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南郡〈台灣調查時代〉典藏紀念版即將上市啦!🌟
喜歡公視熱映中的台灣大河劇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那這一套更是不可錯過的,台灣原住民與山岳領域傳奇經典書,關於三位頂尖日本人類學研究者,伊能嘉矩、鳥居龍藏與森丑之助,在台灣踏查的知識寶藏。
---
自五月疫情以來,因為不能爬山、也無法上課,想遠離螢幕讓眼睛休息的唯一方法,就是看書;所以就一直看、一直買,還寫了一篇破三萬五千字的研究報告,然後論文沒個影… 我真是個不務正業的壞碩士,壞QQ
行事曆與收入雙雙歸零的情況下,這段日子以來卻是我近年看最多書的時光,獲得了關於山、關於台灣的豐厚涵養,心靈的豐滿就像久未運動的肚子一樣圓潤。如同我先前在聯合報500輯裡說的,我體悟到了在這個時代,「書」之於史料與真實的精確性、以及針對單一主題精心策展的呈現,正是讓知識與經驗得以傳承、累積、再進化的沈穩礎石。
領悟了書的重要性與視力保健性後,我因為疫情而變得更愛買書。雖說我很認同要支持獨立書店,但因為疫情影響,我終究還是不爭氣的敗給了博客來的各種折扣,三本四本的買,不知不覺間,下下個月竟然就要升等最高等級的鑽石會員了,我的媽… 我從沒想過這種事…
以前都覺得到底是誰會在博客來買書買破萬,沒想到94偶…
---
而在這買書看書的過程中,我發現8年前一本我曾在誠品翻過的經典山岳文學,居然已經找不到了,二手書更是被炒到三倍天價之譜,讓我氣得牙癢癢的,甚至還一度打算捏下去買了… 幸好最後被古道專家伍元走古道老師一語點醒——這些書都還有再版,這價錢太離譜了,等看看會不會出就好。
然後我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甚至還有在想要不要寫信給遠流粉絲團,問他們願不願意再版,或我來推坑揪個團購什麼的…
結果!!!就在這個moment,我收到了遠流的邀請信!!!
邀請我推薦不止這本書,還有同系列其他四本人類學的經典鉅著,是〈台灣調查時代〉全套啊!!這冥冥之中,到底是怎麼樣的緣分在牽動一切?想要卻買不到的書居然自己來找我,真是太神啦~只好發奮讀書,還有推坑大家來還願了。也感謝伍元和老師拉著小弟,沒有讓我衝動做傻事…
而且,我的名字和推薦文,還可以跟徐如林老師,以及《斯卡羅》原著《傀儡花》作者陳耀昌醫師的文字擺在一起,真的是高下立判,被虐得好榮幸啊~~~ 此生足矣(?
---
沒錯,這本書,就是由楊南郡老師彙整翻譯,搭配自己踏查所見,森丑之助原作文章集合的《生蕃行腳》。
它述說著在那個各族原住民都還居住在舊社、尚未出現「越嶺道」的年代裡,最原始、最美的台灣山林與文明的樣貌。這是個真正把中央山脈當後院、鹿野忠雄看到也得喊一聲大大、台灣幾乎所有以「森氏」命名的物種都是在致敬的,辣個男人的故事。
更別提他和他的前輩鳥居龍藏夥同鄒族布農族,浩浩蕩蕩一票人在1900年以文字史頭一遭的姿態,從特富野古道經塔塔加登上了玉山主峰的山頂,然後從八通關古道出東埔,真的是太熱血啦!
書裡承載的事,完全無法吸引連影片內容都越看越短的當代速食大眾,也造就了現代出版業的悲歌。但這些經過凝練的知識與記憶,會以恆久不變的樸素真實,如同沈睡在紙張地層之中的鑽石般,等待願意挖掘、精煉、研磨的每一位礦工;用它們的光點亮我們的短暫生命,讓我們得以用更明亮的眼神,重新看待這個多采多姿的世界。
知識,就是價值;
實體書,就是家裡最有價值的裝潢。
───
這是一套,如果原本對原住民、對山沒那麼熟,買了大概很快就因為知識量太大而看不懂、暫時合起來,變成裝潢的書;跟當年在誠品翻幾頁後,就默默把它放回書架,多年後極端懊悔沒買的我一樣。
但有朝一日,當你的基礎知識累積到足以輕鬆翻閱這百年前台灣記憶的時候,將會無比感謝自己,當年有買這麼樣一套經典的知識資產,讓自己得以更了解那個最初被學術文字所記錄的原住民文化,以及那個年代的台灣山林。當然,帝國主義下的人類學家,看待事情多少有那個時代優越感的影子,就連鹿野忠雄身上都找得到;然而,就像太魯那斯社的頭目和森丑之助成為好朋友,招待他四次更救了他一命那般,我們也可以包容那些缺點,並從字裡行間中,擷取所要的真實,去推敲那些屬於台灣民族的真誠樣貌。
如果一直都搞不懂看不懂呢?沒關係,這套書在原住民文化、山岳領域是傳家寶等級的,等孩子長大來看,培養成為下一位森丑之助就好啦~
二手書價被炒翻天,不要理他們了!!
🆕全新典藏版現正預購中🔥
一套五本只要1,770元(72折):
https://www.best100club.com/projects/Taiwan_investigation
賣光後就會開始漲價的書,好香,不買嗎?
「鳥居 龍 藏 鄒 族」的推薦目錄:
- 關於鳥居 龍 藏 鄒 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鳥居 龍 藏 鄒 族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鳥居 龍 藏 鄒 族 在 [轉錄]學術探險家森丑之助(楊南郡/聯副88.12) - 看板sttmountain 的評價
- 關於鳥居 龍 藏 鄒 族 在 鳥居龍藏- 海洋神話、平埔族群、原住民傳說、舊社考古遺址 的評價
- 關於鳥居 龍 藏 鄒 族 在 鄒族獵人 鳥居龍藏 | Aboriginal people, Indigenous peoples ... 的評價
- 關於鳥居 龍 藏 鄒 族 在 拍照囉!鳥居先生(攝る!鳥居さん)翻轉鳥居龍藏攝影作品展 的評價
- 關於鳥居 龍 藏 鄒 族 在 鳥居龍藏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鳥居 龍 藏 鄒 族 在 鳥居龍藏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鳥居 龍 藏 鄒 族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空間偵探隊 ▎#獵人帶路 #鄒族家屋 #通往世界的獸徑 #與自然共存 #曾文溪流域
位處海拔900公尺的達邦部落,是鄒族人居住的地方,一旁是匯流曾文溪上游的長谷川溪和伊斯基安娜溪。這個地方傳說是由哈莫大神,為照顧這些族人,大腳踩過的印記,形成了現在的兩大舊社-達邦和特富野。
獵人是謙卑、尊敬大自然的,他們相信每次能打到獵物,是因為大地神將他的寵物送到獵人的面前。而遇到山豬時,也是因為山豬認可你的靈魂,願意與你搏鬥。獵人的精神是維持自然的繁茂,生物間的生存能互制平衡。
走入重建的鄒族家屋裡,中心聚集的火堆,是鄒族人凝聚與團聚的象徵,看著火堆上方掛吊著腿肉,以及牆邊擺放的動物頭骨,是過往鄒族人的日常卻不是他們每天的飲食,維持粗食是他們的習慣也是長壽的秘訣。
沿著曾文溪流域往上游走,一旁的崩壁與許多的砂石,是一次次風災留下來的痕跡,對於鄒族人來說卻不是常態,鄒族的語言沒有"災害",因為他們懂得避開,或者讓環境中的循環演替自然發生,但水庫與攔砂壩的建立卻改變了這一切。
觀看一件事的角度有很多種,萬物(生命體、無機體、人造物...)間都有緊密的連結與相互牽引。跟著獵人迴游而上,走回曾是傳統家屋的所在地,再乘著小貨車下山回到都市時,看著習以為常的生活,想著山上跟山下就像 #你我不在同一個星球上 ,如何能在共治、共生中與自然共存呢,
⠈ 獵人安孝明帶領環境探索與採集
⠰ 依照鳥居龍藏日治時期進行人類學走訪山林留下的攝影圖集,建造的鄒族家屋。
⠴ 火是鄒族重要的凝聚象徵。
⠶ 家屋與傳統的自製竹編魚籠
⠾ 砂石沉積的曾文溪上游
⠿ 獵人帶我們認識蕨類樹叢內-穿山甲的家
⠿⠈ 獵人只要一把刀,馬上就能利用環境中的素材做出需要的工具。
⊖本文紀錄為參與 #台北雙年展公眾計畫 2021/01/18-01/20「通往世界的獸徑」 #潛 行工作營- #萬物夜談:川流治理術。引路人:MO'O YASIYUNGU 安孝明、龔卓軍,策展人:林怡華
鳥居 龍 藏 鄒 族 在 鳥居龍藏- 海洋神話、平埔族群、原住民傳說、舊社考古遺址 的推薦與評價
臺灣人類學與考古學的開創者、原住民族研究的先驅——鳥居龍藏】 1896年,臺灣割讓後第二年,日本國會撥出專款 ... 鄒族英雄頭目雅伊布谷與征帥雅帕舒有烏、伊姆諸戰爭. ... <看更多>
鳥居 龍 藏 鄒 族 在 鄒族獵人 鳥居龍藏 | Aboriginal people, Indigenous peoples ... 的推薦與評價
Jan 31, 2022 - This Pin was discovered by HONEYPIE. Discover (and save!) your own Pins on Pinterest. ... <看更多>
鳥居 龍 藏 鄒 族 在 [轉錄]學術探險家森丑之助(楊南郡/聯副88.12) - 看板sttmountain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作者: forjjlu (阿竹) 看板: mountains
標題: [轉載] 學術探險家森丑之助(上)
時間: Wed Dec 15 13:24:47 1999
聯副 1999/12/15
學術探險家森丑之助(上) 楊南郡
一八九五年九月,一艘滿載日本陸軍的運輸艦在基隆外海下錨,等候小艇接駁上
岸,經過七天的航程,早已厭煩海上生活的士兵們紛紛爬上甲板,倚舷眺望這個即
將派駐的南方新領土。
那是什麼人啊?擠在士兵之間,一個瘦小而面容不怎麼討喜的少年,穿著寬大不
相稱的軍服,而更不相稱的是他那蠟黃的臉上,一對閃閃發亮的眼神,充滿著熱切、
探索與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情,那是探險家的眼神啊!
這個從外表看起來,可以說有辱皇軍威風的病弱少年是陸軍通譯森丑之助,當時
他才十八歲,但是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小得多。幾年後,當他成年時,身高也不過
一百六十一公分,胸圍才二十九吋,天生一足微跛,誰也無法相信他縱橫台灣山林
三十年,走過的路徑之長之險之深入,採集的資料之精之博之珍貴,不但前無古人,
至今也尚未有人能超越。
然而,因為他的離奇失蹤,絕大多數的調查成果未能出版,而身後蕭條,辛苦蒐
集的資料也散失殆盡。這位奉獻一生於台灣的人類學與植物學的偉大探險家,竟然
無法享有他應得的榮耀,令我在研究及譯注森氏作品時,不時擲筆長歎:單單以他
傳世的台灣蕃族圖譜二卷(原訂出版十卷)、台灣蕃族志一卷(原訂出版十卷)、
大量散布在報章雜誌的報導與論文,以及數十年來不斷被引用的照片與學術論點,
就足以令他名留青史!然而,現在有多少人知道他呢?不過話說回來,以森丑之助
的性格看來,這些身後聲名,他應是毫不放在心上的。
一八七七年出生於京都的森丑之助,是家中的次子。由於長男亡故,使他成為獨
子而受到過度的照顧與保護。據他自述:
因為自幼病弱,被醫生判定活不過二十歲,在十六歲之前,一直被奶媽以照顧幼
兒的方式撫育。十六歲的我,不甘心受到母親及乳母仍繼續把我當作小孩看待,為
逃離複雜家庭生活而棄家、輟學,決心身上不帶分文地到外地流浪。
這時候適逢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本軍方亟需一批中文通譯派往中國戰區,曾經
自修中國南方官話的森丑之助,雖然僅略通皮毛,也被錄用準備派往遼東半島服役。
然而,戰爭很快結束,日本經由馬關條約獲得台灣。嚮往浪跡天涯生活的森丑之助,
立刻提出派往台灣的申請書,終於如願以償的遠離家園,來到這個他幼年時聽聞:
「有鬼魅一般可怕的生蕃居住的熱帶島國。」
抵達基隆時,他身懷一千五百日圓鉅款,這一筆相當於當時薪餉一百倍的安家費,
據他的好友宮川次郎追述:「森丑之助在短短一個月內就揮霍一空。接下來,只好
在公共澡堂打工三天,為人擦背賺取微薄的小費。」
好一個豪爽少年!我們幾乎可以想見他一擲千金的面不改色,以及屈身勞役的蠻
不在乎,這就是森丑之助!了解他獨特的性格之後,對照他往後三十年間,不惜拋
棄一切世俗的名利、頭銜與家庭親情,經年累月地在山地追尋他的理想,終致以身
相殉,以及種種背離社會價值觀的行徑,確實也不難理解。
日本領台初期,台灣全島各處仍時時爆發抗日事件,為了安全起見,台灣總督府
特別頒布「渡航內地人取締規則」,禁止一般日本國民來台。能在台灣從事調查研
究工作的,除了軍、公任務在身的,如陸軍中尉長野義虎、二等領事上野專一等官
員,就只有少數奉派來台調查的學者如鳥居龍藏、本多靜六,以及自動請纓透過軍
職而來的,如田代安定、森丑之助、伊能嘉矩等,多屬於為實踐理想可以不顧性命
的豪傑型人物。
最初的時候,森丑之助其實無法與上述諸人相提並論。他年齡既小,體能狀況也
差,職位低微,幾乎無法得到官方的協助,調查研究的專業知識也最薄弱。事實上,
他初到台灣的時候,還是個充滿浪漫幻想的懵懂少年,因為公務進入蕃地,對所見
所聞引發好奇心而決定傾注一生心力於台灣全島蕃地的調查研究。據他在〈浪人氣
質〉一文中自述:
我國領有台灣的頭一年,未及成年的我跟隨陸軍渡台,兵馬倥傯間不覺已
近歲暮。
次年一月起,因為公務到蕃地調查,不知不覺中感染了「蕃界趣味」。後
來逐漸增加全島蕃地的調查行動,隨著調查的進展,發出的疑問越來越多,
調查行動也就漫無節制的延續下去。
當時,我為了自己的志趣,不惜傾注私財,從事危險的蕃地與蕃人調查,
這是我一生中最感快意的一件事。……想到我自己已耗費全部的青春歲月,
多次出入於生死之境,馳騁於白雲去來的蕃社群中,最後奇蹟似的活到今
天,回想起來,不禁充滿幸福的感覺。
為實踐自己的平生志趣,森丑之助憑藉著過人的毅力,一一扭轉他在客觀條件上
的種種劣勢:首先,他努力學習各個原住民的語言,以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即精通
各族語言,並先後出版了《排灣蕃語集》、《阿眉蕃語集》、《布農蕃語集》、《
太魯閣(東部泰雅)蕃語集》、《托洛庫(西部泰雅)蕃語集》、《鄒族蕃語集》
等,成為早期台灣總督府蕃務本署最佳的蕃語實用範本。
為了學習植物方面的知識,森丑之助特別住進植物學家小西成章的宿舍,隨同他
深入前人足跡未至之地,調查地圖上仍屬空白的山川形勢與森林植物的分布,往往
不顧性命地攀緣危崖採集珍貴的高山植物標本。
在人類學方面,則陪同鳥居龍藏進行多次冒險犯難的調查行動,如玉山主峰的首
登、清代八通關古道的沿線部落訪查,從中學習調查方法與攝影技術。並勤快地與
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權威坪井正五郎教授通信,郵寄各種考古人類學的調查成果與
標本給坪井博士,而坪井也深受這個熱情好學的「空中學生」,不但毫無保留地傳
授他考古與人類學專業學識,更寄贈許多調查用器材,協助森氏進行調查研究。
在馘首習俗盛行的山區行動,森丑之助沒有軍警隨行保護,是如何避免殺身之禍
呢?其實,森氏不但不受軍警保護,甚至連防身的武器也不帶,他說:
帶武器有什麼用?在山上行動,我們的體力是遠不如蕃人的。帶武器到山
地行動,好比是讓猴子扛著步槍與人類對抗一樣,一點用處也沒有!
森丑之助所倚仗的,其實只是誠心而已,他完全尊重山地部落的信仰與習俗,以
對待朋友的真誠對待所有的原住民,而他的誠心也獲得相同的回報。山上的消息傳
遞非常快,只要他進入某一個部落的勢力範圍,蕃人立刻奔走相告:「好朋友Mori
(日語「森」的發音)來了!好朋友Mori來了!」甚至鄰近的部落也派人翻山越嶺
前來相見。
森丑之助贏得「台灣蕃通」、「台灣蕃社總頭目」的稱號也由此而來。
森氏個性隨和,使他很容易就獲得好感,例如:有一次他和鳥居龍藏及漢人張君
楚到屏東水底寮訪問,當地人嗜食檳榔,每個人都有著血紅嘴唇,以及被檳榔汁染
黑的牙齒。不管走到哪裡,居民都捧出一盆用荖葉包好的檳榔待客。鳥居和張君根
本不敢嚐試,森氏卻高高興興地從主人手裡接過來,放進嘴裡大嚼起來。入境隨俗
是贏得友誼,讓調查行動順利的法寶。
為了調查的需要,森丑之助不只跋涉於崎嶇的山徑,更經常必須穿越無路之地,
翻越山稜、橫過斷崖、涉渡溪壑,以他那瘦小的身軀與不健全的跛腳,他必須付出
加倍的辛苦與毅力。有一回他與鳥居龍藏必須渡過暴雨後的大安溪,望著濁浪滾滾
的激流,同行的腳伕也心生怯意。鳥居龍藏二話不說,把行李頂在頭上踏溪而過。
森氏衡量自己的體型,接受原住民的建議,繞道溪流的上游安全涉渡。兩天半後當
一行人氣喘吁吁地趕到對岸定點時,鳥居正悠閒地烹茶等候。
這件事情讓我們見識了鳥居龍藏的膽量,但是,森丑之助以瘦弱之軀克服萬難的
堅強意志,卻讓我們更加敬佩。另一次,是他與鳥居龍藏臨時決定攀登那時尚屬處
女峰的玉山主峰,完成玉山首登後,由覆雪的大斜坡北下八通關,一路上碎石、斷
崖、刺柏交相肆虐,森氏連翻帶滾好幾回,連草鞋都爛掉了,赤著腳踩在刺柏灌叢
密生的路上,毫無怨言地繼續走。在台灣探險調查的三十年間,他所經過的千崖萬
壑,連健壯的登山好漢都舉步維艱,我們幾乎無法想像他是如何拖著跛腳,一步一
步地走過去?
看過森丑之助的調查報告與攝影圖像的人,無不佩服他的觀察入微,森丑之助的
文字,細膩生動到令讀者有如親臨現場。不同於一般大量資料羅列式的生硬報告,
森丑之助的報導文章如:〈北蕃行〉、〈南中央山脈探險〉、〈偷竊髑髏懺悔錄〉
……,閱讀時幾乎可以聞得到氣味,感受得到心跳。而照片本身不只充滿動感,解
說更是一絕,森丑之助不只詳細介紹被攝者的背景,更描述被攝者在拍攝前後的動
作或對話,使照片不只是照片,而是一段有劇情的生動影片,提供了最多量的第一
手資料,讓當時與後代研究者受益匪淺。
鳥居龍藏曾以「台灣蕃界調查第一人」稱呼森丑之助,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長山中
樵說:「森丙牛長期為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盡力,尤其對蕃人民族誌標本的蒐集與陳
列,貢獻特別大。」台北帝國大學教授素木得一雖然討厭森丑之助,也不得不承認:
「現在博物館所展示的蕃人民族誌標本,幾乎全是森氏一人所蒐集的。」植物學家
佐佐木舜一更率直地說:「台灣總督府所有珍貴的高山植物標本,完全是森君一人
冒著生命危險採集來的。早田氏有關台灣高地植物誌,以及台灣植物誌的巨著,主
要是來自森氏的資料。台灣的高山植物,冠上森氏的學名非常多,森氏的英名將永
遠留存於台灣學界!」
了解森丑之助調查研究成果的人,知道上面的話並沒有過譽,因為從長達三十年
的調查心血和成果來看,森氏一人對台灣研究的貢獻和成就,就遠比前述眾人的總
和還要龐大且深遠。
這樣的一個人,不死於病弱的幼年,不死於危崖激流,不死於蕃人的追殺,不死
於猖獗的疫癘,竟然在四十九歲有為之年,懷抱著未酬壯志與一腦袋學術調查研究
成果投海自盡,真令人不解又不甘哪!(上)
> -------------------------------------------------------------------------- <
作者: forjjlu (阿竹) 看板: mountains
標題: [轉載] 學術探險家森丑之助(下)
時間: Thu Dec 16 10:34:09 1999
聯副 1999/12/16
學術探險家森丑之助(下) 楊南郡
日治時代初期,台灣人類學調查三傑,各有其不同的性格,鳥居龍藏的狂、伊能
嘉矩的狷、森丑之助的執,造成他們不同的學術成就。
鳥居龍藏以開放的性格東征西討,有足夠的膽量挑戰危險,絕頂的聰明可以利用
少許資料歸納出絕佳的見解,無論任何時地都能很快進入狀況,掌握全局。但是也
因為他的調查的範圍北起庫頁島,西北到蒙古,西南到雲貴苗族地界,在台灣調查
的時間相形之下就不多了。同時,在調查時的觀察力,以及調查紀錄也因為性格較
為粗放,而忽略許多細節。
伊能嘉矩則是完全相反的個性,他的「用功」有目共睹,他在明治三十年的一九
二天全島蕃地大巡查之後,交出內容扎實份量十足的報告,並有記錄完整的私人日
記傳世。我們可以看到甚至在瘧疾發病高燒之下,他仍硬撐著寫下調查三原則:當
日調查的結果必須當日記錄完成;記錄事項必須完整周到;若他日視之有所不解,
就是沒有作到記錄周到的緣故。伊能每到一處,都盡量蒐集當地的文史資料,回到
住處後就不停地整理資料。甚至,在他返回日本老家後,特別把他的書齋命名為「
台灣館」,終其一生,繼續為台灣文獻的整理工作而努力。
森丑之助的原始性格,其實是比較接近伊能嘉矩的,具有纖細的神經、能夠注意
細節而且針對一個目標可以奉獻一生。然而,他所嚮往的性格,是像鳥居龍藏一樣
豪放不羈的個性。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互相激盪的結果,造成森丑之助異常執
著的性格。
從好的一面來說,這樣執著的個性是他能夠拋除一切,全心投入探險調查而成果
輝煌的原因。從另一方面來說,他的執著有時近乎偏執,他對民族誌調查研究的自
我要求極為嚴格,所有的調查行動都要親自到現場,記載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
身體會的第一手資料。他對於運用現成資料來整理、分析、演繹而建構的民族學,
認為是學院派坐在安樂椅上「製造」的假學問。他以自己的嚴格標準來要求別人,
當然,沒有一個正常的學者可以做到像他那樣不顧一切地投入調查,也就是說,沒
有人能夠符合森丑之助的高標準。
以伊能嘉矩花費一生從事台灣蕃族調查與資料整理,森丑之助都能毫不容情地批
判他光是抄襲整理各撫墾署的現成資料,並且指責他沒有真正深入部落調查,而是
召喚各部落頭目到撫墾署問話。
另外,他對早田文藏的揭發與指責,連帶否定了早田文藏一生奉獻於台灣植物分
類、整理、發表的貢獻。伊能與早田,已經是學術界公認的佼佼者,尚且受到這樣
的批判,可見森丑之助對真知追求的堅持與狂熱,已經到了偏執的地步。
森氏的執,也表現在對人、對事明顯的愛惡之上。受到他尊敬的師長與調查夥伴,
如人類學方面的坪井正五郎、鳥居龍藏,植物學方面的小西成章、川上瀧彌、田代
安定、中井宗三,測量學方面的野呂寧、志田梅太郎,地質學的山崎直方等人,在
他心目中,一直都有崇高與親密的地位。例如:他稱小西成章為「慈父」,川上瀧
彌為「恩師」,不僅在他們生前表達恭謹與孺慕之情,在他們死後猶念念不忘。在
川上瀧彌逝世十週年,他特別寫了一篇題為〈川上農學士與台灣調查事業〉的紀念
專文,細述川上在台灣植物學上的貢獻,並重重撻伐早田文藏竊取川上氏所發現的
植物新品種與研究成果,以自己的名義發表,使川上氏沒沒無聞,「想到此,對於
川上氏的遭遇不勝同情之至,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另一方面,對於他所輕視厭惡的人,包括胡作非為的官吏、警察、漢人通事、半
弔子學界人士、對他有成見的社會人士等等,森丑之助都毫不留情地指責,得罪了
許多有權有勢的人,也讓一些原本願意資助他的財團深感為難。這樣愛惡分明的個
性,使他的人際關係與社會評價,有正反兩面極端的意見。
執著的個性表現在事的方面,那就是為了台灣探險調查,他可以做任何事情,包
括:下很大的功夫精通各原住民族的語言;花兩年時間學習植物知識;冒險偷取髑
髏;明知有人要擊殺他,仍不顧一切地繼續前進;屈就職位低微的工作;用盡自己
的家財;放棄正常的家庭生活;乃至於最後因為無法實踐自己的理想而拋棄性命。
森丑之助纖細的神經,使他成為一個多愁善感的人,雖然他一直嚮往鳥居龍藏恢
弘的氣度,在行為舉止上也盡量表現得豪放不羈。然而,因為他執著的性格,使他
在潛意識裡一直放不開。例如:探險調查時所發生的傷亡事件,鳥居龍藏認為這是
必要之惡,而森丑之助則經常懷想這些犧牲的夥伴,並因此自責極深。又如:他與
鳥居曾經在訪問阿里山鄒族時,臨時起意要偷取懸掛於少年集會所的髑髏作為人類
學標本。當夜,森氏強忍著不安的心情,忐忑地偷取達邦社五個髑髏,慌慌張張連
夜渡溪逃到特富野社,發現鳥居也在特富野少年集會所偷了五個髑髏,並若無其事
地收藏在自己的皮箱內。之後鳥居還帶著髑髏登上玉山,並把兩個顱骨送給東京帝
大人類學教室收藏。這件事情在鳥居龍藏心目中只是人類學調查的一個小插曲,根
本不值一提,然而森丑之助卻始終耿耿於懷,十一年後還寫了一篇〈偷竊頭顱懺悔
錄〉。由此,可以看出兩人性格上的差異。
森丑之助對自我要求的嚴格不僅表現於調查時的堅持,對於作品的完美,也有特
別的堅持,例如:在出版《台灣蕃族圖譜》時,他把自己以前拍攝,已經被坊間盜
用的照片完全廢棄不用。又如:一九二三年,日本關東大地震造成東京大火,森氏
在東京的家業也遭到焚燬。之後,森丑之助自述:
是幸還是不幸?我二十年蕃地研究的結晶《台灣蕃族志》及《台灣蕃
族圖譜》共二十卷中,只出版三卷,其餘未刊印的原稿資料,全部化為灰燼。
但我並沒有灰心,決定從空手狀態重新開始著述。
不幸的是震災燒毀原稿,幸運的是可以重新寫過,因為歷練更多,思想更成
熟,重寫的應該比原有的更好吧。
森丑之助對自己超強的記憶力很有信心,自認所有調查成果依然都安全地存在腦
子裡。事實上也確是如此,例如他在地震後次年所寫的長篇文章〈生蕃行腳〉,敘
述二十四年前,與鳥居龍藏在台灣南部排灣族部落調查訪問的見聞,內容之詳盡與
資料之完備,幾乎令人難以相信,這是喪失調查資料,完全靠記憶力寫出來的!
森氏說要憑記憶重新寫出《台灣蕃族志》的續篇也並不是吹牛,事實上在地震過
後,他已經開始重寫了。他在〈古樓社見聞〉中寫道:「我已經把排灣族宗教禮儀
的詳情,寫進我的《台灣蕃族志》系列中的〈排灣族篇〉裡,等該書出版後,請讀
者參考。」
在他自殺前二個月,他還精神奕奕地帶著圖版及照片集圖稿,到東京商討出版事
宜呢。
森丑之助的執,使他可以無視於任何困難或打擊,堅持實踐他的理想。但是他的
執,也讓他鑽進牛角尖,衝不破、放不開,終於要靠死亡來解脫。(下)
--
阿竹 風過竹不留聲
--
※ Origin: 台灣文化資訊站 ◆ From: ccsun33.cc.ntu.edu.tw
--
~ 愛護森林 尊重生命 探索未知 體驗自然 ~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ocean223.na.ntu.edu.tw]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