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盟「特斯拉終結者」 鴻海新夥伴Fisker來頭曝光
#領口的荷葉編:Fisker究竟是何方神聖?
#鴻海 #Fisker #特斯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天下有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菲克斯汽車公司於2013年宣告破產,在僅保留自家品牌名稱而將旗下資產轉售給我國萬向集團之後,亨裏克·菲斯克於2016年重新創立Fisker Inc.,並於同年底預告將在2017年推出全新開發的電動跑車EMotion。...
「fisker破產」的推薦目錄:
- 關於fisker破產 在 東森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fisker破產 在 東森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fisker破產 在 科技人 Iv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fisker破產 在 天下有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fisker破產 在 Re: [情報] Model3 增程改裝-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fisker破產 在 fisker破產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YOUTUBE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fisker破產 在 fisker破產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YOUTUBE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fisker破產 在 fisker破產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YOUTUBE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fisker破產 在 美股Vin化爐230228: Fisker大爆炒/英國歐盟講掂數,歐洲CPI ... 的評價
- 關於fisker破產 在 [新聞] 非典型電動車─全台唯一《Fisker Karma》試駕報導 的評價
fisker破產 在 東森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結盟「特斯拉終結者」 鴻海新夥伴Fisker來頭曝光
#領口的荷葉編:Fisker究竟是何方神聖?
#鴻海 #Fisker #特斯拉
fisker破產 在 科技人 Iv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年Fisker創立時的聯合創始人,在公司破產、數百名員工剩下20人一直到2013年被收購後仍舊沒有離開,至今仍在浴火重生後的Karma,擔任設計中心全球負責人及中國區總裁。來自德國,創業以前在BMW等汽車公司服務,最早從實習生和工程部門做起,在90年代領導BMW美國設計中心,還參與過Aston Martin的設計工作,他了解的不單是美和設計,而是從工程、生產和銷售等端到端的完整汽車價值鏈。個性低調,所以關於他的故事並不多。1月份我加入Karma後其中一個重點工作就是整理及定義品牌策略,有幸和他很多次交流,聽他分享心路歷程...學到很多,尤其是做事該有的態度和需具備的熱情。聊到我們的產品,他指出,我們的車獨具一格,回頭率非常高,卻不過分張揚。第一眼就讓大家覺得美的秘訣在於近乎完美的比例(proportion),好的比例能讓人眼自然覺得「美」。這台車的外型是10年前的設計,但放在今天,Karma Revero這樣誇張的Dash-to-axel比例和線條仍舊是最美的車之一。20年款的Revero GT則是把前臉、車尾和一些線條調整的更流暢、現代。不變的是那近乎完美的,比例。期待下半年開始規模量產後,和大家分享更多新車的故事和照片😬
#能遇到這麼多優秀的前輩是我最大的幸運
fisker破產 在 天下有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菲克斯汽車公司於2013年宣告破產,在僅保留自家品牌名稱而將旗下資產轉售給我國萬向集團之後,亨裏克·菲斯克於2016年重新創立Fisker Inc.,並於同年底預告將在2017年推出全新開發的電動跑車EMotio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7RSbPhikls/hqdefault.jpg)
fisker破產 在 美股Vin化爐230228: Fisker大爆炒/英國歐盟講掂數,歐洲CPI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美股Vin化爐230228: Fisker 大爆炒/英國歐盟講掂數,歐洲CPI高企/ 業績 ... 破產 ?\英國通脹與英磅\人民幣貶值原因. RagaFinance財經台 New 12K views. ... <看更多>
fisker破產 在 [新聞] 非典型電動車─全台唯一《Fisker Karma》試駕報導 的推薦與評價
可惜,隨後因為A123電池供應商破產、零件供應商出包導致多起火燒車事件等因素,Fisker在2013年底宣布破產,期間估計只生產了大約2,000台Karma。到了 ... ... <看更多>
fisker破產 在 Re: [情報] Model3 增程改裝-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推 Scape : 關於加速那點你想錯了,電動車的加速性能依靠的是 01/13 02:30
: → Scape : 電池組的輸出,馬達規格再好電池組輸出跟不上也沒用 01/13 02:31
: → Scape : 目前瓶頸都是卡在電池組上,如何讓其瞬間大量輸出才 01/13 02:32
: → Scape : 是關鍵。而這個改裝把電池組縮小然後加上燃油引擎, 01/13 02:32
: → Scape : 它的性能是會受到極大的損失的,並不是會變更好 01/13 02:33
: → Scape : 另外這種增程式電動車Tesla一開始就嘗試過了, 01/13 02:34
: → Scape : Model S最開始設計時就是要做成增程式電動車,但是 01/13 02:35
: → Scape : 後來發現這樣笑能比起純電動車差太多,所以Model S 01/13 02:35
: → Scape : 就轉往純電動車發展。當然還有成本因素問題 01/13 02:36
: → Scape : 另外那段時間Tesla找了Henrik Fisker來負責Model S 01/13 02:38
: → Scape : 設計,他在當時就已經是位很有名的汽車設計師, 01/13 02:39
: → Scape : 但是他到了Tesla之後卻一直拖延並拿出很草率的設計 01/13 02:41
: → Scape : 給Tesla,不久之後就離開Tesla 並且用當時Tesla的 01/13 02:42
: → Scape : 增程式電動車想法開了一家公司推出Fisker Karma這輛 01/13 02:42
: → Scape : 增程式電動車,後來也被Tesla告上法院,不過後來 01/13 02:43
: → Scape : 因為證據不充分Tesla敗訴。 01/13 02:43
: → Scape : 看Fisker Karma這輛車的例子就可以知道,Tesla當初 01/13 02:44
: → Scape : 的決定是正確的,這種增程式電動車性能不強,燃油 01/13 02:45
: → Scape : 經濟性也沒有特別好,重點成本還很高。雖然這公司 01/13 02:45
: → Scape : 破產與Fisker Karma這輛車的失敗不能完全歸咎在 01/13 02:46
: → Scape : 增程式電動車的設計上,不過這個例子也能說明很多 01/13 02:47
: → Scape : 增程式電動車在性能以及經濟性上的問題 01/13 02:48
: → Scape : 這種設計並沒有你想的那樣美好 01/13 02:48
別急,我只是幫你做個補充而已~
補充的點有二,一是Henrik Fisker、二是Fisker Karma這台增程車
首先Henrik Fisker他很厲害,是個CEO,但我相信不是工程面的全才
我的意思是,在汽車業界鮮少人能全部技術都精通
包含動力、變速、底盤、車體、懸吊、鈑金、空力balabala
通常都是專精一項然後深入研究,跨領域的時候能切入兩到三項就很厲害了
車輛業界做專案管理的大多是大致了解輪廓,然後能夠跟工程師溝通(也有不行的...)
接著整合各部門的成果
而Henrik Fisker應該不是工程師,嚴格來說他是設計師
學的可能造型設計(就是外觀)或是專案管理專業
所以如果有一個專業人才跟他詰問動力或是懸吊類似這種工程類的答辯
三到五個回合的interrogate可能就會出現句點
而如果你觀察他的作品,大多是跑車,比方說Z8、DB9、Vantage
即便他以這類跑車為出名,但背後讓跑車厲害的仍然是工程師
意思是車輛這東西是需要"團隊"的,一個人強是沒有用的
所以第一個點我想補充的是,當初Tesla找上Henrik Fisker設計Model S應該是找錯人了
原因是Henrik Fisker他習慣的產品是豪華跑車,而Tesla要做的是大量量產民用車
有點像是找了法拉利的CEO去管理豐田一樣,調性不合
所以他繳不出合適的作品非常合理
第二是Fisker Karma這台增程車
這輛車叫因果,有一說是環保可以造福世人所以取名因果(乳摸)
他就如你說的又貴效能又差
400匹的動力但是尾速只有200公里
0-100kph要6.3秒,然後等效油耗20km/L
這台車跟買家收費12萬美金
這還不打緊,他放著會發爐起火燃燒
https://youtu.be/Yswt_VyECe4
所以第一批兩千台全部招回,名譽跌到谷底
到最後他的電池核心組,A123公司還倒閉
所以我們回過頭來看這台"增程"車
首先他貴為增程車但是卻選用一顆2000CC的渦輪增壓引擎當作發電機
接著電池組只有20kWh,純電里程只有50km
最後他又定位在豪華轎跑車
這三件事情足以讓這台車又貴又沒效率
而Fisher Karma根本是失敗作品,從概念(增程卻大馬力)到產品驗證(起火燃燒)
就是一連串的錯誤
這也說明當初那些成名的跑車,背後一定有組非常厲害的工程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6.1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78927925.A.AFF.html
比方說,脫離了BMW / FORD / Aston Martin的工程團隊之後
他有能力去建立之前那樣成功產品的團隊嗎?
再來,他是不是想把超跑做得像轎車?
然後按造以前打造跑車的習慣,預算非常高???
※ 編輯: m996360 (114.43.6.114 臺灣), 01/13/2020 23:20: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