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捷運
0422 世界地球日
節能減碳環保愛♥地球
.
台中捷運初體驗
中台灣終於也有捷運了!
看到新聞報導台中捷運正式通車,目前展開試營運階段
.
當然要來搭乘,好好的體驗這個特別的新交通路線
.
目前台中捷運是從烏日的台中高鐵站,一路往北延伸到台中北屯總站
沿途行駛台中最著名的大馬路“文心路”
.
台中捷運沿線經過許多地點
#捷運大慶站的中山醫學大學醫院
#捷運豐樂公園的文心秀泰影城百貨&好市多南台中店
#捷運文心森林公園站 更是台中著名的戶外公園與表演場地,這裡也有Ikea台中店,也有質感書店 #益品書屋
#捷運水安宮站鄰近公益路,是台中餐廳一級戰區,像是號稱台中最難訂位的屋馬燒肉文心店就在捷運出口附近
#捷運市政府站旁邊就有藝文指標國家級場館的 #國家台中歌劇院 ,以及全台百貨單店營收最高第一名的新光三越台中店,附近還有老虎城百貨以及大遠百,保證逛到腿軟買到手軟,還可以再去歌劇院看表演,再也不用塞車在臺灣大道上了!!
.
#台中捷運 目前營運18個車站,只需要36分鐘就可以從烏日到北屯,非常快速又方便
這個比搭乘公車或是自行開車的速度都還快
.
#超級好玩的捷運車廂
台中捷運車廂採用與台北捷運文湖線類似的模式
以中央控制中心無人駕駛運行
列車頭尾是透明車窗,所以當列車行進時,你可以站在車廂最前方,感受你就是列車駕駛員的視野,握著車頭欄杆超有駕駛列車的臨場感
.
搭乘幾次的心得感謝,每次都會看到很多列車迷,會特別站在列車最前端欣賞捷運行駛在城市上空的風景
.
#免費的捷運最舒服
一直到4月23日,台中捷運試營運都是免費搭乘
只要持有電子票證(悠遊卡、一卡通、愛金卡、happy go),進出車站感應票口就可以搭車,不會扣裡面儲值的錢
一卡在手,你就可以非常舒服搭乘台中捷運暢遊全線18個車站地點
.
有人也來搭過了嗎?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20的網紅朵朵YUY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信大家對於捷運都相當熟悉,但你們認識幕後的英雄們嗎? 那天朵朵就去體驗了一日桃捷站務員🎉看似簡單的售票、巡檢、服務旅客,其實繁瑣又辛苦der~~畢竟就是要提供給旅客最安全和最好的服務👍 話說人很好的學姐給我那天的表現打高分內,還說我可以直接來上班了,但我怕我服務太好,大家都捨不得走惹XD(哪招) ...
「高鐵 全線 通車 了 嗎」的推薦目錄:
高鐵 全線 通車 了 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中捷運美食景點懶人包
台中捷運免費試乘只剩一週,大家都去搭過了嗎?
這一篇整理了試乘紀錄、捷運票價及沿途各站的美食景點,分享給大家😍
https://sunnylife.tw/tmrt/
#捷運美食 #台中旅遊 #捷運景點 #免費搭捷運
高鐵 全線 通車 了 嗎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3Q談台鐵在台灣交通中的定位問題】
我們徵得3Q 陳柏惟同意,轉載今天他發表的文章,這篇用意不在揪出事故元兇,或是高唱「系統性問題」,而是很實際的提出一個問題:台鐵在台灣交通體系中,定位極為尷尬。
西部遠距離:被高鐵打趴
西部短距離:捷運化轉型失敗,地方都想要捷運不要台鐵
東部長距離:平假差異過大,假日運力不足
東部短距離:完全的賠錢貨
貨運:西部滅亡,東部有水泥業
理論上,都會圈中短距離運輸,和東部長距離運輸,應該是台鐵兩大獲利來源,但在決策無法尊重專業,多種勢力角力,以及「台鐵什麼都得做」的政治力要求下,台鐵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台鐵本業開門就虧,但又不能不開車。你要罵台鐵企業文化爛透,要求台鐵改善服務、改善工安、引進各種先進設備,當然都可以。問題在於,不論公司化或民營化,如果不讓台鐵找到獲利的利基,怎樣組織改造都沒有用,甚至在拼命cost down之下,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要求台鐵改革的同時,政策上必須營造一個「#軌道與大眾運輸發展優先」的環境。以下,我們就來看3Q的分析:
■交通革命,卻革了台鐵的命
如果大家看教科書,會這樣寫,台灣史上幾次空間革命包含:
1. 1908年縱貫線全線通車,西部交通從相距數天變成南北12小時內可抵達。
2.2007年高鐵全線通車,西部主要都市90分鐘內可達,成為一日生活圈。
在一個世紀的空間革命中,台鐵已從「#領導革命者」的地位跌落,失去了中長距離聯絡的優勢,那麼台鐵應該要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我們更細緻的回顧1908~2007年之間台灣的交通史,粗略來說,前50~60年,是台鐵優勢的時代;而後40~50年,則是台鐵吃土的時代。
■大公路主義興起,擊垮台鐵也荼毒台灣五十年
關鍵的轉變就在1970年代,雖然台鐵在1973年~1979年完成了西幹線電氣化,然而在同時期,隨著南北高速公路通車,經濟成長帶動私家車輛普及,在政府採取公路建設與汽車工業發展優先的「大公路主義」下,鐵路的優勢快速被侵蝕。1977年起,台鐵運量陷入長年低迷,大量往公路運輸流失。
貨車取代鐵路運輸,侵蝕了台鐵長期的穩定收入;在都會區通勤方面,台鐵改善落後,無法吃到通勤市場,被捷運新系統取代;在長距離運輸方面,先是被高速公路侵蝕,最後又被高鐵重擊。 貨運、短距離客運、長距離客運三連敗,注定台鐵本業難以翻身。
■台鐵定位朝向中短程捷運化發展,為何難成功?
1980年代,政府開始推動各都會區的台鐵立體化與捷運化政策,但強調的是「城市縫合」、「減少平交道」,而不是以「#台鐵捷運化」優先考量。在號誌行控未改善、列車車型性能差異過大、緩急不分離甚至缺乏待避線、營運人力不足等狀況下,就算是班次最密集的台北都會區,也和捷運系統的發車能力有相當差距。
事實上,所謂的「傳統鐵路」在號誌升級,閉塞機制改善,列車性能提升下,其實和「鋼輪鋼軌高運量」捷運系統是完全一樣的。就像是JR山手線可以做到11節車廂編成的電聯車尖峰相隔2分鐘發車,日運量400萬人,超越任何一條捷運路線。
然而,台鐵在西幹線,並未以這樣的思維「力拼捷運化」,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奇怪的,例如台中雖然高架化了,大部分的通勤車站都沒有待避線;通勤電車的調度不是在台中與高雄這些大都會區密集發車,而是從台中開到高雄;以至於離峰還是20~30分鐘一班車,完全稱不上「捷運」。
另外,適合台鐵競爭優勢區間的城郊鐵路,包含機場捷運、林園東港延伸這些新線建設,出自於對台鐵的不信任,地方或市民都寧可採取全新系統,或盡量延伸現有捷運系統,而不採傳統鐵路建設。這和德法的RER系統,或日本近郊鐵路+直通運轉的模式大相徑庭。
這並不完全是台鐵的錯,畢竟台鐵無法主導建設規格(鐵道局才能),蓋出來的東西不一定符合營運需求。加上台鐵還必須負擔許多政治要求,例如這站也要停莒光、自強號,這都讓台鐵的經營舉步維艱。
另外,由於台灣被大公路發展荼毒已久,各大都會區大眾運輸與行人自行車道發展極度落後,就算有車站,車站外的接駁,地方政府的城市規劃,都很難滿足TOD發展的方向。雖然台鐵手握都會區黃金土地,但一方面台鐵缺乏自行開發能力,二來就算是要開發恐怕也會被說成炒房炒地圖利財團。不論政府或民間,似乎都還沒有城市發展重回「軌道導向」的真正決心。
■在東部台鐵為何無法把握優勢?
在東部台鐵相對有競爭力,諷刺的是,這來自公路建設的困難。
1991年環島鐵路網完成。然而,東部運輸平假日落差極大,通車不久,北迴運能就不堪使用,因而在1992年開始雙軌電氣化,2005年全部完工,接著又引入太魯閣、普悠瑪等傾斜式列車,嘗試再增加運能。
但在東部運能提升的過程中,花東電氣化先於雙軌化,車站缺乏待避線,與貨列排點上的衝突,樹林作為始發站導致樹林至南港間密度過大等這些問題卻仍然存在,也影響了發車密度的提升。修改機電與月台設施,讓列車編成擴大,理論上比傾斜式列車能帶來更高運能,但卻並未被優先考量。
當然,鐵路的建設成本、安全性、效率與環保性理論上都遠高於公路,繼續擴大鐵路運能,仍比擴建擴寬公路效益更佳。但花東城鎮或觀光區的「無縫接軌」轉乘系統,某種程度上卻付之闕如,若要暢遊花東,自駕便利性仍然較高。季節性波動的遊客,帶來商機,卻也排擠了本地人的使用需求。
若以東部鐵路具備的相對優勢,和大量的觀光資源,理論上政府與台鐵推動鐵道觀光,與補貼客運+共享/租賃運具,可以打造很好的低碳運輸體系,甚至能像JR九州一樣成為集團金雞母。
■未來的願景是「#西高鐵東快鐵 」嗎?
在2020年環島鐵路電化完成,以及高鐵確定延伸屏東後,交通部提出了「西高鐵、東快鐵」的概念,為接下來的台灣鐵路網定調。
然而,高鐵到底要延伸到何種程度,西高鐵與東高鐵的分界線在哪裡?能否將轉乘最佳化?都仍然沒有確定的答案。不論是南港或屏東,都有延伸的可能。
另外,東快鐵除了要提升到160km/h時速(也是日本窄軌在來線的最高時速)以外,同時也仍須負擔區間車、貨列等不同需求,路線規格要改善到何種程度,也有待釐清。
由於東部極度仰賴長途客運的票箱收入,若是高鐵延伸東部,剩下的台鐵並不具西部還有捷運化與中短程城際運輸的需求,可能淪為政府的經營負擔,這都是在要求速度與品質以外,也需要考慮的。
■組織再造必須配合國家政策支援
在本次意外後,台鐵的公司化與民營化再次被提及。
然而我要強調的是,台鐵的定位與利基若不能確定,在運輸本業鉅額虧損的狀況下,再如何改造,經營都很困難。
國家政策必須確定的是:
1. 在西部,遠距離高鐵,中短距離台鐵,短距離捷運、公車的完整大眾運輸網建構。做好無縫接軌,逐漸取代私有運具,提升市佔率。
2. 在東部,軌道運輸先於公路運輸發展。提供觀光客區域內接駁機制,釋放聯外公路滿足在地需求。
3. 建立軌道產業與驗證機制,確立本土需求,並減少重置成本。
我們會看到,前瞻基礎建設的基本方向就是要以軌道發展取代大公路主義,扭轉過去台灣的長期發展失衡。前瞻預算的問題只在投資優先順序(包含優先升級到ETCS level 2的閉塞控制或其他機電更新方向),以及增加運量的效率問題(包含優先進行緩急分離與增設待避軌,並改善調度區間問題),而不在總額投資過多。
如果我們並不願意推動軌道為主的都市發展導向,不願意讓台鐵透過土地開發與都市更新獲利與獲得運量,地方與中央無法推動大眾運輸系統的配套,那再要求台鐵做這做那,都只是凌遲已經被砍到見骨的台鐵。
而由於台鐵是全台覆蓋最廣的軌道系統,負擔了城鄉平衡的角色,存在一定的公益性(例:民營公司才不需要優先賣票給花東鄉親);要提升經營彈性,公司化(維持官股)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鐵道局-台鐵公司的關係,就會變成類似捷運局-捷運公司的關係,由鐵道局興建,政府持有軌道所有權,並交給公司管理營運。若公司化經營順利,遠期可再考慮「車路分離」之民營釋股模式,確保軌道興建與維護之持續。
以上這些政策面的方向,說來容易,也早有人提過,但遭受的阻力卻是無比巨大。
我們都知道台鐵不論在組織管理、內部部門的協調上,都有問題,但如果是推動改革,要給軌道發展一個看得見的未來,讓台鐵足以生存與茁壯,這應該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方向。
高鐵 全線 通車 了 嗎 在 朵朵YUY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相信大家對於捷運都相當熟悉,但你們認識幕後的英雄們嗎?
那天朵朵就去體驗了一日桃捷站務員🎉看似簡單的售票、巡檢、服務旅客,其實繁瑣又辛苦der~~畢竟就是要提供給旅客最安全和最好的服務👍
話說人很好的學姐給我那天的表現打高分內,還說我可以直接來上班了,但我怕我服務太好,大家都捨不得走惹XD(哪招)
再次感謝那天的幫忙和指教,希望大家都能體諒和謝謝辛苦的站務員,桃捷這次也舉辦了活動,讓大家都有機會寫下感謝語或是鼓勵給站務員們,還有機會拿限量好禮呦!!
【活動說明】
※時間:2019/3/1~3/15
※地點:機場捷運沿線各站領取元氣手冊,並完成以下任務:
1. 為車站打上元氣分數(1-10分)
2. 寫下對站務員鼓勵的話
3. 收集紀念章
完成以上步驟,集滿5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400份的7-11商品卡!!
【兌獎說明】
時間:2019/3/16(六)10:00-17:00
地點:A1台北車站、A8長庚醫院站、A18高鐵桃園站、A21環北站
方式:攜帶已完成5站任務的元氣手冊,至指定兌換地點依序排隊兌換,#各站數量有限換完為止唷!
另一個好康告訴大家,另外一個機場捷運通車二週年限定活動 預告!
【LINE在一起 看見更多】
QA拿好禮
透過開啟手機藍牙裝置,並加入LINE NOW好友回答有關桃園捷運的5個問題,就有機會獲得限量好禮!
活動時間:3/17-3/29
活動地點:A1台北車站、A8長庚醫院站、A13機場第二航廈站、A18高鐵桃園站、A21環北站
活動方式及兌獎時間請密切關注桃捷粉絲專頁!
※詳細活動辦法請至桃捷粉絲專頁
https://m.facebook.com/TaoyuanMetro/posts/185972652747035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ho-UmRgecA/hqdefault.jpg)
高鐵 全線 通車 了 嗎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及香港菁英會社會民生研究會主高松傑出席立法會《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委員會公聽會發言如下:
主席、各位議員、政府官員:
大家好,首先我看過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 , 在條文上表示認同, 看圖則站內「香港口岸區」及「內地口岸區」的範圍和界線非常清晰,對草案表示贊成。
今次的一地兩檢的方案,其實明明係「民生」問題,我可以用「便商便民」,「百利而無一害」去形容。不知為什麼,近年來不管甚麼政策、凡事關於國內,總一定會被「政治化」,引來很多反對聲音 , 以下有三項資料比大家參考 。
(一) 方便數據參考 :
你問多位商人、市民,有誰不想方便 ? 又有幾多人反對 ? 我想詢問一下「反對」的議員 ? 你們有沒有去過國内 ? 現時的做法方便嗎? 不好意思,可能「反對者」根本沒有這樣的體驗 ,因為可能連「回鄉証」也沒有,但你們沒有體驗又憑什麼去「反對」? 依我看高鐵一地兩檢方案模仿「深圳灣口岸」模式,現時深圳灣口岸是中國首個實施一地兩檢的口岸,而深圳灣口岸聯檢大樓位於蛇口,屬於深圳境內。(全國人大常委會2006年根據基本法第二十條通過決定,授權香港政府派出執法人員全封閉式管理大樓內的港方口岸,並實施香港法律。在香港方面,立法會也通過了《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條例》,作為一地兩檢所需的本地立法。)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試試問一下市民,皇崗口岸方便? 還是深圳灣口岸方便 ? 他們會點揀 ?
曾統有人做過統計 ,從香港經深圳灣口岸進入內地,由於有「一地兩檢」,完成通關僅需四分十秒;但從皇崗經落馬洲「兩地兩檢」北上,全程通關時間花上二十九分二十六秒。至於兩個口岸的反方向行程,前者只需五分零四秒,後者卻要近五十分鐘 。
(二) 使用率數據參考 :
深圳灣口岸每日運作18小時,平均每日有10.3萬人次過關,而皇崗口岸運作24小時,只有7.3萬人次過關,高下立判 ,兩項數據也充份顯示了答案。
當然全球亦有不少地方實施這項政策,如: 英國、法國、比利時的歐洲之星列車站;美國的海外入境手續,也經常在旅客出發前往美國的飛機、船舶或火車入閘口,由美方預辦。
深圳灣口岸一直運作暢順,點解今次用類似的方案會有問題 ? 原因很簡單 ,因為關於國內,所以反對者一定會「政治化」了它,「為反而反」。
(三) 浪費 :
高鐵工程費用龐大 ,之前因為拉布巳經不斷超支,如果因為「一地兩檢」而把它拉倒了,只會造成更大浪費。我們也是納稅人,我們希望盡快通車,發揮高鐵真正功效。
總結 : 我們普通市民真係很簡單,只係希望《方便》,可於西九龍總站完成香港和內地的清關、出入境及檢疫程序,完成後便可乘搭高鐵直達內地城市,毋須轉車,節省時間,我們只是希望「便利」,這就是我們的心聲,這些就是「民意」。所以立法會可以配合通過,順利讓高鐵通車,這將有助大大提升香港的便利和競爭力。
高松傑
音樂堂慈善基金會主席、香港菁英會社會民生研究會主席、 城市智庫「就是敢言」計劃副召集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dvnPRqTnHk/hqdefault.jpg)
高鐵 全線 通車 了 嗎 在 立法委員陳素月官方影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鐵財務發生問題,面臨破產危機。今天交通部和高鐵局再次提出財改方案,傾向於「北高票價調降至1490元」然後「延長特許年限35年」。我今天質詢時質疑,調降票價應該能夠帶動運量的提升,進而增加整體營收,特許年限需要延到35年嗎?
另外,高鐵田中、雲林、苗栗站在年底即將通車,我要求交通部必須做好聯外道路的規劃。完整的路網建構起來,才能真正便利鄉親,並提升運量。
除了財務問題外,也必須兼顧高鐵行車安全。由於高鐵沿線尤其彰化段,有地層下陷的問題,所以我也特別要求交通部,釐清交通部、高鐵局、高鐵公司彼此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確保高鐵的正常營運與行車安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H4Hvc8SnbM/hqdefault.jpg)
高鐵 全線 通車 了 嗎 在 85度C - 台灣高鐵通車以來首次全線停駛!不知道有沒有粉絲在 ...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現在85還有出巧克力熔岩蛋糕嗎? 9 años Reportar. 85度C,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