探索的路徑,跟著他和柴貓,我們一起搭乘著大翅鯨,前進最暗黑的欲望之地。這本揉合魔幻場設和情感詩意,集結電玩遊戲主題和同志文學的小說集:在聲光電幻的遊戲架構中誕生的故事,自由的切換了通俗而易感的文學劇情收服了每個人的眼睛,正式將特殊議題的小說,引入大眾文學小說的世界。
最後一本為最具影響也最受爭議的中國當代作家閻連科精心醞釀十年的全新長篇散文集《#她們》,書寫家族裡外四代女性的散文集,一個又一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女性,以情意低斂深長的文字,點出難以言明的女人與家族心底事,深刻思索女性生而為人的困乏與她們的命運路徑。這本書旨在叩問「人」的存在性:你若放棄黑白分明的男性、女性視野後,把她們當做女性的「人」或「做為人的女性」時,那就能看到她們身上的光芒。閻連科透過《她們》傾訴女性的運命,爬梳數代女人的生活經驗和際遇。記述母親、姑姑等母輩的生活故事,也書寫同輩的姊姊、嫂子們的身影,一直寫到與孫女輩;他寫出人生的不易與生命的趨光性。從不同世代的女性生存狀態,得以窺見生命在時間之河沖積的生活天地,以及新時代如何改變女人的生存條件與亙古不變的生活困境。
電子遊戲發展史 在 Restya瑞斯提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音樂版權問題重新上傳: 在找音樂的時候都是找沒有版權的..結果過了幾天還是跳出版權問題, 只能說有時候也不能太相信別人的標題
這次為大家帶來的是講述暴雪歷史以及探討暴雪企業文化的影片,
帶你了解暴雪為什麼能成為玩家心目中最棒的遊戲公司
這次影片花了很多心力, 如果喜歡的話幫忙按個訂閱跟贊

電子遊戲發展史 在 我是R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哈囉!我是RT ,今天就來聊聊遊戲發展史吧
youtube一鍵訂閱:https://goo.gl/7mDAjp
G2A買特價遊戲喔:https://www.g2a.com/r/imrt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TGameChannel/?ref=aymt_homepage_panel
鋪浪:https://www.plurk.com/lilen0017
Twitch實況台:https://www.twitch.tv/imrtmi
請我喝飲料:https://twitch.streamlabs.com/imrtmi
如果喜歡RT的影片,別忘了分享出去!
也可以動動你的貴手按下喜歡和訂閱哦!
歡迎在下方留言處留下評論與建議唷!
#電子遊戲史 #家用機大戰
------------------------------------------------------------------------------------------
This channel is only used to recommending anime, comics and games.
All the videos are not intending to against copyright law, only to assisting commentary and recommendation.
If it cause any lost of yours, please contact me immediately.
このチャンネルでは、 主にアニメ、マンガ、ゲームの推奨や評価などしております。
本チャンネル管理者は、本チャンネルにて推奨・評価する画像・音楽データ等(著作物)が作成者(著作権者)のものであることを認め深く尊重しており、侵害する気は一切ございません。
万が一、著作権などの侵害を感じられた場合、また質問やお気付きの点などがございましたら、下記のメールアドレスへご連絡ください。
BGM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