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遇到有人倒下,已經沒有脈搏、血壓和意識,除了撥打119,我們還可以多做什麼?
如果有人能夠對患者施展心肺復甦術(CPR),讓患者可以撐到專業醫護人員前來,存活率將大大提升,根據學術研究顯示,當突發心跳停止患者在10分鐘內,若有人能即時給予心肺復甦術(CPR)或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此患者存活率將高達75%,但相較於美國西雅圖存活率為63%,我國急救的存活率僅22%,還有努力提升空間。
有感於「即時救助」重要性,身為立法院厚生會會長,決定推廣「全民CPR」,特別選在9月9日全國救護日這天,邀集全國急診醫學專家、急救推廣民間團體以及機關代表,成立「推動全民CPR委員會」,希望集合產、官、學界的力量,共同推廣「全民CPR」,提升民眾急救知能,提高救護意願。希望未來遇到突然倒下的患者,身旁的人都能在搶救黃金期及時提供救援,讓憾事不再發生。
#全民CPR
#搶救生命把握黃金期
#儘早求救
#儘早使用心肺復甦術
#儘早除顫電擊
#及時醫療
👉即時接收消息,追蹤我的Line:
http://nav.cx/88l6guv
👉私底下的一面,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wanan.chiang/
9月9日全國救護日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 9月9日 #全國救護日,你知道在台北市,打了119之後平均多久救護人員會抵達現場嗎?
答案是:4分7秒
你知道在台北市,救護人員抵達現場道初步處置後離開現場需要多久嗎?
答案是:11分52秒(非創傷)、9分45秒(創傷)
你知道在台北市,救護人員離開現場後多久會抵達醫院嗎?
答案是:7分33秒(非創傷)、6分45秒(創傷)
以上資料是2017年6月台北市消防局單月的統計資料,比起先進國家絲毫不差。在 2016 年全年 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送醫1,950人,最後能康復出院的有 105 人。救護總出勤件數高達 14 萬 1,470 件。
在台灣推行EMT(到院前緊急救護技術員)制度後,急救的能力逐步提高。我們醫療人員常常在現場得到病人與家屬的感謝(當然責難與攻擊也有啦QQ),但每次我都會跟家屬說,記得感謝送他到醫院的救護人員,沒有他們在先前的努力,醫師根本救不回你的家人。
想跟大家介紹一個觀念,生命之鏈(Chains of Survial)
在急救過程中,所有步驟都是環環相扣。發現傷者的人必須儘速辨識及早求救,及早實施心肺復甦術、及早實施去顫電擊、救護人員到場後要及早實施高級心臟救命術,並且及早提供整合性復甦照護。以上這五個步驟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才能將傷者存活的機率拉到最高。
在這特別的一天,我們要呼籲大家更加珍惜急救資源,體諒救護人員的辛勞。別忘了,這個國家看似平凡的每一天,都是許多無名英雄默默撐起的。大家如果有機會,也可以多參與急救訓練的課程,就我們的經驗,常常學了這些,救的不是路人,而是身邊最親愛的家人喔!
我們是醫療人員,感謝EMT(到院前緊急救護技術員),努力守護每個生命!
#9月9日全國救護日
#生命之鏈
#ChainsOfSurvial
#叫叫CCC #AED
9月9日全國救護日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台北救護日 #生命捕手一一救 #9月9日全國救護日
為什麼要打火?要救災?
第一要緊的是「搶救人命」,這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硬道理!
因此,救災的目的在「救護」
而,「救護」不是消防員的專利,也不是醫生護士的必然,曾經跟一位做CPR救活婆婆的媳婦兒聊上幾句⋯
她漲紅了臉小聲對我說「我不會做CPR,就聽119教的,我就⋯亂壓⋯」
我回應「事實是妳救了她!妳做得很好」👍
救護週,您可能會看到一些119弟兄分享救人的紀實,或許沒有動人的文筆,但都是救命旦夕的真感情!
請為這群搶救生命第一線的故事主角按讚與分享,甚至捲起袖子學習「叫叫壓電」❤️,勇敢成為生命捕手的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