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絕色美人,入獄6年,出獄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寫下了轟動世界的一本書!
1971年中國上海提籃橋監獄一批女囚從大門走出,她們神情麻木,臉色憔悴,身上的衣服懶懶地搭著,可在這群人中,有一個人卻很不一樣,她的衣服樸素卻很乾淨,雙眼明亮,腳步不急不緩,優雅的姿態仿佛剛剛赴宴歸來!
她一生的所言所行,至今想來都讓人震撼不已!
她,就是鄭念!
她家世顯赫從小就被嬌生慣養,而她命運多舛,中年喪夫,晚年喪女,更經歷了長達6年的監獄生活,可她非但沒有被成功「改造」,更沒有改掉一身的「小資毛病」,出獄後,這個女人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寫下了轟動世界的一本書!
1915年她出生在北京,原名姚念媛
祖父姚晉圻,是清末民初大儒,逝世後,總統黎元洪以其「學術精通,道德純備」明令國史館爲之立傳,父親姚秋武官至將軍!
她有著優渥的家境,生活富足,國內外都有存款,平日裏傭人伺候,她曾寫道:「我獨自一人待在書房裏,因著那懨懨的暑氣,包括在乳白色乾隆古瓶裏的朵朵康乃馨,都垂頭喪氣,沿牆一排書架,滿滿是中外經典名著」!
她有著出衆的外貌,在天津南開讀中學時,她曾四次登上過《北洋畫報》封面,而當年名聲大噪的趙一荻(趙四小姐)也才只登上過一次《北洋畫報》她的身邊,宦子弟追求無數,成爲遠近聞名的「風雲人物」!
她還受過最好的教育,曾在當時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燕京大學就讀,後赴倫敦經濟學院留學,並取得碩士學位。
在倫敦留學期間,她和中國學生鄭康琪互生情愫,結婚後,鄭康琪擔任國民政府駐澳大利亞外交官,於是她陪著丈夫到雪梨長居,此間誕下一女梅平,最心愛的人相伴左右,生活富足而安逸,這是她此生最幸福的時光!
她本可以繼續這樣幸福下去,卻偏偏和丈夫異口同聲選擇了回國,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她和丈夫毅然回到當時的上海,夫妻倆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回國,希望爲新的中國做貢獻,可是她怎麽都沒想到,正是這個愛國決定,會讓自己及家人受盡非人的折磨!
42歲,丈夫因病去世,中年喪夫,她非但沒有消沈,反而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一邊工作,一邊撫養幼小的女兒,爲了紀念丈夫,她還將自己的名字改爲鄭念;即思念之意。
精通英語的她,被聘爲亞細亞石油公司總經理顧問,她每天周旋于公司、政府之間,努力工作,以維持生活的原有品質,她住的仍是花園洋房,傭人數名,家裏陳設明清古董。當時偌大的上海灘,保持這種生活水准的不過十來戶,一位英國朋友曾稱她家是這個色彩貧乏的城市中,一方充滿幽雅高尚情趣的綠洲,她自己也說:我的居所雖稱不上華廈美屋,但就以西方的標准來說,也可屬於趣味高雅的了,爲了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家,鄭念費盡苦心,即使只身一人,也勇於承擔家庭的重擔!
失去心愛的丈夫後,更大的不幸接踵而至,亂世的洪流,將她卷入萬丈深淵!
文革初期,紅衛兵時時上門審訊,她預感風暴將近,情況眼看著一直艱難下去,她首先想到的卻不是自己,而是傭人們,爲了替我的傭人著想,在紅衛兵對我家宅查封之前,我已決定把那六千從銀行支出的錢,分給了他們,她斷然拒絕了傭人們與她共患難的要求,毅然決定獨自承受命運的暴風雨。
心中有仁,眼裏有愛,不因富貴而喪失同情心!
不久後,這場她預料中的風暴果然來了,家世顯赫,留學背景,還供職外商公司,無論從哪方面,她都注定無法在這場浩劫中幸免!
一個早晨,她正坐在家中,三四十個陌生人破門而入,亂砸一通,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陌生人,她鎮定自若,甚至還冒著被毆打的危險,用「可以去香港拍賣爲國家賺外匯」的理由,保存下了明代的德化窯名家雕刻觀音像,大青花瓷盆等數十件珍品,善良的她,還幫助一名,偷拿她戒指和手鐲的女紅衛兵打掩護,讓小姑娘有機會把偷拿的東西,「不著痕迹」地還回去,免於被同伴批鬥的命運!
紅衛兵還要拉走她的冰箱,她卻悠然地吩咐廚師爲她准備早餐,然後坐在廚房的桌子邊,吃著配牛油和果醬的吐司,淡定的喝著咖啡,甚至還告訴紅衛兵小姑娘,咖啡是什麽。精心呵護的家就這樣空了,女兒驚慌失措,她卻鎮靜地說:「凡事總要往前看,不要往後看,想想那些古董,在屬於我們以前,不知被多少人擁有過,經歷過多少戰爭和天災人禍,我們之所以能得到它,是因爲有人失去了它,當它們爲我所擁有時,我可以玩,賞它們,現在,我失卻了它們,就讓別人去玩賞它們吧!人生本就是過渡,財産並不是最重要的」。
面對飛來橫禍,卻從容不迫,名利財富,視作過眼煙雲!
後來,女兒被關進牛棚,鄭念則被指控爲英國間諜,關進了上海第一看守所,開始了長達6年半的牢獄生涯!
在那個理性與法制,全數崩潰瓦解的時代,一切都變得荒謬,毫無道理可言,爲求自保,身邊最親的人都可以誣陷,所有人都變得不再是自己,而她,一直在做自己!
她的牢房爬滿蜘蛛網,牆壁因年久失修而泛黃佈滿裂縫,床是粗陋的窄木板,她說:我有生以來,從未接觸過也沒想像過,世上竟會有這麽一個簡陋又肮髒的地方!
生活環境發生這麽大的轉變,人的情緒是很容易崩潰的,她卻在有限的條件內,盡可能地保持著體面乾淨,她聰明地用毛主席語錄中「以講衛生爲光榮,不講衛生爲可恥。」向難纏的看守借來掃把和清水,將整個牢房來了個「大掃除」用飯粒當漿糊,把手紙貼在沿床的牆面上,防止睡覺時灰塵掉落,用針線將兩塊毛巾縫起來,給水泥馬桶做了個墊子,甚至裁了一塊手帕做成遮眼罩助眠!
哪怕風雨摧殘,也有自己的精緻和講究,不因絕境而自暴自棄!
無論面對多少次審訊,她都始終堅持自己是無罪的,高壓之下,連她的親弟弟,也因無法承受精神折磨,交出所謂「證據」,而「背叛」了她,可她仍舊毫不動搖,在交代材料底部,落款是「犯罪分子」而她每次都不厭其煩地在「犯罪分子」前面加上「沒有犯過任何罪的」這幾個字!
她也有過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這時她就主動挑釁看守員,結果無疑都是一陣拳打腳踢,可她卻覺得很高興,看守都罵她是「瘋婆子」,可是只有她自己明白,只有用這樣的方式,才能激起自己的求生意念,因爲「抗爭」,也是一種積極的舉動,比忍耐、壓抑,都容易振奮人的精神。
在理性和邏輯完全,派不上用場的世界裏,她要如何爲自己爭辯呢?
細細思索過後,她決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她開始刻苦學習《毛選》一邊鍛煉活躍腦力,一邊從中獲取辯論的依據,結果,她對於毛選的熟悉程度,口才與智力,均無人能與她抗衡,她也打撈埋藏在記憶深處的唐詩,背誦並欣賞那些天才之作,沈浸在不朽詩句和美妙意境之中,在身體狀況已經差到不行,難以支撐站立之時,她擔心自己因爲神志不清,而讓造反派有機可乘,甚至還自己編了一個運動操,精神與肉體,一個都不能垮。
每個人都害怕,一場突如其來的永夜,只有少數人會爲這場漫長的寒夜,儲備足夠的精神食糧,直到獲得救贖,而她就是那極少數的人之一!
因她始終不肯「認罪」,她的身體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特製的手銬深深嵌入他的肉中,將她手勒得血肉模糊,有位送飯的女好心勸她高聲大哭,以便讓看守注意到她雙手要殘廢了,而她想的卻是,怎麽能因此就大放悲聲求饒呢?這實在太幼稚,且不文明!
因手被反铐,她無法正常飲食,每一次如廁都異常困難!拉褲子側面拉鏈時,手腕都會有撕心裂肺的疼痛,她本可隨意些,直接不拉拉鏈,可她甯願使傷口加深,也不肯失去體面,她說:我覺得這樣,太落魄太失體面了,對我的抗爭精神不利!
她不僅堅持自證清白,也不誣陷他人,甚至膽敢爲劉少奇辯護,她說:「在我看來,文革僅僅是一場爲自己澄清名譽的鬥爭,我不但要活下去,還要活得像花崗岩一樣堅強!」
她以纖弱之身,獨自抵禦了,世間的酷烈、人生的無常,用近乎決絕的毅力相信,終會有人會看到真相,還她清白!
因爲衣服爛到不能再爛,她便托看守給她拿衣服,看守拿了一件她女兒的棉襖給她,一看到那棉襖,她就一時懵了,這是文革那年她爲女兒做的,然而現在她已入獄6年,爲何女兒的衣服還是新的,是不是這孩子已經出事了?
她不敢再想下去,急忙問管理人員,沒有一個人告訴她實話,她在對女兒無盡的思念和猜測中,忍受著巨大的壓力,不斷在心裏,給自己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發誓一定要活著出去,爲了自己心愛的女兒。
漫長的六年半,在無人交流的孤寂中,在對女兒的極度思念中,在病痛的數次侵襲中,逐漸接近尾聲!
1973年,鄭念提前釋放出獄,可她竟然拒絕釋放,強硬要求宣布:她根本就是無罪,並且要求在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
最終她平反出獄了沒有「揭發」任何人,更沒有承認任何莫須有的罪名。
在真個血腥濃重的文革中,她的手上沒有任何血痕,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尊嚴與良心!
出獄後的鄭念,已經是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可依然被衆人監視,她不信她女兒是自殺,秘密調查她的的死因,經過重重困難,她最終查到了真相,原來女兒是被人活活打死,然後扔下樓,讓人以爲是自殺的。後來她爲女兒洗冤,親手將凶手送進了監獄,15年後,凶手刑滿釋放,依舊兒孫滿堂,而她卻淒清孤寂,無人相伴!
女兒去世的噩夢,不斷折磨著她的精神,她再也無法忍受,決定離開,決定再也不再重返傷透她心的故國。
出國前,她向國家,捐贈了家中僅剩的文物,不帶走一絲一毫,文明在野蠻的暴力下流失,她實在不忍心再看到!
65歲高齡的鄭念,踏上客輪,漂洋過海,只身前往美國,在甲板上,一向堅強她,忍不住淚流滿面,離開生養她的故土,她說;「我的心碎了,完全碎了,只有蒼天知道,我曾千百倍地努力,要忠貞於我的祖國,可最終還是完全失敗了,但我是無愧的,這真是萬念俱灰的最後一刻」,如她所說:「罪不在她」!
到達美國後,她以極強的適應能力
克服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環境,每天清晨起床,都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一天,一個人購物、做菜、駕車、看病!
她年紀大了,身體常伴隨病痛,可依然鬥志昂揚,生活只要還在繼續,她依然要活得漂亮,驕傲地活給自己的命運看!
每個寂靜的夜裏,那些關於丈夫和女兒的回憶,都刺得她生疼,在如此巨大而漫長的煎熬裏,72歲高齡的她完成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本書《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上海生死劫》,那年,是1987年!
這本自傳體回憶錄也成了八十年代
中國「傷痕文學」的代表作一經推出,就風靡歐美,並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而轟動整個西方世界,有人說:這本書教育了西方讀者整整三代加拿大歌手Corey Hart專門寫了一首鋼琴曲《Ballade for Nien Cheng》向她致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庫切,都忍不住在《紐約時報》上寫書評,在人的水平上,她的回憶錄最偉大的可貴之處,在於她對自己,抵抗心理和身體的壓力的記錄!
80歲時,她還精神抖擻地穿梭於各大高校做演講,和學生們一起談論東西方歷史,鼓勵海外遊子努力學習,雖然離開祖國,但她卻從未忘記祖國,將著書所得的優厚稿酬,設立「梅平基金會」,專門資助大陸留美學生,讓他們能夠在海外學習減輕一些負擔!
一生浮沉,經歷過多少絕望,可看她老年的照片,看不到絲毫歲月孤苦的痕迹,無論身處何種命運的漩渦,她都不放棄去發現人生的美,去創造生活的美!
她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Let the past rest,不要氣餒,你一定要有一個希望,並且有信心、樂觀,朝著那個希望走,如果你覺得沒有希望了,那你就解除武裝了!
我在監獄裏,雖然那麽苦,我還是永遠要奮鬥的,只要你有一口氣,你就應該朝著你的目標奮鬥!
鄭念很美,這份美,來自血與骨中,那洗不去的堅韌與芳華,她總是溫柔地笑著,笑著把所有痛苦和辛酸,都化爲了生活的調味品,美麗奪目,透過歲月的煙塵,清晰地浮現,惹得人人驚歎!
2009年的一天,她在浴缸裏摔倒起不來,被送入醫院後,醫生告知她的壽命最多只有一年,她面色平靜,淡淡地說,我已經活夠了,我要準備回家了!
2009年11月2日,中國真正的名媛鄭念在美國華盛頓去世,享年94歲
她的骨灰,和丈夫、女兒合葬於太平洋,一家三口,至此終於團聚了!
大多數人以爲的名媛,是名牌堆身,錦衣玉食,可她卻讓我們懂得了,真正的名媛,是在於竭力維護自己的風範,在汙穢的塵世,保持儀態的高雅,靈魂的高潔,以最柔軟又最固執的姿態,守著最強硬的底線不放棄,即使面對淫威,淪爲階下囚,衣衫襤褸,依然有她的傲氣與尊嚴,即使近百歲的年紀,依然優雅美麗,清醒獨立!
這才是當之無愧,堂堂正正的真名媛,讓我們一起致這位不凡的中國女性!
轉載網路
願你在深淵 盛 放 書評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自己能清楚覺知身心發出來的訊息,並明快抉擇】
這個月的某個周末,我事前就借故婉拒了一個大型活動,
沒有任何原因,只是我的內心告訴我,這兩個月以來,我每個週末都不在家,南北奔波演講,這有些不對勁!
我真真實實收到自己身體與心裡明確的訊息,就是:一•定•得•要•停•下•來!'
其實,我並沒有規劃任何事情,也不全然為了陪伴三個忙碌的小子與家人,只是想輕鬆自在地、緊密地,與「自己」好好的聯繫與相處。
就在這空出來的週末即將到來的前幾天,剛巧就聽聞南部一位與我們關係非常密切又總是關心著我們一家人的某個親戚生了病,
於是,我毅然決然跟老公說:走!孩子們忙考試都沒有時間,但我們兩個可以南下啊,我們就去探望這個親戚吧!
彷彿空出的這一天,就是專程為著南下探望這位好親戚。
.
週五晚上忙完演講,我隨即和先生兩人開著夜車南下,一路上,我們輪流點播著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的老歌、民歌,
我們各自回到曾經有過的青春記憶,然後在心神蕩漾中,再在那抓不回來的閃亮歲月裡重逢。
一路,我們慢慢地往南開,隨興住進了一間樸素優雅的旅店。
放下工作、放下對責任的執著,放下對孩子們的擔憂,我把世界就只留給我和老公兩人,
但我們也各自放下對對方的期待與依賴,雖是倆人世界,但各自放下身心所有的重擔,各自在自己的小宇宙裡放空、停止。
第二天,繼續上路,探望親戚!
然後,當天在親戚家裡和夫家幾位家人小聚小聊,有一種從未有的感受油然生起,
那就是,過去這二十多年,我一直把夫家就當成「夫家」,他們和娘家是不相同的。
但是,那一刻我清楚的覺知到,人的緣分不會憑空而來,能相聚,就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緣分,與存在在關係裡的特別福氣。
.
我非常謝謝自己,能如此清楚覺知自己身心發出來的訊息
我非常謝謝自己,在收到訊息時,能如此明快瀟灑的做出抉擇。
一個大型的活動、探望生病的親戚,孰重孰輕?
在婉拒的當下,想到場面的盛大、想到尚稱豐厚的報酬,似乎還有些怪罪自己與掙扎,
但是,從今天清晨陰霾幽暗的天日裡慢慢透出燦陽天光,到午間,整個金黃陽光灑在窗台時,我又再次感謝自己做了絕對正確的決定。
陽光稍縱即逝,人與人的親密與愛的連結,何嘗不是?
事實上,因為仔細又認真的諦聽自我內在的聲音,這個月,我已刻意推掉了三四場演講以及一些書評。
.
最近在讀尤虹文的《 因為身體記得:告別憂鬱症的療癒之路》/天下文化,有非常深的體悟、有太多的共鳴:
「你的生命質量取決於你的關係質量」
「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David Brooks曾經在著作《The Second Mountain》講述他多年來把事業放在第一位,最後二十年的婚姻竟瓦解,
離婚之後,他發現自己一個朋友都沒有,於是開始修正自己的人生觀。
他把人生分成兩座山:爬第一座山的人,總是不斷思考怎麼樣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他們很重視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怎麼要才能得第一名?….
有一些人,生命把他們從第一座山頂丟到低谷深淵,生命跟他們開了個大玩笑、轉了一個大彎時,某一部分人從此一蹶不振、怨天尤人,不斷問:為什麼是我?
但有些人會願意從低谷往上爬,David Brooks把他們稱為『爬第二座山』,
此時他們已經不一樣了,他們對於所謂的成功,可能不再那麼在意,因為人生似乎有了更高的召喚。
生命把你丟向深谷,讓你經歷了淚水和挫敗,當你願意走出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在第一座山認定的一切標準與價值,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把喜悅當作匯率,你每天要在你的人生銀行中,多存一點喜悅幣,這就是幸福。』
「幸福的人,是願意做出承諾,而不求回報的人,因為他們知道追求喜悅比追求回報重要。」
因為,『人與人的連結是生命的基礎,當我們彼此被真實的聽到、看到,內心就能產生安全感與喜悅。』生命中沒愛、連結與歸屬,人生只有痛苦…」
「然而,跟人的良好連結的基礎是跟『自己』這個人的關係,
當自己與自己的關係都沒有處理好,人無法處理好任何其他的關係。」,
「一天二十四小時,你跟誰在一起?你媽?你爸?女兒?兒子?老公?好友?當然是,你自己!」
讀尤虹文這本書時,我不斷地闔上書本,來回地感受、細細地思索、回想人生、去呼應生命的經驗、感謝不時的茅塞頓開,
謝謝她用非常順暢又誠懇的文字讓我理解人生的真道,讓我理解精、氣、神(身體、識神、元神)之平衡與調養的重要,
書裡不斷跳出一句句如燙金的重點,與我人生此階段日日的新體悟相互印證著,讓我知道,人生的真正喜悅一直都在自己的醒悟與決定中!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
#這絕不僅是寫給憂鬱症患者看的書
#想要了解心理軌跡如何在身體刻印記憶的人請來探究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8043
願你在深淵 盛 放 書評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博客來 也公佈了 2017 的年度選書(https://goo.gl/ct79TY),文學小說只有四本,分別是 Philip K. Dick 的《銀翼殺手》、吳繼文的《天河撩亂》、五位新生代作家共同撰寫的《華麗島軼聞:鍵》,剩下一部作品剛好也是我今年所讀過愛不釋手的書籍之一,澳洲作家 Richard Flanagan 的 2014 年英國曼布克得獎小說《行過地獄之路 The Narrow Road to the Deep North》。
雖然下面連結放的是之前撰寫過的讀後心得,但 博客來OKAPI 的專文卻是真正足以被稱作書評的文章(https://goo.gl/Giuah1),寫得非常深入精闢,當然,吳明益老師所提筆的推薦序更為精彩,將整本小說延伸的美麗澄澈,無論閱讀前閱讀後都值得細細咀嚼反覆體會。
「希望在理想與失敗之間的深淵裡仍有一絲可讀的東西,讀者可以感受到一點真實。」
《行過地獄之路》看到過往的世界,也見到許多滿目瘡痍的人生盡頭,年輕的時候在白玫瑰與紅玫瑰之間擺盪,中年的時候在生死百態的戰場中浮沈,而年邁的時候還在愛與生活的地獄迷惘,種種回憶就像狠狠烙印在胸口的記號,痛覺、觸覺、知覺、直覺,太多頓悟都要繞過一圈又一圈之後才會到來。
各種形式呈現的愛與恨、生與死、美與醜,立體而貼近複雜的人性,格局龐大、情感豐富、首尾呼應、緊密連結,第一次閱讀時心靈深受震撼,第二次翻開時對於作者的精雕細琢無比佩服。整部作品涵蓋文學和歷史層面的價值,展現條理分明的敘事能力,同時兼具細膩暈染的優美又存在強烈深刻的殘忍,不頌揚光明卻使人得到救贖,不讚美生命卻讓人格外珍惜。
人非聖賢,我們都有不願面對的部份、逃避錯誤的自己,還有爬滿蝨子與千瘡百孔的人生,不論是七情六慾還是私心作祟,這些旁人看起來可能異常醜陋的時候,其實也有著花朵盛開時的美麗,那時的人性光輝,在殘酷無情的戰場上與見不得光的醜聞裡,都兀自綻放,如同萬物之初的萬丈光芒。
▍博客來:https://goo.gl/Cj7CNh
願你在深淵 盛 放 書評 在 溫如生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溫如生,這句話雖然簡單,卻在我失落時給了我很大的安慰,所以雖然沒有設計得很好,( ... 因為很喜歡她的上本書《願你在深淵盛放》,所以也買了這本書,今天看完了。 ... <看更多>
願你在深淵 盛 放 書評 在 來生別哭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 來生別哭歲歲平安,來生別哭電子書,溫如生,溫如生介紹,願你在深淵盛放,我想把你留 ... 本站為大家整理《金魚不哭》書評/心得,作者為冬先生著,出版社為臺北市城邦 ... ... <看更多>
願你在深淵 盛 放 書評 在 悅知文化- #出版預告#願你在深淵盛放故事, 不是從青春開始 ... 的推薦與評價
出版預告#願你在深淵盛放故事, 不是從青春開始, 就是從青春結束。 如果《聽說時光記得你》是無可救藥的迷戀, 那麼, 《願你在深淵盛放》則是不動聲色的美好。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