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鳳山站看TOD開發
#問題不在車站美醜而已
圖文/ 鳳山李雨蓁
前幾天我們陸續追蹤了高雄站與左營站的最新進度,今天又回到鳳山。目前站體裝修以接近完成,站外廣場地坪施作中,站內也已利用柴電列車進行過初步測試。
許多網友都關心「鳳山站外觀怎麼會長這樣?」,媒體也報導「鳳山站由8層樓縮水成3樓」。實際上,目前完成的只是鳳山站出入口大廳,後續聯開大樓只預留柱子,尚未興建。這樣的模式和台鐵萬華、松山、南港站類似,並不特別。
而聯開大樓的高度也不只8層,根據鐵改局說法,位於車站出入口西側之地面層臺鐵開發大樓 (用容積估算約14~21層,面積約42550㎡,含土建及一般機電工程),俟完成設計後將採契約後續擴充方式辦理契約變更。
但我們看鳳山車站,問題其實在於「工程導向」和「長遠城市發展導向」間的取捨,並不能讓市民滿意。
在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精神裡,重要的軌道運輸轉運節點,應該具有充足的交通轉乘以及住商綜合發展等服務機能,並帶動周遭區域使用強度增強,讓人口往交通網沿線聚集,配合綠地與開放空間的留設,既強化商業機能、提升生活便利性,也改善城市能源使用效率並減少污染。
因此,在車站的設計之初,「車站該有什麼機能」,「如何串連現有交通網」就該被考慮,但台灣許多建設只著眼於把「單一工程」蓋完,而不考慮綜合發展。
所以我們會看到,周邊人行步道和公車轉乘做不好的輕軌,使用動線不良的共構商場,只有外殼但租不出去的車站大樓......等,這就是沒有考量使用者需求的結果。
因此,我們在批評鳳山車站的外表時,重點還是在近千億「鐵路地下化」工程設計時,有無考慮周邊發展計畫? 有無納入居民使用需求與參與? 有無銜接市內交通網路? 有無事先考量進駐業者需求?
在這些配套均沒有制度化下,後續能做的就只是亡羊補牢。高雄車站因為民眾的關注程度提升,在許多前輩努力引進公民參與聲音下,都發局把關把原本SOM事務所的設計推翻,由Mecanoo接手。 鳳山車站也循類似模式,但因進度更慢,因此後續設計與增建就無法一併完成。
我們的主張,則是未來在法治面,就要求軌道建設整合周邊計畫,並提出滾動檢討,以周邊發展績效來評估成果。這就是在「輕軌三箭」中,我們提出「區域運輸計畫」納入地方自治條例的目標。 同樣的概念不只輕軌,延伸到台鐵、捷運...其實都是一樣的!
高雄車站 大樓 商場 在 高雄好過日- 【高雄車站商業大樓開業時間可能比你想的還晚 ... 的推薦與評價
若使用BOT模式,如潤泰的松山、南港大樓,商場規劃較為合理,但開業時間還是晚於車站許多。 同樣是交通部所屬政府部門,卻因這種本位主義,使得車站附屬設施不能在車站 ... ... <看更多>
高雄車站 大樓 商場 在 高雄車站是否有機會翻身?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高雄 市版本的北海道大通公園,偏向觀光休閒產業,一般高火會把綠園道的規劃一起看,那二間大樓應該是飯店含商場的設計,商圈移轉可以期待,應該是沒有什麼 ... ... <看更多>
高雄車站 大樓 商場 在 Re: [閒聊] 高雄火車站施工多久了? - 看板Kaohsiung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qaz786397 ()》之銘言:
: 如標題
: 從我印象以來2006年(高二去火車站補習)開始到現在2022年(出社會10年),就一直在施工,印象中未來要改成地下化+捷運+保留原高火站,但這施工期是不是也太久了?
: 看他從臨時站至少也10年以上,捷運也是從通車到現在也沒變過,是近1-2年才開始到現在站體的樣子,但到現在整個圍起來該地上物估計施工期也要個2-3年才能完成,再加上這蓋完後還不知道會不會繼續修建其他項目....
: 有人知道高雄火車站還需要幾年才能修建完成?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Realme RMX3562.
其實本體已經完工了
現在是周邊道路的重新規劃和商場大樓的興建
鳳山火車站也是差不多的樣子 封了一半
只是人潮不多 所以感受不大
不過周邊的五大商圈是已經差不多了 已經沒人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198.2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662113356.A.39E.html
※ 編輯: Swampert (114.27.198.222 臺灣), 09/02/2022 18:10:01
※ 編輯: Swampert (114.27.198.222 臺灣), 09/02/2022 18:55: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