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Native 這個詞近年來非常熱門,CNCF 甚至也有針對這個詞給出了一個簡短的定義,然而對於每個使用者來說,要如何實踐這個定義則是百家爭鳴。我認為很認真地去探討到底什麼樣才算 Cloud Native 其實就跟很認真的探討什麼是 DevOps 一樣,就是一個沒有共識,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本篇文章從 CNCF 的定義衍伸出 Cloud Native 帶來的優勢,並且針對這個領域介紹了十三種不同面向的科技樹,每個科技樹也都介紹了幾個常見的解決方案。
好處:
1. Speed
作者認為 Cloud Native 的應用程式要具有快速部署與快速開發的特性,擁有這些特性才有辦法更快地去根據市場需求而上線面對。眾多的雲端廠商都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讓部署應用程式愈來愈簡單,而 Cloud Native 相關的工具則是大量採用抽象化的方式去描述這類型的應用程式,讓需求可能更簡單與通用的部署到不同環境中。
2. Scal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Cloud Native 的應用程式應該要可以無痛擴張來對面不論是面對一百個或是一百萬個客戶。底層所使用的資源應該都要根據當前的需求來動態配置,避免無謂的金錢成本浪費。此外自動化的 Failover 或是不同類型的部署策略(藍綠/金絲雀..等)也都可以整合到 Cloud native 的工具中。
3. Quality
Cloud Native 的應用程式建置時應該要保持不變性,這特性使得應用程式本身能夠提供良好的品質一致性。此外大部分的 Cloud Native 工具都是開放原始碼專案,這意味者使用時比較不會遇到 vendor lock-ins 的問題。
以下是作者列出來認為 Cloud Native 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十三種面向,以及該面向中幾個知名專案。
相關領域
1. Microservices (Node.js/Kotlin,Golang)
2. CI/CD (Gitlab CICD/ Github Actions)
3. Container (Docker/Podmna/LXD)
4.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Kubernetes/Google Cloud Run)
5. Infrasturcutre as Code (Terraform/Pulumi)
6. Secrets (Vault /Sealed Secrets)
7. Certificates (cert-manager/Google managerd certificates)
8. API Gateway (Ambassador/Kong)
9. Logging (EKF/Loki)
10. Monitoring (Prometheus/Grafana/Datadog)
11. Alerting (Prometheus Alertmanager/Grafana Alerts)
12. Tracing (Jaeger/Zipkin)
13. Service Mesh (Istio/Consul)
https://medium.com/quick-code/how-to-become-cloud-native-and-13-tools-to-get-you-there-861bcebb22bb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710的網紅Tiny 微影 Offici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懷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心 做出香港不可缺文化之寶 如果有爬開文的朋友就知香港人力車故事已經到了强弩之末, 只靠洪伯一人撑下去。 這架人力車真係做得好好好靚, 由TINY開始至今, 我們做想以"做好香港玩具, 説好香港故事", 一些題材如茘園, 馬騮架, 人力車係上一代既回憶, 好多人都以"唔蝕都幾...
vendor廠商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NetDevOps
今天這篇文章是一個數據調查文,主要內容是探討基於 NetDevOps 的文化下,網路維運人員使用哪些工具來協助日常的網路工作。
這份 2020 的報告總共有 333 的投票者,總共有一個月的投票時間。
整個文章總共有 49 個表格,非常的多...
這邊就列舉幾個大家可能比較有興趣的表格來幫大家預覽,當然對於整體有興趣的人還是不要忘了點選全文瀏覽!
每個項目都列舉前六名,標準基於使用正式於生產環境的票數
感興趣或是已經使用的工具
1. Ansible
2. Grafana
3. Netbox
4. ELK
5. EVE-NG
6. Promethes
感興趣或是已經整合的主題
1. Source of Truth
2. Network Health Moniroting
3. IaC
4. DevOps
5. CI
6. CI/CD
使用何種解決方案來自動化處理設定檔案
1. Ansible
2. 內部開發工具
3. NAPALM
4. Nomir
5. Terraform
6. 網路供應商的自主工具
如何控管設定檔案的改變
1. VCS
2. Rancid/Oxidized
3. 內部開發工具
4. 網路供應商的自主工具
5. FTP/SCP/TFTP
6. Solarwind NCM
管理哪些網路廠商的設備
1. Cisco IOS/IOS XE/Viptela
2. Cisco NX-OS/ACI
3. Juniper
4. Cisco IOS XR
5. Cisco ASA
6. Palo Alto
使用何種工具來模擬虛擬網路設備或是功能驗證
1. GNS3
2. VMWare
3. EVE-NG
4. 網路供應商工具
5. Docker Compose
6. Vagrant
網通業者的生態與軟體業者是截然不同的,很多軟體業習慣的操作流程與直覺並不是這容易的直接套用到網通業者的環境中。
舉例來說,使用公有雲創建 VM 並且於 VM 叢集上搭建出一個初始的工作流程並不難,Kubernetes 套上去後,就可以用容器的方式把各種應用,譬如 Prometheus, Grafana, logging, tracing, message queue 等服務都搭建到各個伺服器上。
對於網通業者來說,今天掌管的目標是 Switch 跟少部分的 Server,光 Switch 要買哪一家就是一個問題。
Switch 不太像 X86 架構一樣,想換什麼 OS 就換什麼 OS 這麼輕鬆,不走 whitebox 的架構下,一旦採購了某家廠商的解決方案,有可能就終生是對方的形狀了。這也是很多人都在提倡希望透過標準化來避免 vendor lock-in 的狀況。
上述的報告也可以看到前六名管理的機器中有四名都來自 Cisco 的機器,這種情況下很多事情都會受限於 Cisco 機器本身的設定與狀況,並不是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為了讓這一切變得簡單,如果可以透過標準化的方式去定義 switch 的架構,讓這一切變得如操作 Server 般簡單時,網通業者就會有另外一種方法來管理環境。
如果相關的軟體都有開源專案可以使用,這樣維運人員就可以用更省錢的方式來安裝與控管這一切的網通設備,聽起來真的很棒
現實生活上則是,網路產業對於 uptime 的需求非常的強,一旦出問題不是單純服務不能連,而是可能影響數千數萬甚至更多的使用者。這種情況下如果團隊全部使用開源專案而沒有 SI 公司的支援與維護,誰敢冒這個險去使用這些呢
最後要說的是,隔行如隔山,永遠不要用自己習慣的工作流程去看待別的產業,很容易被打臉。
https://dgarros.github.io/netdevops-survey/reports/2020
vendor廠商 在 Jan Ho 的網絡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編寫了一些網絡工具讓大家在排解網絡問題時使用:
✅ MAC地址查詢 - 根據網卡MAC地址查詢廠商信息
每張網絡咭上的每個接口都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 MAC 地址,由 48 Bits 組成,其中首 24 Bits 稱為 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 (OUI),由 IEEE 統一分配給各廠家。因此,只要知道 MAC Address 便可從資料庫查詢網絡咭的生產商及其資料。
https://www.jannet.hk/zh-Hant/post/mac-address-vendor-lookup/
vendor廠商 在 Tiny 微影 Officia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懷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心
做出香港不可缺文化之寶
如果有爬開文的朋友就知香港人力車故事已經到了强弩之末, 只靠洪伯一人撑下去。
這架人力車真係做得好好好靚, 由TINY開始至今, 我們做想以"做好香港玩具, 説好香港故事", 一些題材如茘園, 馬騮架, 人力車係上一代既回憶, 好多人都以"唔蝕都幾難" 叫我唔好做。 但攪Tiny從開始其實已經係"儍", 而又有好多好似大家"咁儍"既熱血朋友唔介意用幾十蚊去支持, 所以我們一直拍住儍下去, 去做其他國家玩具商唔明點解要投資做的作品, 係$59, 點計都無乜利潤, 係, 點計都出唔到口。 不過, 唔明還唔明, 都真係好多香港移民, 到港遊客專程來香港搜購。
我真係好好彩, 除左遇上大家咁熱血支持, 遇上左熱血既Designer亞Wing將人力車畫得好似, 再遇上Vincent熱血廠商, 真係寫個服字, 竟然用合金做到又幼又簿, 輪子的五十條線一線不漏咁做左出來, 仲有個蓬係用超特別方法開發, 似到呢。
好多朋友已經買左, 拆左來玩, 個個都同我講"估唔到", 估唔到咁重, 估唔到輪線同真車一模一樣....一番心血, 大家看見, 感受到, 真係好感動。
我堅持一件事, 就係無論題材幾"冷門" (人力車應該都表表者), 只要做得好靚, 好玩, 唔貴, 背後有意義的故事, 香港人係好支持翻香港文化特色精品既, 5歳小朋友今天唔買人力車買九巴我係明既, 但當他長大, 懂事, 有一天他一定會欣賞。 香港文化就係咁一定要傳承下去。
感謝大家支持
Turn Impossible into Possible
Preserve Heart and Culture of Hong Kong
Friends who have subscribed us for some time would know Hong Kong Richshaw is a sunset industry. Mr Hung. who is 68 years old, is the only Rickshaw Puller in Hong Kong now.
Old things like Lai Chi Kok Amusement Park (i.e. Lai Yuen), climbing frame, rickshaw carried memory of elder generations. Many people told me not to make miniatures of these old stuff as they are not as popular as modern things, which may lead to profit loss and greater barrier of export. However, I always hope tell stories of Hong Kong by making good toys and I know there will always be supports from people who think the same as me.
Fortunately, I have the back up from my designer Wing and vendor Vincent, the 1/35 die-cast model rickshaw receives lots of applause. 50 lines of wheel and sun shade are specially developed and the richshaw is sold at HKD59 (~USD7.58) ONLY! If you wish to support us, please click the below link.
----------------------------------------------------------------------------------
網站現貨發售 Purchase Online Now
http://www.tiny.com.hk/v33/pdtdetail.asp?pdt_id=ATC35015
vendor廠商 在 [請益] 究竟何謂Vendor?(進台GG的) -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板上各位大大好,本魯最近在找工作,收到了一份派往台GG的Vendor Offer,聽了公司介
紹,大至上就是母公司派往客戶公司做軟體工程師的工作,但本魯對此充滿了不解,也從
兩位也做Vendor的友人口中得到一些資訊,但聽完了更不解,還有請大家解惑。
1. 首先是Vendor這個職稱,他是翻譯是駐廠,我稍微研究過這職稱,通常是指母公司將
某項技術或機器剛賣給客戶,所以特地派一名員工前往協助或除錯,直到當客戶端已經正
常運行。
這裡本魯就產生了一個疑問,以我所知我面試的公司似乎沒有賣產品到台GG,似乎單純就
是派工程師去幫忙code,或協助台GG的專案,這還叫Vender嗎?感覺上更像派遣…
2. 聽一位當了類似的Vendor的友人A說,進台GG當Vendor,在台GG過了試用,基本上台GG
就是以人頭方式付錢給母公司,本魯聽完就覺得這是工程師派遣吧,還是說這資訊是錯誤
的呢?
3.為何台GG不使用自己的工程師就好了,公司的解釋是:1.如此台GG人力較容易調度有彈
性2.內部工程師怠惰,需要外人來刺激進步;而友人的說法則是1.如此台GG不用養人,可
以省成本。在此本魯是覺得友人說法比較可信,但事實是…?
4.薪資結構與升遷問題,公司是說,會經常性的晤談和招回母公司報告,然後一年考核一
次、調薪一次,絕不會有送出去的工程師的不被重視的問題,但友人B說,免肖想,他是
好聽話而已。本魯是覺得,如真的是美其名Vendor的派遣工,那真的是很難升吧,但為何
公司又這麼說呢?其中友人B有什麼誤會嗎?
5.駐廠時間問題,公司是說,客戶有計劃,有單就會派人,通常合約一簽就半年,但又說
有人在台GG駐廠一當10幾年,比台GG人更台GG,年薪百萬,很被尊重 本魯疑問,如此到
底駐多久,那又跟正職台GG有何差別…
所以這種Vendor工程師,實際的工作內容、薪資結構、穩定與未來性等等,到底是如何?
本魯不怕吃苦,也自認有技術在身,只怕不清不楚的選了不適合的公司,還煩請各位有經
驗,或知道實情的大大們替本魯解惑,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41.138.2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63779714.A.C42.html
我是疑慮到底是派遣還是Vendor,也好奇到底進去code什麼,能否轉正我是還好,若真
是Vendor在母公司一直當正職,然後職位跟薪水在母公司往上爬也無妨。
抱歉,因為我在應徵面試中,只遇到一間這樣沒有賣商品而是直接提供Vendor的公司,
而他就是要派進台GG的,所以我才一直提到台GG,抱歉讓你激動了
所以 物理dK 曾經看過這類的Vendor或是曾經做過嗎?
請問是修什麼?我疑慮的是公司沒有賣任何機器給對方,可是卻派了Vendor支援...
所以真的是派遣?但公司一直說他們是Outside Vendor
本魯還年輕,爽不爽是還好,本魯比較在意未來性跟穩定性
這好像也是最常見的說法,但有人能親身說明嗎?
可是似乎就是沒賣商品,單純提供人力協助Code或是專案而已,我也有應徵幾家做機械
,也跟我說要駐廠到其他公司,但很表明就是有新機器要上線時才會
正職約,但是因為一直在外,所以不知道升遷加薪,是否不會像正職,而是派遣般免洗..
所以大大也看過或是親身過這個工作嗎?
※ 編輯: baconcsie (123.241.138.246), 05/21/2016 12:22:42
... <看更多>
相關內容